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退地、棄號、二手掛牌激增,11月之後的杭州,到底該不該買房?

編者按:歷史如車輪滾滾前行,就像行業的週期起起伏伏,逃不過“輪迴”二字。你所看到的,聽到的,都正處於週期之中,你無法置身世外,只能任憑充滿時下各種或負面或正面的言論進入耳中,希望在最關鍵的時刻你能戰勝恐懼,迎接勝利的曙光!

退地、棄號、二手掛牌激增,11月之後的杭州,到底該不該買房?

最近一段時間,杭州出現了退地風波、出現了二手房掛牌量創歷史新高、出現了“萬人搖”樓盤消失的報道,一時間各種唱衰報道此起彼伏,人云亦云。可是事實真的時這樣嗎?

先說政策:2019年5月,蘇州對外宣佈“房價一年漲幅不超過5%”,自此之後,5%便成了重點城市樓市不能說的秘密。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如果以去年12個月房價為基數,將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每月漲幅進行累積計算,在19年9月杭州房價漲幅已經達到了5.003%;到了10月,新房價格環比下降了0.2%,全年漲幅回到了4.8%,重新位於5%以下。

留意市場的朋友們應該會發現,最近像仁恆濱江園這樣的高價樓盤紛紛在近期停售了,原本是年底衝業績的時刻,卻硬生生停止了銷售。這些高價樓盤停售、低價樓盤大量上市或是10月杭州均價下降0.2%的“罪魁禍首”,所以,杭州的房價哪些真的在降,哪些只是表象呢?

退地、棄號、二手掛牌激增,11月之後的杭州,到底該不該買房?

蘇州市5%或成為每個城市的標杆

再說棄號和二手掛牌激增:“萬人搖”在年初和年中的時候,是經常能夠在各大媒體上見到的詞彙,棄號現象那時就有,只不過在當下被人為“放大了”。恭喜你搖中了樓盤,但是你的選房順序在最後,剩下的都是自己不喜歡或者不好的戶型或樓層,大多數人這時候都會選擇棄號。這種現象,以前有,現在也有,以後還會有,不能簡單的說棄號就是行情下降的標誌。

而所謂的“萬人搖”樓盤銷聲匿跡、二手掛牌量破十萬大關,有價無市賣不掉“的說法,更是一種變相的誇大。同一小區,今年6月和今年12月沒有什麼不同,不同的只是購房者的心理。“別人都搖號,我也搖一搖”,“別人都在觀望,等著房價下跌,我也等等看!”實際上,所有的心理歸結為一個詞,就是”盲從“,認為大家都在做的準沒錯。

你不知道的是,杭州目前仍讓實行嚴格的限價政策,政府為什麼會嚴格限價?因為在市場非理性行為下,房價會炒到過高的水平,進而導致大量泡沫。

那些所謂的二手房有價無市,不過是掛牌價高於了新房價格,形成“一二手房價倒掛”,二手房價逐漸下滑只不過是市場慢慢迴歸理性的一種過程

杭州一二手房價格倒掛時間太長了,以至於大家看到二手房慢慢價格開始與一手房持平或略低感到不適應、迷茫,但本質上樓市依然穩健,政府依然穩穩的限價。

退地、棄號、二手掛牌激增,11月之後的杭州,到底該不該買房?

至於退地:杭州人都知道瓜瀝是處於城市邊緣,一宗樓面價達到5162元/㎡的土地,自持超過40%的土地,至少要賣到18000的水平才能夠使賣出的房屋平衡建造成本(各開發商成本不一致,只用均值,不解釋具體計算過程),耗盡的是時間成本、財務成本,很難說這個土地開發後不賠錢,退地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試問杭州核心區的土地,有開發商退過地嗎?

最後講宏觀:新一線城市中,你很難找到幾個比杭州更有潛力的城市了,獨角獸公司數量、城市地鐵規劃、未來亞運會利好,一個又一個規劃願景都是經濟心臟蓬勃跳動的聲音。每一個橫盤或者限價到大家開始懷疑、開始絕望的時刻,都是一次又一次自住剛需上車的好時機。

我們盼望著降價,盼望著回到2018年、2017年、2016年、2010年的房價水平,可是房價依然穩健。房價上漲可以看作是城市經濟發展和全國物價通脹、貨幣超發的一種疊加,當你盼望著房價回到很久以前價格的時候,你沒有想過那時豬肉多少錢一斤、工資多少錢一個月、吃飯買菜價格幾何。

人們往往只願意相信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而對不同的聲音選擇視而不見。當限價到大家開始懷疑、開始絕望、進而徘徊期待房價持續下跌的時刻,或許恰是上車良機。

關注浙江說房,傾聽地產圈業內人士不一樣的聲音,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