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们家乡过“冬至”日吗?冬至都吃什么好吃的?

囉哩吧嗦的韭菜盒子


我的家长是过“冬至”的,而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年的“冬至”还提前过。

冬至,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鸡拜祖宗。每家每户在“冬至”节的时候,就会早起杀鸡,还有买猪肉。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供奉老祖宗。

在拜完老祖宗,吃完饭后。就会做一种“冬至”节必须做的美食,用我们本地的话叫“落水包”。

“落水包”的制作材料有,糯米粉、粘米粉、半肥瘦的猪肉、蒜苗、葱、鱼、姜。

制作过程:

  • 先将馅料准备好,猪肉、鱼剁碎,姜剁碎,蒜苗、聪切碎。把猪肉炒香,在加入鱼肉炒香,后面加入葱、蒜、姜炒香。放入盐、耗油就可以出锅晾凉备用了。
  • 面皮的制作。把糯米粉跟粘米粉搅拌在一起,糯米粉跟粘米粉的比例2:1或者1:1也可以,先将一半的米粉用热水和面,锅里放水烧开,将和好的面分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圆饼。下入烧开的水中煮熟。煮熟后捞起加入到剩下的米粉中去和面。
  • 和好面皮后,就像饺子一样分成一个个大小相同的面皮,然后把之前准备好的馅料包进去,做成圆形或者饺子形状随个人喜欢。

做好后就是下锅煮了,也是跟饺子一样的煮法。除了煮也可以拿来蒸或者煎都是很好吃的。糯米的软糯比饺子还要好吃。


全职宝妈小包


过冬至节。冬至,在大潮汕来说是一个相当隆重的节日呢。

首先,就是汤圆了,小时候,老妈都会自己动手做,用糯米粉再加点“花红水”然后搓成圆圆的一个一个的小汤圆,粉红粉红的,真好看呢。然后煮熟了加点白糖,然后妈妈会盛一碗一碗给我们吃,顺便说上一句,吃了汤圆,又大一岁了,要更懂事了。(潮汕这边的说法,冬至吃汤圆,大一岁)。长大后,妈妈就很少动手做了,都去超市买,品种很多,还有添加水果汁,蔬菜汁,五颜六色的,很好看,但还是想念老妈亲手做的。

还有就是菜粿,有包韭菜的,包菜的,等等,很多种,其它节日是包圆形的,但是冬至节会包成半圆形状的,也叫蛤粿,我也不知是什么说法。







我是方二姐


冬至吃什么?都说北方饺子南方汤圆。还有些地方会吃麻糍,喝羊汤。向阳在浙江,当然是汤圆啦。

最常见的甜腻腻的芝麻馅儿,豆沙馅儿,这两种汤圆在超市是最好买的。如果要吃蔬菜肉馅的,可能就得自己动手喽。

自己做没有条件,时间不允许嘛。那就只能买冰冻汤圆啦,10元一包芝麻馅儿,一家三口管饱。生活的仪式感,传统节日的习俗要延续下来。吃了汤圆开开心心团团圆圆不冻坏耳朵。

我家厨子和女儿特别爱吃,对于我来讲就太甜太腻啦,只好陪着吃几个应应景。

酒酿汤圆

酒酿汤圆是比较普遍的一个做法,以汤圆为主,辅以醪糟,鸡蛋同煮,加点枸杞点缀。一碗热腾腾飘着淡淡酒香的酒酿汤圆就完成啦。

冬季吃了可驱寒,暖胃健脾,特别适合老人小孩食用。

今天你吃汤圆/饺子了吗?


我是向阳,闲暇时间喜欢研究美食写写菜谱,如果你也是一枚吃货,就请关注我哦~


向阳厨房


我家乡80%人家都是要过冬至节的,在我家乡过冬至节也是祭祖的节日,记得小时候我外婆在冬至节,都要烧一大槕菜,邀请亲戚来家聚餐。但在开餐之前要有祭祖仪式的。那时候人们生活都很困难也很节俭,我外婆生养了十个孩子平时也是一个勤劳节俭之人,过冬至节时我外婆出手还是很大方的,外婆也是个烧菜好手。冬至节上桌的菜有全鸡、一大刀猪肉、一条大鱼和其它海鲜(我家乡在海边海鲜比较多)和蔬菜水果应有尽有。一桌大菜烧好后,要用两张八仙桌(方桌)前后拼放好,把烧好的菜罢上去,罢菜也是有讲究的先是鸡,鱼,肉罢在最前面其他菜以次排放,到好老酒,罢好菜后,再由外婆点上香、蜡烛去请列祖列宗及祖先亲戚和新亡过的亲人(这个过程就点着香、蜡时点个名)就算是请到了,这仪式需要一小时,再拿着香、蜡说一声把先人送走,把香、蜡插到外面去。这祭祖大典算是结束了。接下来把这些菜热过后从新罢放,人们才可以开吃了,我乡家是这样过冬至的,你们家乡也是这样过的吗?评论区说出来!


皖北石榴哥


我家乡80%人家都是要过冬至节的,在我家乡过冬至节也是祭祖的节日,记得小时候我外婆在冬至节,都要烧一大槕菜,邀请亲戚来家聚餐。但在开餐之前要有祭祖仪式的。那时候人们生活都很困难也很节俭,我外婆生养了十个孩子平时也是一个勤劳节俭之人,过冬至节时我外婆出手还是很大方的,外婆也是个烧菜好手。冬至节上桌的菜有全鸡、一大刀猪肉、一条大鱼和其它海鲜(我家乡在海边海鲜比较多)和蔬菜水果应有尽有。一桌大菜烧好后,要用两张八仙桌(方桌)前后拼放好,把烧好的菜罢上去,罢菜也是有讲究的先是鸡,鱼,肉罢在最前面其他菜以次排放,到好老酒,罢好菜后,再由外婆点上香、蜡烛去请列祖列宗及祖先亲戚和新亡过的亲人(这个过程就点着香、蜡时点个名)就算是请到了,这仪式需要一小时,再拿着香、蜡说一声把先人送走,把香、蜡插到外面去。这祭祖大典算是结束了。接下来把这些菜热过后从新罢放,人们才可以开吃了,我乡家是这样过冬至的,你们家乡也是这样过的吗?评论区说出来!


