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從百度離職後,陸奇的下一站會是哪裡?

簡介:我們寫過幾篇百度的文章,並且在陸奇離職前分析過百度公司的業務情況和陸奇對於百度的作用。現在,陸奇離職的傳言成真,我們接下來分析一下:陸奇將會去哪裡。

從百度離職後,陸奇的下一站會是哪裡?

來源 | 小商幫科技

作者 | 左刀

1、

我們在5月初曾經寫過一篇《百度能否重回浪潮之巔?》,分析過百度當前的業務情況,以及陸奇對百度的作用。現在,陸奇離職的傳言成真。

資本市場已經做出了投票,而各路媒體關於百度和陸奇的各種總結文章也已經非常多了,不過除了靠誇張博眼球的文章之外,其餘的也基本都沒有逃出之前《財經》雜誌寫的幾篇文章以及百度百科的範疇,所以我們就不去湊那方面的熱鬧了,今天從另外一個視角來分析:接下來陸奇最有可能去哪裡?

這個視角僅從邏輯進行分析,可能會被打臉,各位感興趣的可以作為參考。

2、

在分析之前我們還是大致看看陸奇的職業生涯簡介,以此來分析後續可能的職業軌跡:

1、198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留校執教;

2、1992-1996年,留學於卡耐基梅隆大學,並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繼續留校進行博士後研究;

3、1996年-1998年8月,加入IBM的Almaden研究實驗室;

4、1998年-2008年,加入雅虎,並從普通工程師成長為資深副總裁;

5、2018年12月-2016年9月,加入微軟,成為微軟執行副總裁,四大業務部門負責人之一,帶領10000多人的團隊,並直接向CEO報道;

6、2017年1月-2018年5月,加入百度,任COO,主要負責百度的產品、技術、銷售及市場運營。

關於陸奇的過往業績,各位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的介紹,他能在微軟成為“微軟最有權勢的華人”,“微軟與比爾蓋茨並列影響力五人之一”,甚至“美國科技圈最有權勢的華人”並非浪得虛名,在微軟期間,陸奇領導了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365、SharePoint、Exchange、Yammer、Lync、Skype、Bing搜索、Bing應用、MSN及廣告平臺在內的多項業務,

在微軟期間,陸奇最為人稱道的業績:一是讓Office相關的產品在面臨諸多競爭時,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業績,一直是微軟最賺錢的業務;二是重塑了Bing業務,從加入微軟時微軟搜索業務僅佔領了8%的市場份額,到離職時已經達到20.9%的份額,並取得了盈利,從而讓華爾街的分析師們“閉嘴”。此外,在內部諸多業務的整合方面,陸奇也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尤其是在微軟人工智能的戰略上,陸奇的提案得到了CEO的大力支持,併成為微軟未來AI的主要戰略方向。

而在百度任COO期間,陸奇的作用有目共睹,從業績上看,陸奇來到百度之後,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百度的業務出現了大幅提升:4月27日百度發佈了一份遠超華爾街預期的亮眼財報,其中第一季度百度總營收2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淨利潤6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77%。這是百度連續第三個季度營收增速保持在20%之上,收入、利潤雙雙超預期。

在業務上,陸奇進行了聚焦,將非核心業務裁撤和歸併,聚焦於信息流和AI,尤其是在推動百度的AI戰略上功勳卓著,不僅僅在無人駕駛領域對各個部門進行了歸併和整合,並制定了Apollo和DuerOS的整體戰略,而且將AI應用於信息流等業務層面,從而讓百度信息流能夠更有效,更賺錢。

正是因為陸奇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方面的高手,更是管理和戰略方面的高手,並且,擁有極為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所以陸奇才會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都被人稱道。

從百度離職後,陸奇的下一站會是哪裡?

外界一直盛傳,陸奇每天要工作18個小時:通常凌晨4點起床,先查郵件,然後在跑步機上跑4英里,邊跑邊聽古典音樂或看新聞。早上5點至6點到辦公室,利用這段不受別人干擾的時間準備一天的工作,然後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以後,有時候他也會在半夜給同事發郵件。

而陸奇對於同事的郵件和微信,幾乎每個都會親自回覆,不管該同事是否是底層的同事,甚至注意到同事生活中的細節,讓人非常驚訝。

筆者的朋友曾經在凌晨2:30左右,在百度附近的餐廳中遇到過陸奇,謙遜,沒有任何架子。

微軟前CEO斯蒂芬·鮑爾默認為:“陸奇集資深專業技術知識、出色的領導能力和廣泛的商業知識於一身,在業界是非常罕見的奇才”。

而即便在從百度離職時,李彥宏依然稱讚陸奇:“自Qi去年一月加入百度以來,公司發生了很多積極向上的變化。我和廣大同學一樣,都對他正直的人品、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在技術及商業領域的敏銳洞察力印象深刻。在公司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戰略指引下,無論是在移動生態下的搜索和Feed雙輪驅動,還是在AI方向上的Apollo生態建設、智能家居場景探索、ABC商業拓展,以及百度核心技術能力和前瞻技術方向的持續佈局、引領和創新,都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公司整體業務也在快速前進。這些都與Qi及所有同學們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綜合而言,小商幫科技認為,陸奇擁有如下幾種能力:

