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炒股就是炒人性

長久以來,有一句話在股民中流傳並被反覆提起:“投資是反人性的,克服人性的弱點才能賺錢。”

股市中很多人輸都輸在心理,與技術無關。

那麼,所謂的人性的弱點是什麼?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說你去賭場賭錢,帶著一萬塊錢進去,然後贏了一萬塊錢,這時候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心理現象,就是把帶進去的那一萬塊錢放到一邊,把贏了的這一萬塊錢放在桌子上作為賭資繼續賭博。

很多人的心理活動是這樣子的,帶進來的一萬塊是我的辛苦錢、血汗錢,我先放起來,保證它的安全;贏了的這一萬塊錢其實是白來的,我即便輸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很多人是不是都會有這樣的心理活動?

但是這裡面其實有非理性的成分。

只要你把這一萬塊錢和另外一萬塊錢都帶出這個賭場,這兩萬塊錢是完全沒有區別的,都可以去買同樣的東西,你為什麼做這樣的區分呢?無非就是你設立了不同的心理賬戶,把錢分了類。

這裡我們就要提起行為金融學。

這是一門將心理學尤其是行為科學的理論融入到金融學之中,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從而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的新興學科。

在我們日常的投資中,時常有很多心理和決策是不理性的,今天就要列出一些我們比較容易陷入的誤區,希望大家能夠避免。

1、自騙機制

佛洛依德曾提出的“心理防禦機制”中的“自騙機制”似乎非常符合股市中部分投資者的心理特質。

自己騙自己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行為反應,當事人對一件事持有高估的態度,很容易將事實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脫離了現實。

•比如很多人說起某隻股票:

XX股票行業龍頭,題材好,業績好,市盈率低,政策扶持,未來趨勢,就是好就是妙就是呱呱叫。

前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投資者並沒有對這些政策進行審慎的研究和了解,去思考到底會給公司盈利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會不會反應在股價上。

•還有一類人,買入的股票股票大幅下跌,就各種責怪。

怪莊家打壓股價,洗盤、怪朋友、怪證券老師、怪證監會、怪星星怪月亮。

股票出利空,說是“利空出盡是利好”。股災來了自己沒賣,說“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買入的股套牢到現在,說我堅持巴菲特的“價值投資”。

2、處置效應

處置效應,也就是所謂的“止盈持虧”。即過早賣出上漲的股票,而持有下跌的股票過長的時間。

投資者之所以不願意儘快止損,是因為只要不止損就只是賬戶上的浮虧,並沒有真正兌現,只要繼續拿住就會漲回來。

•你在買賣股票的時候,是看你整個投資組合的收益,還是看每個單個股票的收益呢?

其實不管是哪支股票掙來的錢或者賠掉的錢都是一樣的錢,你關心的應該是整體的收益。

可是現實當中,很多人都會關心每一支個股的收益,這個股票如果賠了錢就不願意去賣掉,要等著它反彈,另外一個股票如果掙了錢,可能就會把它賣掉,落袋為安,這樣的心理行為其實非常地普遍。

當然,這個例子並不是要告訴大家虧了就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是人經過漫長的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進化的過程中養成的心態平衡的潛意識。

人會在逆境時,用希望鼓勵自己堅持下去。只有這樣,人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止盈持虧”也算是“希望”在股市中的體現。

3、錨定心理

錨定心理是人們對事物做出判斷的時候,容易受到第一印象的支配,就像船上放出來,然後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維給固定住,用成語總結即先入為主。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起碼不能比那個差。

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

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

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4、羊群效應

在資本市場上,“羊群效應”是指在一個投資群體中,單個投資者總是根據其他同類投資者的行動而行動,在他人買入時買入,在他人賣出時賣出。

在投資股票積極性大增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能量迅速積聚,極易形成趨同性的“羊群效應”,追漲時信心百倍蜂擁而至,大盤跳水時恐慌心理也開始連鎖反應,紛紛出逃。

•回想07年我國股市的紅紅火火,當滬指衝到4000點以上時,已經有人指出股市市盈率過高,擔憂股市泡沫的破裂帶來整個股市的大崩盤。

當股指迅速躥升到5000點時,貪婪的股民開始嘲笑那些提出擔憂的人們是在杞人憂天。當股市更迅猛的站上6000點後,更多人開始堅信股市站上10000點絕無問題。

然而是泡沫就終有破裂的時候,當實體經濟終於無法支撐股市過快的增速時,股市的崩盤開始了。

在迅速的崩盤中眾多股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羊群效應”,紛紛拋售手中的股票,甚至直到2000點以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僅有15倍左右都不敢再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