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中心校在鄉村基礎教育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犀利鳥


鄉鎮中心校在鄉村基礎教育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四個字:承上啟下。

鄉鎮中心校在我們福建莆田這邊的鄉下又叫中心小學,或者叫學區,它相當於縣區教育局的“代言機構”。鄉鎮中心校採用校長責任制,舉個例子,我們鄉鎮原本有19個小學,那麼鄉鎮中心校的校長就是管理這19個學校校長的“董事長”,也是我們鎮四百多名教師的“老闆”。無論是我們鄉鎮的小學、中學還是我們鎮的各所幼兒園,全部歸鄉鎮中心校管理。

鄉鎮中心校的領導機構一般是這樣的:一箇中心校校長,兩三個副校長,一個党支書,還有一名辦公室主任,一名工會主席,一名工會副主席,各個學科教研員各一名,財務管理人員一名,再加上雜七雜八的辦事員七八個。

這些領導班子沒有任課,一年到頭相對來說是非常輕鬆的:期初的時候,這些人邁著四方步來到各所學校檢查期初工作,然後看心情對基層學校負責人指出不足及整改意見,至於是否要跟蹤該基層小學校長有沒有整改落實到位,這同樣要視情況而定:學校整體實力不錯的,找個時間再督促一番;而對於那些“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學校,還是“順其自然”吧!

期末的時候,鄉鎮中心校的領導班子也會刷一刷存在感,全體出動一次,進行期末常規查評和期末安全、德育等方面的檢查工作。如何檢查,檢查細不細緻,這也是因人而異的:比較負責任的工作人員在查評時速度比較慢:該校教師批改學生作業有沒有按照規範批改?批改次數夠不夠?錯題有沒有訂正?……這些方面,語文、數學的教研員一般都檢查得比較認真,而其他陪同人員因為業務不是那麼熟,所以這些“閒雜人等”在檢查基層小學教學常規工作的時候往往走馬觀花,他們覺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當然,每個學年的第二個學期,鄉鎮中心校都會舉行一次以鎮為單位的期末考試,這種考試在我們這邊叫“年段過關考試”。“年段過關考試”的意義可重大了:這場考試直接決定教師一年來的教學業績、師德評定、績效工資等方面等級。可以說,這場考試和鄉村教師的名利是息息相關的。相對而言,這樣的考試是比較公平公正的,但也不排除一些為了名利而徇私舞弊的老師——這些老師為了讓自己的考核分多一些,為了多領一些績效工資,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有的教學生如何作弊,有的抓住沒出去監考的機會留校“發揮作用”。對於這種奇葩的老師,鄉鎮中心校領導班子往往會對其“露頭就打”,狠剎歪風邪氣。

同時,鄉鎮中心校還對基層各所學校的財物管理起到一定的監管、審核作用。說簡單一點,就是鄉鎮中心校管理著各所基層校的“錢袋子”:一個學校買了什麼東西需要報銷、做了哪項工程需要消費,都要經過鄉鎮中心校這一關。上頭要撥款給各所基層學校,也要經過鄉鎮中心校的許可和支配才行。當然,生源經費和教師績效工資這兩塊“大蛋糕”,也歸鄉鎮中心校管理。

總而言之,鄉鎮中心校這個機構所有人員的分工不同,工作量和工作強度也就不一樣。在鄉鎮中心校的整個機構中,最艱難的就是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學科的教研員,他們堪稱任重道遠,期末檢查常規工作、第二學期負責年段過關工作,這些教研員堪稱“火車頭”,真正做到憑才華和汗水領工資。

而辦公室主任也是一種比較悲催的苦差事——一般情況下,辦公室主任是一個鄉鎮中心校當中文筆最好的存在,該主任是鄉鎮中心校一把手的“左膀右臂”,當鄉鎮中心校中的其他人解決不了的“硬骨頭”問題,只有經過辦公室主任之手才能迎刃而解。至於其他雜七雜八的工作人員,一般都過著“一份報紙一杯茶”的日子,羨煞一線教師。

我們鎮的鄉鎮中心校還不錯,你們的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謝謝。


微雨潤苗


我國鄉村學校辦學,目前主要實行四級學校體系,由鄉鎮中心校統籌管理,調配鄉村中心小學、完全小學、非完全小學、教學點的資源,以便做好資源更合理的配置,避免浪費。但這種方式實質導致辦學資源朝中心校集中,而非完全小學、教學點則更加薄弱,在當地地位低下,分配到的辦學經費有限,師資力量極為薄弱。這種管理體制,顯然把鄉村學校分為不同的層次,本來鄉村學校的辦學條件薄弱,再分為若干層次,非完全小學、教學點的辦學局面可想而知。


