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免見面”招聘期間,應屆求職者別因糾結這些,錯過了最佳時機

伴隨著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防範疫情的同時,很多地方政府也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線上招聘新模式。

不見面也能招聘,也可簽約認定。這為諸多的求職者提供了新的應聘機會。

可多數應屆生做應聘選擇時,對自己卻毫無職業規劃,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喜歡做什麼,要做什麼。一通亂投簡歷後,得到面試通知,什麼準備都不做,屁顛屁顛就去參加了。

這樣的後果,要麼是入職後並不喜歡手裡的工作,要麼就是薪酬低於當地市場水平。更有甚者,因為糾結,錯過了應聘的最佳時機。

他們糾結的無非就是:

是工作,還是考研?

是上班,還是創業?

是進大公司,還是小企業?

是要薪酬福利,還是學習機會?


“免見面”招聘期間,應屆求職者別因糾結這些,錯過了最佳時機


是工作,還是考研?

通常有這類疑問的,都不是那種主動積極愛學習的學霸。因為學霸已經在此之前做好決定,開始了考研備戰。

而那些對讀書還是工作,猶豫不決的人,通常都是想為自己晚幾年進入社會找藉口。

他們一邊準備考研,一邊又對應聘躍躍欲試,尤其是當身邊的同學一個個拿到offer時,他們的心簡直奇癢無比。

最後的結果也可想而知,要麼考上了一個普普通通的研究生,要麼隨隨便便進入了一家公司。心裡還叨叨著:“沒事,我也能邊工作邊考研”。

對於此類應屆生,我的建議是:趁早選擇清楚你的方向。你可以拿出兩張白紙,客觀地寫上各自的好處和壞處。當你看著兩張紙的對比,心中的天平自然會像有利的一方傾斜。


“免見面”招聘期間,應屆求職者別因糾結這些,錯過了最佳時機


是上班,還是創業?

有這類疑問的應屆生,其實還是蠻有自己想法的。

他們要麼在大學期間,邊讀書邊做著兼職。要麼他們在大學期間,經常參加校園創業的項目。要麼已經開始自媒體變現,做主播、做自媒體、拍VLOG……

客觀地說,我不認可成功學,所以也並不建議毫無工作經驗的人創業。因為一是要有特長,二是要有人脈,三是要有資本,最後關鍵就是能自律。當這些都處於很低位置的時候,創業的基礎是十分不牢靠的。

可是,大學畢業,本身就是個夢想綻放的年齡。大家都有著孤注一擲,一心追夢的衝勁。

所以,我也給一個比較折中的建議:給自己制定一個“試水”的期限,在這個期限裡不顧一切,不怕荒唐地追逐夢想。如果期限過了,夢想仍未實現,那就先把它放在未來的土壤裡種著。先腳踏實地地工作,等待種子發芽。


“免見面”招聘期間,應屆求職者別因糾結這些,錯過了最佳時機


是進大公司,還是小企業?

作為應屆求職者,糾結公司類型時,主要還是會考量薪資福利和未來發展。

其實除了這兩點,我們在選擇時,還要考慮到自身的個性和公司的企業氛圍。只有當自己的個性和企業的磁場相互吸引時,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在工作中做出一番成就。

雖然社會上的企業林林總總、各不相同,但無非也就大企業、中小公司、機關單位這三大類。


熱衷同僚競爭的人適合大企業。

大企業因為有健全成熟的制度,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也都好過一般企業。在這樣的企業工作,能夠得到很多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對一個人在行業的成長十分有利。

但是,大企業最大的弊端就是競爭激勵,狼多肉少。大家都是能人,你在拿出努力幹勁的同時,還要有獨特的手腕和一流的技能,這樣才能處理好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


想創業的人可以選擇中小公司。

中小公司仍處於發展階段,這類公司的創始人通常是“有能力”的實力干將。可是因為公司體制不健全,薪資水平參差不齊,工作劃分模糊不清。

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你要做好身兼多職的準備。不過,這十分有利於你快速瞭解公司運營情況,掌握行業資源。


能慢慢熬的人適合機關單位。

機關單位的鐵飯碗屬性我就不多說了,在這樣的環境裡,你要能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背鍋”。

因為各種事情都要逐級請示,逐層批示,效率是比較慢的。而且他們因循章法,所以在材料的撰寫上,一定要有較強的邏輯能力。


“免見面”招聘期間,應屆求職者別因糾結這些,錯過了最佳時機


是要薪酬福利,還是學習機會?

在面試時,談薪酬居然是最難以啟齒的一步。有時候你費勁爭取了面試機會,卻在談薪資時支支吾吾。

我最不建議你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現在是個新人,我向大家學習,所以你看著給吧”。因為這一句話,就暴露了你在面試前沒有做好準備。

企業衡量人才的時候,並不是看你有多少證書,考試有多少分,更多的是看你能為企業創造多大的利潤。

一個不懂得把自己“賣”出好價錢的人,又怎麼能夠為企業創造利潤呢。因此,你需要為自己做好下面的分析。


1、提前瞭解市場行情,調研職業薪資水平

你可以通過招聘平臺,查詢每年的職業薪酬排行榜、專業薪酬排行榜等信息,大致估算應聘職位平均薪資,以作參考。

除了瞭解薪資區間,你還要分析市場需求狀況,瞭解目前就業市場中對該類人才是供不應求還是供大於求。


2、衡量自身價值,找到自身的精準定位

你可以通過學校背景、專業背景、實習經驗、專業技能等方面,衡量自身的價值。

如果你還具有公司需要的其他技能,比如PS圖片處理能力、視頻剪輯能力、編程能力等等,一定也要“吆喝”出來。畢竟,你可以完成多項工作,為公司節省人力成本,當然也值得更高的工資。


3、瞭解該公司的薪資體系、薪資構成

很多應屆生以為談到的薪酬,就是到手的money,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談薪酬時,一定要了解就業所在地的工資繳稅標準,社保個人繳納和公司繳納的比例分配,加班費、差旅費、年終獎等如何計算。


“免見面”招聘期間,應屆求職者別因糾結這些,錯過了最佳時機


相較於已有從業經驗的“王者”們,作為2020年應屆畢業的求職者,“線上招聘會”簡直就是黑鐵與王者的對決。

因此,為了把自己“賣”個好價錢,應屆生除了準備一份漂亮的簡歷,更要學會“擇業”和“吆喝”。

最後,你還有哪些談薪技巧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關注我@小妖靈靈,每日分享我的職場技能和變現經驗,輕鬆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