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這句話什麼意思?

知子先生




那一日,函谷關下。門官尹喜忽見城外”紫氣東來“,祥光一片,心中暗想:”莫非要有聖人前來?“他守望著漫漫古道:一氣宇軒昂的老者,鶴髮童顏,銀鬚飄逸,悠哉悠哉騎著青牛向關前徐徐走來。尹喜竊喜,就他了,沒錯。

這個聖人就是老子李耳。


二人函谷關下的交集,誕生了中華哲學文化名著《道德經》(又名《老子》)。

有人曾說:“讀了《老子》一陣子,老子跟你一輩子。”誠哉斯言。照心經常反芻老子說的每句話,受益匪淺。

照心就斷章取義來說說自己的一點感悟吧。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二章。

照心默寫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這段話其實就是老子的“相對論”(

由此可見最早的相對論來自中國的古老文化,大家和照心一起驚呼),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的再現。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字面意思解釋如下:“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叫美,那是因為醜陋已經出現了;大家都知道善之所以叫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再深度解讀一下,小夥伴們都知道我們人類有個怪毛病,缺什麼在乎什麼,比如人人都有頭髮,就不在乎頭髮;人人都有錢,就不在乎錢了(

也就沒有窮富的概念),……在乎的根源就是“缺失”二字!當天下人和事都一樣,就沒有美醜善惡的概念了。同理:當呼喚和平是因為沒有了和平;當呼喚自由是因為沒有了自由……

因此照心斷言:因為在人類社會中醜的出現,才出現了美的概念;惡的出現,才出現了善的概念。

2500多年老子的智慧和思想讓我們驚歎不已!

不對歡迎文友指正。

關注照心,共同品讀中華文化。


天中照心


《道德經•道經•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不善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對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大意):

天下人之所以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美,是因為有醜的東西作比較;天下人之所以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善,是因為有惡的東西作比較。長和短,高和下,互相比較、對照,才能體現和區分出來;音與聲,由於既對立又和諧才動聽;前與後,彼此排列才有順序,才能前後相隨。所以,“道”就是用“無為”的自然法則來對待事物,而不是用空洞的說教來對待事物。“道”讓萬物按照自然發展而生長,不橫加干涉。“道”孕育滋養了萬物卻不自誇,不自傲;“道”撫育了萬物卻不居功。因為它(道)不居功、不自誇、不自傲,所以它的功績永遠不會失去。

簡要解讀:

對立統一,是老子“道”的思想的重要體現。美與醜、善與惡、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以及在其它章節中提出的難與易、有與無、損與益、剛與柔、強與弱、禍與福、榮與辱、生與死、勝與敗、進與退等等,都是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的關係。老子還看到了矛盾的轉化,認為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頂點就會走向反面。偉大領袖毛主席在談到矛盾轉化時說:“在一定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的倚,福兮禍所伏’”。這是對老子的辯證法思想的高度平價。但是,這裡應當指出,老子並沒有充分看到矛盾轉化的必要條件,這是老子辯證法思想的不足之處。

可以說,所謂“道”,就體現在事物的相互對立、相互聯繫以及矛盾的相互轉化之中。在老子看來,事物的對立、聯繫以及矛盾的轉化是自然發展、生長的過程,“道”對這一過程只是發揮孕育滋養的作用,決不橫加干涉,遵循“無為”的自然法則。“道”,厥功至偉,但不居功,故其功不朽。


布衣閒人10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二章,小編就說說自己的看法。我從三個方面來講①無常②太極③人性。

無常


“美之為美,斯惡已”從整句連起來看我理解為無常。佛經講萬物因緣而生,由於因緣再將變化,所以無常,一切法皆是變幻無常。所以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用佛法智慧來觀照這個美,它不是美;觀照這個惡,它不是惡;美也不是惡,惡也不是美。言美非美,言惡非惡。水可成氣,氣可成雨即水。那麼水永遠是水嗎,水是氣嗎?無常也,不要有所執。

太極

太極動極而生靜,靜極而生動;一動一靜,陰陽也,互為其根。動為陽,靜為陰。陽:外陽而內陰,故陰之根。陰:外陰而內陽,故陽之根。所以,美為惡之根。例:和氏璧美吧,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和氏璧的美舉世無雙。然而引起的秦、趙兩國爭奪導致殘傷生靈,這樣的惡果不正是美引起的嗎?

