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聊这个话题之前,似乎要先聊一个词‘耽美’。

耽美出自日语(たんび),原意是指唯美主义,后经中国台湾演绎,变成‘BL’的代称,多指二次元的男性恋爱。所以这个词很敏感,但是却有很大的受众群,晋江小说的辉煌,有耽美文作出过贡献,难听一点说,狗肉上不了大席,都在隐晦的姿态下写着、画着、读着。。。。。。

2013,应该是国产耽美剧的元年,无奈题材的敏感,最后的多是被下架或者没有了下文,有的的确很可惜,但也成就了一些人。(时间我捋的不大清,想到什么写什么吧)

《上瘾》改编自柴鸡蛋的耽美小说《你丫上瘾了》:白洛因16岁时亲生母亲再婚嫁给顾威霆的爸爸,两个带着抵触情绪的兄弟因机缘巧合凑在了同一个班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作者亲自操刀嘛,改动的不是很多,也留了很多少儿不宜的画面,该剧于2016年1月29日在全网播出,后于2月22日(尚未播完)被广电总局勒令在中国大陆下架。但是《上瘾》播出24小时内,1000万的点击量刷新了网剧首日最高点击量,想想耽美剧背后有着多大的市场。

而且《上瘾》捧红了两个男主,现在许魏洲和黄景瑜都有着不错的发展,许魏洲得到了大众的认可,音乐之路走的顺风顺水。黄景瑜更是参演了很多大制作正剧,最近大火的《破冰行动》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大概是《上瘾》的大火,虽然被广电爸爸河蟹,还是有不少人“顶风作案”的,毕竟市场巨大,分一杯羹也够过年的。

《上瘾》大火,柴鸡蛋又推了自己另一本小说《势不可挡》拍剧,《盛势》横空而出,讲述了因退伍兵袁纵与热血青年夏耀阴差阳错的相识,而引发的一系列搞笑又感人的故事。该剧原本定于2017年4月14日在腾讯视频播出,后又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决定延期播出,结果最后爱奇艺播的,我这已经脑补了异常企鹅和猕猴桃的一场大战。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我喜欢你,你知道吗?》是根据网络作家我和你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两个独立主题、推陈出新的暗恋故事。《爱·戒 篇》讲述的是家境优越的楚天奇和博学多才的忻宥宁是多年好友,一同在海外定居工作,两人不仅多金,还都拥有高颜值、高学历,更是众人眼中的男神。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烟袋斜街十号》是改编自剑走偏锋的小说,讲述了宠物店的帅哥店主杭航还有二愣子作家梁泽在龙猫的神助攻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碰撞,截然不同的性格也让两人经历了一系列忍俊不禁的故事。故事其实很长,可惜因为某些原因,只播了一季,两个人的感情也没什么大进展,只是切入点是宠物,很有爱,养成系。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识汝不识丁》该剧改编自酥油饼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目不识丁、胸无点墨”的纨绔公子陶墨为了告慰其父的在天之灵要做个好官的故事 。于2016年9月12日在优酷网首播。收视成绩不俗。简单来说,我有官职,你有智慧,放在一起刚刚好。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愉此一生》更是在《识汝不识丁》的网络播放量新高的前提下,原班人马打造的有一部民国耽美剧,讲述了民国时期的大少爷柳愉生在得到中西式教育后却家道中落,以“教师”一职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不料却遇到老同学周耀华,紧跟而来的是一次次“艰难抉择”。当然故事很精彩,但他批了耽美的外衣,也注定他无法成为爆款。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还有一个要点的就是《重生之巨星名流》,说这个是其实有些私心,因为我很喜欢这本小说,漫画做的也不错,群众基础是有的,而且该局其实借了《花千骨》的东风,两位主演都是借着这东风火了一波,至于演技,其实对于耽美剧本身就有着私心的宽容,毕竟夹缝求生的日子不好过。

马可那时候演技还没崩成《极光之恋》,尤其徐海乔的封景更是可圈可点,几个很多小动作,比如抹唇杀。很有原著的神韵,再加上韩彩英和张馨予加持,实在是难得的一部好剧,值得推荐。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其实耽美剧还有很多,也有很多大电影,我不想讲很多,放些海报,自己感悟,也可以自己找来看,不过资源稀缺啊。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我和X先生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成人记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灵界基友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我的灵异男友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有毒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决对争锋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第三国度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红色气球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逆光源

