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他是“五胡亂華”的開啟者,一生誰都不服,卻只推崇“阿斗”劉禪

晉惠帝永安元年(304),自我膨脹的司馬穎在鄴城宣佈自己為皇太弟,廢掉侄子司馬覃的皇太子位號,這下給東海王司馬越以口實,雙方開打。蕩陰一戰,司馬穎得勝,把惠帝老兄掌握於自己手中,高興之餘,他又加封一直在身邊出謀劃策的劉淵為冠威將軍。

司馬穎沒高興多久,與司馬越近宗的晉朝宗室、幷州刺史東贏公司馬騰和安北將軍王浚起兵,合力攻打司馬穎,率鮮卑、烏桓等十多萬人,直撲而來。

他是“五胡亂華”的開啟者,一生誰都不服,卻只推崇“阿斗”劉禪

司馬穎 畫像

強敵來逼,“貌美而神昏”的二十郎當歲王爺司馬穎不知所措。

劉淵乘機進言:“現在二鎮跋扈兇猛,有甲士勁卒十多萬人來攻,恐怕都京宿衛軍士抵禦不了這些強寇。請殿下允許我只身返回五部,帶匈奴五部之兵殺返,以赴國難!”

他是“五胡亂華”的開啟者,一生誰都不服,卻只推崇“阿斗”劉禪

劉淵 畫像

司馬穎遲疑。“匈奴五部能保證發兵嗎?即使五部兵能來,王浚等人率領的鮮卑、烏桓士兵勁速如風雲,五部兵能打得過他們嗎?……我想護衛皇帝返歸洛陽,避其鋒銳,再傳檄天下,以逆順制之,不知君意以為如何?”

面對這位大敵當前只識“駝鳥政策”的成都王,劉淵心中十分瞧他不起。但為了自己能順利返回五部之地,劉淵仍一臉虔誠莊重,一面給司馬穎戴高帽,一面“深憂王事”地出主意:

他是“五胡亂華”的開啟者,一生誰都不服,卻只推崇“阿斗”劉禪

八王之亂形勢圖

“殿下您乃武皇帝親子,對帝室立有殊功,威恩光洽,四海欽慕,誰都想為您效命獻身啊!有您的命令,五部會聞命而動。況且,王浚豎子,東贏公是王室疏宗,這兩個人怎能與殿下您爭鋒!殿下您千萬別離開鄴城,兵馬一動,示弱於人,又怎能到得了洛陽呢。即使能到洛陽,威權也不在您手中了。鮮卑、烏桓雖號稱悍勇,但比起匈奴五部還差得遠。希望殿下您鎮撫士眾,安靜以待,我返回五部後,發二部兵擊東贏公司馬騰,再發三部兵進攻王浚。如此,這兩個鼠輩的首級,不久即可傳至鄴城!”

他是“五胡亂華”的開啟者,一生誰都不服,卻只推崇“阿斗”劉禪

司馬穎 畫像

司馬穎聞言大悅,拜劉淵為北單于、參丞相軍事。

簡言之,幾個司馬宗室王爺少不更事,紛紛外借鮮卑、烏桓、匈奴僱傭兵來參加“內戰”,這些人狼子野心,誰又能真心為了司馬家事而效身投命呢。

蛟龍終歸大海。劉淵一回到左國城,劉宣等五部貴族馬上奉上大單于尊號,建都離石,擁眾五萬。

他是“五胡亂華”的開啟者,一生誰都不服,卻只推崇“阿斗”劉禪

司馬衷(晉惠帝) 畫像

司馬穎這廂,果然草包。王浚所率鮮卑大軍一到,司馬穎一敗塗地,裹挾著大傻皇帝司馬衷南逃洛陽。

已是“大單于”的劉淵此時聞訊,嘆罵道:“司馬穎不聽我言,一戰即潰,真是昏庸的奴才!但我和他有約,不可不救。”

剛剛擺脫司馬氏控制,慣性思維下,劉淵起先還真想再扶司馬穎一把,想派屬下二萬餘騎進討鮮卑。

他是“五胡亂華”的開啟者,一生誰都不服,卻只推崇“阿斗”劉禪

八王之亂

劉宣等人馬上阻止他,勸道:“晉朝無道,一直像使喚奴隸一樣使喚我們匈奴五部。現在司馬氏父子兄弟自相魚肉,是上天給我們匈奴人光復大業的機會。違天不祥,逆眾不濟。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望大單于三思!”

劉淵何其聰明之人,馬上借坡而下,他嘆言道:“你說得太對了。帝王之業怎有定數呢。大禹出於西戎,(周)文王生於東夷,天授有德之人啊。現在我們有強兵十萬,皆可以一當十,鼓行而摧滅晉朝,有拉朽摧枯之勢!做好了可成漢高祖的大業,做不好也不失曹魏的霸業。”

他是“五胡亂華”的開啟者,一生誰都不服,卻只推崇“阿斗”劉禪

劉淵 畫像

言至此,老謀深算的劉淵沉吟片刻,半自言自語半對在座五部匈奴豪酋說:“以光復匈奴大業為名,晉朝人是不會響應我們的。漢朝享有天下日久,恩德結於人心,當初昭烈皇帝(劉備)以區區一州之地(蜀),也能抗衡天下。依名分講,我是漢室之甥,當初與漢朝約為兄弟,兄亡弟繼,合情合理。”

他是“五胡亂華”的開啟者,一生誰都不服,卻只推崇“阿斗”劉禪

劉淵 畫像

於是,劉淵稱漢王,在晉惠帝永興元年(304)於左國城登基,建號元熙,依據漢制建百官。這樣,劉淵就成為十六國第一個政權的創始者。

現在看來可笑的是,劉淵尊蜀漢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假模假式地真以漢朝後嗣來立國。“樂不思蜀”且安然而死的劉禪做夢也想不到,在他死後幾十年,竟有個匈奴“孫子”打著他的旗號在汾水流域光復“大漢”。阿斗褲襠再不緊,也不會漏出這麼一個大略雄才的孫子。這,真是個歷史的大幽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