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若父母含辛茹苦养大孩子,可养大后孩子不孝,骂父母该咋办?

绿叶253704350


孩子不孝还骂父母,都是娇生惯养的错。唯一的办法就是,如果孩子正在学校读书,要联合老师一起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大了走向社会了,就要找街道办事处帮助调教,严重的可到法院起诉,告他虐待,污辱父母罪,用法律手段给予处罚。


于兆太


孩子从出生就是一张白纸,写什么画什么都是父母决定的,看似长大后孩子不孝,其实什么都是有根有源,天下不肖子孙要么过于溺爱,要么疏于管教,再或者是有样学样。

我的评论也许会招骂,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如果将来他们不孝顺我,我会觉得是我活该,是我没教好!


文松竹琼


把孩子哺养长大的确不易,要养出孝顺父母的孩子更不容易,孩子长大后对父母不孝顺,还要骂父母的,该咋办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经济方面和孩子分清楚,不要随意插手孩子的家庭经济

孩子长大了组建了小家庭,他们有权利和责任去管理自己的家,做父母的就不要再去掌管经济大权,不要舍不得放手,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毕竟父母终究会老去的。

二、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和孩子分开住

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不一定是父母的家,孩子组建了小家,做父母的尽量不要住一起,因为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的差异会产生很多家庭矛盾,这样没有和睦的家庭关系,怎能谈及对父母的孝顺。

三、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适当的距离会美化任何情感,当然也包括亲情,孩子成家以后,做父母的就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整天在孩子面前晃来晃去,几日不见的想念胜过时刻的如影相随。

做父母的确不易,有很多人为了孩子甘愿付出所有,却换不来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因为亲情不是等价交换,只有做父母的改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才能有更好的结果。


荷叶心语


之前看过一个电视剧说,老太太将四个儿子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老太太要求四个儿子赔她房租,四个儿子连忙说没住老太太房子,老太太接着边锤着胸口边哭着说:这里,他们四个,在这里,住了9个月的房租。

看着很心酸。

都说养儿防老。

但有些父母真的养了吗?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换一种方式问,为什么孩子长大了会不孝,会骂父母?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长大后不孝是跟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设想下,当你每天孝敬父母家庭和睦,孩子会模仿你。当你自己都无法孝敬父母时,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
  • 孩子不孝,肯定跟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关系。爱不仅仅是物质,爱=心+时间+正确的方法+适当的物质。

与其纠结怎么办,不如我们想想如何再避免此种事情发生。

  • 榜样

做一个好榜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孝敬父母

  • 引导和教育

比如懂得分享,有好吃的记得给爸爸妈妈吃。

懂得尊敬老人,给老人让座等等

懂得感恩,过年过节给爸爸妈妈准备小礼物等等

忌隔代宠和溺爱。

  • 父母该有自己的生活

人年老会期盼小孩的陪伴,但不能捆绑住孩子,更不能把自己的老年生活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小家庭。

用一句话来小结: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父母。

最后祝天下所有父母都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文喵喵


父母养子女,是责任也是义务;子女孝敬老人也是责任和义务。如果父母把子女养大,子女不孝,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主要是父母教育有问题,是父母教育的失败。二是子女的自身问题。子女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对子女做事都是逆来顺受,不去正确引导,使自己的孩子无法无天,成了习惯,等长大了,你想管也不管不了,一有不顺心就打爹骂娘,这种人社会中也不少见。我们村就有一个这样的,整天打爹骂娘,让人唾弃。把自己的爹娘当奴隶使唤,一不顺心就拳打脚踢,这都是家常便饭了。有一次,是去年初冬季节,天非常阴冷,因为下了下雨,儿子去叫父亲去为他干活,父亲只是慢了点,结果一脚就踹到路边的泥水里,父亲的棉衣都粘满了泥水。我劝都劝不住,拧着胳膊拽进车里,就拉着走了。这是我亲眼所见。骂他母亲,都提着他外公的名字骂。这些行为,与父母有很大的关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孩子耳闻目睹,也成了孩子的习惯。当孩子骂你,打你时,你心里愤恨,当初你拿他当宝,现在他拿你当草,这怪不得别人。只是自己教育的失败。






竹叶三君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是子女最早的启蒙老师,也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人,父慈子孝,家和万事兴。

父爱如山,巍然屹立,母爱似海,波涛汹涌。大多数父母生孩子都是十分疼爱的,毕竟对母亲而言那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对父亲而言那是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爱情的结晶。

倘若父母含辛茹苦,吃尽苦头才把孩子养大,而子女却在成家独立后对父母不闻不问甚至恶语相向,这就有违人常天理难容了。

既然生了孩子,就应该对孩子负责,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必须要具备的觉悟,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子女成年后对年迈的父母有着赡养的义务。

大多数父母对子女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着,疼爱的不行,为了子女可以起早贪黑,吃尽苦头,而子女却在做父母之前是不会理解父母的难处的。

只有父母尽到责任,子女履行义务,家庭才能和谐,生活才能幸福,若父母含辛茹苦养大了孩子,可孩子长大后却对父母不孝,甚至恶语相向,这就说不过去了,只能说这子女要么是太过没有良心,要么是父母教育太过失败。


朝花夕拾


怎么说呢?有老话说的好: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上梁不正下梁歪,身教胜于言传。

孩子不孝敬,父母又做的如何呢?父母对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是否孝敬呢?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孝敬父母,你们做到了吗?

