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目前运-20载重66吨,在换装涡扇-20发动机后载重能增加多少?

天下布武


官方资料显示,运-20大型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为220吨,最大载重量为66吨。不过,这很有可能是运-20大型运输机的设计指标,而非现阶段运-20大型运输机的实际性能指标。

目前服役的运-20大型运输机装备的是俄制D-30KP2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约为12.5吨,即使是WS-18涡扇发动机,它也只是D-30KP2涡扇发动机的国产仿制型号,推力没有太多提升。它们涵道比较小,推力明显不及国外同类发动机。所以,最大载重量为66吨很可能是未来运-20大型运输机换装WS-20涡扇发动机后的设计性能指标。

WS-20涡扇发动机使用的是WS-10“太行”发动机的核心机,后者的主要技术源于CFM-56系列发动机的核心机。预计WS-20涡扇发动机的单台推力可达到16吨,和CFM-56发动机的推力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此外,预计WS-20涡扇发动机的油耗、使用寿命、可靠性等性能指标都较D-30KP2/WS-18涡扇发动机有明显提升。

目前外界已经多次拍到试飞院的伊尔-76高空试验台搭载了WS-20涡扇发动机进行飞行测试的画面,甚至有卫星图片显示有一架运-20大型运输机装备了一台WS-20涡扇发动机,不过现阶段暂时没有消息显示运-20大型运输机开始搭载WS-20涡扇发动机进行试飞。

那么,运-20大型运输机换装WS-20涡扇发动机后,它的性能会有多少提升呢?以伊尔-76运输机为例,它的最新改进型号就是伊尔-76MD-90A运输机,后者换装了PS-90A-76发动机,起飞重量增加了20吨,载重量增加了5吨。运-20大型运输机换装WS-20涡扇发动机后,性能提升将会与之类似。除了载荷能力提升,它的最大航程、飞行性能都会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运-20大型运输机研发装备时间较晚,拥有后发优势,运用了多种先进设计和设备,所以它的总体性能不是伊尔-76运输机可以简单比较的。运-20大型运输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未来提升运力的需要,设计了更大尺寸的货舱。所以未来换装发动机后,它的运载能力将会比伊尔-76MD-90A运输机的提升更加明显,未来换装WS-20涡扇发动机后,运-20大型运输机才能说是彻底超越了伊尔-76系列运输机。


科罗廖夫


运-20现在载重66吨,实际是按C-17最大运载量77吨来设计的。暂时受累于发动机推力不足,经济性不高,无论载重还是航程,都要吃一点亏的。不过没得关系,我们的运-20按照设计之初,是要加装涡扇-20发动机的,2016年大运入役时,总师明确对外表示,我们的配套航发差不多两年以后就可以,旋即来到2018,人们在网上看到外国卫星的照片,这一架运-20发动机明显粗壮了许多,网友是以惊呼,哎哟,我里格天,它终于圆了呀。关于涡扇-20性能,依科学分析,在其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民用版本CJ1000A,其推力要达到16吨才成,经济性完全不输于C919进口的发动机。一旦达到了这一推力和经济燃油效率,运-20即可以实现设计的参数指标。

解读卫星照片。卫星照当然模糊,看得不是很清楚,但可知一件事,伟大的涡扇-20就要来了。有多张实验照片为证,WS20理论上所要达到的设计指标,依其数值来分析,无论其推力,还是其涵道比值,设计上能达到最佳状态。我们知道,发动机使用规律是,在调整中得到不断提高,设计之初即有一个不错的高起点,高一点没什么,冗余度高,可以增推,在不断改进中,可以得到理论最大值;相反,起点过低,则不能保证,或成为改进的障碍。说得好听,要问何时能看到安装了WS20的运-20呀,魂舞大漠判断,今年阅兵即有可能。

对比“环球霸王”。C-17服役于1993年,在C-17服役23年后,我们有款200吨级的大运,说明了研制大运的艰辛。大运是什么,是中国航空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没有强大的工业能力,造不了大运。总师唐长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即有回顾,要涉及几百家科研单位,几千家企业,然而我们研制时间短,搞得快,整体设计水平高,不能不说,仅就设计来说,是高于C-17的,毕竟人家已经装备了二十多年,并关掉了生产线。


