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隸書章法名家書法作品實例分析第五部分:隸書對聯。

對聯,俗稱對子,也叫楹聯,對聯是在書寫創作中最能應用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幅式,明清以及近現代更是流傳下許多以對聯形式的書法名品。隸書對聯的格式與行書一樣,在行書對聯中已經詳細說過了,我們這兒只簡單的介紹一下。對聯對聯,它主要講究的是對應,無論文字內容對應,書法形式對應,以及上下聯字的大小、粗細、寬窄、長短,甚至書風特點等都要對應一致,使其勻稱、呼應,氣勢連貫。那麼對聯的尺寸呢,就是一張宣紙豎向對摺裁後,即為一幅對聯。對聯的表現形式也是較為多樣化,有四言、五言、六言,甚至七言、八言及多言長聯,一般一聯為一行,有兩行的為龍門對。對聯落款大多用窮款,簡潔明快。對聯落款分單款和雙款,單款落在下聯處即可,雙款可分上下聯落,上款落在上聯(右聯)的右上方,要比正文稍低一個字,不要齊平,下款落在下聯(左聯)的左中部偏下方,不要低於正文,要留下足夠的地方蓋印章。

下面選取了二十一位歷代隸書名家的對聯作品來賞析,由於每個人的欣賞、審美角度不同,自然看法不同。無論這些作品適不適合我們的審美口味,但,這裡有一條是肯定的,那就是這麼多位前輩們他們精深的功力和豐富的經驗以及他們博大的學識,這些是我們不容懷疑的,這些是我們值得借鑑和學習的。

一、楊峴(1819年—1896年)

楊峴(xiàn),浙江湖州人,近代書法家、詩人、金石學家。精於隸書,在晚清隸書有所成就的書家中,他的隸書最為突出。楊峴精研隸書,於漢碑無所不窺,鹹同時期名重一時。以《禮器碑》為宗,得《石門頌》神韻,出以顫筆,矯健瘦勁,體勢舒展,疏中求密。其用筆明快爽暢,用墨多求變化,多用淡墨和宿墨創作。大書畫家吳昌碩在姑蘇結識楊峴,遂即拜楊為師,從其學藝。

楊峴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楊峴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楊峴此幅七言隸書聯字取橫勢,舒展開張,波磔鮮明,放得開,收得住,富有特色。在字形結構上,他反漢碑整嚴密之法,在字形上儘量採取上部緊密重實、下部疏朗開放的處理方法,撇、捺及長豎等筆畫更為突出,左、右伸展,波挑飛揚,將漢碑的俊美端莊,通過迅速的運筆和熟練的提按動作,形成另一種草隸的犀利峭拔、活潑飄動、神采煥發的面貌。此聯無上款,下款題在下聯的中部“藐甕楊峴”(楊峴,晚號藐翁),乾淨利落,簡潔明快。

作品釋文:太乙老仙閒不出,雲外高人世得知。

------

二、王遐舉(1909年—1995年)。

王遐舉,湖北荊州人,現代書法家。書法以隸書和行書著稱,隸書筆勢開張,行草瀟灑豪放。

王遐舉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王遐舉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王遐舉先生這一隸書七言聯上下聯相對,字距較小,頂天立地,四角撐滿,氣勢較大。用筆方勁,力飽氣足,整體章法自然和諧,端莊嚴整。無上款,只落窮款題名“王遐舉”。款在下聯,位置居中偏下,題名之下蓋有一白一朱兩方印章“王”和“遐舉”。引首朱文印“揮毫落紙如雲煙”蓋在上聯第一字“青”和第二字“萍”之間,稍偏上,這個位置為引首章一個標準的位置。

作品釋文:青萍白璧原無價,天馬雲龍自不群。

------

三、鄧石如(1743年—1805年)

鄧石如,安徽懷寧人,清代書法、篆刻家。精篆書,通四體,篆書以秦篆、漢碑篆額、魏碑筆意等為體勢,參以隸意,古樸渾厚。

鄧石如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鄧石如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鄧石如這一隸書七言聯字距較大,方圓筆兼用,章法以疏空為特色,字形大小有一定變化。隸書中加入了篆書和魏碑的筆意和筆法,頗具個性。無上款,蓋有一方引首印,位置在上聯第一字“花“字的右邊,以補空白。下款題在下聯的中下部,只題名號“完白山人鄧石如”,姓名下蓋有兩方印章“鄧石如”和“完白”。

作品釋文:花底可傳新樂府,柳南人識舊書堂。

------

四、鄧散木(1898年—1963年)

