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末代皇帝上户口

末代皇帝上户口

溥仪

1959年12月9日,溥仪结束10年的监狱生活,特赦回京,住在五妹“五格格”金韫馨家。第三天,溥仪在五妹夫万嘉熙陪同下到西城公安分局厂桥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

上午9点,溥仪和五妹夫万嘉熙进了麻状元胡同4号派出所的小院。户籍办公室位于小院的南屋里间,户籍内勤民警吴静深正伏在办公桌上整理户籍资料。

“我们来办户口。”高个子声调非常轻柔,说着从兜里拿出一张纸展开,捧在手里。走上前来先深深鞠了一躬,双手将那张纸郑重呈送到吴静深面前,毕恭毕敬地站在一边。

“你们请坐。”吴静深一面接过那张纸,一面请两人坐。

纸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 1959年度赦字011号

遵照1959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本院对在押的伪满洲国战争罪犯爱新觉罗·溥仪进行了审查。

罪犯爱新觉罗·溥仪,男性,54岁,满族,北京市人。该犯关押已经满10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

越往下看,吴静深的眼睛睁得越大。看完了,他端详那个高个子:“您是?”高个子清癯的脸黑黑的,薄薄的分头:“我是爱新觉罗·溥仪,他是我五妹夫万嘉熙。”

溥仪从凳子上站起来柔和地回答。万嘉熙马上把手里的户口本递给了吴静深。

末代皇帝上户口

溥仪在亲属(这位亲属其实是溥仪五妹夫,也就是皇室驸马爷)的陪同下,在派出所申报户口的照片。

当时户籍底簿上每个居民的填写内容共29项,吴静深先给溥仪填写了与户主关系、姓名、性别等17项,这是必填项目。另外还有12项,如家庭出身、个人成分、宗教信仰、特长、服务处所、生活来源等则必须一项一项询问、填写。溥仪一项项地答,其中有的项目问者难问,答者亦难答。如职业,吴静深问:“你的职业?”

溥仪忙先行礼,再回答:“我刚特赦回来,政府还没安排。”于是,吴静深在“职业”一栏里填写上“无业”二字。

“婚姻状况?”吴静深话一出口,顿觉有点不妥。溥仪先是一时语塞,愣了一会儿说:“我……现在是一个人……怎么说呐,我的妻子死的死,离的离了。”

“最后一个呢?”吴静深问。“最后一个是离婚。”溥仪的声音小得很。吴静深便在婚姻一栏内郑重地填上“离婚”二字。

也许是这份户口过于特别,区区百余字的溥仪户口登记,竟写错两处,一处是溥仪文化程度一栏,私塾的“塾”字错写成“书”,职业栏无业的“业”字错写成“叶”。

20分钟后,吴静深把办好的户口簿双手递给溥仪。他接过来,深深地给吴静深鞠了第二个躬,然后和万嘉熙一起走出户籍办公室。吴静深把他们送出门外。

当溥仪走出派出所时,意识到手中枣红色的户口本改变了他半个世纪的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