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從頭條新手到黃V原創創作者,我踩過三個大坑,大家要引以為戒

今日頭條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自媒體平臺,在這裡創作者們不僅可以實現寫作的夢想,同時也可以通過寫作變現,這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頭條對新手很友好,只要創作內容足夠好,平臺也會給新手提供足夠的推薦量。在這些利好的推動下頭條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很多小夥伴藉助這個平臺名利雙收,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

今年五月份我在朋友的介紹下注冊了一個頭條賬號,從此開始了我在頭條的寫作之旅。

從頭條新手到黃V原創創作者,我踩過三個大坑,大家要引以為戒

在此之前我在簡書寫作,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創作了40多萬字的故事和小說,並且我獲得了簡書授予的“優秀故事作者”稱號,我對於自己的寫作功底有一定的信心,在申請賬號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故事領域創作者。

但是我的自信在頭條屢屢受挫,我接連踩到了三個大坑,走了不少彎路,回想起來真的是一把辛酸淚。我之所以會犯這些錯誤完全是因為我忽視了學習,對頭條的運營機制不夠了解。

後來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經過系統的學習我對頭條有了全新的認知,我及時調整了寫作思路,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內我相繼通過了原創和黃V認證,成為今日頭條的優質創作者。

我在頭條的創作並不順利,我相信有不少小夥伴犯了和我一樣的錯誤,他們仍然在錯誤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找不到正確的出路。

接下來我把我在頭條的那些慘痛教訓分享給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希望大家能引以為戒,主動繞過那些大坑,同時按照頭條的運營機制進行內容創作,力爭在頭條上實現健康、快速、穩定的發展。

1、原創是指沒有在頭條上發表過的文章?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在沒有進入頭條之前,我朋友就告訴我頭條對於原創內容非常重視,創作者是否通過原創認證對TA今後在頭條的發展至關重要,因而進入頭條之初我的目標就是儘快通過原創。

起初我對頭條原創內容的理解是沒有在頭條上發表過的文章,秉持著這樣的想法我開始了一連串的搬運工作。

從頭條新手到黃V原創創作者,我踩過三個大坑,大家要引以為戒


我在簡書平臺創作了數量眾多的故事和小說,這些內容我只在簡書上發表過,我每天從簡書照搬一篇文章轉發到頭條平臺,我非常努力,這項工作一直持續了60多天。在此期間我向平臺遞交了兩次原創申請,平臺每次給我的回覆都是同樣的內容:

您好,您的頭條號暫不符合「圖文原創」功能開通標準。開通「圖文原創」,需要同時滿足內容原創,且完整流暢、豐富詳實、可讀性強等要求。建議您繼續優化發文質量與原創內容佔比,自評達標後可再次申請。

那段時間我非常苦惱,我的很多文章在簡書上深受好評,可是頭條對這些文章好像並不認可。更讓我不能理解的是,這些文章明明是我寫出來的,並且在頭條上第一次發表,為什麼我的文章不能通過原創?

帶著這些問題我請教了一個前輩,他告訴我我踩到了一個大坑。頭條判斷一篇文章是否屬於原創內容是需要進行檢索的,檢索的範圍不僅僅侷限於頭條平臺,而是整個網絡,但凡一篇文章在其他平臺發表過,都會被頭條系統檢索到,因而我從簡書搬運來的文章無一例外的都不屬於原創內容。

我痛定思痛,打算重新創作一些文章在頭條首發,爭取在下一個申請週期內能夠通過原創。

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內我寫了十五六篇文章,我把這些文章首發在頭條,讓我沒想到的是我的原創申請又一次失敗了。

我徹底絕望了,我理所當然的認為是我前期的“努力”害了我,我在頭條發表了太多非原創的內容,而那些真正原創的文章在我所有發表過的文章中佔比實在太少了,我的創作能力很難得到平臺的認可,平臺駁回我的原創申請再正常不過了。

2、喜歡什麼就寫什麼?不不不,頭條對於創作內容的垂直度要求非常高。

我在頭條踩過的第二個大坑是忽視了創作內容的垂直度。

頭條是個細分程度很強的創作平臺,創作者只有在相應的領域裡深耕細作才能長久持續地發展下去。創作者如果對此缺乏瞭解,很容易陷入“喜歡寫什麼就寫什麼的”的大坑,到頭來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從頭條新手到黃V原創創作者,我踩過三個大坑,大家要引以為戒