對於這種辦學現狀,近年來已有不少人建議,取消鄉鎮中心校統籌管理模式,讓中心小學、完全小學、非完全小學和教學點成為平行並列的教學單位和獨立的法人單位。從鄉村教育發展現實看,要讓非完全小學和教學點完全獨立並不現實,一些小規模學校、教學點,配備校領導、教師,也會出現人浮於事,最為重要的是,要建立鄉村學區教育發展委員會,負責制訂鄉村學校發展戰略,配置教育資源,並監督具體辦學。


近年來,我國為發展鄉村教育,很多地方恢復或重建了鄉村教學點,可是,鄉村教學點普遍存在小而弱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本應投給鄉村教學點的資源,被用在了中心校,教學點也就只是低水平維持,這很難吸引鄉村孩子留在教學點、村小學習。出現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國鄉村學校的資源配置,是由教育部門和中心學校決定,沒有教師、家長、村民參與,聽取村民、家長意見。比如多年前,我國鄉村撤點並校,就存在一哄而上,不聽取村民意見的問題。現在這一問題,在鄉村學校佈局、配置資源時,依舊存在。


鄉村學區教育發展委員會可由政府部門教育官員(由區縣教育局委派)、各村負責人、學區內所有學校(教學點)負責人、教師代表、家長代表、村民代表共同組成,負責根據上級財政的撥款和鄉鎮教育投入,制定各校的經費預算,並監督按統一的生均經費(根據國家的規定,不到100人的教學點,按100人保障生均共用經費撥款)撥付辦學經費,同時,對各學校(教學點)的教師進行統一管理。這種管理方式,不僅適合鄉村學校,也適合所有城市學區,因為其解決的問題是共同的,即實行民主管理,進行科學決策,保障教師和學生的權利。


熊丙奇看教育


鄉鎮中心學校原來叫“教育組”或“教育站”,主要管理轄區內初中和小,之所以題主問這個問題,有質疑中心學校存在的必要性的味道。

的確,2002年左右撤併中心學校的舉動,將“教育組”改名為“中心學校”,意思就是撤併教育組,以節省人力,精兵簡政。當時的規定是不能單獨設立機構,不能單獨開伙,原教育組成員還要在學校帶課。



但是,規定出臺後,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機構沒真的撤,人員也沒真的回到學校,之後當上級要求放鬆後,中心學校和以往教育組沒有任何區別。

中心學校之所以撤不掉有以下原因。

1、每個鄉鎮學生一般好幾千,學校好多所,教師幾百個,的確有好多事務要做。一箇中心學校管的人數絲毫不亞於一些小的局級單位,儘管行政級別不高,但事務不少。

2、中心學校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教育局科室部門20多個,每一個科室都有任務要落實,而落實任務需要通過中心學校來進行,基層學校太多不可能直接佈置。因而需要人手對接,一般一箇中心學校成員要對接幾個科室的工作,事務也比較多。

3、現在的事務越來越多,工作要求越來越高。黨建、教育教學、各種活動和競賽、安全工作、財務管理、校園基建、資助金髮放、精準扶貧、各類檢查評比、工會活動、教師職稱評模、培訓、退休新進等等,沒有專人負責不可能完成這些任務。



正因為如此,中心學校並不清閒,各類事務也很多。

中心學校管理幾百員工,涉及幾千學生,不可能兼職完成,因而存在有其必要性,這也是其長期不能撤併的原因。你說呢?


文軒閣


鄉鎮中心校在鄉村基礎教育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鄉鎮中心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上接受教育部門的綜合管理,向下領導鄉村各基層小學紮實推進鄉村教育全面振興。

鄉鎮中心校是教育事業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為我國鄉村教育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也可以說是我國鄉村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

鄉鎮中心校是基層學校的管理者。我國擁有不少鄉村基層學校,星羅棋佈地分佈在廣大農村地區,而如何將這些基層農村學校的教育潛力發揮到最大,就是需要鄉鎮中心校來進行綜合有效地管理,讓它們切實能夠實現最大效用。



鄉鎮中心校是教育政策的執行者。我國制定的各項教育政策、法規等需要在一線學校中由理論變為實踐,真正發揮出政策法規的最大貢獻力。而縣教育部門要想將政策法規推進鄉村基層學校中,數量太廣,難度較大,因此必須依託鄉鎮中心校,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地貫徹教育政策法規,讓政策法規可以更實際、更有用。


