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誰說四川不能種黃花梨木?樂山男子如今坐擁千畝樹林,未來可期

誰說四川不能種黃花梨木?樂山男子如今坐擁千畝樹林,未來可期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說的是一種恆心、一種堅持。有人花十年時間攢夠家財買車買房,也有人在十年時間“散盡千金”種出千畝樹林。在五通橋區蔡金鎮,張文斌把簡單的興趣愛好變成了一種信仰,從花草愛好者變成了黃花梨木種植專家。


誰說四川不能種黃花梨木?樂山男子如今坐擁千畝樹林,未來可期


第一次引種存活率不高 但他卻笑了

張文斌是馬邊彝族自治縣人,從小就喜歡花草種植,畢業後被分配到五通橋區某大型企業工作。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這家大型企業上班是樂山地區許多年輕人的夢想,然而這卻不是張文斌的願望。渴望靠雙手開創未來的他義無反顧“下海”,離開企業跑到沿海去打拼。靠著對市場需求的靈敏嗅覺和吃苦耐勞精神,他經商這些年積攢了不少財富,成為了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在2008年,張文斌卻決定幹一件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就是把黃花梨木帶到樂山來種。

張文斌是在海南工作時接觸到黃花梨木的,當時,他從朋友口中得知,黃花梨心材的價格堪比黃金,最高能達到數萬元一公斤。這讓準備返鄉創業的張文斌萌發了把黃花梨搬回樂山種植的想法。

聽說張文斌要在樂山種黃花梨木,很多朋友都搖頭。“種什麼不好要去種樹,就算有收益也是幾十年以後的事情了。”“四川沒人種黃花梨木,這樹在四川活不了,不要折騰了半天血本無歸。”

然而,張文斌卻堅持自己理想,沒有技術就學,沒有先例就自己摸索,靠著這種不服輸的精神,2008年底,張文斌購進5公斤1萬粒黃花梨種子在五通橋區蔡金鎮朱廟村開始試種,期盼著至少能有兩三成種子正常發芽成長。

然而,由於四川和海南氣候差異太大,當年發芽的樹苗僅有143株。雖然發芽率低,但卻是黃花梨木在川內首次引種成功,這一點大大鼓舞了張文斌。

“我總結了教訓,發現樹苗死亡的原因是四川冬天氣候寒冷,霜降把露在外面的樹苗都凍死了,而種在角落裡的樹苗因為被遮擋了一下,沒有被‘霜’打到,活了下來。”張文斌回憶,隨後他改進了自己的種植方式,購進了保溫設施,又跑到農業部門、高校院所諮詢黃花梨種植技術。

“既然有樹苗成活了,那就是說黃花梨木在四川也能種。”靠著這股不服輸的信念,張文斌又購進一批種子,打算拼一場。

誰說四川不能種黃花梨木?樂山男子如今坐擁千畝樹林,未來可期

摸索總結出專家 如今坐擁千畝黃花梨木

吸取了教訓的張文斌,為了提高黃花梨的成活率,他仔細研究了蔡金鎮朱廟村的土壤、氣候和生態環境,並制定了專門的種植方案。每一批樹的種植情況他都記錄在案,把時間和精力幾乎全部放到了種樹上。

“早些年我幾乎是天天和樹苗待在一起,這個月樹苗長了多高,什麼時間抽出新芽,溫度變化對成長有什麼影響,晚上閉上眼我腦子裡都是樹苗的影子。”通過幾年的摸索,本地哪裡的水土條件更加適合種植黃花梨,心材成材率更高、成材更快等種植經驗也被總結了出來。經過實踐驗證,張文斌的黃花梨木種植存活率已達到95%,最早的那片黃花梨林成了省林業廳的重點科研項目。


有了經驗,種植就變得輕鬆了。在蔡金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張文斌逐步擴大種植規模,截至2019年,種植規模已有1200畝,30餘萬株。張文斌還成立了四川森禾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專門搞黃花梨木種植和產品開發。

“十年時間裡,我前後投入了上千萬元來種黃花梨木。請了附近村民來幫我種植和看護黃花梨木,每次發錢都是抱大堆現金去現場發給村民。有些人覺得我虧了,因為種樹的收益要幾十年後才能體現。可我覺得不虧,我證明了黃花梨木可以在四川存活,總結出了種植經驗,這是一種人生價值,多少錢都換不了。”張文斌介紹。

如今的張文斌,坐擁千畝黃花梨木,可以說是給未來存上了一筆巨大財富。但他並不滿足,想將黃花梨木的價值展現給更多的人。據瞭解,近幾年,張文斌一直在研究開發黃花梨木衍生產品。

“黃花梨全身都是寶!除了心材是名貴珍惜木材外,黃花梨的枝、葉、花皆可入藥。”張文斌介紹,“在等待樹木成材之前的效益,可以通過開發新產品獲得。”

從2016年起,張文斌開始利用樹葉嘗試炒制黃花梨茶葉,花開之時還引入蜜蜂採蜜。經過兩年不斷改進嘗試,2018年張文斌不僅為自家的黃花梨茶註冊了商標,還申請了黃花梨茶製作的專利。樂山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也為張文斌的產品研發提供了幫助,不僅請來專家指導他創業,還多次組織張文斌參加四川省舉辦的各種創業大賽或是展覽,幫他宣傳產品,提高知名度。

張文斌告訴,“接下來,我打算繼續開發黃花梨木產品,還要做康養項目,通過農文旅結合打造特色產業,在實現效益的同時,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

誰說四川不能種黃花梨木?樂山男子如今坐擁千畝樹林,未來可期

誰說四川不能種黃花梨木?樂山男子如今坐擁千畝樹林,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