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钮文新:利率市场化要关注股市承重

钮文新:利率市场化要关注股市承重

央行引导货币市场利率(shibor)下行,同时逐级放开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上限,中间还有一些货币工具(比如MLF)当作“指挥棒”,从而最终实现“利率双轨合一”,基本完成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应当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个过程。但我们认为,这个过程越短越好,甚至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最好能够一次性完成。基于当下中国央行的行政控制了,一次性解决利率“双轨合一”问题不仅没有障碍,而且站在整体金融市场和全社会的角度看,一次性完成“双轨合一”成本最低。

中国金融改革习惯“渐进式”,但这样的改革推进方式一定要依据不同的改革事项,以及改革的不同阶段“灵活处置”;是一步到位,还是渐进推动,要以社会代价最小化为考量的前提。比如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从“零”开始的时候,由于路程遥远,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事需要一步一步做扎实,加之当时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敏感度都不还不够,就算有点震动对全社会经济成本影响不大,我们可以用“先外币后本币,先大额后小额,先贷款后存款”的递次逐级推进。但现在不同了。中国金融市场深度已经大大提升,对经济的影响力今非昔比,加之资本市场对利率的敏感度已经有“过度之感”,所以任何利率的细微变化都将意味极大的社会成本。

实际上,“利率双轨制”就是利率改革不到位的结果,而且一渐进就是10年,此间中国经济、社会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比如一方面,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被管制,维系在2%以下,对储蓄存款的吸引力每况愈下;另一方面,银行储蓄流失之后的流动性偏紧,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大起大落,而促动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暴涨,全社会融资成本大幅上涨,资本市场低迷萎缩,并由此导致各式各样的金融空转。叠加之后,中国金融恶性循环,脱实向虚。

钮文新:利率市场化要关注股市承重

这是难以估量的经济代价,如此惨痛的教训迫使我们今天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但就像踢足球,不管前边如何盘带过人、传递渐进,到了临门一脚时刻必须坚决果断,而绝不能继续“渐进”。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已经到了“临门一脚”时刻,这个过程越短越好,让所有可能风险一次性释放,然后市场预期立即转好,反而让市场调整快速完成而变得平稳向好。

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看到,美国摆明了一个很烂的情况,与此躲躲藏藏,不如让各色风险充分暴露,该政府管的政府管,该市场消化的市场消化,整个过程中市场调整非常有序有度。实际上,当市场投资者已经把情况想象得很坏的时候,实际表达出来的真实情况反而会“好于市场预期”,加上过程中有高级人物频频发言,给投资者以正面激励,于是市场会得到有效提振,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市场心态管理”技巧。

钮文新:利率市场化要关注股市承重

但是,我们的做法往往是只做不说,往往是不断让市场自己去猜,而且明明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样的好事,却在不断强化市场“负面感觉”。比如,利率“双轨合一”的确会让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上升,但为什么不去突出“货币市场利率不断走低”的效果。实际上,鉴于储蓄存款负增长,货币基金套利交易的结果,市场化利率的理财产品大量发行,银行存款利率已经不是市场资金成本的决定力量。也就是说,就算银行存款利率在放开管制后上升幅度较大,也不会过大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尤其不会对企业融资成本构成过大影响。

也正是基于“银行存款利率上升不会大幅提升市场利率”的判断,所以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的“临门一脚”需要快速完成,而不是拖泥带水地渐进推动。实际上,近期中国股票市场调整有些失速,原因多方面,但从市场反应看,它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投资者担忧利率没完没了上涨密切相关。我们坚持以往的判断:股市关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顺利推进,既然股市是为企业提供核心资本、股权资本的场所,那为什么股市不该是金融市场的核心?所以,我们不该允许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国股市构成过大、过长的下行压力,而无论如何都应该支持它健康、平稳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