鄉鎮中心校是教育資源的平衡者。鄉鎮中心校有權對全鄉鎮農村學校的教師、教具等教育資源進行調配,讓全鄉鎮的教育資源可以在更大範圍內均衡分配,讓更多的老師、學生更加公平地享受教育資源。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教育、體制內、公考問題答疑。

東愛雨公考


關於鄉鎮中心校,各地的設置是不同的,以我們江蘇為例,鄉鎮中心校,現在就是中心小學,實行的是中心小學領導村小體制。鄉鎮中心小學的校領導班子,既是中心小學本部的領導班子,也是村小學的領導班子,校長就是全鄉鎮的總校長。

以前,鄉鎮中心校分為初中中心校和小學教育辦公室。後來初中每個鄉鎮只剩下一所了,也就無所謂中心校了。

小學的教育辦公室,是領導中心小學和村小學的領導機構,一把手叫教育助理,其他成員由中心小學校長、成人教育校長、文化業務輔導員(教研員)、勤工儉學專幹和會計組成。

後來,進行教育機構改革,撤銷了教育辦公室,實行中心小學領導村小體制,全鄉鎮的一把手不再是教育助理,也就是不再設教育助理了。中心小學校長就是一把手,配備1--3名副校長,進行具體分工,有的分管中心小學本部工作,有的分管全鄉鎮村小工作,也有的按照工作性質分工,如分管後勤、德育、教學等。

在這種體制下,村小學校長相當於中心小學本部的中層幹部,跟教務主任、德育主任、後勤主任等一個等級,由中心小學校長任命,不在教育局管理序列。

從我們江蘇的體制上看,現在沒有問題中所說的一箇中心校十多人的問題,編制完全在中心小學裡,編制是以全鄉鎮為單位的,村小學的編制由中心小學按照村小規模分配,村小學自行管理,接受中心小學的監督、檢查。工作上,每學期,中心小學至少進行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常規檢查,除此以外還會進行專項工作的檢查。在教學質量上監控上,中心小學會對村小和本部進行質量檢測。

總之,鄉鎮中心小學總管一個鄉鎮小學的人事、管理、財務等,是鄉鎮小學教育的領導機構,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和常規的教育教學工作,全部由中心小學部署、督促和檢查。中心小學領導班子特別是校長的能力,決定著全鄉鎮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效和優劣。所以選好中心小學校長非常重要,特別關鍵。

其他地區是何種體制,歡迎留言交流、探討。


教師妹子一枝花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還是比較有話語權,因為我目前就在鄉鎮的中心小學,中學和幼兒園不歸我們,中心校下轄8所分校,教師140多人,學生3800。中心小學是所有村級學校的政治,經濟,教育直接領導機構,也是所有分校當中教學硬件、師資最好的。

領導組成:一個書記,一個總校長,三個副校長,一個德育主任,一個教務主任,一個總務主任,會計,人事,分校+中心校還有9個校長,此外還有三個辦公室的辦公人員。

說有作用,其實是一種浪費,山高皇帝遠,中心校未必就能對分校實施百分百的有效管理,教學成績也都是中心校比分校強很多。相反,這種由村級學校最後組合由中心管理,所有最好的幾乎都在中心,分校得不到實質的配備。教學硬件設備,師資平均分配,導致教學資源浪費,比如場地,教學樓,操場等。其實個人覺得有中心校的存在,村級學校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資源浪費實在太嚴重了,各種損耗,集中起來,不管是教學資源,還是硬件,絕對比實行中心管轄分校強很多。


泣5136396


中心校負責全鄉鎮所有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教育督促,傳達落實上級各項要求,相當於教育局的派出機構。一個縣有幾十上百所學校,如果全部由教育局直管,是管不過來的。現實情況下,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按慣例,中心校校長由鄉鎮初中或中心完小校長兼任,不單獨安排辦公場所,不設專職幹事,一應事務在現有編制教師中統籌安排。但實踐中往往走了樣,很多中心校從所駐學校獨立出來,有穩定的工作人員和場所及財務預算,不參與具體教學活動,只負責行政管理。

中心校的前身是教育站(有的地方稱教委會),教育站是一個比較正式的管理層級,有黨支部、辦公室、督導室、財務處等內設機構 。九十年代末,筆者曾在教育站擔任過幾年出納員。那時一個鄉鎮有五六千學生,二十多所中小學,兩百多名教師。教育站權力極大,可以統籌轄區學校公用經費甚至自籌經費,任免小學校長,調動教師。一個只有數名工作人員的教育站,每年的辦公、招待等費用常達一二十萬之巨,超過轄區內任意一所學校同類費用。這些錢,都是從各學校身上薅羊毛,因此令老師們十分痛恨。