魂舞大漠


运20换装涡扇-20之后,载重量确实会得到提高,只不过不会提升太多而已!要知道运输机的性能主要与推力载荷和机翼载荷有关,换装涡扇-20发动机后,可以提升运20推力,也就是提高了其推力载荷,也就是推重比。

运20运输机现在使用的是俄制D30-KP2型涡扇发动机,其推力为12.5吨。四台D30-KP2也就是可以提供50吨的推力,而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20吨,大概算一下其推重比为0.22。而涡扇-20发动机的推力在13吨-16吨,四台的话也就可以提供52吨-64吨,再算一下运20的推重比为0.23-0.29。显而易见的是,在换装涡扇-20发动机后,运20的推重比并没有大的提升。所以说,其载重量也不会有多大提升的。



而运20运输机已经定型了,是否更换发动机,都不会影响其整体外形的变化。也就是说,其机翼的设计,所用材料的强度都是确定的了,不会轻易就改变的。既然运20的机翼强度不会改变,那么也就是其机翼载荷也不会变化。要知道运20在使用D-30KP2发动机时,载重并没有达到设计指标最大的66吨,而是要小于这个数值。

即便是换装涡扇-20之后,提高的也只是推重比,况且提升的较少。基本上,换装涡扇-20之后,对运20的运力提升没有帮助,只不过是让运20运输机不再受制于人,可以批量生产。由于涡扇-20发动机是大涵道比发动机,相比于小涵道比发动机而言,大涵道比发动机的优势主要是省油。也就是说换装涡扇-20之后,运20运输机的航程可以得到提升。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当换装新的发动机推力足够大时,对运20的推重比提升也较大。这时,在发动机推力允许的状态下,运20的载重量也不会超过66吨。因为运20的设计指标就是最大载重是66吨,超过这个数值,就可能对机体承力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所以说,运20无论怎么更换发动机,在机体结构强度不变的前提下,载重量是不会超过66吨的。



目前来说,也不知道涡扇-20发动机的具体进展情况如何了。只是希望涡扇-20赶快成功,替换掉运20现在使用的D-30KP2型发动机,为运20的量产扫平最后的障碍。(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目前运-20大型运输机装备的是俄制D-30KP2中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性能比较勉强,使得现阶段的运-20空有先进机体设计,却无法拥有更强的运输能力。

现阶段运-20大型运输机用上WS-18发动机了吗?答案如图WS-18发动机的发展似乎不顺利。


未来运-20肯定会换装WS-20发动机的,装备国产先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WS-20是运-20立项之初就确定的,现阶段使用D-30KP2发动机只是权宜之计。

WS-20发动机早已经挂载在伊尔-76平台上进行实际飞行测试了

运-20也疑似已经装备WS-20发动机展开测试


未来运-20换装WS-20发动机后,运载能力将有多少的提升呢?这里可以找个例子来参考一下。
伊尔-76MD-90A运输机是伊尔-76运输机的升级改进型号,主要改进内容之一就是更换了PS-90A-76新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PS-90A-76新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性能比较出色,单台最大推力约16吨级,较D-30KP涡扇发动机耗油率降低了13%~17%,推力提高了33%。另外它的可靠性、寿命、可维护性都有明显提升。

装备PS-90A-76发动机后,伊尔-76MD-90A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由伊尔-76MD的170吨级提升到210吨级,最大载重量也从伊尔-76MD早期的47吨增加到60吨。从伊尔-76MD-90A运输机的换发案例中可以看出换装更大推力发动机对运输机运力提升之大。


现阶段运-20在装备D-30KP2/WS-18发动机时,肯定还无法实现很多媒体喜欢引用的这个数据——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载重量66吨,毕竟D-30KP2/WS-18发动机的性能摆在那里,运-20设计再先进,受发动机限制都是没招,估计目前运-20的最大载重量约为55吨。
WS-20发动机的性能比D-30KP2/WS-18中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有明显提升,仅仅是在推力方面,WS-20涡扇发动机就多出4吨,达到16吨左右。未来在四台WS-20的支持下,运-20将实现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载重量66吨的这个设计目标。除了运力提升,由于WS-20发动机油耗将降低20%左右,所以运-20的最大航程将增加10%–20%。
毫无疑问,WS-20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可靠性、燃油经济性、可维护性都将比D-30KP2/WS-18发动机有大幅度提升,综合性能更先进的WS-20发动机将让运-20拥有更强的出动能力。
换装WS-20发动机后运-20能够尝到的甜头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
运-20还能够获得至少两个额外大好处。

