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已有373万人申领山西“健康码”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琳)“健康码”是疫情防控期间重要的身份识别依据,也是我们每个人健康出行、每一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安全保障。3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卫健委了解到,截至当日11时,山西“健康码”申领人数已达到373万。

3月3日,在太原市的一家大型商场,山西晚报记者注意到,在出入口,工作人员除了要给进场顾客测量体温外,还要求其出示“健康码”。一些还没有下载的市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行注册申请。“之前看到好多地方都要求登记,只要注册一下就行,挺方便的,还可以减少接触风险。”刚刚注册申请完健康码的韩女士说。

随后,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卫生服务热线12320了解到,自健康码上线以来,咨询人群一直在上升。“特别是近3天来,日均咨询量都在2000人次左右,太原的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其他市。”12320卫生热线负责人张哲慧介绍,咨询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申请过程中如何填写个人信息的一些问题。

省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王瑞杰介绍,山西“健康码”是以居民填报的健康数据为基础,结合公安、通信管理、交通、卫生健康等部门的防疫大数据信息比对校验后生成的个人专属二维码。作为我省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省通用、动态管理、跨域互认”。按照要求,省内人员和拟入晋人员需通过“支付宝”等网络平台自行申报,“支付宝”提供实名认证,经数据分析后分别生成红、黄、绿等三色“健康码”。具体申请“健康码”的办法是:山西省内人员和拟入晋人员可以在支付宝APP内搜索山西“健康码”,选择对应城市,按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如实填报个人情况申领专属“健康码”。如果已经申领,可以通过支付宝APP—卡包—证件查看。

连日来,我省着力加强山西“健康码”推广使用,有效利用山西“健康码”防疫大数据信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出行、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社会生活稳定运转。

为此,我省正在进一步强化公共场所应用。要求凡是出入公共场所的人员,均要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按要求亮码、亮证、测温后通行。重点围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写字楼、医疗机构、小区、村镇等生产生活场所,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商场、超市、酒店、饭店、公园、景点等商业场所,公交车、客运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场所,进一步强化山西“健康码”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各市、县(市、区)要切实加强山西“健康码”普及推广的宣传引导工作,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以及“两微一端”等新媒体,通过新闻媒体、社区通知、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发布、张贴海报、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普及推广手段,进一步引导群众及时了解使用山西“健康码”。

“考虑复工复学的需求,一是研发了钉钉扫码实名登记功能,替代目前的纸质实名登记,避免交叉感染;二是研发了家人代申领健康码功能,由家人代老人、小孩申请健康码。”王瑞杰说,下一步,我省将在现有“健康码”识别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扫码功能,自动记录人员出入轨迹,加大推广“健康码”在各类场景中的使用,有效控制交叉感染风险。

提醒

申领“健康码”时,要先弄清什么是“居家隔离”

“为什么我申请的健康码是黄色的?这还能不能出门啊?”3月2日下午,来自吕梁的闫先生致电山西12320卫生热线。工作人员经询问得知,原来,闫先生自疫情发生以来就一直待在家里没出过门,他认为自己一直处于“居家隔离”状态,就在申请“健康码”时,在“您是否处于居家隔离中”一栏中选择了“是”。卫生热线负责人张哲慧介绍,连续三天来,每天都有2000人次的电话在咨询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是大家没有弄清楚“居家隔离”的概念,工作人员不得不一个个解释,然后引导大家重新填写信息。

对此,张哲慧提醒广大公众,在申领“健康码”时,一定要先弄清楚这一概念。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居家隔离呢?什么人员必须进行居家隔离呢?

第一,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后仍需在当地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第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比如和上述病例一起工作、学习、生活或者别的密切接触,并且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须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

第三,外地返晋人员:从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原则上在当地集中隔离点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从中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须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

属于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隔离医学观察未满14天的,在申请“健康码”时,申报“您是否处于居家隔离中”这一问题请选择“是”。

红黄绿三色“健康码” 全省实行数据共享

我省建立起全省范围内的“健康码”共享机制,经审核生成的三色“健康码”全省实行数据共享。

其中,“红码”有效识别高风险人群,通过系统可识别我省重点管控人员和湖北疫区等地计划返晋人员,同时也有效管理我省高风险人群出省。“黄码”识别包括自述有症状和正在居家隔离的中风险人群。通过对“黄码”的判定,能够有效避免中低风险人员升级成高风险带来的危害。持“红码”“黄码”人员隔离期满,并符合防控相关规定后,可申请“绿码”。

“健康码”具体的认定标准是,“红码”是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含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未满14天的治愈出院确诊病人);与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正在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从湖北等重点地区来晋的人员,或者到过湖北等重点地区来晋、返晋的人员;来自其他特定地区的人员;其他需要纳入“红码”管理的人员。

“黄码”是有发热、气促、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接触过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病人的人员;居住或暂住地同一楼道有过确诊病人或密切接触者的人员;有跨设区市旅居经历的人员;来自省外较高风险县(市、区)的人员;其他需要纳入“黄码”管理的人员。

“绿码”是“红码”“黄码”以外的人员。

在日常工作中,对持码人员采用分类管控措施。“绿码”人员:经测温后,准予通行。“红码”和“黄码”人员:按照规定送定点医院医治或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在此提醒公众,务必保证“健康码”填写的真实性。个人申请“健康码”时已作承诺如实填报。同时,信息填报后将进行后台核验,一旦发现谎报瞒报等情况,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严禁冒用他人“健康码”。全省防疫检查人员会对“健康码”和身份信息双重核验。“健康码”是动态监测的,因此不可截图使用。有关“健康码”问题可咨询支付宝在线智能客服,或山西卫生服务热线0351—12320人工客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