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中東亂了,美國應承擔主要責任


中東亂了,美國應承擔主要責任

長久以來,中東局勢走向就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而中東部分地區的長期混亂與美國的對外政策不無關係。1月3日,美軍在伊拉克的巴格達機場發動空襲,炸死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等人,引爆中東地區新一輪危機。

美國政府此時發起對伊朗高級軍官的襲擊是將“極限施壓”推到極端,造成的一系列惡果難以挽回。從法理上看,這一事件暴露出以“民主與人權燈塔”自居、對他國說三道四的美國極度虛偽。美國在他國領土實施針對第三國軍官的暗殺完全違背《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基本原則,不僅侵犯伊拉克的領土主權,其任意實施“斬首行動”構成“法外處決”,嚴重違反有關國際人權條約。事後,伊拉克國內反應激烈,伊拉克國民議會在1月5日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紮的決議,目標直指駐伊美軍。


中東亂了,美國應承擔主要責任

從地區形勢看,美國政府此舉將導致中東地區陷入緊張加劇、報復衝突的惡性循環,危害地區及世界共同利益。首先,襲殺蘇萊曼尼只會進一步強化伊朗與美國有限軍事對抗的決心。這種魯莽的行為會遭致伊朗“不對稱”報復,伊朗或將選擇以“代理人衝突”的方式與美國在中東地區周旋,雙方擦槍走火的風險大大上升。一旦如此,美國窮兵黷武的衝動將再次釋放,一些地區極端組織也將蠢蠢欲動,中東的和平與穩定遙遙無期。

其次,伊核協議面臨徹底崩盤的前景。實際上,美國與伊朗當前的矛盾源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所造成的負面衝擊。美國執意退群以及其後施加的單邊制裁迫使伊朗只能採取更為激進的方式爭取權益。美國殺死蘇萊曼尼之後,伊朗宣佈進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第五階段即最後階段,放棄伊核協議中的最後一項關鍵限制,即“對離心機數量的限制”。美國對伊朗的單邊行動或將是摧毀伊核協議的“最後一根稻草”,成為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最大破壞力量。

最後,中東之亂將向歐洲等地區“溢出”。歐洲一直將中東視為自己的“大周邊”,2003年美國悍然發動伊拉克戰爭後,歐美關係一度跌入低點。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與歐洲對待伊朗較為靈活的態度截然不同,而一旦伊朗、伊拉克甚至整個中東地區生變生亂,歐洲安全將遭到最直接衝擊。德國外長馬斯就明確指出,美國錯估了殺害蘇萊曼尼的後果,德國呼籲利用所有外交渠道緩解中東局勢,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歐洲安全。


中東亂了,美國應承擔主要責任

山河易改,本性難移。美國政府對伊朗的政策絕非心血來潮,而是長期迷戀於追求自身霸權、無視中東各國利益所造成的慣性戰略思維。美國長期以來把中東當作大國競爭、資源搶奪的戰場,屢屢在中東地區製造衝突與混亂,特別是伊拉克戰爭造成近15萬伊拉克平民喪生、100多萬人無家可歸。

從美國重建伊拉克的失敗例子中不難看出,美國強行輸出和推廣其標榜的西方民主制度與國家治理模式在中東明顯水土不服。更糟糕的是,美國長期漠視中東穆斯林國家主權和人權、動輒對中東地區動武已經成為中東之亂的最大根源,而美國卻仍然沉浸在“救世主”的美夢中不願醒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