鄧散木,上海人,現代書畫篆刻家。工篆刻,善書法,書工諸體,俊挺敦厚,寬博瀟灑。

鄧散木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鄧散木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 鄧散木這一隸書八言聯用漢簡筆意,波磔明顯,寫意味較濃。上下聯用硃砂畫有格線,裝飾性較強。無有上款,上聯上蓋有一方腰章,位置在上聯的左邊中下部“縱”字和“簾”字之間。下款題在下聯的左中偏下位置“ 散木擬簡札書散木”二字寫在一起,別具一格,下款之下蓋有兩方印章。

作品釋文:繪鏡月來縱簾對戶,碧莆膏沐佩玉辟邪。

------

五、伊秉綬(1754年—1815年)

伊秉綬,福建汀州寧化人,清代書法家。工詩文,善隸書,精行草,繪畫、治印皆通。

伊秉綬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伊秉綬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伊秉綬的隸書以粗重飽滿,樸拙厚實為特點,對聯亦不例外。此隸書五言聯以正文內容為主,寫得寬方重滿,氣勢較大。題款則相對較小,上下款分為三部分,“書為”題在上聯的右上部“從來”兩字的中間,“升屏二兄雅正”另起行寫在上聯的左上部,以示尊重。下款題在下聯 ,由於內容較多,所以起頭較高“嘉慶九年小雪汀州伊秉綬”。姓名下蓋有兩方印章,引首章蓋在上聯第一字“從”字的右上部。上聯“古意”兩字之間蓋有一方腰章,以補“古”字下部之空。

------

六、朱文震(乾隆年間 ?年—?年)

朱文震,山東濟南人,清代書法家、篆刻家。工書畫篆刻,尤善隸書,師從書畫名家康熙第二十一子愛新覺羅·允禧。其對篆、隸研究精深,曾在山東孔廟觀遍秦、漢名碑名刻,更是連續數月布毯坐臥於碑刻間傾心觀研。

朱文震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朱文震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朱文震的這幅隸書七言聯字形圓潤飽滿,波磔明顯,上下聯兩兩相對,字距較大,章法疏朗。題款亦有特色,將上款一分為二,“書奉“ ”二字題在上聯的右上部,“芝田先生鑑”題在上聯的左上部,共同補了“日”字的空隙和弱小。下款較簡明,“朱文震”三字題寫在下聯的左下部。

作品釋文:捧日思馳仙掌外,擎天心向鳳池中。

------

七、湯滌(1878年—1948年)

湯滌,江蘇今常州人,晚年居上海,現代書畫家。精繪畫,工書法,善隸書,曾在北京任書畫導師多年。

湯滌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湯滌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湯滌這幅隸書五言聯章法形式較為特別,將正文和題款作上下分開佈勢,互不影響。這樣佈局,正文的字形便可以寫大,充分利用空間,題款放在最下部,作三行處理,和正文的大字相協調。上款題在上聯的最下部“植之先生屬正”,由右向左寫;下款題在下聯的最下部“丁已冬,湯滌”,亦由右向左寫。印章蓋在“湯滌”二字之間,並壓住簽名。

------

八、何紹基(1799年—1873年)

何紹基,湖南道州人,清代書法家。通經史,精小學。書法宗北碑,法魯公,峻拔奇宕,晚年攻篆、隸書,自成一派。

何紹基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何紹基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何紹基此隸書七言聯字形清逸圓潤,筆力厚實,筆法多變,粗細有別,個性突出,為其隸書代表作品。章法空疏爽朗,字距較大,上下聯兩兩相對,上下聯頭尾四個字皆飽滿厚重,以領其勢,首尾圓合。題款字較小,以突出正文主體,上款“錫九二兄屬”,題在上聯右邊的中上部;下款“何紹基”題在下聯的中部,上下款遙相呼應,姓名之下蓋有兩枚方形印章。

作品釋文:清心始信幽棲樂,窮理方知俗學非。

------

九、吳子復(1889年—1979年)

吳子復,廣東四會人,現代書畫篆刻家,曾主持“子復畫室”,教授書法、繪畫。書法工隸書及行草,宗漢碑,師《瘞鶴銘》、《石門銘》等,又精篆刻,出入秦漢。

吳子復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吳子復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吳子復先生的隸書七言聯法漢隸名碑《石門頌》,得其遒勁飄逸,高渾奇肆之風神,線條雖細,然筆力不弱,開張之勢鮮明,氣勢較大,寫意味較濃。章法猶為奇特,以正文主體為主,將款題寫在上聯的右部,一行到底,而且字較小,頗有特色,與眾不同。款的內容較多“漢碑中餘特喜廠郙(fǔ)閣與石門,一豐厚肅穆,一高渾奇肆,神品也不易學。丁酉除夕書此似有合處,子復”,姓名下蓋有兩枚方形印章。