我的寫作領域很寬泛,我不僅喜歡寫小說,我還喜歡寫散文和詩歌,我的頭條賬號上不僅有大量故事和小說,同時我還發表過很多散文和詩歌,頭條成了我施展才華的舞臺,我為自己的多才多藝沾沾自喜,沒想到不知不覺間我掉進了創作內容不垂直的大坑。

我在悟空問答上同樣吃盡了創作內容不垂直的苦頭。

起初回答悟空問答時我來者不拒,只要是我感興趣的問題我都會拿來回答,內容涉及文化、歷史、社會、情感、教育等等,就這樣我斷斷續續回答了60多個提問,我的很多回答得到了讀者的肯定,10萬+以上閱讀量的回答不少於十個。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頭條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系統的介紹了開通悟空問答收益的方法,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創作者回答的問題一定要與創作者所屬領域垂直,回答其他領域的問題對開通收益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看完這篇文章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後來我發憤圖強,我按照文章中提到的幾個要點每天回答4個本領域的問答,我希望通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開通悟空問答收益。

從頭條新手到黃V原創創作者,我踩過三個大坑,大家要引以為戒


可是事與願違,那段時間我共計回答了100多個故事領域的問題,最終我仍然沒有開通問答收益,其中的原因我心知肚明——我踩到了忽視創作內容垂直度的大坑。

3、文章標題不重要,內容才是關鍵?大錯特錯!

受到傳統寫作觀念的影響我對文章的標題不夠重視,那些冗長花哨甚至帶有挑逗色彩的標題在我看來很難接受,我認為標題是文眼,簡練含蓄為宜,內容才是留住讀者的關鍵所在。

在我寫過的幾十篇文章中,我的很多文章標題相當隨意,我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標題只有兩個字——《休戰》,單單通過這兩個字沒人知道我的文章到底要說什麼,好在這篇文章的內容足夠精彩,文章的閱讀量超過了2萬。

我的其他文章都有類似的題目,比如《一根長頭髮》、《三哥買魚》、《翻身了》、《人不可貌相》等等。我發表過的文章有不少閱讀量沒有過百,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忽視了文章的標題。

後來我關注了頭條公開課,其中有一堂課詳細講解了文章標題的重要性和頭條的推薦機制,學習完這些內容我恍然大悟。

從頭條新手到黃V原創創作者,我踩過三個大坑,大家要引以為戒


我習慣於傳統方式的文章標題,在新的平臺進行創作時我全然不顧平臺的特點,依然沿用以前的文章標題形式,在這種情況下機器很難在我的文章標題中找到關鍵詞,因而就會出現文章的目標群體不明確,文章的推薦量不足等問題。這是我在頭條平臺踩到的第三個大坑。

我進入頭條已經四個多月了,我一直很努力,可是我發現我越努力我離成功越遠。我對頭條的運營機制視而不見,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想當然的進行創作,因而我踩到了一個又一個大坑,從我接觸頭條的第一天起我就註定要失敗。

認清現實後我沒有放棄,我首先系統的學習了頭條的運營機制和推薦機制,掌握了頭條關於文章、微頭條以及悟空問答的操作要領,同時我向很多前輩請教如何過原創、如何儘快通過黃V認證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我閱讀了大量優質創作者的文章,從他們的文章中我學到了不少適合平臺調性的文章寫作方法。

就在半個月前我重新註冊了一個賬號,我向自己的目標又一次發起了衝鋒。我一邊回答悟空問答一邊更新文章,我筆耕不輟,不敢有絲毫怠慢。功夫不負有心人,10天后系統自動為我開通了[原創首發]功能,第二天我主動申請優質創作者認證,讓我意外的是平臺很快通過了我的申請,由此我獲得了優質創作者資格。

回顧我在頭條的創作經歷,我覺得開通[原創首發]功能和獲得優質創作者資格其實並不難,只要方法得當,加之持之以恆的輸出,開通原創並獲得黃V認證是遲早的事。

從頭條新手到黃V原創創作者,我踩過三個大坑,大家要引以為戒


我的經歷很有代表性,我料想和我犯過同樣錯誤、踩過同樣大坑的創作者不在少數,他們有些人經歷了一系列挫折後主動放棄了,還有一部分人仍然在苦苦堅持著。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給那些在頭條苦苦掙扎的朋友們提個醒,大家想要在頭條深入發展,一定要多瞭解平臺的運營機制,多學習平臺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只有掌握了這些內容才能如魚得水,逐步實現自己的創作夢想。

同時我也希望以我的經歷告誡那些頭條的新手,大家一定要從我身上吸取教訓,儘可能繞過那些大坑,沿著正確的道路在頭條平臺上快速成長。

#我和頭條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