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館閣體到底好不好?寫醜書的都說不,為什麼?

白樺林151835724


館閣體是一種科舉考試用的書體,是一種有專門用途的書體,明代的時候被稱為臺閣體,創始人是明代的沈度。

館閣體主要特點是三個字:烏、方、光,筆畫乾淨、墨色烏黑髮亮,結構標準統一,非常適合考試。

而醜書,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顧名思義,我一般理解為一種結構比較醜的書法,也就是現代比較家流行的一種書法。

它強調結構變形和誇張,故意產生強烈對比,使章法、結構看上去不夠美觀。

我覺得館閣體沒有好不好的問題,任何一個東西都不能用簡單的是非去評價。就像一個人,你也不能簡單的以好人和壞人去評價。

我們高中的政治課本就告訴我們了,要辯證的去看待問題,在古代它是一種考試用體,受到眾多學子的追捧,現在它沒用了,歷史上比它好的小楷多了去了,大家喜歡別的字體了而已。

至於寫醜書的書家,他們反對館閣體也正常,已經為他們的理念正好相反。

不知道你怎麼看?

同意的朋友麻煩賞個贊,關注一下啦。


不二齋


在如今的所謂“書法界”,提到館閣體基本都是全盤否認,其實我們如果不帶個人偏見,用批判的眼光來看,館閣體有其獨特之處。

館閣體被人詬病和批判的理由無非就是千人一面、缺乏個性。但批判者往往選擇性失聰,無視館閣體的優點:強調楷書的法度和共性,要求規範、美觀、整潔、大方。

我不知道批判館閣體的人認真讀過沈度等人的小楷沒有(附圖的心經局部為沈度所書),個人認為其小楷並非僵化,反而具備更多靈性,附圖的成親王和清末狀元劉春霖小楷,也是各具特色、猶以成親王小楷的辨識度最高。

現今書家以強調所謂的個性為由,大力批判館閣體,其“良苦用心”更值得人深思。我們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的“自由”是建立在規則之內的,突破規則的自由是不健康的價值取向,只有熟知規則、掌握規則才能有更多的自由境界,那麼所謂的批判者,是否能寫一個法度森嚴的館閣體呢?

批判館閣體者,更多的是將其作為自己不肯下苦功夫、投機取巧的遮羞布,也是醜書者標榜個性的幌子而已。





三悟軒


其實當代書壇很有意思,一方面整體書法水準和審美能力都陷入書法史上的最低谷,好幾十年未曾有大師級書法家出現;另一方面,館閣體也好,醜書也罷,被批得體無完膚,似乎找不到一種主流書體。

客觀地說,就書法水準來說,一些館閣體高手所達到的高度現在所謂的書法大家都難以比肩。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從藝術的角度來說,館閣體的確是缺少個性的,在藝術高度上也就很難做到完美了。



很多人以為館閣體是明清科舉的特有產物,其實並非如此。幾乎是從科舉考試開始後便使得館閣體也應運而生了。只不過到了明代因為帖學盛行,書體也以行楷為主,二王和歐趙書風盛行一時。正統年間,翰林院和文淵閣的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寫了大量姿媚勻整的制誥碑版,號稱“博大昌明之體”,也就是臺閣體。到清朝時被稱為館閣體。


其實館閣體的出現基本上就是為科舉服務的,其特點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方正、光沼、烏黑以及大小均勻。這些特點決定了館閣體在藝術格調上的侷限性,明朝中後期時很多書家意識到了這一點,轉而師法晉唐。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等人共同創造了明朝中後期的書法主流。

對於館閣體的爭議一直存在,醜書家們極力批判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為這是書法史(如果醜書也能寫進書法史的話)上出現的兩種審美極端。關於醜書的爭議我就不在這裡討論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醜書要想得到大眾的認可幾無可能。但是現在對館閣體持肯定態度的人並不少,比較有代表性的書家就是田蘊章先生。


田蘊章先生認為,館閣體取法於二王、歐、顏、趙等書家,成就是主要的。他甚至說否定館閣體等於否定王羲之,是不可取的。持類似觀點的書家當然不止田蘊章先生一個人,包括啟功先生等人都曾對館閣體有過諸多肯定的評價。

就我個人而言,拋開館閣體的藝術侷限性不說,至少在大眾審美方面可以秒殺所謂的醜書。所以,館閣體註定可以在書法史上佔得一席之地,醜書卻未必能在書法史上留下身影。


驚龍軒


說到館閣體,不由想起網上傳說的“衡中體”,高考名校衡水中學幾乎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漂亮的“印刷體”,改卷時可以多得幾分卷面分。

館閣體其實就是科舉制度的產物,唐代的幹祿體、宋代的院體是其起源,至明清的臺閣體、館閣體發展至頂峰。

在以書取仕和殿試製度的功利刺激下,歷代文人以其為人生必修課而沉酣其間,也無可厚非,畢竟在那個印刷術不發達的時代,館閣體作為一種官方文字,起到了今天印刷體所起的作用。