惠扬东和梦


今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是农历冬至,这一天我家乡的民俗是吃饺子。老辈还流传下来了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的故事。

传说,东汉末年,时任长沙太守的医圣张仲景,有一年冬天回南阳故里探亲,走到白河岸边,看见很多穷苦的老百姓衣不蔽体,冻得手脚生了冻疮,有的甚至耳朵也冻烂了。看到这种情形,圣医心里特别难过,身怀高超医术的他感叹在这个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的时期老百姓的日子太难过了,于是希望用自己的医术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他叫他的执事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个棚子,盘上大锅,在冬至那天开了张,给穷人舍药治冻伤。舍的药叫“祛寒娇耳汤”。做法是用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左锅里熬煮,等煮好了,把羊肉药物捞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娇耳”下锅。然后分给来讨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下娇耳,喝了袪寒汤,只觉浑身发暖,两耳生热。之后,每年冬至这.天,人们就会用驱寒药材+羊肉🌶️辣椒等食物用面皮包成饺子吃,一方面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医术和功德,另一方面确实能起到驱寒保暖的作用,传说在这一天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



春风拂面1920


你好,我是静心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周日就是冬至了,我们老家是过冬至的,老家的习俗是冬至吃饺子,以前的老家天气比较寒冷,每年冬至前后基本会下雪,就说吃饺子的话耳朵不至于被冻掉。有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之说,还有吃饺子吃生蒜,吃饺子蘸醋等习惯。

冬至吃饺子感觉像是在回味童年】或许是因为以前农村的生活水平不好,感觉吃顿饺子算是改善生活,小的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冬至吃饺子,还有就是春节吃饺子,那个时候饺子皮儿都是手工擀的,饺子陷也是自己剁的,那个时候的冬天老家没有暖气,记忆中帮着和家人包饺子的时候手指头都被冻得红红的,但是却是开心快乐的。剁完之后手工包水饺,一个一个的包,是纯正的手工饺子。记忆中那个饺子真的是非常的好吃。而现在生活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生活条件都好了,也或许是懒惰的原因,我们一般吃饺子基本上买的多,现在也比较方便有卖饺子皮儿的,回来简单一包就可以了。

【饺子就酒越吃越有】现在生活在天津,感觉天津等北方人也是比较喜欢吃饺子的。还有“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之说,或许是喜欢喝酒的人为自己快就找个借口吧。还有像下边这样的煎水饺,有的是用生水饺直接煎,有的是吃剩下的水饺煎一下。煎饺的话就是把水饺放在平底锅里放点油煎一下,这样的话口感也不错。

吃饺子吃大蒜】北方有个习俗就是喜欢吃饺子就生蒜,还有蘸醋的,因为南方人不喜欢吃生的东西,所以南方人一般是吃饺子蘸醋的比较多。

总之,冬至吃饺子好像是每个地方基本上都有的习俗吧。只是每个地方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不一样,不知道你们吃饺子喝酒吗,就生蒜吗?现在生活水平好了,相对来说是冬至相聚,餐桌上的饭菜里的丰盛了!


静心品茗


每个省过冬至吃的都不同,我们家乡过冬至吃羊肉,老话说“冬至吃羊肉,一年不怕冷”,冬至这一天有吃羊肉粉的,有买羊肉回家去吃羊肉火锅的

一碗热乎乎的羊肉粉配着特制的辣椒,泡菜,吃的让人心里身体暖呼呼的。好不满足,顺带说一下,我的家乡最出名的就是羊肉粉了😀😀😀😀😀


罗漫36538586


我的家乡是苏州。苏州人的习俗是,冬至大于年。

记得小时候,因为爷爷奶奶家在外地,父母会带着我回外婆家过冬至节。外婆是非常能干,又很传统的女人,一生为子女操劳。

冬至,她会先祭祖,然后把子女团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饭,喝冬酿酒。菜以熟菜冷盘,火锅为主。

喝冬酿酒是儿时最深刻的记忆。因为那酒甜甜的,有桂花香。我们孩子也被允许喝一点。冬夜里,因为酒精的作用,身体和脸蛋都暖暖的。

父母告诉我们,冬至节是白天最短的时候,过了这一天,白天会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这让我们心生希望,对冬至节多了很多的好感。

过了冬至,马上元旦,过后又是春节,一个个节日,让我们在萧瑟的冬日,多了春暖花开的期待和向往。

如今的冬至节,已经没有孩提时那么热闹了,外婆也离开我们很久了。

今年的冬至节,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在心里祭拜一下祖先,告诉他们,我们都好好的,会努力让自己和家人更幸福。


严琳


我们这里冬至很隆重的,很讲究,冬至大过年,在这一天我们早上一大早就要准备东西鸡鸭鱼肉什么的祭祖,家里有十四岁以的人家还要拜神,下午要煮汤圆,然后就要送去给家中没有小孩子家(就是家里孩子已经十五岁以上的人家)的人吃,一般一家拿一碗送去,如果村子这种人家多,要来来回回很多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