隨著鄉鎮適齡兒童逐年減少,城鎮化又吸走了很多農村學生,農村學校規模開始萎縮、撤併。曾經五六千學生的鄉鎮,如今學生數不足兩千人,學校也減少到只有五六所。另外,教育經費也統歸縣管,不再由鄉鎮財政負責,教育站的職能減少,且又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必須予以裁撤,設中心校,負責全鄉鎮的教學管理與教育督導等事項。

現在中心校最大的問題,是出現了行政化、官僚化的傾向。有的中心校專職幹事多達十餘人,全部不參與教學工作,嚴重浪費師資,這股歪風需要狠剎。

一是規範中心校幹部職數,每個鄉鎮3人比較合適;二是嚴格核定中心校辦公經費,禁止中心校向下轄學校薅羊毛;三是要求中心校與所駐學校合併辦公,不允許有獨立的辦公場所。


毫米


鄉鎮中心學校是農村縣區近幾年來隨著教育形勢發展而採取管理鄉鎮小學的一種體制形式。在陝西省內各地市採用的也不盡相同。以筆者所在的區來說,全區劃分為十幾個鎮及管委會,鎮內設置有中心學校建制,有一名校長,兩名副校長,其中一名是中心學校本部所在學校的主管業務的常務副校長,一名是主管全鎮成人教育等工作的,辦公室主任一人,會計報賬員1到2人。中心學校主要管理全鎮內小學的教育教學、經費、教師等工作,校長、副校長由區教育局任命,對其負責。

這種管理體制機制及模式也是比較適應目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實際需要的,因為,鎮內小學多則十多所,少則五、六所,要靠教育局直接管理顯然不現實,必須有這樣的機構代表教育局區行使管理權力,因為它發揮著以下作用:一是管理各小學領導教師的任命、調動;二是管理經費的劃撥與使用監督;三是指導小學的教學教研工作;四是教育教學評價與考核;五是管理安全工作等。當然,這種體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人浮於事,辦事效率不高,權力過度使用,不利於各小學的自主發展、特色發展等。這些問題需要採取多重措施並隨著教育改革發展不斷去興利除弊,優化結構,提升效能,使之既能發揮機構應有的功能,又能促進小學教育的科學、規範、多樣化發展,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發展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實現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發展做出貢獻!


楊永厚教授


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我們這裡的中心校原來也叫教委或者教育組,受鄉鎮黨委政府和教育局的雙重領導,肩負著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和統籌管理鄉鎮轄區內小學教育教學的職責。

原來的教委、教育組也好,中心校也好,實際上就是一個小教育局,某種意義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這也造成了機構多、人員多、佔用教師編制的現象發生。為此,當地對“中心校”進行了改革。

一是更名為“中心學校”,把“中心校”與其它小學同等對待。

二是取消中心校賬戶,不再設立會計人員。

三是裁減中心校人員,把人員分配到各個小學,只留幾個人負責中心學校的日常工作。

四是中心學校的職能重點是教學管理和協調區域內各個小學關係。

由於縣域內學校數量眾多,就拿我們區說吧,多達190多處小學。職稱評定、模範評選、教師調配、年度考核等等,事無鉅細,教育局不可能凡事“一杆子插到底”,中心學校或者中心校的存在還是有必要的。只是一定要嚴格控制人數,儘量減少對各學校工作的干預。






老趙的自留地


在我的記憶中一直有中心校,還會時不時下個什麼文件,似乎管著學校和老師,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再沒有什麼關係。

我老家在河北邯鄲雞澤縣,就目前的義務教育而言,從我們那帶之後,本人80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學就開始撤併,4000人的村子小學都得跑到別的村上,不說安全不安全,就是開會折騰也是個問題。直到目前這種情況依然存在。

然而,私立學校風生水起,所謂教育質量還不低,每每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這類學校普遍採用住校制,一個幾歲的孩子就開始集體生活,我是不能接受這種情況的。住校制確實解決了接送孩子的現實情況,但是能夠就近入學,有高質量的教育資源誰會願意讓孩子那麼小就離開家庭相信私立學校的資源是不能給公立教育質量相愛的,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私立學校有存在的空間和市場?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利益驅使應該是主要因素,特別是那麼多教育系統人員參與私立學校建設就更加擾亂了義務教育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