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喜欢独处的人一定是心灵孤独的人对吗?

独饮情仇


人虽是群居动物,但一生中独处的时间不在少数,独处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需要简单梳理下独处和孤独的关系,独处的人不代表就一定是孤独的,孤独的人也不是只有独处时才孤独,哪怕置身热闹人群中孤独依然无所不在。

喜欢独处的人,个人观点觉得大体分为三种:1.性格随和,有稳定社交圈,但自制力强,对自我有要求,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不同阶段的某些时间节点,愿意推掉不必要外界活动,远离纷扰,享受自己与自己的相处时间,不断充实和开发自我。独处不仅是一个人吃饭睡觉,深层次独处的意义在于一种沉浸式的喜悦体验。例如看一本书,研究一项课题,学习一个编程,制作一个手办,想出一个创意,创作一首歌曲,做一项实验等等,依照他们内心的兴趣点发挥出更好状态,不断进步着,这样的独处是非常有益的。

2.性格内向孤僻,社交非常窄,甚至会有社交障碍,独处是为了逃离与人打交道的窘迫感,麻痹自己。生活中独处的时间占大多数,不知道怎么调节改变自己,只是暗自伤心,睡觉听音乐,沉溺虚拟世界等,活在自己的小天地,渴望被了解,也害怕被了解,这种状态的内心无疑是极度孤独的。

3.经历过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特殊事情的人,走出来的人会更加豁达,领悟一定人生真谛,享受独处时间带来的宁静平和,内心不孤独反而充盈丰满。走不出来的人,则沉溺失意和痛苦,内心不仅仅是孤独还是无限的悲苦。


似鹿似马似飞花


不一定,看是因为什么。

在我要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我喜欢独处,是因为我不想被别人打扰,我不想浪费我的时间在别人身上。我每天9.30下班,我要学英语跆拳道化妆,还要减肥跳舞等,我下班后的时间比上班更忙,我同事前任老板等要请我吃饭我拒绝,因为吃顿饭至少一个小时,我又必须23.00前睡觉,请问我哪还有时间学习。也有很多人叫我出去玩,我都拒绝。我觉得,这种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独处不是心灵孤独。

我是个害怕社交的人,我怕和陌生人以及不熟的人接触,我自己会让我自在些,这种独处才叫做心灵孤独!



我是曦曦啊


习惯孤独,这和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以前在外面打工的时候,总是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但是朋友也很多,就是有很多事都喜欢自己一个人,单独的去完成。后来交了男朋友之后,没有怎么过分依赖他,两个人结婚之后,他在外面跑业务,经常聚少离多,我一个人在家看着两个孩子,不管做什么事的话都要带上他们,然后每天也没有什么独处的时间,和小孩子们交流,每天话也很多。每天独处的那一点时间,也就是他们睡觉的时候,然后拿起书或者看一下手机,刷一下小说,感觉还挺享受这种独处的时光。


你们是我的眼


我来分享一下:我在20岁之前,是一个很喜欢热闹的人,身边的朋友也很多。性格也比较外向。

后来,当兵五年,经历的也较多。后来回到地方后,性格各方面也变得成稳了。什么事也都能看得开。结婚有孩子以后,重心也基本放在家庭上。

现在比较喜欢独处,不是说,不入群。有些事情,独处,会让自己更明白想要什么,该怎么去做。而不是浑浑噩噩的,虚度人生。


Chairman89381221


不一定独处的人就是孤独的,以前我也喜欢和朋友们玩和左右邻居说说家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喜欢一个人在家人,下班了就单家里看看电视,就是不喜欢出去和别人聊天了,觉得那些交谈毫无意义,人到了一定年纪应该会有一阶段的表现吧!


游在忧伤里的鱼


可以说喜欢孤独是心灵深处的孤独。关键在于这种孤独是否让人感觉舒适呢?如果是享受独自的快乐的话,那这个时候的孤独就是正能量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

  • 孤独从来不是贬义词,有种孤独叫“强大”,金字塔顶端的人永远都是孤独,但他们享受被自己踩在脚下的天地。另外还有一种人天性喜欢孤独,就是文青,他们不喜欢热热闹闹,这绝对不是装或做作。就是天性喜欢享受独处之乐。
  • 两年前我在一家公司做联合创始人,那时候只想着做金字塔顶端的人,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靠近目标的路途是孤独而艰辛的,可是不知觉就喜欢上了这种孤孤单单的东西。有人说我过的太“绷”,现在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其实是有点,但却不后悔。

