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力到底怎么样?

我们学校的一把手


中科大是理工强校,清北复交浙南科人。输在规模上。中科大太呆板,不知道变通,要是和山川吉浙,华科中大一样合并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等往综合类大学方向发展,会更好。


程利囯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中心。合肥拥有众多高校,其中的领头羊无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和众多巨无霸级一流大学相比,中国科技大学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学校合并,据相关资料,中国科技大学校园面积145万平方米,在校生15500人。中国科技大学是一所低调内敛,实力不俗的高水平大学,一直备受尊敬与推崇。中国科技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科技大学在各大版本的排行榜上都有不俗表现,我们先来参考一下一些排行榜。在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中国科技大学位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复旦大学。

在美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科技大学位于世界第145位,中国内地上榜大学第3位,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科技大学位居世界第97位,中国上榜城市第6位,仅次于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



中国科技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7个A+学科位于全国第5位,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6位。

中国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大学,以前沿学科和高新技术为主要特色,1958年9月创办于北京,1970年迁至合肥市。学校有20个学院,30个系,37个本科专业。拥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4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研人员181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


途虫的百味人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力,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首先是国内在对高等院校综合实力的评价时的标准和国际上对高等院校综合实力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评价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同一所大学在国内和国际的综合实力的排名出现着比较大的差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国内的排名和国外的排名明显就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个道理。

国内对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的评价是倾向于综合指标进行评价的,包括院校的办学规模,国家的重点学科的数量,专业的设置的数量,在校学生的规模,科研经费的投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的。作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的985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显然是一所小而精的大学,是一所从事培养高尖端人才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学,不具备综合实力方面的因素。在学校的占地面积,在校生的数量,学校的师资力量的数量,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等方面不具有优势。因而才被排在十几名以后。

其次,国际上对高校的评价标准是从他的学术研究能力,从科研成果的转化,从教师队伍中具有一流科学家的数量,从这所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的。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术研究能力非常强大,本身就是一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强大创新能力的大学,所以在国际上的排名才是比较具有优势的。

总之,因为国内和国际对一所大学的评价标准不同,所以,在国内的排名和国际的上的排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一致性。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力到底怎么样?中科大的生源质量全国前十名之内,还不够说明问题吗?为什么国内排名低,国外排名高呢?因为评判的标准不同嘛!

接下来缪老师详细分析一下,中科大有多强?强在哪里?国内国外的排行榜为什么差距很大?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中科大的历史

中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的直属院校,副部级单位,且不说他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的一些列头衔,单单一个中科院直属就彰显了背后有多少资源,可以说在理学研究方向,中科大在国内是独树一帜的。

中科大是1958年在北京建校的,建校第二年就成为了全国重点院校,五六十年代,中科大是比肩清华、北大的存在,年纪略大的人可能还记得那句“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

什么叫不要命呢?课业要求和研究风气,直到现在中科大的课业要求都非常严,虽然转专业门槛低,但是本科毕业率却算不得高,此外血脉相承的治学理念贯穿着科研工作。

1970年,中科大南迁合肥,直到现在也没有离开。客观的说,合肥的城市资源和影响力无法与北京相比。在科大困难的时候,合肥可以说是倾力相助,现在的科大反过来为合肥这座科教城增光添彩。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二、中科大的优势和劣势

中科大的优势:科研强、办学精、理学强

科研强自不必说,这里有国家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这里有中科院的科学家们授课指导,也有很多梦想成为科学家的孩子们。

办学精指的是学校的办学风格,科大的本科招生人数是所有985大学里面最少的之一,他开设的学科比较少,最强大的就是基础理学方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都特别强大,当然工科的计算机方向也不错。

中科大的劣势:地域远、工学弱、医学新

地域相比北京来说,的确无优势。如果科大还在北京,那么生源质量还要上一个台阶,资源也要丰富很多。

科大的工学是比较弱的,相对于国内近几十年崛起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大的工科乏善可陈,而众多综合类大学合并医学院的风潮中,中科大没有跟风,只是最近才刚刚开始开设医学类专业。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国内和国外的排名

国内和国外的排名是有着很大区别的,相对而言,国内的排名更加看重开设学科的数量、院校的规模,这些可都不是科大的长项。而国外的排名对于这方面看的比较轻,否则麻省理工学院也不可能总是排名第一。

必须要强调的是,国内的大学排名并没有官方的,全都是民间机构的排名(即便是挂着“大学”或者“研究院”的牌子),每种排行榜之间的评判标准不一,而且打分标准不够透明,所以就导致社会争议非常大。

好了,以上就是中科大的实力解析,缪老师就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愿意选择中科大作为自己的母校吗?留言来聊聊啊?