作品釋文:卓有清名爭麗曰,巍然大節若靈光。

------

十、吳昌碩(1844年—1927年)

吳昌碩,浙江安吉人,近代書畫篆刻家,擅長書畫篆刻。書法宗石鼓,參以草法,凝練遒勁,氣度恢宏。

吳昌碩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吳昌碩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吳昌碩先生此隸書四言聯,字形大而筆力足,樸厚雄深,蒼拙老辣,打破了隸書結字的常規,以縱勢取勝,得漢碑高古樸厚之神韻。字距較大,字形稍瘦,但筆力和筆勢極飽滿。題款分上下聯落,上款題在上聯的右上部“字集奏銘,筆參石闕”;下款題在下聯的中部偏下“吳昌碩,年七十七”。

------

十一、來楚生(1903年—1975年)

來楚生,浙江蕭山人,現代書畫篆刻家。書法宗漢魏晉唐,自成一格。來楚生先生是書、畫、印三絕的藝術名家,於書,篆、隸、正、草均熟中求生,剛健婀娜,平正憨辣,氣勢磅礴,不可名狀;而畫從書法得來,清新橫逸;刻,則運刀如筆,饒有奇致,皆不涉前規,開生面者也。

來楚生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來楚生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來楚生此隸書七言#字形秀勁,筆趣較濃,結字奇特,上緊下松,有漢代簡書的意味,八分舒展,波磔顯明。字距較大,章法疏朗。款作兩行,各題在上下聯,上聯題“毛主席句,周博醫師屬書”;下聯題“壬子新春,初升試筆”。

作品釋文:金侯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

十二、楊法(生卒年不詳,乾隆1696年?一1748年?)

楊法,江蘇江寧(今南京)人,居住於揚州,清代乾隆時書畫家。工篆籀及隸書,亦精篆刻。用筆恣肆,落墨沉凝,多有情趣。

楊法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楊法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楊法此五言隸書聯用筆平直,結字斜側,字形以縱長取勢,頗具現代意味。字距較寬大,章法疏空,具有清新疏爽之韻味。題窮款,用草書。姓名下蓋有一方印章。

------

十三、陳澤秦(1914年一2006年)

陳澤秦,陝西安康人,世居西安,現代書法家。隸書格調高古,意境超遠,常以雞毫書之,別具一格。行書將顏體的雄強茂密、何紹基的波折變化及翁同龢的寓巧於拙,自然和諧地溶為一爐,筆情墨韻極濃,字字獨立而又渾然一體,形拙而神秀,筆斷而意連。

陳澤秦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陳澤秦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陳澤秦先生此隸書五言聯融入篆意和草法,頗具寫意趣味。用筆奇特,結字隨意,章法清新疏朗。用雞毫書隸,多飛白之筆,趣味生也。題款簡明,上聯題“己卯夏,書劍南(陸游)詩句”;下款題“八十六翁少默雞毫”。姓名下蓋有白文印“少默之印”(陳澤秦,字少默)—方。

------

十四、陳鴻壽(1768年—1822年)

陳鴻壽,浙江杭州人,清代書法、篆刻家。擅行書與隸書,隸書稍帶草意,清新自然,行草灑宕流暢,皆自成一體。篆刻上繼丁敬等,為“西泠八家”之一。

陳鴻壽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陳鴻壽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陳鴻壽此幅隸書五言聯別具特色,字形樸拙粗渾,造型方正,以平直粗拙為特色。其中的“賢”字頗有趣味,上部寫為“忠臣”二字。落款一改常規,題寫在上下聯的中間,以突出正文的內容和粗壯樸厚的字形。上款題“雲伯吾弟清賞”;下款題“鴻壽”,簡單明快。

------

十五、羅振玉(1866年—1940年)

羅振玉,浙江上虞人,近代學者、書法家。 擅長書法,對甲骨文頗有研究,著有《殷墟書契考釋》、《石鼓文考釋》等。

羅振玉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羅振玉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羅振玉先生此幅八言隸書聯行筆遒勁穩實,結字端莊古雅,字距較大,頗顯寬疏。題款最具特色,上下聯左右兩邊全題滿了款字,作為對正文的補充和說明。題款內容為“予猥以疏賤濫廁,禁林扈駕出都,自慚逾越,屢求引退,直至去冬乃蒙恩許。今得戢影海隅,殆非始願所及。爰集顏延之、陶徵士誄,魏書宗室傳語為楹貼,以寄意,且留示子孫,知我所歷諸艱也。己巳冬,松翁記”(羅振玉,晚號松翁)。