人性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裡的“惡”我們把它讀作wu,好惡。醜都是美比較出來的,如此有了美,那麼便產生了醜。人性都有了好美之心,所以對醜就產生了厭惡。因為有了對美的追求,所以有了對醜的嫌棄。漂亮的人與你聊天是不是心情愉悅呢?醜的人與你聊天,那種與漂亮的人聊天的愉悅感是不是沒有了呢?有些的妹子會說,我閨蜜不漂亮,但是我沒嫌棄她。那麼你願意用你的漂亮跟閨蜜的醜交換嗎?你願意醜還是漂亮呢?如果追求美心裡便有了醜的想法。



總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萬事萬物都有它的兩面性,都是相對的。美與善都有不美不善的一面,反之亦是如此。


常明山人


一、

老子思想,在於觀「變」而思「常」。這句話便是其觀「變」之內容,亦是其「反者道之動」之註腳。


萬物變逝無常,一切認知及判斷,皆是在相對待的關係中而存在的。「美」與「醜」的觀念是相依而立的,沒有「醜」就沒有「美」。當人們說一個東西「美」的時候,他已經預認了「醜」的存在。


一切對立的觀念,皆是相依而立,不可能只存在一個。當人們說其中一個的時候,是在預認與之相對立的觀念存在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的。沒有「醜」,如何言「美」呢?


對立觀念相依而立,而在一種相對待關係中顯現出來。所謂「相反相成」。而同時,這也意味著,「美」和「醜」這種觀念,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客觀標準,而只能在相對待的關係中顯現。不存在一個固定不變的「美」,你得看和誰比。


即使我們孤立的說一個東西,說它「美」,比如說一個美女真漂亮。這看似沒有比較啊。然而正如上面所言,「美」和「醜」相依而立,沒有「醜」就沒有「美」。說「美」的時候已經預認了「醜」的存在。我們說一個美女漂亮,即使此時只有他一個人,無從比較。可在你的意識中,你是把這個美女和你日常所見人的印象作了一個對比後,才能得出「漂亮」這個觀念的。


後面雲「長短相形,高下相盈」之類,皆是此意。看到一座山,本能的說,好高啊。看似沒有對比。可之所以我們覺得這山很高,是在和我們日常視角的對比中才有「高」這個觀念的。


所以一切對立的觀念皆相依而立,並在一定對待關係中顯現出來。而這種對待關係是隨時變化的。不存在固定不變的「高」和「美」。都在流動變化中。


老子的此類話頭有很多,意思大抵一樣。除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以及本章後面的「長短相形,高下相盈」云云,還有: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道德經·二十二章》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道德經·二十九章》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道德經·四十一章》


二、

關於這句話,還有一個很常見的解釋,但不太符老子之意,可作為一種引申意看。


這種解釋即: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就變成醜了。皆知善之為善,就是不善了。


這種解釋大抵是說,如果天下只以一種美為美,只以一種善為善,那就不好了。對這一種美趨之若鶩,而排斥了其他的可能,那這就是對美的毀滅。只以一種善為善,而排斥其他可能,那必將會造成偽善橫行。


「第一個把女人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把女人比作鮮花的是庸才,第三個把女人比作鮮花的是蠢才。」大抵就是這意思。只有一種,不知道別的了。大家都這樣,那本來很美的,最終就變得噁心了。


