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齐白石画了一幅葫芦,结构十分混乱,却因写错一个字,卖了一个亿


齐白石画了一幅葫芦,结构十分混乱,却因写错一个字,卖了一个亿

葫芦是我国传统国画比较喜欢的一个题材。葫芦的叶子、葫芦还有藤蔓都是画家们最喜欢的创作主题。葫芦的叶子、果实,在形状上看都比较简单,因此容易入画。葫芦的形状非常特别,口很小,但是肚子很大,有招财进宝的内涵。

此外,它的形状丰润圆满,也符合古人的审美观。葫芦在我国的风水学里头,它也是吉祥物,可以给家人带来好运气,保佑家人健康平安。葫芦的谐音也非常好,“福禄”二字是国人最喜欢的祝福之一。因此,民间都喜欢在家中挂一些葫芦,“厝内一粒瓠,家内才会富”,这句话就是对葫芦最佳形容。它自然也成为画家最爱的题材。

齐白石画了一幅葫芦,结构十分混乱,却因写错一个字,卖了一个亿

齐白石对葫芦也十分钟爱,葫芦一直是白石老人的创作主题。白石老人一生中画过许多东西,而这些对象几乎都寄托了白石老人对世间万物最朴实无华的感情。所以我们能看到白石老人的作品,都有一些寓意在里头。

比如画一只公鸡,公鸡的旁边又有一丛鸡冠花,简单的一幅画,实则是在表达“加官进爵”的意思。而葫芦作为极限的象征,自然是白石老人最爱的对象。白石老人本人也认为,葫芦、葫芦藤本身就有“好样”的内涵,所以创作葫芦最难得的就是保存住葫芦的天然之美、真实之美。

齐白石画了一幅葫芦,结构十分混乱,却因写错一个字,卖了一个亿

因此,我们才看到齐白石的葫芦画,线条都很简单。白石老人的葫芦画,比例布局上,葫芦一般都占据主体。他喜欢用泼墨的手法画出葫芦叶子。笔法看似简洁,但却非常传神。白石老人对葫芦的叶子,鲜用墨线去勾勒叶子的经络。尽管如此,却让意境更加凸显。

在画葫芦的时候,白石老人会用黄色彩艳加以渲染。如此一来,葫芦和叶子就形成对比,墨色上的差异,交相呼应,效果绝佳。而葫芦藤,白石老人则多用焦墨创作。藤蔓虽然简单,但也是体现功力的地方。白石老人的葫芦藤蔓都气韵充盈、婉若游龙。飘逸的神韵和朴实的葫芦、叶子,形成完美的对比,最终让作品的艺术性得到全面的诠释。

齐白石画了一幅葫芦,结构十分混乱,却因写错一个字,卖了一个亿

白石老人画过很多葫芦画,有一幅却最为特殊,这幅作品就是本文所讲的葫芦。如果单论技法,这幅作品可算是一幅失败的葫芦画,在艺术性上,也浅薄了许多。为何这样说?大家不妨参照下图。这幅葫芦画的布局很凌乱,甚至连葫芦都画得十分模糊。葫芦的叶子、藤蔓包括葫芦,全都纠缠在一起,十分混乱。更让人意外的是,白石老人在落款的时候,居然还写错了一个字。左边的“九十八岁”的“岁”,留有明显的修改印记。然而,这幅作品却卖出了1个多亿的天价。到底是何缘故?

齐白石画了一幅葫芦,结构十分混乱,却因写错一个字,卖了一个亿

原来这幅作品是白石老人93岁高龄时,创作的最后一幅葫芦画。是的,这幅画也是白石老人一生,最后一幅葫芦画。当时的白石老人,神志已经不是很清楚。他能画出一幅如此完整的葫芦画,连弟子李可染都十分震惊。

这幅画尽管在结构布局和藤蔓的细节上,表达的不够精准。但是,这幅画的意义却十分重大。画中存在的这些毛病,包括白石老人写错的那个字,都成为这幅作品最独一无二的要素。

因此,卖出上亿的天价,也不是什么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