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诗词里表示伤感事物的词语有哪些?

ly声声慢


在浩瀚如烟的诗词中,有些诗句,一读就有着无限的伤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诗人因何而伤感?可能是因为爱情,也可能是因为友情,还可能是因为亲情,亦或是诗人看见花开花落,草木凋零,心中涌现出伤感之情。

描写伤感之情的诗句很多,在此分享我非常欣赏的六句诗词,写得十分的好,字字动人心。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虞美人》。李煜从南唐皇帝到阶下囚,心中有悔恨,有伤感,有悲哀,这两句词生动地表现了李煜心中那绵绵不绝的愁恨,那愁思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

2、“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的《浣溪沙》。纳兰容若与他的妻子卢氏有着极深的感情,卢氏的早亡给纳兰容若很大的打击,这两句词寄托了纳兰容若对亡妻卢氏无尽的哀思和难以割舍的情感,十分动人。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的《诉衷情》。陆游豪情壮志,渴望建功立业,但却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令诗人陷入了深沉的感叹,有着无尽的酸楚。

4、“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的《临江仙》。明月依然在,而所思念的人却不知在何方?有一种物是人非的之感,这两句词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几分神似。

5、“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的《浪淘沙》。花一年比一年开得繁盛,但却不知与谁一同欣赏,表达了朋友聚散无常的伤感。

6、“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的《江城子》。有些情感时间是无法冲淡的,虽然苏轼的妻子王弗去世了十年,但苏轼从未停止对她的思念,有着难以割舍的深情。


阅读与思维


风花雪月景,春夏秋冬季,天地雨中泪,草木亦含情。诗词里表示伤感事物的句子居多,“相思无泪,归期未有期,莫道黯然销魂,千般煎熬“,道不尽人间百态,情愁未了: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白居易《春词》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趣味疏谈


题目说“表示伤感事物”,这是什么意思?很令人费解。大千世界的事物林林总总,难以计数。把事物分类为伤感不伤感,确实很少见。

想了好半天,倒是想起一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里的“红豆”确实是表示着相思之意。但也并非伤感之情。再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里的事物倒有点伤感的意味。但也不是一个孤立的词语。所以,正确的表述,我认为应该是哪些诗词里所描写的事物使人感伤。

感伤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或哀叹,或哭泣,或忧虑悲伤,或愤激而奋笔疾书,将自己的情感诉诸于笔端。

花鸟入诗多生温暖之意,而杜甫在《春望》这首诗里却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花与鸟就被赋予了诗人感伤时事的情绪。

关于这个问题,简答到此。


栖哈丶


慕色霜天长亭晚

雁声昏鸦古道边

西风忍吹残菊落

多少离人泪不干






感动天下


伤感的诗词太多。但伤感,莫过于国破家亡。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谓无可奈何、愁肠欲断。这首虞美人,被人称作亡国绝笔。全词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传李后主于自己生日夜,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与无奈。

妇人情怀的伤感,则莫过于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声声慢词,徘徊低迷,婉转凄楚,如同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刚刚开口,就觉得已能使人触摸到她的忧伤与悲戚。

此外的佳句还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太多了


当代诗词精品


马嵬坡 唐郑畈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瑟琶行 唐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哪。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是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注。座中泣下谁最多?冮州司马青衫湿。

江诚子 宋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活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钗头凤 宋 陸游

……东风恶欢。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广浪红浥鲛缩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唯,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声声慢 宋 李请照

寻寻觅覓,冷冷清清,戚戚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哀草,望断归来路。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淮亲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闺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

晚耒风。

胭脂淚,相留醉,几时重。只是人生常恨

水东流。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瑞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调,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42,只是当时已惘然。

虞美人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醉花阴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慢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卖炭翁 唐 白居易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酒江郊,高者掛在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 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布食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父卜,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宣州谢朓楼钱别校书叔云。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凤皇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州。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节妇吟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 张籍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曲江李十一 唐 白居易