第一,由于WS-20发动机配备全权限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在先进的航电系统基础上,运-20将实现“飞推一体化”(注意它和新型战斗机上的“飞火推一体化”的区别),这将能够提升运-20在复杂气流/气象条件、不同的飞行状态/环境下的飞行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大幅减轻飞行员的操纵压力,在执行一些高难度运输、空投任务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就是有了更大推力发动机的帮助,运-20的机体加长版本才能由模型变为实机。如果没有配备新发动机,那么机体加长版的运-20意义不大,虽然货舱空间增加了,但由于推力不变,机体增重,运载能力反倒会下降,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运-20F-100民用货运型,较运-20机体加长了7米,配备的显然是大涵道比发动机。
运-20设计年代较晚,拥有后发优势,在货舱尺寸等方面有更周到的考虑,所以未来换装WS-20发动机后,它的运载能力提升将比伊尔-76MD-90A运输机的提升更加明显,届时运-20将实现对伊尔-76系列运输机的全面碾压。未来运-20的前景将非常广阔,特别是换装新发动机后,它的机生又有更多机会,更多选择。

新视野守望号


目前状态的运-20A载重不可能达到66吨,换装涡扇20后有望达到这一水平。

运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款大型战略运输机,2013年首飞、2016年服役。作为一款四发、大型战略运输机,运20综合性能超过伊尔76,稍逊于C-17。

作为我国迈向“战略空军”之路的骨干装备,运20的意义丝毫不逊于歼20,因此在军迷中也得到了极高的关注。大家都知道,目前已经列装服役的运20使用的是D-30K/涡扇18发动机,军方编号为运20A,未来换装涡扇-20的运20估计会获得运20B的编号---这种由于发动机问题导致的型号过渡在歼20上也是如此。中国航发,任重道远。

作为刚列装的一款新锐装备,运20所有的性能参数仍未解密。但是网络上却流传出运20的一些关键数据: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载重量66吨,最大航程7800公里。其实,这些数据并不是来自官方,而是2007年海外军事媒体对当时尚在研发阶段的中国大型运输机的性能推测,后来被国内媒体错误引用,倒变成运20的“权威”数据了。

当时国内外军事媒体对这款神秘的中国大型运输机有很多的猜测,上图就是其中最“主流”的方案,与后来的运20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笔者既不是内部人士、也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对于目前阶段的运20“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载重量66吨”的说法非常怀疑,目前状态的运20A基本不可能具有如此之高的数据,除非我们掌握了黑科技---尤其考虑到这是我国第一款大型运输机,对运20A的性能估计保守一些显然更客观。

笔者的这个观点并不是出自严谨的计算,而是通过简单的横向对比得出,对比的对象就是与运20相似的两款运输机伊尔76和C17。

伊尔76也是中国军迷非常熟悉的一款大型运输机,作为前苏联于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一款大型运输机,我国也装备了数十架,运20的研发也广泛吸收了伊尔76的使用经验。伊尔76与运20同样使用4台最大推力12吨的D-30K涡扇发动机,但是伊尔76的最大载重量在40吨左右,直到换装了最大推力14.5吨的PS-90A发动机后,伊尔-476的最大载重量才达到60吨。

当然,作为21世纪研发的新一代大运,运20的整体设计水平肯定高于伊尔76,比如运20使用了气动性能更好的超临界机翼,而且机翼的増升设计也比伊尔76更加复杂和高效。在使用相同发动机的情况下,载荷航程性能肯定高于老旧的伊尔76。但是发动机功率相同、载重量却提高50%,这样的提升幅度站不住脚。

美国C-17是这一级别运输机的标杆,兼具战略运输与战术起降能力。C-17使用四台最大推力18.9吨的PW2040涡扇发动机(波音757也是使用这款发动机),最大其中重量278吨,最大载重量78吨。如果运20A真的具备66吨的载重量,那就说明运20A仅用C17运输机63.5%的发动机推力(12吨VS18吨)就实现了后者84.6%的载重量(66吨VS78吨),也就是说在单位推力实现的载重量指标,运20A比C-17高了33.65%!