言归正传,其实上面这些剧本质还是耽美,还是那句话,狗肉上不了筵席。想要上大席,还有野心当主菜,就要换换思路,比如脱胎换骨,抛弃‘糟粕’变成‘社会主义兄弟情’。

哎,重点来了。提到‘社会主义兄弟情’,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大《镇魂》了,作为一个镇魂女孩,我骄傲我自豪。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跟上面的剧一样,故事蓝本全部来源于大火的耽美小说,还原度在允许的范围内相对来说已经蛮高了。也由于这个,许多剧情和人物设定都做了极大改动。

比如说人间和阴间世界的大背景框架设定,年纪稍长的观众或没看过书的观众比较能接受,而地星海星的设定则更多的给人虚构玄幻色彩,让观众一开始就对这个题材不感冒。

叙事结构上也有些混乱,相信很多人看剧喜欢看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头到尾有铺垫、原因、发展、高潮、结尾。其实《镇魂》也是这样的发展顺序来着,因为它主要讲的是在两大种族争斗过程中对社会造成的一系列恶劣影响,在巍澜两兄弟和特调处的携手努力下,用生命为代价,终于还海星人(也就是地球人)一片安乐净土。只是剧情中过于片段化组合式的情节让观众忽略了剧原本的走向,这里面有很多个小故事,比如一开始的李倩同学跳楼、后来李倩奶奶的病、实验室风波等等,总之就是不断地出现地星人,不断地制造事端,被巍澜不断地发现并解决。很多情节设置的真的很莫名其妙,有明显的注水嫌疑,所以从结构上来讲,《镇魂》并不是特别好。

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锤爆两位男主,朱一龙和白宇的演技。

两位男主白宇、朱一龙在剧中的表现实在是可圈可点,很多细节处理的非常完美。原著中设定为耽美的两人,因为剧审缘故,改成了妥妥的社会主义兄弟情,所以很多情节不能用了,但是大量的书粉是不可能完全接受甜甜蜜蜜的两个人成为只是成为并肩惩恶扬善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于是在拍剧之前,男主之一朱一龙就反复看了原著,以更好的琢磨人物内心的情感,应该在剧中怎么样表达更自然,因此剧中的沈巍有很多小细节是演员本身加上去赋予它存在感的。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A爆了的沈教授

尤其是朱一龙,准确的讲,他在《镇魂》里一人分饰四角,如何同时演绎四个角色,又让观众明显分得出这是四个人,相信对于现在大多数演员来说都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为沈巍时,是一位儒雅有涵养、待人友善的大学教授,总是拿着书本斯斯文文客客气气的模样,会做饭、收拾家务,搞得了科学研究,就像剧中演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喜欢的好男人人选;作为黑袍使,他是正义的使者,代表一个种族的统治者对种族内部的恶行进行惩治,尽管内心仍抱有同情和怜悯的情绪,但表面上不能显露分毫,所以前期黑袍使每次出现都是冷酷的,让人看不到情绪。慢慢的因为有了赵云澜这块软肋,内心柔软的的部分开始逐步暴露在众人面前。因为一直带着面具,所以所有的情绪都得靠演员本身的气质气场和眼神戏来传达给观众,这里就突出朱一龙的演技,毕竟只靠眼睛这扇小窗户演绎内心情绪是很难的。

弟弟夜尊也是他,只是夜尊的一切都带着报复意味,会不择手段、会心理扭曲,但只不过是个求哥哥关注的弟弟罢了。

冒充哥哥时候,明明同样带了面具,明明一模一样的人,可是就是能让观众一眼就分辨出两人的不同来,眼神变得没有那么纯净,带着戏谑而骄傲的神情,慢慢的勾起嘴角,邪气的上扬,简直完美表现夜尊仇恨中变得极度扭曲的心灵。你可以轻松分出哪个是沈巍,哪个是夜尊。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邪魅的夜尊

最后这个角色官方没有放上去,戏份极少但同样出彩的小鬼王。朱一龙是神仙还是妖怪?明明演了三个角色、得了三份宠爱的的他还不满足,还要把小鬼王演的让人如此心生欢喜?