李君殁后共谁游,柳岸荷亭两度秋。

独绕曲江行一匝,依前还在水边愁。

忆元九 唐白居易

渺渺江陵道,相思远不知。

近来文卷里,半是忆君诗。

哭孟寂 唐 张籍

曲江院里题名处,一九人中最少年。

今日春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

赠内兄卢伦 唐 李益

世故中年别,余生此会同。

却将悲与病,来对郎陵翁。

怨情 唐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媚。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梅山425


诗词里表示伤感事物的词语?我认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表达伤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的白话文翻译是:一棵干枯的藤树立在路边,它的枝干盘盘绕绕,乌鸦在上面筑了自己的巢穴,黄昏时分,它也归来了。小桥下面溪水潺潺,不远处分散着几处村民的房子。古道荒凉,秋风萧瑟,我和我骨瘦如柴的马默默赶路。夕阳眼看就要就要沉落不见,像我这样漂泊在外的游子还没有回家,而故乡又远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名词性景物看似不过写实性列举,却构成一幅荒凉的秋夕图景。

枯、老、昏,从这三个词完全看不出生命力,有的只是悲哀、无奈和荒凉。它们也恰恰映衬了诗人此时的心境。

马致远热衷功名,但元朝时期,汉文人不可能有机会一展抱负,他也因此未从得志。这首小令就作于他的羁旅途中。

文人有才本是令人艳羡的事,可文人不得志那无疑就是无法打开的心灵枷锁。他一生漂泊在外,功不成、名不就、无家归、业未立,成年人的伤感也只能到这个程度了。


粗粮馒头O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伤感至极的一首著名诗句】

从古到今在人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伤感之事。古人是这样描述的(摘录):



一.作者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作者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三.作者 朱彝尊《高阳台》

锺情怕到想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四.作者 欧阳修《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五.作者 戴叔伦《相思曲》

鱼沈雁杏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六.作者 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七.作者 柳永《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八.作者 李白《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九.作者 黄庭坚《寄黄几复》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十.作者 乐婉《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福祥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开始,我们学习古诗词,一直到大学都有文化鉴赏课,古诗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借诗咏怀,表达自己的感情,或幸福或伤感。在这里我选了二十五首描写伤感之情的古诗词,请读者一起来欣赏吧。

1、秦观· 《江城子》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这是秦少游写给苏子瞻的赠别诗。北元符三年(1100)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后大赦天下,被贬海南的苏轼量移广西合浦,于六月下旬过雷州,从而与被徙雷州的秦观相会。这一年苏轼64岁,秦观52岁。

在有宋一代文人中,秦少游与苏子瞻的关系最为密切又独特。他们之间亦师亦友,情谊笃深,在苏门四学士中,秦少游也最得苏子瞻欣赏和喜欢,甚至被引为知己,人生后期“同升而并黜”的经历更让两人惺惺相惜。自元祐以来,苏轼及四学士屡遭贬谪,师徒相会的时日极少,即使偶尔相逢,也是愁容惨淡。

想当年苏轼、张耒、秦观师门三人,在汴梁做官时,无限风光,在暇日或举酒欢宴,或同游汴京名胜,诗文酬唱,作画题跋,互相砥砺,这是他们难以忘怀的欢乐年代,也是北宋文坛的盛事。他们“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贵”。

此次苏轼北归,而秦观仍滞留于雷州,两人重逢,自有万千感慨。当年绿鬓朱颜,重见却已是两衰翁,这情景让人难以为怀。

而更让人难料到的是,昔言生离,竟成死别。在分别两月后,秦少游于藤州光华亭上猝死,在北返途中的苏轼闻听此噩耗,悲恸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并把秦少游的两句词“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扇子上,以示不忘。然而就在秦观死后次年,苏轼也病逝于常州。

每当读此词,联想及此,无限伤感,自在不言中。


2、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此首诗词丽而意苦,感昔伤今之叹全从以“又”字出。所谓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而言外黯然欲绝。杜工部七绝,此为压卷之作!