但是,运20A的整体气动设计明显并没有高出C17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些明显的不足,比如C17使用了増升效果明显的“吹气襟翼増升技术”和翼尖小翼。当然,C-17为了满足野外场地战术起降,机体重量或许付出了代价,但是整体来看,运20A的气动设计水平不会高于C-17,所以用发动机功率为基础进行横向比较和倒推,66吨的载重量显然是个大卫星。

换装涡扇20的运20B将于今年亮相,换发后的运20B性能将会出现脱胎换骨的提升。涡扇20的性能参数目前不得而知,但是参考CFM56(世界上最成功的商用航发,据称涡扇20是对其测绘而来),涡扇20的推力有望超过15吨。凭借更优秀的气动设计水平,运20B的最大载重量将超过伊尔-476的60吨,没准真能达到66吨,成功实现别人帮咱吹的牛B。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运输机的航程主要与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载油量和发动机的耗油率三个数值有关。运-20换装国产涡扇-20发动机后,飞机最大起飞重量、载油量与发动机耗油率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D30KP-2发动机是俄罗斯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研制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最大推力为12.5吨,涵道比2.42:1,耗油率为0.71(产生单位机械功所需消耗的燃油量),装备4台D-30KP-2发动机的运-20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为220吨,载重为66吨,最大航程为7800千米。

据网上的相关资料,涡扇-20发动机最大推力为16吨,推力提升了30%;涵道比达到5:1,提高了1倍,大涵道有利于发动机动能转化率,涡扇-20的耗油率将大幅度降低约30%,可能少于0.50。

现在可以作一个简单计算了,推力提升30%,运-20飞机最大起飞重量将可提升到290吨,留有安全余度,最大起飞重量应该为280吨左右,预示着运-20将可以装更多的货,载更多的油。这样的话,飞机最大载重与载油量都可以增加30%左右,最大载重将提高到90吨,可以多装30至40吨航空煤油。虽然推力与起飞重量的提升会加大总耗油量,但耗油率又降低了约30%。

飞机最大起飞重量增加30%(航程相应减少)、载油量增大30%(航程相应增加)、发动机的耗油率降低30%(航程相应增加),三个数据累加在一起,估计运-20飞机的最大航程将增加30%左右,由7800千米增加到10000千米以上,各型指标基本与C-17持平。


红龙军团长



今年早些时候,卫星拍摄到的运20运输机的原型机783号,其左侧机翼下换装了一台WS-20发动机,这可能是WS-20发动机最后的测试阶段(仍需几百小时的累积测试时间),如果测试后没有太大的设计缺陷,WS-20发动机有可能最早在今年末正式的服役了。

运-20是我国21世纪自行设计与建造的战略运输机,它的研制成功一举扭转了我军战略运输的极度紧缺!但,由于发动机研制的艰难性和复杂性,运-20运输机目前使用俄制“伊尔-76”运输机的D-30KP2发动机(仿制型号是WS-18性能有提高),使得整体性能和设计最大运载量没有发挥出来!D-30KP2发动机是1970年代的产品(俄军新型的伊尔476也不用它了),已经没有多少改进和升级余地了!所以,要使用20运输机发挥出全部性能和最大运载量,就必须加快WS-20(涡扇-20)发动机的研制进程。


D-30KP2是中涵道比发动机,推力为12500公斤力,大量的安装在“伊尔-76”运输机上,当时性能还比较好,但是受1970年代技术水平的限制,再将它用在运-20这样现代化大型运输机上显然是“千里马配旧鞍”!
早在2014年试飞院的“伊尔-76”就全面测试了WS-20发动机,而目前是由运-20的原型机安装测试,数据将更加的准确可靠。

目前受俄制发动机功率的限制,运-20最大载重量在43~45吨左右,与设计要求还有有不小的差距,而WS-20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6000公斤力要超过D-30KP2发动机的12500公斤力较多,而且运-20自身重量要比伊尔76MD和伊尔476都要低,货舱设计空间更大!所以,运-20运输机在安装上WS-20发动机后,理论上可以最大装在66吨的货物飞行4400公里。