这个社会压力山大有时想孝敬父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人也要有宽容大度的心态不要有额外的要求来难为自己的孩子,孩子都想孝敬父母,只是能力有限。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所不欲,不逾矩”老人也要自己管好自己做事不要太出格

孩子都是好孩子一定要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真正老师,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a一个人


这种事还不如古人,直接可以告忤逆,忤逆不孝先抓起来,不问原由出了他的籍,断绝关系;

打父母不知生养之恩 对豺狼子,绝对要上告,不然后患无穷,这已不仅仅是对错问题了。



画家段东梁


父母含辛茹苦养大孩子确实不易,可养大后的孩子不仅不孝,还辱骂父母,怎么办?

自己养出来的孩子,只能认命了吧?

身边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越是父母对孩子付出多的孩子,孩子越不懂得感恩,对父母充满抱怨的也不少。

站在父母的角度,他们确实委屈: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不仅不谈回报,反而处处嫌弃自己,甚至骂自己,怎能不伤心?

站在孩子角度思考一下,孩子这么对他们也是自然的事:

1、他们的父母毫无界限感地付出,让他们觉得父母即使为他们操碎了心也是理所当然。如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立马就会心生不满。

2、父母的一味宠溺让他们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考虑自己,根本不懂得为他人付出,包括他们的父母。

3、父母无原则的养育方式,导致他们缺乏伦理道德,更不懂得顾忌别人的感受。

虽说孩子骂父母是万万不该,但是孩子养成这个样子,父母肯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说句无情的话,这也是他们自作自受吧?你惯出来的祖宗,肯定得自己受着。


妈咪老师


家长普遍不喜欢孩子顶嘴,还要说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

孝顺中的“孝”指尽心奉养父母,而“顺”指顺从父母。其实古讲孝道,并没有说要孝顺。孔子和孟子都说要孝,但不一定要顺。不顾事实,盲目顺从,陷父母于不义,是为不孝。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自己养大的孩子,如果不顺从自己,将来还如何管教,何来孝顺?而这“顶嘴”,恰恰是不顺从父母意志的一种表现。所以爸爸妈妈都不喜欢顶嘴的孩子。

以至于孩子顶嘴时多数家长会大发雷霆,这其实也跟父母的“控制欲”有关。当自己对宝宝“发号施令”,宝宝利用顶嘴来反抗,让爸爸妈妈觉得很没“面子”,感觉这样的宝宝有点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一种心理:这次不“教训”你,我怕你下次能“上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其实内心是极其不服的。

例如这样的场景:

“宝宝,太冷了,穿上衣服。”“我不冷,不穿。”“不穿会感冒的,等感冒了你可别跟我说你难受。”“我都这么大了,我知道冷热!”“不穿也得给我穿上!说一句你顶我三句!反了你了!”

宝宝最后无奈地把衣服穿上。

对于穿衣服这件事,我们做爸妈的始终有个执念,宝宝小时候不会说话不知道告知爸爸妈妈他是冷是热,全凭爸爸妈妈自己判断,总觉得宝宝冷,给宝宝往身上加衣服,宝宝被捂得像个“圆球”才觉得宝宝不冷了。而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宝宝捂得浑身是汗,最后反而感冒了。

宝宝现在能跑会跳会说话,脱离了爸爸妈妈的“掌控”,这其实是宝宝开始有独立意识的表现,有了自己的思想,但是大人们还是在用自己的认知去管控孩子。爸妈没注意到,宝宝其实长大了,当爸爸妈妈的要求,让宝宝觉得不舒服时,或者跟宝宝自己的想法有冲突时,宝宝自然会反抗。

但多数情况下,爸爸妈妈面对顶嘴的孩子,是反驳不了的,随后采取威胁,但是这种威胁、恐吓,最后演变成了真的上手打,打完之后,宝宝无奈服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其实很简单,因为一次次的被迫服从,孩子觉得爸爸妈妈的要求无理,只知道威胁自己,久而久之,孩子不再信服爸爸妈妈,所以孩子会越来越不听话,这才演变成需要爸爸妈妈“暴力解决”。

在这样种情况下孩子一般会产生两种性格:一种是越来越叛逆,一种是越来越自卑。

叛逆的孩子只会让爸爸妈妈很头疼,而自卑的孩子越来越不爱表达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自己也没了主见。

所以当孩子顶嘴时,爸爸妈妈不妨这样想:孩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了。

不如听听孩子的想法:

我不想回家吃饭,那是因为我还不饿……我不想穿衣服,因为我真的不冷……

孩子一时不回家,不是一直不回家,没人陪他玩,他自然会回来;现在不冷就不让他穿,4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冷热了,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是爸爸妈妈把孩子想得太笨了。

孩子顶嘴时,爸爸妈妈生气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说话的语气问题,当孩子急于表达与家长不同的观点时,会着急,以至于语气有些激动。这时,爸爸妈妈不妨说:“我知道你有自己的观点,但你表达时要不要换个平和的语气来说服我呢?”

当孩子开始顶嘴,就说明他真的长大了,我们可以允许孩子顶嘴,但不是让孩子无理、放肆,当孩子说的不在理时,那就要教孩子如何说话了,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总比让孩子憋在心里越来越自卑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