小鬼王是万年大战前的黑袍使,他本身是极具正义和善良的,所以小鬼王是清澈干净的,三十岁的人演起少年来毫无违和感,眼神中的懵懂、天真、烂漫,面对需要守护的正义又是满腔热血的坚定,对待朋友也是极具赤诚,以至于为了万年前的承诺,他等了,寻了赵云澜一万年。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萌动可爱的小鬼王

朱一龙是认真的,四个角色的演绎,他自己设置的带袖箍,擦药前把衣服扎进裤子等等小细节,都为人物增添不少亮点,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个金子般的好演员。

不止是朱一龙,赵云澜饰演者白宇也很符合原著,表演的也非常棒。原著里,赵云澜是个极易让人误会成攻的受。这样的感觉其实挺难演的,刚过了就会以绝对性的优势压倒沈巍,柔多了就会显得娘,体现不出社会主义惩恶扬善使者的浩然正气。所以白宇在这种度中还是把控的很好的,吊儿郎当痞气十足的特调处处长,赵云澜心中维护正义的心不能变,所以该坚定还得坚定!这一点白宇就很神奇了,明明是个阳光大男孩活泼的性子,遇到地星人危害社会时就开始自带闪闪发光的救世光环。我觉得不仅是演员本身的气质,和演员日积月累的演技是分不开的。真是眼前一亮,要知道,对他的印象再此之前还是《微微一笑很倾城》里惹人厌的曹光。

也许原著粉一开始就把这部剧定义在了耽美,所以不是很能接受耽美改兄弟情的设定。但我认为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整个故事结构框架的设定,虽然也改成了地星海星的背景,但是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海星代表的人类,地星与其说代表的是妖魔鬼怪,其实更贴切的应该是具有反动思想和异心的人类,通过宣传鼓吹反动思想,扩大队伍离散民心,打着正义讨伐的旗帜实际上却做着丧尽天良危害人民和社会的事情。这就是正到不能再正的三观,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的观点。这种观点和情感,贯穿于整部剧,潜移默化的感染受众,帮助观众形成对反动和邪恶势力的正确认识。

这部戏也许有着很多的问题,很多的不成熟,但是瑕不掩瑜,评定一部好剧,好演员和好剧情,很巧,《镇魂》都占了,所以注定他成为爆款,也注定两位主角迎来事业的巅峰。

下一个社会主义兄弟情,就是最近大爆的《陈情令》。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我本人是《魔道祖师》的书粉,相信很多人一样,觉得朱一龙和罗云熙才是心目中的蓝魏二人,B站上也有很多作品,在书粉眼中,这才是真正的神仙阵容。所以一开始听说拍《陈情令》的时候,我内心是拒绝的,甚至是厌恶,可是现在却迎来了打脸的真香,哎没办法,一部好剧,打脸我也认了。

《陈情令》今年夏天大火,其实优点只有一个,就是用心,抓住了原著的精髓,这也是这部剧能够评分逆转的最根本原因。主要体现为,演员演技关键时刻的爆发、人物设定的准确把握以及名场面的高度还原。

书中很多名场面,陈情令里也有全部出演,毕竟《魔道祖师》是一本耽美小说,完完全全按照小说拍出来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根本过不了审,

但是《陈情令》把书中的感情升华,而放大到心系侠义苍生,感冒天下之大不韪,只遵循本心,仗剑天涯。这一点我认为还是改编是对的,毕竟两个人的情爱太小,侠之大者的形象更伟岸。

《陈情令》很大胆,几乎全新人新面孔,全部的配角都各有特色,无论是师姐江厌离,简直符合了我心目中的师姐形象。另外江澄晓星尘宋岚薛洋聂怀桑的选角也十分出彩,小说改编本来就比较困难,陈情令能做到这个程度,其实相当不错了,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原著中血洗不夜天和夷陵乱葬岗这战,是相当血腥恐怖的,剧中一笔带过,是可以理解的。

也正是《陈情令》大火,企鹅无耻的让VIP们又掏了钱,轻轻松松几千万到手,虽然无耻,但也证明了这部剧有多火。目前《陈情令》在外国评分网站中战绩破佳,获得了亚洲剧评分榜单第一名的称号。由此可见《陈情令》在影视界中的受欢迎程度,可以预见,《陈情令》带红了整个剧组,希望这些青年演员有着更好的发展。

《陈情令》肯定会带起一波风潮,只期待在后续到来的众多影视剧中,也能像《陈情令》一样做到对原著的尊重,将最好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