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晓风残月尽风流


(致敬柳永)




一声低吟你透出了多少心底的惆怅?

一曲浅唱你道出了多少人世的苍凉?

一阙慢词你写出了多少岁月的彷徨?

一曲离歌你唱出了多少红尘的荒唐?


纵酒狂歌从此你招摇着才华的绝望,

奉旨填词从此你张扬着大宋的癫狂。

江湖梦断秦楼楚馆早胜过高楼庙堂,

衣带渐宽为伊憔悴终不悔倾情一场。


是谁不知今宵酒醒何处怠慢了时光?

是谁系我一生心又是谁负你泪千行?

是谁打着灯笼陪你游走在烟花柳巷?

是谁执手相看泪眼有无语凝噎的伤?


羁旅行役人海茫茫谁不识白衣卿相,

夜幕下晓风残月依然对你念念不忘。

红粉佳人把你埋成了一尊寂寞雕像,

千里烟波将永远传诵你不朽的乐章!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创作手记:柳永,出身官宦之家,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才华卓具,但科场失意,因写《鹤冲天·黄金榜上》讽刺科举制度,遭皇帝记恨,在殿试中被宋仁宗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为由亲自黜落。从此柳永官运不济、命运多舛,自嘲“奉旨填词”,整日流连于酒肆欢场,与歌女伶人为伍,倾情写词。他是中国第一位声名显赫的流行歌词作家,当之无愧的词坛大V,出手之作,叫名叫座,深受歌女追捧,纷纷求购。据当时文献记载:“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可见其影响之巨,无人能及。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全城歌女感念他的才学和痴情,自发成立“治丧委员会”,集资凑钱,将其安葬。我不欣赏柳永的寻花问柳,但我赞赏柳永的义无反顾。由柳永的传奇人生,我想到自己的平淡无奇。在看透这一点上,哪怕我们又进化了千年,对先人依然只有膜拜的份,自愧不如。记得金庸说过: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扬长而去。这是何等的笑傲江湖,这是何等的大侠风范!我们太过于蝇营苟且,早已忘了诗和远方。不少人老来的理想,就只剩吃喝玩乐、观光旅游了。看世界真有那么重要?至少,对我已是无感,到哪里不都是看地球!仔细想来,人至将死,有何区别?不过是有钱人在ICU挣扎、穷光蛋在茅草棚打滚而已,最后都是死尸一具。相比之下,柳永的赤条条来、光溜溜去,死无葬身之地,以山川为棺,以天地为墓,还有后人无尽的追思与崇敬,哪有什么悲哀可言?怀念柳永,我想到很多,悟到很多,学到很多,也超然很多!……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附一:据史料《鹤林玉露》记载:柳永的《望海潮》一词实在太美,流传甚远,甚至传进了金主完颜亮的耳朵里。完颜亮低声诵吟良久,便被词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美景所打动,遂起了投鞭渡江、入主江南的野心。同年九月,待秋高马肥之际,完颜亮纠集二十七万兵马,号称百万,兵分四路南下攻宋。一首歌词引发一场战争,甚至彻底改变一个王朝的命运,也许只有柳永做到了。牛人柳永,不服不行。这就是柳永引发金朝侵宋的那首绝词——《望海潮》。全词原文如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附二:柳永曾有一首著名的“牢骚词”——《鹤冲天•黄金榜上》,招来皇帝记恨,它彻底断送了柳永的科举前程。皇帝先生在柳永的殿试试卷上大笔一挥,写下“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从此柳永便再与“学而优则仕”无缘,只能“奉旨填词”,浪迹江湖,流落烟花柳巷。不过,柳永就是柳永,再落魄,也要大言不惭,自称“才子词人”,自命“白衣卿相”,也许只有柳三变这样的风流狂生才敢如此放言无忌了。全词原文如下:“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作者简介:代伐钟,作家、音乐家、朗读者。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普通话水平一级、曾获全省演讲比赛一等奖。先后创作文艺作品二千余件、诵读录制文艺作品二千余件,出版个人作品集多部,获奖数百次,百余首歌曲被录制成音像制品公开发行。应邀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做过访谈嘉宾,音乐作品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和中央慰问团赴藏区演出,以及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和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