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向日本学习!中国需要更多“赞助型前锋”

在西班牙人对阵赫塔费的西甲第14轮中,被称为“商业签约”或者“赞助型前锋”的中国球员武磊打进扳平比分的一球,在某种程度上打脸了西班牙媒体的“赞助签约论”。

然而,从我们的邻居日本足球的崛起之路看来,不管武磊是不是“赞助型前锋”,中国足球需要崛起的话,需要更多的“赞助型前锋”。

向日本学习!中国需要更多“赞助型前锋”

武磊打脸赞助型前锋

1993年的日本,如同如今的中国足球低谷,日本球迷对他们的国足彻底失望了,在多哈,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最后一场比赛中,只要获胜就可以晋级世界杯的日本,被顽强的伊拉克打平,全部日本球迷满怀希望的来,却最终哭着回家。

日本球迷当时都不看他们的国足了,联赛上座率也低的吓人,三年后,一位后来被称为“日本足球之父”的川渊三郎提出了被当时的国人叫做痴人说梦的“日本足球百年计划”。

向日本学习!中国需要更多“赞助型前锋”

日本足球低谷

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日本足协2005宣言、日本足球地图、日本足协年收入、日本足协的草根计划、日本足协强调足球的社会责任等,这份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的计划。

向日本学习!中国需要更多“赞助型前锋”

日本足球教父

在“引进来”的计划中,包括草根足校、校园足校等青训基础的打造,包括联赛的全新改造,在“走出去”的战略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更多年轻球员留洋,前期日本球员水平太低时,不惜采取大企业巨资赞助的方式,让欧洲国家俱乐部接纳日本球员。

第一个“赞助型前锋”叫做三浦知良。

1994年,日本运作当时的亚洲足球先生三浦知良登录意甲,当时的热那亚队其实一开始是拒绝的,日本足协让日本财团巨资赞助,有了这个“择校费”,最终三浦知良如愿以偿。

向日本学习!中国需要更多“赞助型前锋”

三浦知良

从今天来看,这个加盟无疑是失败的加盟,因为在21场意甲比赛中,三浦知良只打进了一球(比武磊差多了)。

但日本足协并没有停止“赞助型球员”的输出步伐,而他们很快就取得了成功。

1998年夏天,日本企业再度运作中田英寿加盟意甲保级球队佩鲁贾足球俱乐部,在吸取了三浦知良经验教训后,在1998-99赛季,中田英寿33场10球,成为球队的保级功臣。

向日本学习!中国需要更多“赞助型前锋”

中田英寿

中田英寿树立了一面日本球员留洋的旗帜,足球球员“made in japan”是劣质品的印象很快一扫而光,中村俊辅、小野伸二、稻本润一、本田圭佑、香川真司等日本球员迅速成为欧洲顶级联赛的宠儿。

如今日本球员大量活跃在顶级联赛,包括在西甲的武磊都经常遇到,包括在皇马这样的超级豪门日本球员都可以称为明星球员,日本国足也多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在亚冠、亚运等亚洲赛事中更是多次夺冠。

向日本学习!中国需要更多“赞助型前锋”

皇马球员久保健英

在武磊之前,中国国足李金羽、马明宇、张呈栋、杨晨、邵佳一、蒿俊闵、张稀哲、张玉宁、孙继海、李铁、郑智、李玮锋、董方卓等人都有留洋经历,其中有一些不乏商业赞助的因素在内。

俗话说没有耕耘哪有收获,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五大联赛国足球员留洋低潮之际,低谷中的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赞助型前锋”,只要开眼看世界,我们才能慢慢学到国际足坛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有崛起之日。

球迷朋友们,你们支持国足有更多的“赞助型前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