08.25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每個人在各自的家庭裡都有多重身份,我們是妻子的丈夫,是丈夫的妻子,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而與這些身份相對應的又是多重稱呼,在不同稱呼的呼喚下,所隱藏的,又是多重的家庭責任,這其中包括:對孩子的教育,對父母的敬愛,夫妻之間的互助。

而我們的生活,特別是在中年之後,又被這些責任裹挾著,在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裡,貌似中年人就不再有屬於自我的生活了,我們每天都忙碌著,為了孩子,為了父母,為了傳統道德所賦予我們的社會和家庭責任。

但是在中國社會里,最少得到關注和關懷的就是中年人的個人生活了,人們會關注他們的財富和聲望,卻鮮少的關注他們的生活和健康,這也讓中國社會中長期流傳著一句關於中年人的名言“人到中年不如狗”。因為這個人生階段裡,他們正年富力強,正是社會中堅,他們要承載著父母,孩子對他們的期望。奇怪的是,即使他們的年齡稍大了之後,在完成撫養孩子成人的“人生重任”之後,他們的孩子們的處境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都依然習慣的認為,父母還應該按照他們的期望生活。有錢的孩子希望父母給他們長面子,沒錢的孩子,則希望繼續壓榨父母的剩餘價值。

雖然周遊君沒有在國外生活過,但是從各國電影上的場景來看,中國式的溺愛是最為嚴重的,以至於很多的時候,孩子們都忘記了父母還有自己的生活。而作為父母,即使他們漸漸的老了,他們依然擁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力。

周遊君相信,也沒有誰會甘心活在別人的生活中,就像孩子不願意一輩子活在父母的對他們人生的規劃裡一樣,父母同樣也不願意一輩子活在子女的期待中。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其實關於“中國式中年”這個話題,在國產電影中,很早就得到關注了。解放前夕的1949年,國內上映了一部名叫《哀樂中年》的影片。這部由著名導演桑弧執導,著名錶演藝術家石揮主演的影片,雖然已經上映70多年了,但是因為影片對中國傳統式的中年危機全面的刻畫,讓這部影片擁有了可以穿越時光的藝術生命力。

在國內著名的電影打分網站豆瓣網上,雖然只有7000多人評價,但是這部影片依然獲得了9.2分的好成績。這部沒有經過修復的老電影,現在看來畫面上有很多的噪點,在畫質和音質上與現在的影片相比,沒有任何優勢。能夠獲得這樣的高分,完全得益於導演對整個故事的把握,以及影片中所展現給觀眾的,那個熟悉,又令人好奇的上海,那個熟悉,又令人哀傷的中年。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初看這部影片時,因為畫質和音質的問題,明顯能夠覺察到這部影片的年代,但是當幾個晃動的畫面在銀幕上滑過,隨著銀幕裡故事的展開,觀眾們會被銀幕上充滿噪點的畫面,迅速的代入到石揮主演的中年人陳紹常的中年生活裡。陳紹常中年喪偶,是一個小學的校長,自己一個人帶三個孩子,因為擔心孩子們受委屈,所以他一直沒有選擇再娶。在此後10多年的人生裡,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貢獻給了他一手創辦的小學,以及他的三個孩子。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影片的故事開始在一個清明節,陳紹常帶著他的三個孩子建中、建平、建英去給他們死去的母親上墳,而這三個孩子在母親的墳前卻沒有半點的憂傷,一心只想著玩耍。與他們三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同樣來上墳的,陳紹常老同事劉之權的女兒劉敏華。年幼的劉敏華來到母親的墳前一直委屈地哭泣,而委屈的原因則源於父親又給她娶了一個後母。陳紹常看到這個場景,為了自己的三個孩子,更是下定決心不會在孩子們成年之前再娶。

關於墳地這個話題,一直貫穿了整部影片的始終,導演正是用墳地的這個意象,用墳地象徵的死亡,時刻警醒著銀幕裡的主角,和銀幕前的觀眾,對於當下自我生活抉擇的思考。在死亡面前,人們總能輕易地找尋到當前生活裡的重點。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如影片開始的時候,在亡妻的墳前,陳紹常毅然選擇獨自撫養三個孩子。另有在影片中有一段劇情,陳紹常和成年的劉敏華在墳地又不期而遇,這時候正值中年的陳紹常已經因為大兒子建平的勸告,為了已經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兒子的“臉面”,選擇退休後在家做起了老太爺。陳紹常和忘年交劉敏華聊到了當下的生活,聊到了中年,陳紹常在死亡象徵的墳地前,在得到了劉敏華的提醒後,他發現自己還有發光發熱的價值,決定不再一直窩在家裡做老太爺了,而是選擇到自己創辦的小學裡,做一名普通的老師。