1、極為豐富的科技型大集團公司管理能力,毫不拖泥帶水;

2、戰略上敏銳的洞察力和執行力;

3、極為旺盛的精力和學習能力,豐富的行業知識;

4、正直、無私、情商高、注重細節、一絲不苟。

這些品質,同時在一個人身上出現是非常罕見的,這也是為什麼陸奇從百度離職後,資本市場有這麼劇烈波動的主要原因——陸奇走了之後,大部分人都不相信百度內部的管理者會有任何一個人擁有同樣的能力,而百度的改革也到了“深水區”,即便是李彥宏,也並不一定能順利推動下去。

3、

正是因為陸奇是如此的與眾不同,所以,在陸奇最初從微軟離職之後,曾經與BAT都傳出過緋聞,因為無論是哪家公司得到陸奇,都會得到實質性的幫助。但陸奇最終選擇了All In AI的百度,這其中固然有他和李彥宏的交情,也有他的理想——在AI領域有所建樹,而百度當時是BAT中唯一一家在AI領域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和資源的企業。

陸奇加入百度後曾經說過:“百度將會是我職業生涯的最後一站”。或許,當時在與李彥宏溝通的理想主義氛圍內,李彥宏給與了他極大的權限,陸奇認為,自己會在百度實現自己所有的理想,從此沒有遺憾。

但遺憾終究還是來了,雖然具體的原因外人無從得知,但“深水區”的壓力,以及沒有財權和人事權,最終讓陸奇功虧一簣,按照陸奇快刀斬亂麻的風格,選擇以最快的速度離開而不是陷入內部的纏鬥,對大家都是負責任的。

對於陸奇而言,接下來完全退休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最多也就是短暫休假。而接下來的發展方向無外乎幾個方面:

1、成為一家知名IT大公司的高管;

2、進入投資領域;

3、自主創業,或者成為一家創業公司的CEO;

4、進入高校或者研究所。

從陸奇的履歷來看,小商幫科技認為,首先,陸奇全職進入高校或者研究所的可能性並不大,兼職有可能。對於這樣一個在產業界工作多年,並且為了實現理想能夠過著苦行僧一般生活的人,高校或者研究所並不能滿足陸奇的要求,無法讓他感受到事業的快感。

所以,剩下的就只有前三個選擇。

再看投資領域。

首先,陸奇並沒有投資人的經歷,在投資方面總體而言是個門外漢。當然,很多有過產業經歷的人,最後都選擇進入投資領域,陸奇要做到迅速融入投資領域,其實也沒有太多的障礙,因為他的專業背景、人脈、學習能力等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投資是否能帶來產業領域實現具體的產業目標帶來的快感,這恐怕是很難的。

其次,在投資領域很難發揮陸奇現在有的各種能力,尤其是大組織、全球化的管理能力,這種調動各種資源來做事情的感覺,實際上是會上癮的。

所以,陸奇全職做投資,目前來看可能性也不大,當然,非全職的做或者做一段時間還是有可能的,比如小米的雷軍,在順為資本也任職,但很顯然不會把主要精力放在順為。

所以,剩下最有可能的就是兩條路:自主創業或者擔任創業公司CEO,以及成為另外一家IT公司的高管。

陸奇生於1961年,到2018年已經57歲了,再過三年,就會到60歲的花甲之年,雖然這個年齡對於陸奇而言也並不算老,但重頭再來,從創業公司做起,挑戰還是非常大的。

畢竟一家公司從零開始,哪怕陸奇的人脈再廣,能力再強,要做到一個大公司的格局,至少也要有3年左右的時間,而且,還有失敗的風險。這個階段,工作的辛苦程度可能會超過他在微軟和百度的辛苦程度,而各種資源調配來看,又遠遠達不到大公司可調配的能力,此外,還要承擔失敗的風險。

唯一一種可能就是,創業公司做的項目在全球是領先的,技術對未來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市場空間巨大。

前Intel中國研究院的兩任院長方之熙、吳甘沙,這兩個陸奇的復旦校友就是走的這條路,從Intel出來後,方之熙成為了創業公司致象科技的CEO,做的是國內目前很熱門的芯片領域研發,吳甘沙和另外一位復旦校友趙勇則成立了馭勢科技,專注於無人駕駛領域的研發。這兩位目前都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方之熙面向的是物聯網時代,而吳甘沙則面向無人駕駛場景。

