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哈佛教授:美國外交為何失去戰略思考能力

哈佛教授:美國外交為何失去戰略思考能力

參考消息網1月22日報道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13日發表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斯蒂芬·沃爾特的文章《美國為何如此不善於制訂外交政策?》稱,美國不同尋常的歷史經歷、地理上的隔絕、巨大的國內市場、普遍的無知以其制度特徵削弱了其形成可行外交政策戰略的能力。文章編譯如下:

上任近三年後,特朗普成功地增大了戰爭風險,推動伊朗逐步重啟核計劃,促使伊拉克要求美國準備撤軍,令歐洲盟友感到驚恐,使俄羅斯和中國看起來更代表智慧和秩序。遺憾的是,這種戰略上的短視遠不僅限於中東。

美國什麼時候變得如此不善於制訂戰略?美國並非從來就無法展開戰略性思考。杜魯門政府在二戰結束後面臨巨大挑戰,但該政府推出了在數十年裡造福美國及其盟友的遏制政策、馬歇爾計劃、北約、在亞洲的一系列雙邊聯盟以及一系列經濟機構。同樣,老布什政府以相當微妙、專業和剋制的手法操控了蘇聯的解體、德國的和平統一和第一次海灣戰爭。這兩個政府都不完美,但它們善於構建戰略。

國力強大導致無知傲慢

矛盾的是,今天的問題之一是美國自冷戰結束以來一直享有的顯著首要地位。因為美國如此強大、富有和安全,所以基本不受自身行為後果的影響。美國犯錯的時候,付出大部分代價的是其他國家,美國尚未遇到一個可以迅速利用錯誤的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

還有傲慢自大。美國人始終自視為他人的楷模。他們還認為,世界各地的差不多其他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要效仿他們,加入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並且逐漸變得跟他們一樣。美國領導人堅信他們符合歷史潮流,認為他們正在推動一扇敞開的大門。當強大的全球趨勢已經在推動世界朝著他們希望的方向前進時,誰還需要一項連貫、複雜和精心設計的戰略?

此外,正如保羅·皮勒在其重要論著《美國為何誤解世界》中解釋的那樣,美國不同尋常的歷史經歷、地理上的隔絕、巨大的國內市場和普遍的無知削弱了它制訂可行外交政策戰略的能力。

金錢政治影響決策流程

美國民主制度的關鍵特徵也加大了制訂和實施連貫的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的難度。當大多數公眾漠不關心時,政策流程更容易被國內外遊說集團掌控,金錢在政治中發揮如此重要作用的時代尤其是這樣。外交政策變成了由最響亮、資金最充足的聲音或一小撮富有金主的偏好所主宰的競技場。美國可能比現代歷史上的任何大國都更容易受到外國影響。

不斷髮動戰爭需要強有力的國家安全機構、越來越多的政府秘密和逐漸擴大的行政權力。總統及其幫手發現為保持聲望或者給他們青睞的政策爭取支持而說謊越來越容易。

外交行動結果無人在意

以現在的處境,美國的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更像是行為藝術。除了對於開展行動的軍人和外交官之外,美國行動的結果真的無關緊要。

美國領導人唯一關心的就是他在電視上、推特上、更想得到快樂而不是出色領導的選民當中的效果如何。由於美國仍然如此強大且安全,它很可能還可以這樣保持相當一段時間。但美國不可能永遠這樣,美國將繼續錯失使自己變得更安全、更繁榮並且建立一個不辜負其崇高理想的社會的良機。

【本文原載“參考消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