3、秦观·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作为词家正音的秦少游,写艳词情韵兼胜,历来以情动人。这首是他艳词中的名作,将一份别情写得如此缠绵悱恻、细腻婉转,其中也融入了一丝惆怅迷离的人生感触,虽伤感迷离,意境却优美动人。“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余最爱此句。



4、辛弃疾·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剗地东风欺客梦,一夜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孝宗淳熙五年清明节后,稼轩从江西受召任大理少卿,沿江而下,行至东流,想起了当年游此地时与一女子相恋的往事。当他寻到画楼时,却已是人去楼空空锁燕。本来已绝望时,却意外听到路人说,这位女子现仍在此地,只是搬到了街道的东头。然而这意外的消息并没有让稼轩欣喜,却使他感叹万端,旧恨新愁一齐涌上心头。当年那亭亭玉立的少女,如今可能已鬓染星霜。

6、辛弃疾· 《满江红·倦客新丰》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

休感慨,浇醽醁。人易老,欢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酧黄犊。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纵有豪情万丈,纵是铮铮铁骨,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亦无可奈何,也不得不悲伤地道出一“哭”字,可见心里真的悲痛,已不是“伤感”二字可以形容。

6、辛弃疾· 《行香子·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行乐休迟。命由天、富贵何时。

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

名利奔驰,宠辱惊疑。旧家时、都有些儿。

而今老矣,识破关机。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

此时的稼轩,早已不是那个“壮岁旌旗拥万夫”的燕赵大汉了,年近古稀,多少旧梦成灰,只有看破红尘之后的老迈沧桑。

7、苏轼· 《西江月·梅》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朝云七月死,八月葬,十月,苏轼见梅花开,遂作此词咏梅悼念朝云。

朝云对苏轼的意义,不仅在于她对苏轼生活上的照顾,更在于精神上理解他,在面对艰难处境时不离不弃,在他临老投荒时,始终给他最深厚的慰藉。

苏子瞻一生旷达洒脱,生活极艰困时也不露窘迫之态,可他却是个极深情之人。妻子死去十年,他也仍在写诗怀念她。现在,一路相随跟他徙迁岭南的朝云也死了,如何不让人无限伤心。


8、晏殊· 《木兰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词林纪事》卷三评曰:“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过,不禁惘然。”晏殊本不是个过度悲愁之人,这首词有此格调,恐怕是晏殊非常失落时的创作。

9、晏几道· 《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配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作者不甘心晚年的沦落,趁今日兴致高,试图努力恢复昔日豪迈狂放。然而,即使“旧狂”发作,却早已不见当年兴致,结果只能是“欲将沉醉换悲凉”。“悲凉”道出了晏小山家境中落、身世凄凉的苦况和内心感受。

10、温庭筠·《更漏子·其六》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此词将秋思之深,离情之苦,表现得酣畅淋漓,可谓独绝千古。

早先时,老屋旁有两株大梧桐树,合抱之粗,高二三十米。其叶茂盛,夏时遮蔽庭院,秋雨淅沥时,疏雨滴梧桐,其声寂寥,使人不欲眠。

11、韦庄·《浣溪沙·其五》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语淡情深,思路屈曲。全词写一“忆”字,“想君知我锦衾寒”乃反语,实则写己之忆人。下片写相思之深,相思之难,这难与深,更把相思之苦表现得伤感缠绵。

12、韦庄·《应天长·其一》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夜夜风雨飘摇、深夜梦醒,表达出对远方恋人深沉眷恋,末句“断肠君信否”是哀切的呼唤。叶嘉莹先生在《嘉陵论词丛稿》中评道:“恳挚深厚,真乃直入人心,无所抗拒,且不仅直入人心,更盘旋郁结,久久而不能去。”

13、韦庄·《荷叶杯·其一》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佳人一去,倩影全无,往年花下相会,而今两地相隔,音尘俱绝,凄凉伤痛之情,溢于言表,不堪多读。

