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失去右臂之后,他带领400弟兄三次杀退日军,掩护着团长安全撤退

1937年10月下旬,忻口战役还未结束,日军就从娘子关突破阵地,直扑太原。中国守军第35军紧急驰往太原坚守,准备以太原为核心吸引日寇,进而进行依城野战。

此时,35军213旅新编第6团奉命坚守在太原旱西门附近。

失去右臂之后,他带领400弟兄三次杀退日军,掩护着团长安全撤退

太原城门

11月5日,日军以主力第5师团(不久后,日军第20师团和109师团第31旅来援)赶到太原城北,并且与第35军的城外部队发生激战。

日军以飞机10余架,大炮数十门轰击35军阵地,随后又以步兵向太原冲锋前进。

按照作战任务,新编第6团坚守在太原城旱西门阵地。第1营和第3营阵地在城墙西北角上,第3营在旱西门外第一线阵地。

失去右臂之后,他带领400弟兄三次杀退日军,掩护着团长安全撤退

日军第五师团

当天下午,日军以一个加强大队(约1500来人)冲向旱西门。第6团在团长续儒林的带领下,用机枪、手榴弹和大刀打退了鬼子的多次进攻。

日军以波浪式攻击前进,如蝗虫般涌来。全团人马坚守阵地,躲在战壕之中等鬼子靠近了再打。日军猝不及防,被打死甚多,但仍不甘心继续冲击阵地。

战至傍晚,日军惧怕夜战才纷纷退去。第6团伤亡不小,尤其是坚守在第一线的第3营折损了三分之一,副营长贾天喜腹部受重伤。

失去右臂之后,他带领400弟兄三次杀退日军,掩护着团长安全撤退

日军进攻

第3营是全团战斗力最强的队伍,三营长梁锴在军中素有悍将之称。让三营坚守第一线,可以为后续部队构筑阵地、调集兵力争取更多时间。

6日下午,日军开始突破第35军阵地。日军以数十门大炮、20余架飞机从城西北的牧羊场向城内炮击。在旱西门阵地,仅半天时间就落下了炮弹上千发,旱西门外围掩体几乎全部被炸毁。最前线的第3营阵地几乎被炸平,士兵损失殆尽。营长梁锴带着仅剩的弟兄撤离了阵地。

日军炮火太猛,团长续儒林命令各部向城内收缩,寻找掩护再行歼敌。

失去右臂之后,他带领400弟兄三次杀退日军,掩护着团长安全撤退

7日拂晓,日军开始发动全面进攻,日军总兵力大约有3、4万人,将近3个师团的人马。守军第35军和外围各部与日寇围绕太原城展开了生死决战。

团长续儒林让各部将手榴弹、子弹、大刀全部拿出,准备与鬼子决一死战。续儒林团长亲自带队冲锋,多次突击到日军中去与鬼子展开激烈肉搏。

血战终日,第6团死伤惨重,团长受创多处,不能继续指挥,梁营长接下全团指挥权,继续率部冲杀。

失去右臂之后,他带领400弟兄三次杀退日军,掩护着团长安全撤退

梁营长带着全团与日军在旱西门附近的沟坎边、麦田里进行白刃战,杀得声音响彻天空,热血如注,敌我战到难以分辨的境地。

天黑之后,日军再次撤退,持续了一天的战火终于暂时停息。

失去右臂之后,他带领400弟兄三次杀退日军,掩护着团长安全撤退

8日拂晓,日军继续发起猛攻,战斗更加激烈。三营长梁锴冲到第一线指挥时,一发炮弹落在身边爆炸,他的右臂当场被炸断。梁营长忍住剧痛抓起一把泥巴敷在伤口上,用衣服将伤口裹严,用大刀拄着从阵地上退了回来。

激战到下午5点,日军用榴弹炮击毁太原北门城墙,数千日军从北门涌入城中。守城部队见城破难以坚守,于是下令各部突围撤退。

失去右臂之后,他带领400弟兄三次杀退日军,掩护着团长安全撤退

日军从北门进入

此时全团人马已经不足三分之一,军官只剩下了团长续儒林和三营长梁锴。梁锴不愧是悍将,在团长负伤自己也断了一臂的情况下,竟左手持枪率领仅剩的400来弟兄冲入鬼子阵地,三次打退数倍于己的日军,护着团长冲出了重围。


全团最终突围到石楼附近集结,清点人数大家才发现原本一个1600多人的团,竟然只剩下了200多人,可见此战伤亡之惨重,牺牲之壮烈。日军多次冲杀,多次死伤,预计也伤亡在七、八百来人。

失去右臂之后,他带领400弟兄三次杀退日军,掩护着团长安全撤退

日军攻占太原

最后,仅剩的200多人辗转到了临汾,以此残兵为基础组建起了特务第4团。

血战旱西门,守军新编第6团鏖战1500日军4昼夜,以牺牲决死的精神给予了日寇极大杀伤,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