當然,館閣體雖以其美觀、大方、易識、易書而受到老百姓喜歡,但其藝術性稍差,缺乏個性,沒有變化,趣味性不強。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館閣體書法是明清官方取仕和實用的一種書體,還有些累似現代的印刷體的功用。館閣體書法非常講究法度森嚴到極致,將就循規蹈矩,平正工穩,筆畫堅實,大小均勻一律,這種書法字帖由於太過循規蹈矩,千篇一律,面目雷同,形式刻板,缺少變化,且為官場應用文字,清代以來人們一直對其微詞多多,從實用角度看他因為極度規範嚴謹,易懂易識,便於大範圍廣泛流通傳播,對於實用價值方面來說,是有其一定的意義的,否則也不可能從宋代發源而在官方沿用至清代。但從書法的藝術性來看,價值的確不大,但也不失參考意義。對於館閣體我們應當歷史的一分為二的看待,不應一拳打死,全面否定。


陸潤庠




吳其浚





劉春霖



其實,從這些館閣體代表人物的書法作品看,書法極見楷書功力,結構平衡端莊,用筆厚重,骨力內涵,甚至有的人如劉春霖的書法作品在具有楷書紮實功力的同時,筆畫剛勁瀟灑,結構嚴謹,書風穩健秀雅。

但從書法的臨摹學習和初學書法的取法角度看,不易與初學,特別是現代。不過館閣體的一些基本特點也有我們取法的地方,如規範端嚴,法度謹嚴,筆筆不苟。與應規入矩方面也有可以參考之處。


翰墨書道


從實用的角度說,館閣體是最好的(沒有之一)~優點,書寫自然,規範流暢,欣賞門檻低,易於普及(與大部分初學者的認知不同的是,館閣體其實入門門檻很低,技術上一點都不難,只要稍加訓練,任何一個人都能寫一手漂亮的館閣體);

從藝術欣賞的角度說,館閣體千篇一律,抹殺個性,審美價值不高。

館閣體很漂亮,但藝術欣賞的標準,從古至今都不是漂亮,從來不是!漂亮僅僅是最初級的審美趣味(其實類比一下演員就能知道,漂亮的小鮮肉太多太多,但最偉大的表演藝術家,跟長的漂亮不漂亮關係不大)

所以歷代書家,對館閣體評價都不高。除了辦書法學習班以此為生的人,真正的書家沒有誰肯一輩子把精力花在館閣體上~


明心止水


館閣體和印刷體本來就是最漂亮的中國書法之楷書,如今卻成為沈鵬、張海、曾翔、王鏞、劉洪彪、沃興華、王冬齡、胡抗美等十六醜書臭匠及其徒兒徒孫捧臭腳者的攻擊對象[機智][機智][機智]醜書臭魚爛蝦,醜書指鹿為馬,醜書拉幫結派,醜書抱團取暖,醜書害人不淺,醜書垂死掙扎…… 附:醜書一幅,誰能告訴大家作者的名字???


百年孤獨88043061


館閣體很好,不是一般的好。寫不上的人都說不好。


白樺林151835724


說館閣體不好的人都是為了給自己的醜書找藉口。我們雖然需要個性,但也不能無節制的亂寫。


館閣體的由來

館閣體在明朝時稱為臺閣體。在館閣以及科舉考試中就會用到這種書體。它是屬於官方的書體。它的特點是勻稱、方整、凝重……這樣的字體便於閱讀,有利於普及推廣,在當時來說它就相當於現在的宋體字。

在科舉考試中一手好的館閣體有利於好的成績,它是士人爭相學習的對象。

館閣體缺乏個性,但不妨礙它的美觀

館閣體看起來千篇一律,缺少變化,更談不上個性。但是誰能說它不漂亮呢?總比醜書看上去順眼吧?

書法可以有個性,但每個人寫的字都不一樣,如果把每個人寫的字都稱做個性,那還談什麼書法?

寫不好館閣體何談個性

有些人連基本的字都寫不好,卻又要到處賣弄,說什麼自己的書法是個性美,超凡脫俗,更有甚者說自己開創了一種字體。我不知道他們憑什麼這麼說,難道隨便畫畫就是書法,就是開創了新字體嗎?

館閣體的中規中矩恰恰說明要寫好它需要真功夫,而不是隨隋便便就可以寫好的。一個人如果連最基本的字體都寫不好還談什麼自創?

現在浮躁的社會給了醜書空間,任何事情都講究個性,不管什麼門類只要有個性就受到追捧。書法不同於其它的藝術,還是中規中矩一些好。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留言評論!我是聽濤軒書法,謝謝!


聽濤軒書法


肯定館閣體類似於肯定八股文;否定"醜書"相當於否定朦朧詩。什麼意思?八股文差方不是功夫,而是情感韻味,沒有感情、沒有內容、空洞無物,滿紙腐朽氣息,這是八股文。所以,民國以來有識之士提倡白話,力斥舊文,尤其及對八股文。書法也一樣。館閣體想寫好當然也不容易。但是,館閣體沒有感情,沒有性格,沒有趣味,沒有活力,所以清朝中後期有識之士大倡碑學,正式抵制館閣之弊!再觀醜書。其實,並沒有所謂醜書這個概念。好比沒有醜詩的概念一樣。在二田的誤導下,大家把富於現代意識,富於創新精神,積極探索新的審美空間的書法作品冠名以醜書。實則是二田居心不良。我們能接受朦朧詩,現代派詩,就應該能接受醜書。當今書法界真正應該做的應該是打倒印刷體,打倒手寫美術字,打倒殭屍般的腐朽的如同八股文一般的二田式新館閣體,迎接書法創新的新時代的萬紫千紅的春天,實現書法藝術的真正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