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有人说罗永浩将锤子科技的总部搬到成都是一大败笔?

西贝郎




当时锤科是在几近断炊生死之际做出的决定,融资回来的钱已经耗尽,老罗各处化缘无门,最后开始卖身,在陌陌上开直播、跑得到去做专题,融来了三五斗,但依然杯水车薪,锤子科技彼时已经开始裁员。


而由于锤科的资方有两家成都公司,即四川讯游科技和成都抱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因此与成都有了一丝渊源,加之成华区当时力度空前的招商引资,对于地处西南的成都,成华区又是成都相对科技和商业氛围落后的主城区,对于引进知名企业的渴望让锤科和罗永浩嗅出了一线希望。双方几次接洽,老罗在给见过世面不多的成华政府官员稍作“展示展望”,看到官员均面酣耳热双眼发光后,开出了天价:数亿元规模的投资。结果居然被一口答应下来,相比当时老罗是心跳加速的。


锤科在成都市的办公地

成华区之所以敢拿出数亿元投资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或许他们当时并不清楚锤科的情况)在于当时内陆地区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模式:以国有资金的投资公司与目标招商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再设立退出机制确保国有资金保值增值。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对于地方政府可以一下子扩大引资额度,随便就是投资几个亿(虽然资金来源往往一部分来自本地资金)招商引资政绩报告会很好看。同时一旦赌中了一家“独角兽”(抱歉这里我只能用“赌”字)无论从扩大税收、投资回报还是政绩工程都是里子面子都有。于是两方一拍即合,成立成都锤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罗永浩老师考察成华区

下面说结论:1、成华区以巨额国资投入解锤科燃眉之急、救罗胖生死之际,于锤子有恩、为政绩增色、替成华扬名,好事一桩;2、政绩为先,拿巨额国有投资压一家私企的未来,风险巨大,市场经济智商略显不足。但是,约定了退出机制,部分实现了风险对冲,不失为内陆城市招商引资一种选择;3、锤子科技以一己之力一人之名力抗理想主义和工匠精神大旗,诸代锤子手机不失为国产手机上乘之作,而且这是一家国内为数不多的真正为了做手机而做手机的企业。如果这种公司可以成功后仍不失本色,世界就会变得有趣许多,所以成都政府这种力挺民企的魄力和勇气,无论初衷如何,其行为还是值得肯定;4、至于说锤科入川是否是一招坏棋,其实我觉得问者想多了。作为浸淫手机行业和工业制造业多年的锤子团队,以及看透玩尽资本市场的老油条罗永浩老师,无论在专业领域还是市场资本层面都比你我这样的看客有见识和聪明的多。资本策略永远与市场和利益互动,至于一城一池一地一隅对于如今的科技企业,已经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最后,衷心祝福罗永浩和锤子科技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可以坚持初心,也希望成都的锤子能够越来越坚挺……(想歪了是你们自己的事)


好物一百


先讲一个笑话,有人问一个人:“吃泡面不健康,你为什么要吃泡面?。”,这个人回答:“我都混到吃泡面了,还在乎健康?”,这句话放在罗永浩身上也同样合适,我都要死了,你还告诉我搬到成都是一大败笔?

罗永浩曾解释了在成都的长远发展,“从长远方向看,我们搬到了成都。”罗永浩确认,已经将锤子科技搬到成都,北京、深圳一半人跟着来了成都。

罗永浩为什么要搬家到成都呢?

一、锤子科技资金链紧张,没有成都基金可能就死了

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生存,2016年锤子科技资金链濒临断裂,即将倒闭,锤子科技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情况。 而手机行业太费钱了,所以要不断融资,锤子科技也一样,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前几期的投资人也应该有点灰心丧气。

成都市政府领投下10亿人的投资可以说解了燃眉之急,搬家到成都也不无问题。

二、政府扶植对初创企业至关重要

企业要做强,发展,必须要政府的政策和减税等支持,如果搬家到成都,无疑可以成都一家高科技企业,成为成都市政府的扶植对象。在这里不得不提阿里巴巴,杭州的扶植才成就了阿里巴巴。

