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容县一位八旬老人推广种植“摇钱树”,让山区里的贫困村变成了有名的富裕村

容县一位八旬老人推广种植“摇钱树”,让山区里的贫困村变成了有名的富裕村

容县一位八旬老人推广种植“摇钱树”,让山区里的贫困村变成了有名的富裕村

在容县石头镇石剑村,有一位老人被当地群众誉为终身的“林业劳模”,他就是今年已经八十一岁的老共产党员陈有福。他当村干部时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八角,前几年退下来后还念念不忘指导年轻人护理好八角,让八角林成为石剑村的 “摇钱树”,石剑村持续成为容县山区有名的富裕村。

容县一位八旬老人推广种植“摇钱树”,让山区里的贫困村变成了有名的富裕村

陈有福。

容县一位八旬老人推广种植“摇钱树”,让山区里的贫困村变成了有名的富裕村

大种八角,向山要钱

容县一位八旬老人推广种植“摇钱树”,让山区里的贫困村变成了有名的富裕村容县一位八旬老人推广种植“摇钱树”,让山区里的贫困村变成了有名的富裕村

石剑村人均只有4分田,但却有10亩山。该村海拔高,气温低,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均有雨雾盘绕山中,非常适宜种植八角。过去,由于人们经济意识淡薄,山上几乎全是薪炭林,八角林面积少,林业经济效益低下,村民生活困难。

容县一位八旬老人推广种植“摇钱树”,让山区里的贫困村变成了有名的富裕村

1970年晚造,陈有福所在的河顶生产队(即现在的村民小组),由于遭受严重寒潮袭击,晚稻几乎颗粒无收,村民连吃稀粥都成问题。

有田没有饭吃,有山没有钱用,不少农民唉声叹气,感到石剑没希望。怎么办?已过而立之年的河顶生产队队长陈有福号召村民艰苦奋斗,大种八角,向山要钱。

他们办起小水电站和木器加工厂,加工木器和板材出售,挣钱解决村民们购买救济粮和买八角苗的资金问题。生产队还定出了奋战10年,实现种植10万株八角的计划。

容县一位八旬老人推广种植“摇钱树”,让山区里的贫困村变成了有名的富裕村

同时,通过户主会议决定,今后即使换队长也不换计划。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从1971年开始,每年春节刚过,陈有福便带领全队100多劳力上山清山炼山挖坎种八角。

当时,生产队收入有限,购买八角苗的资金有困难,陈有福通过队干集体研究,将队里最年轻、最壮实的4头耕牛卖掉,得了2000元,买回了一万株八角苗。为了减轻八角种植成本,陈有福还买回八角籽,由生产队自己培育八角苗。

经过10年的努力,至1980年,河顶队种植十万株八角的目标全部实现,而头几年种下的几万株八角树也陆续挂果,出售后给当时的生产队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河顶队农户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八角使石剑村富起来

1980年3月,陈有福被选为大队(即现在的村委会)副主任和农业总技术员,1984年起又先后被选为大队主任、村委会主任,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这期间,适遇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山已全部落实到户。

容县一位八旬老人推广种植“摇钱树”,让山区里的贫困村变成了有名的富裕村

陈有福担任村领导干部后,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决定将河顶村民小组种植八角脱贫致富的经验在全村推广。于是,陈有福在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会议上大讲开发荒山种八角致富的意义和前景,并通过党支部和村委会作出决定,每位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都要带头种500株以上的八角。

为了树立大家的信心,他带领大家到河顶组参观,当大家看到河顶组的山头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八角林,树上挂满了诱人的八角籽,村民采摘八角出售后收入大把的现金时,都坚信陈有福带领他们种八角致富没有错,不少农户纷纷开发荒山种植八角。

起初,有的农户由于不懂科学管理,导致八角长势慢,产量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有福从市、县林业局请来专家,多次对村民进行培训,传授科学管理八角的技术。

他自费订阅了《广西日报》、《玉林日报》、《南方科技报》、《农家之友》等报刊,购买了不少科学管理八角的书籍,苦钻八角高产技术,并将这些技术首先实践于他自己的八角林。

确有成效后,再带领全村400多户的户主到他的八角林和其他八角示范基地参观,使大家大开眼界。

在陈有福的带领下,石剑村几十年栽种八角不停步。至2000年,石剑村2.3万亩山地,有1.4万亩种上了八角,按当时的人口,人均有八角林6亩多。

1999年至2001年,市场上八角行情很好。2001年,该村生八角总产量达175万公斤,总收入1050万元,人均4565元,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的22户;河顶村民小组人均八角收入8100多元,陈有福三口之家的八角收入也达到10.6万元。

从那时起,石剑村的村民户户有存款,其中三分之一农户的存款超过了10万元。由于陈有福在当地村民中威望相当高,身体也很好,当村干部一直当到2017年。近年,他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非常关心石剑村的八角生产,对防治八角病虫害,矮化嫁接八角等提出建议。

目前,该村八角林面积发展到2万多亩,八角林继续成为石剑村的“摇钱树”。

现在,全村买了小汽车280多辆,家家户户用起彩色电视机、智能手机,不少农户还购买了空调、电脑、洗衣机、电冰箱等现代家电,山里人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