如果,今明两年WS20测试获得圆满成功,它将安装在后续制造的运-20运输机上,会彻底的补全了运-20的最后一块短板,运-20也将彻底成为完全由我国自己研制的战略运输机。
从航空工业设计美学的角度来看,运-20目前使用四台D-30KP2发动机外观显得有些不协调。

总体来说,运-20 战略运输机由于研制的时间要比世界上其它型号的大型运输机晚,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具备较明显的后发优势!不论是在发动机功率,低油耗、飞机的航电设备、机身体积…都会更加完善一些,并且全面的附和我军对它的要求,目前运-20估计有十架左右的数量在服役,但这只是低速生产的第一批次,包括WS-20发动机在内,它的深度改进还需要一段时间,一个机型至少要服役50年以上的时间,这样的久就会让运-20逐步完善,5~8年之后的运-20后续生产型号性能会有较大提高,也许最大载重量到达70吨。


皇家橡树1972


运20载重目前还达不到66吨,在这里要说清楚运输机的载重一般是最大载重,运输机空载的航程和满载的航程是不一样的,这是个基本常识问题。

关于飞机的指标其实有很多种,最大载荷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最直接的体现了运输机的性能的直接指标,中国运20目前采用的D30发动机,最大载荷应该在55-60吨左右。

那么飞机的最大载荷与什么有关?当然是与最大起飞重量有关,最大起飞质量是包含了自身飞机的重量(包含飞机的内油)和附带的货物,最大起飞重量是跟飞机自身重量、还有空气气压、发动机的种类推力、飞机气动设计。

而运20换装涡扇20发动机属于发动机类型的升级,因为D30发动机是属于小涵道比发动机,而涡扇20属于大涵道比发动机,所以涡扇20的推力肯定有所增加的。

但是由于运20本身自重没有太大改变、气动外形也保持不变,在不考虑环境因素的情况下发动机的推力增加对于最大载荷的提升非常有限,因为飞机气动设计摆在那里,你的翼面积就那么大,所以单纯的飞机增加推力提升有限。

根据空气动力学飞机产生的升力是翼面积上下的压力差产生的,所以翼面积越大升力越大但是翼面积越大飞机越重阻力越大,所以飞机的最大载重量的提升不是一个单纯的推力问题。

根据推算换成涡扇20之后,运20的最大载荷能提高到65吨左右,但是由于涡扇20是大涵道比发动机所以更省油,运20在最大载重下的航程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李晓伟


运20是我国新一代四发、大型运输机。他和歼20一样,同样引起了我国军民们的关注。它也存在和歼20同样的问题,飞机已经造出来了但没有适合它的发动机使用。我国的航空工业都被航空发动机这一短板制约了,不管是我国气动布局还是材料力学这方面都不逊色于美国,但却因为航空发动机这一短板迟迟超越不了美国。所以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还需要更加努力,任重而道远啊。

下面再来说说运20。有消息称120有望在今年换装涡扇20航空航天发动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运20也将会和歼20一样更上一个台阶,它的运载能力将大大提升。可是它的运载能力最大的极限是在哪里呢?

沐风从网上搜了一下消息。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20吨,最大载重量为66吨,最大航程7800公里。以目前的这种状态来看运20并不可能达到这种能力,可是换装了涡扇20发动机之后,会不会达到这种水平呢?沐风认为不太可能的,即便是换装了涡扇20发动机运20的运载能力也不会达到66吨。下面就通过世界上两款主流的运输机来比较一下。

伊尔-76是前苏联的一款优秀的运输机,直到现在还在服役。运20没有装配涡扇20之前的状态差不多和伊尔-76相同。但是伊尔76的最大载重量在40吨左右,直到换装了最大推力14.5吨的PS-90A发动机后,伊尔-476的最大载重量才达到60吨,虽然运20的设计技术要比伊尔-76高很多,换装发动机之后也不会超过极限的66吨。或许和伊尔一样,也是60吨。