三、成都的科技正在发展,人力成本更低

成都是西南的重镇,科技公司不断发展,特别是腾讯研发《王者荣耀》的团队就来自于成都的天美工作室,而成都的人力成本更加便宜,可以减少开支。

所以,搬家到成都是最好的选择,对于罗永浩来说。


毛琳Michael


虽然有人说锤子科技把总部搬到成都是一大败笔,但小编认为这一次罗永浩做对了,而且是非常对。那些说搬错了的人应该绝大多数是吃瓜群众,或者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经商,什么叫商业。小编不才,可以跟据自己的观点来解答。

一、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生存,生存下去最大的条件就是资金链,现金流,如果没有现金,没有资金那么就会很快死亡。

想一想当时锤子科技在2016年的情况就清楚了。如果经常观注锤子科技,关注罗永浩的人,就会非常清楚,锤子科技在2016年的时间。虽然小编不是锤子科技的的员工,但是也可以从侧方面来看,来形容,觉得2016年锤子科技,锤子手机到了一个非常危急的关头,说得不好听的一点,就是在生死存亡的一线间。无论是资金,还是什么,锤子科技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情况。

如果懂行的人就会清楚的知道,做手机,玩手机是一个非常耗钱的事情。自从互联网手机风行以来,做得最成功的就是小米和华为,再次就是锤子了。其他的做起来都不怎么成功。无论是阿里,还是360;无论是乐视,还是联想。锤子手机,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前几期的投资人看到锤子手机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也应该有点灰心丧气。罗永浩一直消费的情怀,一直所说的匠人精神到了2016年的时候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在这个时候,对于罗永浩来说,是非常郁闷的,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处处拉投资,处处找人去合作,可是找来找去没人愿意与他合作。眼看锤子就要倒闭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成都市政府领投下10亿人的投资,光市政府就有6亿。10亿是什么概念,想想大家都会很清楚,10亿完完全全可以打造一个新的品牌出来。也是小编所知,这也是成都市政府的首次,以前在成都那么多年,从来没听说过,成都政府给谁投了多少次,而且是6亿。这次直接参与投了6亿就说明了其重视程度,罗永浩看到这么多钱,能在危急时刻给他雪中送碳的,不能不有所表示,当然把总部搬到成都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二、一个企业要做得大就必须和政府合作,得到大力的政府支持,有政府强有力的后盾,做起来才能顺风顺水,也才能步步高升。

锤子科技的名气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特别是在一线城市里基本上属于中游水平。在这里不得不提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发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二巨头,除了马云的精明强干之外,离不开杭州市政府的支持,离不开浙江省的支持。同理,锤子科技也一样,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还是杭州都一样,因为这些城市本身高科技的公司都很多,锤子科技很难得到其重视和大力支持。

而成都就不一样了,一来成都本身就缺少这方面的高科技公司,缺少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成都迫切的需要有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加入,好起示范效应。而罗永浩的锤子科技恰恰属于这方面的公司,一个缺钱,一个缺知名的公司带动成都的本土企业和示范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一拍即合,就成了这次姻缘。

如果说锤子的坚果2卖得好,是锤子科技起死回身的产品。那么小编认为,锤子科技把总部搬到成都,不仅仅是起死回身,更是一次凤凰涅盘,或者是一种强大的转折点。成都市政府的6亿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政策。这说明以后的锤子科技将会享受更多的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政府的支持,而且是大力的支持。有了成都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那么锤子科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罗永浩能运作恰当,那么锤子科技就真的就会有一翻作为。

三、从另一种角度来说:锤子科技总部搬到成都是好事是天大的好事,也是锤子科技走向辉煌的开始。

虽然锤子这个词在四川是一种不好听的词语,但是呢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锤子科技来说,是利大于弊,而且是天大的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一个公司要获得政府的支持是非常之难的,只要搭上政府支持这班快车,有了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那么做起来就将会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成都市政府引进锤子科技,说明了一种趋势,一种态度。也从侧方面的说说明了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政府会在这方面的大动作,锤子科技应该乘这个浪潮和趋势大发其力,做到精益求精。

以前锤子科技缺钱,缺现金流,做起事来有点力不从心,想讲求工匠精神,有点点那么无力。现在有大的资金支持,足够锤子科技发力了。也足够锤子科技把锤子手机或者相关的产品做好了。

希望锤子科技越做越好,不辜负粉丝们的支持和信赖。


Jack张1986


感谢您的阅读!

败笔?!呵呵,我对此表示缄默!6个亿的投资,拉不来一个锤子?