14、张先·《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上阙以杜鹃悲啼、花残、雨轻、风狂、梅青、人静、絮飞种种景象,营造出浓重的、令人感伤欲绝的氛围。而下阙所言相思,暮春夜晚,漫长难熬。而天未明,灯又烬,寓意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15、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前不明白为什么古人对春天逝去,会有那么多惋惜和伤感,而今我也体会到了,韶华易逝,红颜易老,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易消散,自然值得人们去留恋。春节过后离家时,故乡桃花正吐蕾,如今湘南已春残,桃红怕是已成泥。如今又值清明,倍感怀念故乡亲老,更兀自伤感惆怅不已。

16、晏殊·《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淡淡地感伤,淡淡的孤独和寂寞。结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有言尽意不尽之感。



17、欧阳修·《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语言流畅清丽,自然明快,言到情出,情感深沉。人生的聚散匆匆,好景不常,年华苦短,是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人生憾事。

18、柳永·《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词写秋日黄昏引起的故人之思与羁旅之愁,花零叶黄,风凉露冷;一片萧疏冷落,令人悲凉情凄。“断鸿声里,立尽斜阳”二句,极尽黯然伤魂之情,又未免太悲了。



19、晏几道·《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晏几道的生活几乎都是让类似的离愁别恨所填满了,日夜思念,日夜凄苦,不得空闲,感情是如此的单一,又是如此的深挚。仿佛他的人生,除了沉沦在感情中苦叹爱恨离别,就不再有别的意义。

20、欧阳修·《蝶恋花》

画閤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此词由景及情,情与景浑然一体,以凄婉缠绵的笔调,曲折尽意地抒写了伤春女子满怀离思和一腔哀愁。

21、陈与义·《临江仙》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洛阳曾是他的故乡,南面的午桥是他呼朋唤友宴饮游乐的地方,如今沦落异族,座中那些“英豪”早已不见。亡国之音哀以思,抚今追昔怎不令人伤感。

22、刘过·《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同样是抚今追昔,刘过比之陈与义,更多了凄怆之情。“终不似,少年游”给全词划上一个沉痛的句号。


24、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篇锦瑟,历来诗的主题无人能解,关于爱情,还是悼亡、咏物、追叙生平、听音乐有感等等,大家为之争论不休。但无论到底抒发的是什么感情,缅怀的是什么人事。总之,“庄生晓梦”、望帝春心、沧海月明、蓝田日暖等,全诗营造的意象,包含着哀愁、彷徨、伤感的感情色彩。


25、《诗经·小雅·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在很久以前,第一眼看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就莫名的被打动了。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


皓月Lh2088


诗词里表示伤感事物的诗篇和词句是很多的,我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作为诗圣就写了很多这样的作品,下面举一些有名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另外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写的“三吏”“三别”,更是把底层劳动人民的挣扎和痛苦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简直是那个时期社会现实的写照,这里就不逐个列举。

再来看看李清照最伤感的词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靖康之乱以后,李清照尝到了国破家亡夫死的孤独与痛苦。这首词开头十四个叠字,就描写了这样一种空虚与寂寞的伤感。后面继续用“淡酒”“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词语,表达这种百无聊赖的心情。

还有我们来看看李清照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李清照晚年在金华避乱时所作,词人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但是她强颜欢笑,掩盖了心中的离乱孤独之苦,也赶着大好的春光,想出去郊游,但是只怕这个小小的游船,再也不能驱散她心中的阴霾,使她像往日一样地有所快乐。

另外作为诗人的贾岛也有作诗的痛苦: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是贾岛在写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后加的注解,可见苦吟诗人艺术创作的用心和刻苦。诗人也是很伤感的,他在诗里说,这样下功夫写出来的诗句,如果还得不到人们的认可,我就要隐居故山,以度残年,和追求了一辈子的诗歌说再见了。读了不禁使人产生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悯。

还有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等,这样的伤感的诗词句太多了,简直不胜枚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