现在,终于悠哉悠哉的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咧,开开心心,但有时候也喜欢独处片刻带来的快乐。一个人看着雨落下,喝着手磨的阿拉比卡咖啡☕️,在这里写写文字,挺好。


爱历史的小娘子


我自己就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但我并不是心灵上孤单

我喜欢独自去逛街,因为我都是买固定几个牌子的衣服,不需要陪逛,并且,每个人的消费观不一样,你喜欢的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

一壶茶,一本书,一台电脑,独处几天不出门在我身上是常有的事;

不是因为我找不到人逛街,也不是因为自己性格有问题,不合群,一切都要讲志同道合

独处的时,可以更好的思考,我相信,每个成功的人都会有独处的时候,他是儿灵弧单吗?

他的成功与他的独处也有关系,一定是独处思考出来的方向,再很有条理的去人商量出来,再实践出来的结果。

我觉得独处的时候会让自己的心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当你爱上独处时,说明你成熟了。大家觉得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3f306aa3941473bb3fff81275e4f3e1\

小双日记


我认为不对

独处的时候感觉到失落、不开心,那就是孤独。

独处的时候感觉到身心愉悦,就可以成为享受。

下面对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一、独处的孤独

这种情况大多数是非自愿的。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想起和朋友们在一起热闹的日子会孤独。看到朋友圈好友们一起聚餐、唱K玩耍会感到孤独。看到周围好兄弟好姐妹有了甜蜜伴侣,也会感到来自“单身狗”的孤独。这都是很正常的。

感到孤独的时候,就是自己该出手的时候了!主动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出去快乐玩耍,吃饭学习都可以化孤独为快乐。

为了缓解自己的孤独而交朋友也不是良策。朋友贵精不贵多,朋友需要用以真心才能交到知心好友。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二、独处的享受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人可以是因为自发享受独处而独处,也可以是从“被迫独处”转变为享受独处。这个时候,也恰恰说明你的情感也有一定成熟了。

享受独处的人,也是一个爱自由的人。一个人阅读,一个人看电影……完完全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境界里,不受他人、外部环境影响,自主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不为杂事牵绊。可不就是一种自由吗?

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在你,独处的自由也在这里,何谈孤独?

独处的快乐莫过于《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所描述:

到了我们这个阶段,已经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喜欢就尽情享受,讨厌就一点不做。独处的妙处也尽在于此了。🌹


豆豆西施


非也。

喜欢独处享受独处对于国人来说,是个问题。对于有宗教传统的民族而言,是必须的。

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死亡。宗教可以说是面对死亡的一种思考和表述,不管基督教的直线说(永生的天堂或地狱),还是佛教的轮回说。祷告忏悔或面壁打坐,经年累月修行救赎,养成了习惯。

儒家文化入世,“不知生焉知死”,过好这辈子。柴米油盐,活色生香。千百年的宗法制社会,血缘关系远近亲疏,三姑六婆沾亲带故,逢年过节,皆是众乐乐,难有独处的时空和习惯。除非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独处,可以面对心灵深处,反省悔过净化提升,所以圣人教导“日省吾身”。然则不是必须的修为,有心者面壁思过,无意者闭目养神。

故此,形成民族文化性格,爱扎堆爱热闹爱喧哗。

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柏拉图

独处的确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周国平

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尼采


亦清亦虹


喜欢独处的人,不一定是心灵孤独的人,也可能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其实喜欢独处的人分两种,一种是自信孤独,一种是自卑渴望别人认同的孤独。

1.自卑孤独:

感觉大多数人心灵孤独的人,只是比较想让别人认同自己,喜欢繁华却爱而不得。你觉得孤独只是自己内心太脆弱了,你的心里只看见了自己,没有经历世间万事,没有阅尽万千众人!更没有很好的学识。眼界低了,经历的风浪少了,文化浅了!你的孤独实际就是内心脆弱,不够自信,世界观不行。

2自信孤独:

你历遍人间名利场,看破天下万千繁华。经历了社会的真实与丑恶既有阅历,又有学识,知行合一,既看透了,也看破了。如果碰不到相同文化水平和阅历的人,很难聊到一块,境界不同嘛,会觉得懂自己的人很少,所以喜欢独处思考人生。

总结:还是多经历多学习吧,宁愿高端的独处(这时候你比大多数人强,别人都需要你的帮助,所以内心强大),也不要低端的孤独(这时候你比大多数人的阅历和学识差,所以造成你需要别人对你的认同,不够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