美国的C-17是这一类运输机中的佼佼者。C-17使用四台最大推力18.9吨的PW2040涡扇发动机,最大载重量才78吨。不是看不起我国的航天工业,觉得现有的阶段,运20的运载能力,还没有办法达到66吨。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也并不排除意外的可能。毕竟我们的祖国带给我们了太多的惊喜,在歼20出现之前,我国还一直吵吵着隐形战斗机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沐风谈兵论道


运20作为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装备部队的一款大型战略军用运输机,该机的成功装备服役代表了我国终于结束了过去在战略运输任务上一直依靠进口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历史。所以运20的出现不仅仅是我国在大型军用运输机领域的一大突破,更是我国国家实力发展向更远的战略层面迈进的直接证明。

当然现阶段的运20虽然从性能上来说和世界先进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已经不相上下,但是在使用的发动机上却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运20运输机上使用的还是俄制D30KP2或者国产版本的涡扇18发动机,由于该发动机研制年代久远,虽然其推力够用,但是由于涵道比和其他一些参数的限制,让装备这款发动机的运20后期在提高最大起飞重量、增加作战航程上受到了很大的瓶颈限制,所以我国在运20装备服役之后,就一直在快速推进传闻中的涡扇20发动机装机运20的研制工作。根据运20研制总师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20吨,最大载重能力能力高达66吨计算,运20军用运输机的载重比已经全面超越目前在军用运输机中最先进的美制C17运输机的载重性能了。而运20运输机能够在更小的最大起飞重量的情况下最大载重能力达到66吨,这已经能够说明我国在运20的整机空重控制、质量更轻、寿命更长的复合材料的应用上有了长足进步。当然在复合材料降低的空重和一定的最大起飞重量的情况下,要想运输更重的货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航程换载重,也就是在最大起飞重量一定的条件下,载重能力越强作战航程就越短。
但是对于军用运输机的战略运输性质来说,肯定不能容许载重和航程二选一的情况出现,所以要想在载重能力和飞行阻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作战航程,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其装备耗油率更低的发动机即可;或者是要想继续通过增加最大起飞重量来保证载重量和最远作战航程的提升,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飞行阻力一定的条件下给其装备耗油率更低、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即可;比如美国的C17军用运输机之所以最大载重量高达77吨和拥有高达28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就是其装备了4台单台推力高达17吨的F117大涵道比发动机,所以其能够拥有更大的作战航程和更大的载重量。
回到运20现阶段装备的D30KP2/涡扇18发动机上,尽管D30KP2发动机最大12.5吨的推力可以满足运20以最大220吨的起飞重量离地,但是这并不是运20的最佳数值,因为从整机的推重比来看的话,现役运20的推重比只有0.227,和主流的大型飞机规定的0.25的最佳推重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所以我国全新研制了推力更大的新型发动机,也就是传闻之中的涡扇20发动机,该发动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直径更大,也既是涵道比更大,涵道比更大的发动机除了耗油率更低外,最主要的就是推力要更大一些,比如世界上推力最大的GE-90-115B高涵道比发动机最大推力高达58吨,这也是因为其使用了直径高达3.43米的涡轮风扇叶片,这具直径巨大的涡轮风扇也为其贡献了整机推力中的大部分推力。所以涵道比更大的发动机除了耗油率一定更低外,最重要的就是发动机的推力更大了。
虽然现在只有形似涡扇20的大直径发动机装机试飞的照片,该发动机的最大推力等详细参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现有的D30KP2小涵道比发动机能够拥有12.5吨的推力估算的话,涵道比更大的新型涡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至少在15吨左右的水平,这样等以后运20换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后,就算是保持现有的66吨最大载重不变的前提下,其最远作战航程也要比现在更远。如果真的以单台推力15吨计算的话,那其最大起飞重量就高达265吨,这样在空重不变的情况下,其最大载重量将高达将近80吨,已经和美国的C-17军用运输机不相上下。
所以我们在看到一款直径更大的发动机已经空中试车多年的情况下,该发动机装备运20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换装了推力更大发动机后,运20无论是在作战航程、载重量还是起降距离上都将有一个质的提升,到那个时候运20将时一款无任何短板的大型军用运输机,也将是一款能够满足我国陆军战略投送任务的中坚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