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二戰電影《這裡黎明靜悄悄》裡,除了男主角,為何都是婦女和老人

二戰電影《這裡黎明靜悄悄》裡,除了男主角,為何都是婦女和老人

有人說,戰爭讓女人走開。可二戰期間,同盟國和軸心國都不同程度徵召婦女上前線,有的女戰士不僅作戰勇敢,還承擔著許多男軍人不能從事的工作,但在徵召女兵的數量上,尤以前蘇聯最多,達到了80多萬人。作為二戰軍事大國,蘇聯在人口數量和地域劃分上也是最大,為何還要婦女參戰呢?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一次浩劫,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置身其中就不可能獨善其身

發生於上世紀30年代末的二戰,波及61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口捲進戰爭,總共有9000萬人傷亡,除了大部分參戰士兵外,多數是無辜平民。在國破家失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大多數國家的婦女選擇跟男人一樣保家衛國,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生命凱歌。

二戰電影《這裡黎明靜悄悄》裡,除了男主角,為何都是婦女和老人

中國作為亞洲最大的主戰場,婦女一直都是和男人平分秋色,戰場上她們不僅巾幗不讓鬚眉,而且還在通信、情報和醫療等特殊戰線作出了偉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敵人的後方,以婦女兒童為主體的游擊隊,成功的截擊了日軍的後勤補給,極大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與中國戰場不同,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面臨德軍閃電戰的打擊,僅戰爭發起的頭一年,蘇軍就損失幾百萬軍隊,為了滿足戰場兵員需求,蘇聯共徵召了80萬婦女加入反擊德軍的戰鬥中,其中大部分女兵直接和男兵一樣在前線作戰。

二戰電影《這裡黎明靜悄悄》裡,除了男主角,為何都是婦女和老人

在俄羅斯二戰電影《女狙擊手》裡,蘇聯狙擊手柳德米拉帕夫裡琴科,一人就擊斃309名德軍官兵,其中還有30多個德國狙擊手。事實上,徵召婦女上前線,蘇軍也是迫不得已,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蘇聯損失了2000多萬人口,其中男性比戰前損失了三分之二,到了1945年的時候,男女比例更是達到了1比2.7。柳德米拉在戰前還是一名基輔國立大學歷史系的大學生,成為蘇軍狙擊手後,獲得諸多榮譽,並在戰後成為了蘇軍一名女少將。

美國在二戰期間也徵召了將近40萬的女兵進入軍隊,但這些女兵大多數都是在後勤做保障工作,有時候也是為了調劑美國大兵生活來的。

二戰電影《這裡黎明靜悄悄》裡,除了男主角,為何都是婦女和老人

與同盟國女兵不同,軸心國的日本和德國也不同程度徵召了女兵。日本徵召女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加入侵華部隊,除了從精神上安慰日軍士兵外,還承擔著刺探情報和消除日軍軍官寂寞的任務。另外一個就是在二戰後期,日軍徵召了大批婦女和兒童,準備在本土作戰中玉碎衛國。

德國作為二戰軸心國的核心,其女兵數量也是達到50萬人之多,除了和其它國家女兵一樣從事後勤和醫療保障外,也有部分在前線衝鋒陷陣,比較著名的就是納粹集中營的看管,在她們手上有數不清的猶太人和盟軍士兵慘死在集中營裡。跟真正在炮火中摸爬滾打的蘇聯女兵相比,德國的國防軍女兵只是在後方從事防空、通訊、裝備維護等領域的工作,或是在雷達站、指揮所擔任秘書、做電報員、接線員等等室內工作。唯一離前線較近的就是集中營的看守或者隨軍護士,但也沒有真正上戰場的機會。

二戰電影《這裡黎明靜悄悄》裡,除了男主角,為何都是婦女和老人

英國作為二戰的另外一個主角,婦女在戰場上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德軍轟炸倫敦的戰鬥中,我們從電影鏡頭裡,都能看到英國女兵在熟練地傳達著雷達指令,和男兵一樣為英倫半島作出應有的貢獻。

蘇聯作為二戰主戰場,婦女遭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

德國閃擊蘇聯以後,僅僅四年時間裡,蘇聯男人損失巨大,總人口不足兩億的前蘇聯,在整個戰爭期間就有500多萬人淪為俘虜,而且戰爭中傷亡多達2600多萬,大部分都是男人。在德國閃擊蘇聯開始,到基輔戰役、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軍都是幾十萬、成百萬的損失。

二戰電影《這裡黎明靜悄悄》裡,除了男主角,為何都是婦女和老人

在這樣一個殘酷環境下,蘇聯婦女不得不拿起武器走向戰場,沒有上前線的也要在後方承擔工業、農業以及超負荷的體力勞動。可以說,男人們在前線打仗,女人們在後方撐起一片天,前線所需的給養、裝備和彈藥補充全是婦女和老人兒童來完成的。

這還不算,戰爭後期,由於男女比例失調,為了彌補國內勞動力的缺乏,蘇聯不得不使用日本戰俘來緩解本國人口的比例差。1945年,蘇軍將60萬日本戰俘押送到西伯利亞服苦役,主要任務就是開發利用西伯利亞資源。負責看守大部分都是蘇聯女戰士,這期間就發生過多起看守與戰俘相愛的傳奇故事。

二戰電影《這裡黎明靜悄悄》裡,除了男主角,為何都是婦女和老人

從上述介紹裡可以看出,在蘇德戰爭期間,蘇聯青壯年男人能拿起武器的全部上了前線,在後方看守的除了年邁的老人,只有婦女和兒童了。所以,我們在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裡》看到的,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所以說,二戰婦女不僅能頂半邊天,而且軍功章裡也有她們的一半。

更多資訊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二戰風雲錄》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