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2018年参加手术414台

是一名15年“零投诉”的医生

巧的是

他的姐姐也是一名医生

两人还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医学院

“医生姐弟”

工作10多年来兢兢业业

或许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

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却只增不减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姐姐和弟弟

弟弟叫邱守标

姐姐叫邱秀娟

巧,姐弟俩进了同一所大学的医学院

邱秀娟和邱守标相差两岁,他们老家在江苏,姐姐是1980年出生的,弟弟是1982年出生的。在父母眼里,一双儿女形成了一个“好”字。

读书的时候,姐弟俩成绩都不错。轮到高考了,姐姐邱秀娟考取了苏州大学医学院。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邱秀娟


两年后,邱守标高考,非常凑巧的是:邱守标的高考分数也凑巧到了苏州大学医学院的“线”。邱守标也就选择了与姐姐相同的大学。只不过姐姐学的是儿科,他学的是临床医学。

2003年,姐姐邱秀娟成为了一名医生。目前是无锡市锡山区人民医院一名小儿科医生。

2004年,邱守标穿上白大褂,成为了海宁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邱守标


“选择医科那会儿还是毛头小伙子,那时候大家的想法都很单纯。”回忆起刚进医院工作的那天,院方曾经询问每一位新入职医生去哪个科室的意向,邱守标毫不犹豫选择了外科。

姐弟俩对于医生这份职业的热爱简单而持久。医生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姐弟俩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这并不影响两个人的交流。平时两人都是交流怎么把工作做好。

选择当外科医生,随时ON CALL

当外科医生很辛苦,这点外行都知道,更别说医生自己了。但那会儿的邱守标“一根筋”地觉得,小伙子就该去外科,上手术台救死扶伤。

如愿进入市人民医院外科,邱守标的职业生涯从给高年资的医生当助手开始。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那时候的市人民医院还在海宁市人民路老院区,床位不多,病人却很多。一走进住院部3楼,加床的病人从走廊这头连到那头,靠着病房的一侧,满满当当都是增加的床位。

“以前不是有个电视剧叫《36小时ONCALL》,我们的医生都是随时ONCALL,随时手术。”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那会儿,邱守标晚上就住在急诊室楼上的集体宿舍,一旦急诊收治了需要动手术的病人,邱守标就得马上起床配合其他医生动手术。在手术室工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动手术到凌晨三点,七点钟又起来去查房了。

回想起这段时光,邱守标非但不觉得辛苦,反而很感谢那时候坚守岗位的自己,“那段时间是奠定医生基础的,因为接触多我感觉自己进步比较快。”

为上手术台,买猪肉练习缝合

当时能够独立上手术台,是邱守标梦寐以求的事。

为了练习技术,邱守标和室友买猪肉练习缝合。他在猪皮上划一刀,缝合起来,再划一刀,再缝起来,反反复复练习。那时他总是把一块猪肉折腾到“体无完肤”才作罢。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网络图

手术除了手上动作要利索,手术流程、生理结构都要烂熟于心。

就像电影《飞驰人生》里沈腾扮演的赛车手,一条赛道在脑海里预演开了上千遍,记得每一个弯道、刹车点、轮胎的摩擦力极限。

作为医生的邱守标也是一样的,他当时的第一台手术是外科里的基础手术,每一个操作步骤他已经在脑子里预演了无数遍。

术后三天,看到患者出院了,邱守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更让他体会了只有当医生才能获得的快乐。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直到现在,邱守标还保持着在手术前一天先在脑子里预演手术过程的习惯。

15年来,邱守标赢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仅2018年,邱守标参加的手术就有414台,与病人的充分沟通让他成为“零投诉”的外科医生。

医生是一份怎样的职业?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一位因车祸致头部4个地方同时出血的病人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下沉专家徐建林主任

为病人进行手术

相当于一次要连做4台!

从下午3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

精神高度集中的徐建林

直到手术顺利结束,才觉得疲惫

靠在手术室墙边休息……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65岁的张永明是海洲街道迎丰卫生服务站里

唯一的乡村医生

从医40年几乎天天上班

今年2月16日,

张永明在赶去为患慢病村民量血压的路上不慎摔倒

左腿骨折的他仍然坚持上班

“如果我休息,卫生服务站就要关门,

来看病的患者怎么办?”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2019年春节,

海宁中心医院儿科日均接诊300多号病人

儿科副主任张学明加班加点,最终自己病倒了

在病床上的他却不“安分”

一边挂着盐水,一边查阅病历

还参加科室会议

与张学明同科室的儿科护士长说:

“这个在‘儿科’的病人反而比小朋友更‘难管’”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2018年7月18日,

20岁的病人小娜(化名)因为动手术紧张,

一把抓住了麻醉医生沈冬浩的手。

意识到病人的情绪紧张后,

沈医生没有抽开自己的手,

搬了凳子坐到小娜边上。

直到半个多小时后手术快结束。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2018年4月,

一位黑龙江患者在做手术前一天,

将一个装着8000元现金的红包

送到海宁二院肛肠科主任医师邓德昌家中。

手术当天一早,

将这8000元现金打入患者的住院预缴款。

“医生姐弟”!同一所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海宁弟弟15年“0投诉”


2016年3月16日下午,

怀抱一位用睡袍裹着的、即将做手术的4岁小女孩,

马晓东一路抱着她,

一路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

青蛙叫,公鸡叫.....

还别说,这一招真管用,

怕做手术的小女孩不哭了。

为这对“医生姐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