2017年,成华东方广益投资公司(国有企业)。这家位于成都的企业,投资了6亿资金。这对于锤子来说,无非是一剂强心剂。所以,对于处于资金问题的锤子,自然无比欢喜。

不过,我们现在很好奇,到底是成华投资公司的投资靠前,然后才建立了锤子科技总部?还是先通过锤子总部,再获得投资呢?

我们从工商信息中获得,罗永浩在2017年6月23日成了锤子科技,也就是说锤子在6月份还没获得投资资金。在成立了锤子科技以后,就获得了成都市成华区国有企业的投资。这里面我们似乎知道一些,成都公司的建立是有原因的。

通过地图查询,这家公司的地址正是在成都成华区。

而后来7月份的著名的野望,同样在成都。

所以,锤子为了投资在成都成立公司,这才是主要的目的。现在看来,在成都作为锤子大本营,可不是一个败笔行为。


LeoGo科技


搬哪里怎么会是败笔?成都作为中国中心新一线城市辐射整个中国,地理位置不算差!人工成本也比北上广便宜!最大的败笔是锤子自己产品的品控问题,锤子手机是我见过品牌手机品控最差的,没有之一!不黑不粉,17年在京东买了三个锤子手机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定的,系统真心觉得好用,但是都差不多半年各种故障,黑屏,重启死机,摄像头打不开…保修回来,机器外壳都是裂的,投诉说给我补偿,补偿也没给我!真心无语了!


西藏移动谭某某


罗永浩把总部搬到成都之后,野望科技也随之诞生,这很可能是锤子科技以后的名字,所以说锤子在四川方言的梗,也不必再多说。至于搬迁成都是不是最大败笔,就目前来说,不好下定论。地域确实会影响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比如当初天涯社区就曾有机会把总部搬到北京,可是邢明认为北京人才流动性大,过于浮躁,并不适合社区人才的培养,所以就没搬。

从现在天涯的衰落是可以倒推天涯当时的决定属于判断失误,可锤子与天涯的情况不同,很多人觉得成都适合养老、不适合创业,太过片面。一方面,成都作为西部重镇,人才优势是有的,新一代年轻人在互联网的熏陶下,已经很少有偏安一隅、得过且过的心理。

另一面,比较关键的是,锤子虽然暂时免于破产的危险,但这一品牌在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依然尴尬,像金立、魅族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老罗总不至于以为有了政府的支持就会稳如泰山了。所以这种激烈的竞争形势,由不得锤子安生。

当然,远离北京,难免会有一些损失,比如信息滞后、人才流失等等,总之不站在北上广深这种城市中难免感受不到一线炮火的声音,可能会影响决策者对形势的敏感度和判断。但以锤子目前的处境看,搬到成都的好处,大于这些潜在忧虑,这是罗永浩的考虑。比如成都政府对互联网公司的大方态度和急于引进知名企业的渴望,就是锤子手中很好的一张牌。

以前锤子经常困于资金问题,而如今有了政府的背后支持,罗永浩将会有更集中的时间用来打磨产品,所以搬到成都,锤子获得的政策优势将会更多。


不管怎么说,成都也算是救了锤子一命,即使这个品牌并没有借此重生,原因也不是单单由搬迁导致,算不上最大败笔。


歪道道


首先,谁说总部搬到成都就成了败笔?我认为是无稽之谈!


可能有人说成都科技不够强!但殊不知世界五百强有上百家的中国总部落户成都!

也可能有人说高科技人才大都在北上广深!成都吸引不了高端人才!但大家别忘了,一线城市的很多人才,实际都是内地过去的!之所以不在家乡,是因为原来家乡没有适合自己的舞台!一旦有,很多人是不愿意出去的!或者如果还没有在北上广安家的人,工资不降低的情况下,更愿意回到家乡!想想在北京和成都同样拿50万年薪,哪里更值钱?况且,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的宜居环境,成都悠闲的生活节奏,成都对人才的政策,本身也很吸引人才的!另外,还可以把研发中心放北京嘛!


其次,不仅不是败笔,应该是罗永浩当时的最佳选择!

在锤子新品还没有发布的去年,大家都知道罗胖面临什么状况!成都可以说是他的救命稻草!如果没有成华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光靠一款新品手机,相信也是杯水车薪!所以,对罗胖来说,不管成都的初衷如何,成都对他来说,可以说是知遇之恩,提携之恩,救他于危难之中了!

再次,调侃一下,的确“锤子”在成都的理解会有歧义!