缪老师妙笔生花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近中华而后首推中科大。”

中国最年轻的顶尖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最年轻的顶尖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最成功的大学,也必将率先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科大在中国一流高校中成立时间最短,刚刚跨越60载春夏秋冬,但她却是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成果数最多的高校。在全国首创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三年两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系列的第一,是科大人追求卓越的品格和敢为人先的气概!

她办学规模很小,因为始终精益求精、从不扩招,在诸多高校扩招的背景下,1860是招生“恒数”,但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700多名硕士博士,比例居全国高校之首,量子通信、高温超导、智能语音等一批尖端科技成果跻身世界一流方阵,并在2019年上半年,短短5个月时间里,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9篇自然、科学、细胞杂志正刊(世界三大学术顶刊),史无前例,振奋人心!

中科大不改科教报国本色

中国科大还是一所红色的大学,共和国历史上,没有哪一所大学如科大被倾注了如此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因为红色无疑是中国科大的底色,翻开科大校史,就是一部为国立学的报国史。

在科大首届毕业生报告会上,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曾这样说:外交和科学两个行当,你们是我的后台,后台硬了,跟人家打交道才不会被轻视。

为了强国使命,建校之初的中国科大13个系41个专业都是围绕“两弹一星”的国家战略目标,原子核物理、原子核工程、放射化学……一批学贯中西的爱国科学家站到了科大讲台上;一批批科大毕业生被派到西部从事核武器和导弹研究,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11位曾在科大任教,60年建校史科大走出了30余位科技将军!他们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们绝大多数却是默默无闻为国家、民族奉献一辈子。

新时代不负党和国家的期待

总书记曾三次视察中国科大,给予了科大高度评价,盛赞科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

安徽省委书记在60周年校庆致辞中也表示“安徽怎么重视中国科大都不为过,怎么支持中国科大都不为多”,科大扎根江淮大地,已经书写了令世界惊叹的校地传奇!

在当下的科大,正全力以赴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优化学科布局和探索前沿高新科技,以总书记对中国科大60周年校庆贺信指示精神为要求,执着创新攻关,潜心力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星云瀚海


单独看校友会排名,不准确,应该是出来拔萃的校友总数÷总学生量!你是学生人数体量是中科大的几十倍多出几个知名校友,你就以为你真比中科大强了?你分门别类细分几百个科目,中科大就只有其中的十来个科目,其他没有的科目得分都是零,你再综合+起来排名!有意思吗?国内傻子排名法,我真不敢苟同!


天下霸主521


中国排名在十五名左右的大学,成立时间比较短,学科比较单一,学科面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用户8739862959614


当然是要相信我们国家自己的排名了,这关乎到我们评价机构的能力问题,我们别的做不好,这个排名还是可以做好的。哈哈!!


走走看看12345


还行吧


行珍惜61726669


中国科技大学在国内国外的排名有很大的差异。

举个例子来说:在2018年校友会中国内地大学排名中,中国科技大学位列第16位,排名不仅低于名气较大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也低于综合性的巨无霸四川大学和吉林大学。



而在国外的排名中,以QS世界高校排名为例,中国科技大学位于内地高校第6位,全球高校97位,这个排名还是比较有参考意义的。而这个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的前七位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和人们心目中的清北华五排名基本一致,最低的南京大学排名为全球第114位,足以说明这些高校的实力。


另外,最值得骄傲的是,在全国仅有的20个国家实验室(包括处于筹建状态的)中,中国科技大学拥有2个,全国独一无二,就连清华北大也只拥有一个。

而合肥的另一个国家实验室,也不能说与中国科技大学完全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