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看劇不僅僅只是在娛樂,它還可以讓我們獲取到很多的感知

作者\\墨舞盈屏

看劇不僅僅只是在娛樂,它還可以讓我們獲取到很多的感知

當下正在熱播的《慶餘年》,劇情輕快,笑點頗多。我們在獲取娛樂的同時,還可以從中感悟到很多有用的東西,足以讓自己有所成長。

1、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二皇子李承澤(劉端端扮演),可謂《慶餘年》劇中潛藏最深的一個反派人物。

看劇不僅僅只是在娛樂,它還可以讓我們獲取到很多的感知

他表面上對範閒(張若昀扮演)一直稱兄道弟,看似也在處處袒護範閒,可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他所表露得那些外在,其實全都是假象。什麼灑脫俏公子,什麼桀驁不馴的性子,完全就是在做戲。

二皇子的厲害之處,不在於他藏得有多深,而在於他的能忍。就像長公主被範閒趕出京都那件事。

要知道,長公主可是二皇子最大的臂助,她的離開猶如斷了二皇子的臂膀。

這個時候,二皇子竟還能夠強顏歡笑,一如既往直面現實,甚至還可以依然惺惺作態,與範閒一起把酒言歡,可見他的城府之深。

生活裡,像二皇子這樣的人並不少見,他們往往會為了一己之私,從而做事不擇手段。有時看似平日裡待人挺和善,實則都是強裝出來的。

若是你對他無礙,他或許還可以和你稱兄道弟,可一旦威脅或觸碰到他的利益圈,必會立馬翻臉。

都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把它按在二皇子身上,也再貼切不過。

所以人際交往之時,我們不能只看表面,不能只被表面的一些假象所矇蔽

就像平時在工作中,有的領導當著你面會時不時地誇你,可一有好處卻永遠也輪不到你,甚至還在背後處處抵毀你。

他所做的一切,不外乎都在謀取自身的利益,可千萬別認為他是在真心待你。

真正對你好的人,根本無需刻意表現,更無需說得多麼好聽,他只會採取默默關注你的方式。

你春風得意時,他或許會遠離你,但若是你一旦有困難,他必會第一時間主動出現在你的身邊,給予你無私地幫助和關懷,這樣的人才是真心對你。

2、

懂得抱有一顆敬畏之心,才是立足這個世界的根本


《慶餘年》裡還有這樣一段劇情:

北齊國師苦荷和暗探之王肖恩,在年輕時曾搭伴一起去尋找過傳說中的神廟。

在兩個人歷經千艱萬苦後,神廟也最終被他倆給找到,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神廟明明近在咫尺,卻怎麼也觸碰不到。

後來百般試探無果正欲離開之際,不想神廟的大門竟隨即自動打開,而且還從裡面走出了個妙齡少女。

這個少女不是別人,正是從此響譽天下的葉輕眉。

苦荷在見到葉輕眉的第一時間便俯身而拜,繼而磕頭如搗蒜,敬如神明。可再反觀肖恩的表現,他當時只是猶豫不決地杵在原地,沒有任何的舉動。

接下來,葉輕眉在見到兩個人的反應後,自然就被苦荷的行為所打動,因為她感受到了苦荷的虔誠和真心,於是隨後便贈送給他一本自神廟帶出來的武功秘笈。

這本武功秘笈,雖說肖恩也可以看,但它更適合苦荷來修煉,所以日後苦荷的修為便很快得到了有效提升,並且一舉破境進入到大宗師的行列。

從此不管是在個人修為上,還是在事業上所獲取的成就,苦荷都遠遠甩了肖恩幾條街,肖恩再也無法與苦荷比肩。

人生有時就是這樣,在面對那些令人無法揣測或無比神秘的存在時,我們要懂得抱有一顆敬畏之心。

你的敬畏並不是怯懦,而是對待強者的一種虔誠和尊重,它可以讓你更好地認清自己。

這個世間的確會有很多強大的存在,若是一個人總是太過於自負,難免就會錯失很多的機遇。

這裡也不是讓你曲意奉承,而是要有自知自明,這樣別人才會看到你的謙卑和真誠,自然就會對你滋生出好感。

有了好感就少不了相助,能夠得到貴人的指點和扶持,會讓我們少走很多的彎路,這是走向成功的關鍵。

3、

越是聰明之人,往往越會被人給算計


肖恩(於榮光扮演)雖說一向很自負,但絕對不是個愚鈍之人。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北齊的暗探之王,自有他的不同凡響之處。

看劇不僅僅只是在娛樂,它還可以讓我們獲取到很多的感知

可事情往往又有其兩面性,就因為他的自認為天賦異稟,做事時則難免會自以為是,從而就聽不進他人的規勸或合理建議,這也是讓自己輕易就掉進別人算計的最大原因。

陳萍萍(吳剛扮演)就是抓住了肖恩的這一弱點,才一步步設套,最終讓範閒從他的口中得到了有關神廟的一切。

肖恩當時明知自己的兒子和兒媳,早在多年前便已被害,可他卻將希望寄託在一個青樓女子的身上。

後來雖然聽說這個女人懷了自己兒子的骨肉,但並未有過任何的證實,可在陳萍萍一再誘導和誆騙下,肖恩竟然會深信不疑。

這是為什麼,難道像肖恩那般聰明的人,連這麼點小伎倆都識不破?

這恐怕就是聰明人的盲點,要是笨些還真不一定會上當。

聰明人往往會思慮太多,容易將簡單之事給複雜化,所以看似越是明瞭透徹的事物,在他們的眼裡反而越不可信,因為聰明人會把別人同樣想得不簡單,這是最致命的一點。

看劇不僅僅只是在娛樂,它還可以讓我們獲取到很多的感知

《慶餘年》一劇中,像這樣可以觸動人心、引發警醒的劇情還有好多。

不過隨著劇情的演變,而令人歡心雀躍或痛苦流涕,這只是最初級的觀影狀態。

我們在愉悅或感傷故事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從中汲取到一些有價值的所在,這樣才不失看劇的最高境界。

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