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小麥播種量決定產量,怎麼確定小麥播種量,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

小麥是山東地區種植主要的農作物,也是山東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的豐欠直接影響山東地區農民的收益。為確保小麥高產高效益,根據山東近年來小麥生產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現提出幾點合理的栽培技術意見。

小麥播種量決定產量,怎麼確定小麥播種量,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

一、播前準備

(一)耕地

由於多年以來的土地旋耕,使土壤的理化性能變劣,通透性變差,土壤的鹽漬化和板結非常嚴重。

這對於小麥形成冬前壯菌和小麥的根系發育非常不利。為此在小麥播種整地時一定深耕或者深松30公分。即便是旋耕,也一定保證深度和質量。

(二)造墒

足墒下種是小麥一次播種保全苗,增加冬前有效分櫱促進根系健康發育,增加小麥抗寒性,形成冬前壯苗最起碼的保證。在天然降雨不足的情況下,一定造墒澆地。每畝40—50方水即可。

(三)施肥

由於多年來田間一直使用化肥,使土壤中的有益菌落逐年減少,有害菌落逐步增加。使農作物的病害逐年增多、

加重。所以種植小麥一定增施有機肥。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化肥的合理使用量為:磷酸二銨40—45斤/畝。硫酸基鉀肥25—30斤/畝。尿素25—30斤/畝。秸稈還田的地塊一定注意,基肥一定增施氮肥。不然會出現苗黃不壯現象。

如果使用複合肥:底肥80斤,加上尿素15斤,年後2月底每畝20-30斤尿素,在拔節和孕穗分別撒施10斤複合肥

(四)品種選擇

目前市場小麥品種非常多,在品種選擇上一定注意看是否適合當地的條件。如品種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抗鹽鹼、生育期長短、秸稈高矮等。不要一味的追求高產。雖是高產品種,管理措施跟不上,環境條件不適宜,也達不到理想的產量效果。要根據不同地力、環境、生產等條件,合理選擇適宜品種。

淤土地建議播種角質麥,例如存麥12、百農4199,西農529、菸農19等,沙質土壤使用周麥27、天民198等半角質麥種

二、播種

(一)播期

根據目前推廣的小麥品特性和氣候變化的實際情況,目前我市小麥合理播期為10月10—25日。播種過早易形成冬前旺苗而拔節,越冬凍害加重。播種過晚,由於積溫不達,冬前根系發育不良,壯苗難以形成,有效分櫱減少,影響小麥畝穗數,易造成凍害。

(二)播量

從最近幾年豐產地塊調查發現,一般高產地塊畝穗數都在40萬以上。水稻茬口的小麥的播量應根據播期和小麥種子的千粒重來計算,適時麥應用種20斤左右,10月25日以後推遲一天增加一斤種子,最多可用60斤左右。

(三)拌種

小麥播種量決定產量,怎麼確定小麥播種量,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