從陸奇的經歷來看,小商幫科技認為,其最有可能的,還是去一家大型的互聯網公司,以一個大平臺來實現他在AI領域的大夢想。而且,出於市場空間是否巨大以及落葉歸根的情節,這個公司在國內比在國外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國內能用得起陸奇的大企業,也就是:騰訊、阿里、華為、小米、京東、滴滴、美團、頭條、360等企業,數量並不多,當然,如果算上一些國企,包括半國企的聯想一類的企業,則會更多,但陸奇去這些企業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有了微軟和百度的經驗之後,權利束縛過大的企業,他再選擇去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從創始人對於公司的掌控力來看,能夠容得下陸奇,且給與巨大發展空間,且和陸奇的擅長領域能夠契合的就更少。

實際上,我們認為可以縮小範圍到:騰訊、阿里、頭條這三家公司。

華為管理層相對穩固,而且外來人員並不一定吃香;小米以硬件切入物聯網,陸奇在硬件方面沒有太多的經驗,在IoT的思維方式上可能會與雷軍有區別,當然,陸奇主導過和小米的IoT領域合作,而且在國際化和全球化管理方面,也有一定合作的可能;京東規模相對阿里太小,而且總體技術方面也不算強,在AI領域佈局不多,老劉的個人掌控也比較強勢,不適合陸奇;滴滴雖然發展神速,但在發展中沒有鞏固服務和體驗,導致業務護城河並不深,總體業務方向上與陸奇也有出入;美團和360等公司在方向上與陸奇差距較大,比較難契合。

從百度離職後,陸奇的下一站會是哪裡?

而騰訊和阿里都有足夠的發展空間,老闆對於人才能夠充分放權,而且在AI領域也一直大動作不斷,之前也與陸奇有過接觸,也能開的起足夠的籌碼,因此去到任何一家都不會意外。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在無人駕駛領域開始有大動作,在車載領域也進行了AI In Car的戰略,但整個騰訊的AI佈局較為分散,例如騰訊邊緣的AI鳳凰,打敗了成名的絕藝,陸奇如果到來,其管理能力和整合能力,將會給騰訊帶來組織架構上的新面貌,對騰訊而言,如果能挖到陸奇,在未來的佈局上將會更加出色,技術實力上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也能給騰訊的國際化帶來新思路。

而對於阿里巴巴而言,IoT剛剛升級為集團內部第五條賽道,與電商、螞蟻金服、雲以及物流並列。IoT不僅僅是物聯網的佈局,也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各類前沿科技的佈局。這個賽道對於阿里巴巴的未來極為重要(參考小商幫科技的歷史文章《阿里巴巴將IoT提升為集團主賽道,意味著什麼?》),而且,這個賽道在未來將有可能會整合現有的ET大腦,達摩院等資源,發展空間巨大,非常適合陸奇發揮自身的各種優勢。關鍵看阿里有沒有這個誠意和魄力。

今日頭條在AI方向上投入很大,而且發展非常的快,業務的全球可拓展性以及邊緣可拓展性(比如加入電商、影視製作、遊戲等)都非常的強,但快速發展中已經暴露了很多的問題,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有國際化視野的人員來進行管理和整合,以期在發展中能夠做到又穩又快,這樣的人屈指可數,陸奇算是一個非常適合的人員。畢竟,陸奇在AI以及信息流領域經驗很豐富,也有很強的國際化視野和人脈,對於頭條成為全球化的大集團是非常有幫助的。

此外,國外的大公司如亞馬遜、谷歌、FB等也有可能,但相對而言國內公司的可能性更大。

4、

綜合而言,陸奇的去向按照優先層級分別為:

去大公司任高管

自主創業或到創業公司任CEO

進入投資領域任職

進入高校或者研究所任職

其中,如果去大公司的話,從業務契合度和能力匹配度來看,我個人認為理想的優先級別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合夥人,IoT董事長,全球化戰略顧問),今日頭條(集團副總,全球業務董事長,公司戰略顧問)和騰訊(集團副總,AI董事長,戰略投資部顧問,可能做AI、信息流,無人駕駛等跟百度類似的工作)。

當然,如果陸奇去了海外(雖然總體上可能性較小),則可能去谷歌,FB,亞馬遜等公司任職,個人認為最有可能的是亞馬遜,其次是FB,最後才是谷歌,因為谷歌和百度有競爭關係,未來如果牆倒了,會面臨直接競爭的尷尬。

以上分析僅供感興趣的朋友參考。

來源

| 小商幫科技

作者 | 左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