在劉敏華和陳紹常的對話中,導演用劉敏華之口,說出了他對於中國人中年生活的看法“中國人有青年生活,有老年生活,卻唯獨沒有中年生活。”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依然要活在子女的期待和各種繁雜俗務中,因為某種莫名其妙的任務,而放棄了自己內心對生活的期望。在劉敏華的“點撥”之下,陳紹常終於鼓起勇氣,過起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導演在影片中用陳紹常的幾次勇氣,象徵著中年人對自我生活訴求思想的覺醒。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因為這部影片拍攝年代的原因,影片中有些演員的對話,有點像說相聲的語調,這一點和影片的粗糙的畫質和音質一樣,從技術角度上說明這部影片的確是一部老電影。但是從影片的故事內容和導演通過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上來看,這部影片即使是放在今天也絕對是先進的。

特別是影片最後,關於劉敏華和陳紹常的那段,年齡相差了20歲的忘年戀。這個劇情就是放在現在的國產電影裡,也很是讓觀眾們不可思議。不知道李安在1994年前後拍攝《飲食男女》時,是否借鑑過這部影片的故事情節,要知道《飲食男女》和這部影片的上映時間,相差了40多年。但是如果將這兩部影片放在一起,觀眾們就會發現,即使是過了40多年後,桑弧導演的《哀樂中年》,在思想內涵上,在主題表達上,依然可以和由知名國際大導演李安執導的《飲食男女》相媲美。在李安的父親三部曲之前,《哀樂中年》應該是華語電影史上,關於中國父親,關於中國家庭,關於中國式中年詮釋得最好的電影。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雖然整部影片的畫質和音質明顯的過於粗糙,但是在拍攝和剪輯的運用上,在通過電影語言講故事的技巧上,在對陳紹常和劉敏華這對忘年戀氛圍的營造上,導演桑弧卻表現出了自己突出的電影藝術的才華。在影片開始不久,導演桑弧用一個建中抖腿動作的畫面剪輯,將10多年的時間置於銀幕上前後相鄰的兩個畫面之間,在鏡頭拉遠,拉近的過程中,表現了時光的流逝和場景的交換。同樣的剪輯手法,也運用在了建中結婚前和父親在街頭關於剃鬍子的一個小爭執上,導演巧妙的運用相鄰的兩個畫面中,所描述的同一個事物,將時間和沒有表述的劇情都通過兩個畫面的切換,定向的留白給了觀眾。這種手法,在省略沒必要劇情的情況下,讓觀眾們依然對影片中的故事邏輯思維是連貫的。這種手法在70年前,是影片中很前衛的敘事技術。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影片的結尾,是一個在全片壓抑氛圍的烘托下,充滿了諷刺性意味的樂觀結局。在有出息的大兒子建中為陳紹常準備的壽墳上,陳紹常建起了一座全新的小學,在這裡他重新開啟了自己的教育事業,以及他和小20歲的劉敏華的全新婚姻生活。這個墳地是他的兒子建中為他的去世所準備的,而他卻在這裡開啟了自己晚年的新生活,導演用這種劇情的對比,直觀的告訴觀眾,活人的生活比死人的虛榮更重要。與這個劇情相呼應的,是在見到這個壽墳的禮物時,陳紹常與兒子的對話“我不是怕死,而是害怕等死”。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這句話又何嘗不適用於70年後的今天呢,當今很多社會中中年人的生活寫照不就是在用一種看似忙碌的方式“等死”嗎?他們雖然整天看似忙忙碌碌,卻沒有一分鐘是為自己而活,為了自己的 理想,為了自己的情感訴求,為了讓自己在死的時候沒有那麼多對生活的遺憾。而現實中,他們僅僅是活在別人對他們的期待和訴求當中,在這種生活中,他們在身心疲憊的同時,感慨時光飛逝,歲月易老。而終究在不經意間,他們發現自己真的老了。這就是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但是這部影片,導演用陳紹常和劉敏華的這場忘年戀,釋懷了這種中國式中年的“哀樂”,影片的結局中,在一個透過小窗戶的鏡頭裡,我們看到了一個並不太老的中年人,正快樂的活在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中。

這部解放前的偉大家庭電影裡,蘊含著中國式的中年悲劇

值得一提的是,桑弧曾經因為有劇本上的合作,他和張愛玲還傳出過一段感情,這個可以用才華吸引到張愛玲的男人,在中國的傳統思想,和新時代的生活思維之間,找到了一個永恆的平衡點,並且以此幻化出了可以超越時光的,屬於中國人特有的,以家庭情感醞釀在銀幕上的哀傷。這份哀傷讓他的影片,有了超越技術,超越時間的藝術生命力,以至於那些因為時光的侵蝕留在畫面上的噪點,彷彿都裹挾著,那份穿越時光的哀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