此種解釋不大符老子之意,然亦是常見之說。


孫虛白


老子第二章首段句,這有淺深兩個含義,一是樸素的辯證法;二是辯證的世界並非老子最理想的,無為才最理想。首先解釋一下句中的惡:是醜的意思。不善:是惡的意思。

一、辯證法思想

我們知道在二百多年前,德國出現一位代表著西方哲學辯思巔峰的哲學家,辯證法大師黑格爾。渡娘百科稱其對存在主義及馬克思產生過非常深刻且深遠的影響。


但在華夏古國的大地上,在公元前大約600年,老子就在其道德經中提出樸素的辯證法思維。當世人產生美的概念,則醜的概念也同期產生,這裡的美醜均是指形象的美醜。類似的是:世人產生有善的概念後,同期惡的概念也產生了。也就是說:事物的對立面總是與事物同期出現的。

二、無為的哲思

那麼最完美的人類世界是怎麼樣的呢?就是沒有美醜,沒有善惡的世界。最純潔的心靈是不存在對別人的形象產生美醜概念與認識的,而最純潔的心靈恰恰是人類最渴望的,為啥?我就以心靈最純潔的人非嬰孩莫屬來闡述,你看在嬰兒的眼中,就算你美如明星,醜如丐幫幫主,都是一樣的。為何絕大多數的人也喜歡嬰孩且對其沒有憑何戒心,皆因其心靈純樸之故。



這個就是老子推崇,事實也證明其真灼見,你看,現在的明星面有幾個是真的?我們在歌訟警察叔叔的同時恰恰證明世界還有不少壞人,若沒警察叔叔的世界也正恰恰證明世上已經沒了壞人了。在這個上,老子是何等的透徹看通了事物啊!


民俗國學堂


這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2章的內容!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註釋】

斯惡已,“惡”指醜,與美相對。在於說明觀念的對立形成,並且在對待關係中彰顯出來。

有無相生:“有”“無”指現象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言,這與十一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有”“無”同義,而不同於第一章的喻本體界之道體的“無”“有”。

聖人:這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態不同於儒家。儒家的聖人是典範化的道德人。道家的“聖人”則體任自然,拓展內在的生命世界,揚棄一切影響身心自由活動的束縛。兩者無論對政治、人生、宇宙的觀點均不相同,不可混同看待。

無為:不忘為,不干擾。

不言:不發號施令,不用政令。“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條規的督教,而為潛移默化的引導。

【今譯】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

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促就,長和短互為顯示,高和下互為呈現,音和聲彼此應和,前和後連接相隨。

所以有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萬物興起而不造作事端;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我誇耀。正因他不自我誇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滅。

【引述】

老子認為形而上的道是“獨立不改”、永恆存在的,而現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變動的。本章以美與醜、善與惡說明一切事物及其稱謂、概念與價值判斷,都是在對待的關係中產生的。而對待的關係是經常變動著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稱謂、概念與價值判斷,亦以不斷地在變動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則說明一切事物在相反關係中,顯現相成的作用:它們互相對立而又相互依賴、相互補充。

人間世上,一切概念與價值都是人為所設定的,其間充滿了主觀的執著與專斷的判斷,因此引起無休止的言辯紛爭。有道的人卻不恣意行事,不播弄造作,超越主觀的執著與專斷的判斷,以“無為”處事,以“不言”行教。

這裡所謂的“聖人”是理想人物的投射,聖人和眾人並不是一種階級性的劃分,只是在自覺活動的過程中比眾人先走一步而已。聖人的行事,依循著自然的規律而不強作妄為。天地間,萬物欣然興作,各呈己能,聖人僅僅從旁輔助,任憑各自的生命開展其豐富的內涵。

在一個社會生活上,老子要人發揮創造的動力。而不可伸展佔有的衝動,“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正是這個意思。“生”“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創造,去發揮主觀的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生”和“為”即使順著自然的狀況去發揮人類的努力。然而人類的努力所得來的成果,卻不必擅據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要消解一己的佔有衝動。人類社會爭端的根源,就在於人人擴張一己的佔有慾,因而老子極力闡揚“有而不居”的精神。

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


智慧經典錄


天下都知認這樣才是(標準的)美的,這樣(的行為)就是(已產生)”惡”了;都知這樣(做、行、識)才是(標準的)善的,這樣(的方法)就是(己有)不”善”的(實質)了。。