作品釋文:定跡深棲就成省曠,握蛇騎虎不覺艱難。

------

十六、鄭簠(1622年—1694年)

鄭簠(fǔ),上元(江蘇江寧)人,清初書法家。擅隸書,精行草,工篆刻。隸書得力於《曹全碑》、《史晨碑》,以八分隸書擅名,宗法漢人,間參草法,世人稱之為"草隸"。其隸書既有漢隸多姿規整特點,又有飄逸虛靈的新意。

鄭簠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鄭簠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鄭簠此幅七言隸書聯字形多變,筆畫粗細有別,波磔鮮明,巧拙相生。結構較嚴謹,且具開張之意。章法疏朗,字距稍見寬大。以正文為主,題款則用窮款,題在下聯的中下部“谷口鄭簠”,明快簡潔。

作品釋文:晝泥琴聲夜泥書,醉聞花氣睡聞鶯。

------

十七、金農(1687年—1763年)

金農,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書畫家。通詩文,精鑑別,書法工隸、楷,以樸厚見長。自創扁筆書體,人稱"漆書",為“揚州八怪”之一。

金農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金農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農此六言隸書聯確實與眾不同,即其所謂的“漆書”是也。橫粗豎細,就像現代人用排筆寫字一樣,但味道不同。金農的漆書有變化,多趣味,字形大小、斜正、長短、寬窄皆有變化。如“量”字之長,“乃”字之斜,“仙”字之短,皆隨形變化,情趣乃生。由於字形的變化 ,章法也顯的得生動自然。題款成左右、上下呼應之勢。

作品釋文:飲量豈止於醉,雅懷乃遊乎仙。

------

十八、胡小石(1888年—1962年)

胡小石,原籍浙江嘉興,現代學者、書法家。擅長書法,真、草、隸、篆,四體俱佳。

胡小石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胡小石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胡小石先生此十言隸書長聯頗具特色,形取縱勢,頂天立地,以正文為主體。款用少字數窮款,而且所題位置亦較高,寫在下聯的左上部“沙公”。款下蓋有一小一大兩方印章。胡小石先生這種章法形式在現代書法創作和展覽中比較常見,不管什麼書體,若想寫十言以上長聯,即要採用這種章法形式,以正文為主,將款寫小,或藏起來,這樣氣勢亦較大,展示效果也比較好。

作品釋文:敬擬靈鷲山尚想洹軌,即是羲皇化獲我擊壤情。

------

十九、趙之謙(1829年—1884年)

趙之謙,浙江紹興人,清代書法篆刻家。 篆、隸、行皆工,風神別具。在詩文、書法、繪畫、篆刻、碑刻考證諸方面都有獨特的風格和成就,篆刻成就尤大。

趙之謙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趙之謙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趙之謙此隸書七言聯融入了魏碑的筆意和筆法,字取橫勢,以寬扁見長,八分舒展,波磔鮮明。上下款相呼應,上款題在上聯的右上部“孝達四兄太史屬書”;下款題在下聯的左下部“集東坡詩,之謙”。

作品釋文:漢家將軍一大佛,勸農使者古大夫。

------

二十、趙鐵山(1877年—1945年)

趙鐵山,山西太谷人,現代書法家。通經史、懂詩文、長繪畫。清宣統間拔貢,曾任吏部錄事、農工商部庶務主事,後校勘目錄碑版,研習金石書畫。先生對書法有獨到精深的見解"學古之意,意貴有形,我書之意,意責無形"。其書法名馳三晉,他的人品和作品口碑皆佳,在書法界被稱為"華北第一支名筆"美譽。

趙鐵山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趙鐵山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趙鐵山此隸書四言聯,取橫勢,得漢隸名碑《石門頌》之筆意。字形較大,佔滿空間,將款題在下上下聯的下部。上款為“清仰先生雅屬”;下款為“鐵山趙昌燮集句”(趙鐵山,名昌燮),上下款皆由外向內寫。

------

二十一、簡經綸(1888年—1950年)

簡經綸,廣東番禺人,現代書法家、篆刻家。書法甲骨、金文、漢隸、章草,乃至六朝碑刻,無不精熟。

簡經綸隸書對聯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七),隸書對聯的章法解析及落款處理

簡經綸隸書對聯作品

章法分析:簡經綸此五言隸書聯是臨摹清代隸書大家伊秉綬的一幅對聯,雖為臨作,但具有個性,章法頗為奇特。字距較大,空間感極強,章法疏空爽朗,感覺特別寬鬆舒服。落款用行草書,分別題在上下聯。上款為“仿汀州(故人稱伊秉綬為"伊汀州")筆意,寄糞翁正之”;下款為“二十六年,簡經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