锤子的意思,在四川话里的含义比较丰富,你懂滴!呵呵😊

申明,我不是成都人,前年来到这里,爱上了这座城市!


餐先锋帮转铺


搬到成都怎么成了败笔了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跟生不出男娃怪媳妇肚子不争气一个道理,只把失败归结到一个客观原因,而规避了主观因素。

首先实际上成都的创业环境是十分良好的。第一是科技创新公司众多,成都市政府有一套优惠鼓励措施。第二成都的it业全是比较发达的,坐拥川大电子科大等名校,人才供给不愁。第三成都的it人员薪资远远低于北上广深,房价更没法和这些地区比,生活压力相对较低。因此华为等大厂均在成都都有分部,这也是很实际的选择。

其次,锤子的问题是出在了自己身上,与外部无关。试想成都有那么多上市公司,别人怎么没败笔了?难道单单就锤子水土不服?锤子遭遇的困难在于烧钱太猛导致资金链断裂,缺少优秀的成本管理导致开销巨大,手机市场红海一片等等一系列因素,绝非成都一个城市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大家不要忽略了成都市还投了8个亿给锤子,钱都拿了,居然还成了升米恩、斗米仇?

最后一点,现在的投资人学精了,不再是以前的冤大头。用烧钱的方式砸出来的公司并不可持续。


西瓜南瓜与北瓜


2017年11月7日,锤子科技2017秋季新品发布会启幕,地点是成都大魔方演艺中心。

其实,早在3个月前,锤子科技就因为“获得成都6亿元投资”,而在全国掀起一阵关注热潮。这大概就是锤子科技把总部搬到成都的原因。

不过是接受投资而已,锤子科技何以至此啊?以此类推,难道接受软银投资的阿里,要搬到日本去吗?

不过,根据网上的权威统计数据,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锤子科技6次被传倒闭,5次被传收购,3次被曝光资金链危机。这些说到底,都是资金困境,锤子科技穷啊,净资产甚至一度只剩下20万元,工资都发不起。

最后由于成都政府想引进高科技企业,所以成都政府基金领投,完成锤子科技本轮近10亿元融资。

虽然无奈,其实应该算锤子科技和罗永浩不得不走出的一步。他们总算摆脱了资金的困境。

不过,由于成都再好,也有点偏安一隅。而作为首都的北京,才是各种人才高度聚集的地方。

所有的最新信息、人脉以及能够看见资源潜力,都是北京居多。

所以,如果锤子想走“边缘战略”,先在成都维持住,然后再力图东山再起,的确是好事。但如果想在成都为中心,直接进行问鼎中国手机市场的战争,则的确是败笔。

举一个极其简单的例子就好:如果罗永浩还在东北,而不是在北京,不在新东方成就自己,会有今天做锤子总裁的机会吗?

这,当然不能完全说没有。但概率会降很多。毕竟,更多的城市会有更多数量的人才,更高级的技术等各种资源的高度聚集,而这种聚集效应又会发酵,引来更多的资源和人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偏暗成都的罗永浩和锤子手机,将很难吸引那些志在北上广深的大把人才。这才是最大的败笔。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镁客网


“锤子”在成都是一个特别好玩的词,这样的故事可能已经上演:

一天,成都机场一个小伙进了出租车,

“师傅,去锤子”

“哪过?”

“锤子科技”

“还有啷个MP公司,搞个锤子幺”

-------------------开个玩笑。

罗老师锤子科技总部搬到成都,最大的败笔是将来锤子科技这个品牌如何保存和延续,锤子代表了罗永浩引以自豪的“工匠精神”,正是这股“天生骄傲”的气质让这个特立独行的小厂商在手机江湖坚持了5年。

罗永浩也曾戏谑的说过要改名,但我觉得锤子这个品牌才是是他公司最有价值的部分,应该轻易不敢动。我查到,成都成立的依然是“锤子科技集团”。管理团队在成都,损失不会大。

至于搬到成都,锤子科技可能失去信息交流、人才,只要核心的产品研发团队在北京,可以保障产品的正常迭代,公司就可以正常经营。

作为锤子科技的实际掌舵者,罗永浩比任何人都渴望成功,6亿元的投资是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做一点让步有何不可,至少是他眼前得以活命的机会。

生存下来,才有机会发展壮大。

也许,“锤子”这个词,将来在成都会有一个让人引以为傲的含义,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