金布道


我一直主張道學是世間最實用的哲學。其實這幾句話的道理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就比如說中國的樓市,每個人都認為樓市必漲,每個人都把錢投在樓市上時,樓市已經成了巨大的炸藥包,不知何時就讓你的資產灰飛煙滅。

任何事情都有雙面性,平衡與中庸才是最佳的狀態。都是讚美的,或者都是邪惡的都不符合道的本質,要麼是虛假的一個表象,要麼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隱患。

有時當週圍的人都在讚美你時,反而是你最應該小心之時。當一件事表現的近乎完美時,他隱藏的邪惡也就更多。

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喜有悲平常事。有起有落方是真。





白耀亮


一、原文: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3.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4.萬物作焉而不為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5.功成而弗居。

6.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二、解釋: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此段屬於個案研究。

直接結論是“美醜分不開”,“善惡分不開”。

普遍結論是“對立雙方分不開”,“佔有正面,必佔有反面”,“正面和反面數量相等”。此普遍結論屬假說,需要驗證。此實即老子不可言說的道。當然,隨著語言的發展,現在人們已經可以言說了。

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此段屬於驗證上面的假說。經過驗證,上述假說成立,升級為規律。

3.“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段是上面規律在做人方面的具體運用,提出“不為”和“不言”的做人兩原則。

4.“萬物作焉而不為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此段以“萬物”的情況為例,詳述為什麼要“不為”和“不言”。

“萬物作焉而不為辭”,說明萬物沒有遵守“不言”“不為”的規則,總是發出聲響,急急忙忙做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說明萬物違反了“不為”原則的後果,從反面說明“言”和“為”的不妥當。

“生而不有”,是說自己生下來的卻不能為自己所有。比如果樹的果子被我們人類吃掉了。

“為而不恃”,是說所做的一切都靠不住,比如核桃包裹了不能吃的外殼和堅硬的內殼,但還是要被人砸開來吃掉。

5.“功成而弗居”,繼續轉而說人,此句是說,自己建立的功業都要被別人竊取,自己享受不到。

6.“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這句再次闡述對立面的不可分,唯有兩面都放棄,才能放棄不想要的一面。具體到這裡,就是要想“不去”,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居”。“不居”就是不要去建立這個功勳,否則就是“居”了。

三、評說:

1.老子這裡揭露了對立統一觀點,這是巨大的功勞。

2.老子基於“正面和反面數量相等”的觀點,認為善惡皆不可為,因為為善多少,得惡也就有多少。其目的是想通過減少善來減少惡,但客觀上阻礙了社會的前進,與歷史發展趨勢相悖。就好像現在反科學人士對科學的態度一樣。結果就是導致人無所作為,陷入消極絕望。

3.善惡雙螺旋構成的基因還是要不可遏止的發展,或者說事物總是要在對立統一中,通過否定之否定的形式不斷前進。人應當順應此規律,在激流中勇進,而不可消極退避。這就是人的宿命,並非“無言”“無為”就能獲得救贖。


王新莊律師


  •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 譯文:當天下世俗之人都認為怎樣才算“美”之後,便刻意強行地這樣去做以求得“美”時,這樣的“美”實際上已經是“惡”了。

  • 原文:皆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譯文:當天下世俗之人都認為怎樣才算“善”之後,便被動違心地這樣去做以求得“善”時,這樣的“善”已經是不善了。

  • 意會:“惡”:過也;有心為之謂之惡,無心為之謂之過。“善”:吉也;有道則吉,無道則兇,兇即不善。理解此句的關鍵在於“惡”與“善”這兩個字。而“善、惡”在《道德經》中基本上都不是當今世俗所理解的善良與醜惡之意,若作此意解讀便離大道之義甚遠,且難以自圓其說。學習《道德經》應銘記:老子所論之大道並非人道世俗之學說,任何章節都不應往膚淺鄙俗之處解讀,否則難得此道。老子眼裡的“善”是有道、和道則善、則吉、則美;反之無道、不道則惡、則兇、則不美。為什麼呢?因為大道無為,清靜自然,因此一切刻意強行、違心造作、背離天性本然皆為不道,故作此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