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蔡宝春,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队长、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双矿医院呼吸内科二病房副主任。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韩雪,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总护士长、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双矿医院骨科四病房护士长。


让自己坚强,让大家乐观。

不怕苦,不说难。

他们影响和带动着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成员,

守护生命,温暖安陆!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大家慢一点讲,

我挨个认真听、详细看”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来之前对疫区形势有预判,但真正接管病区后才感受到更多预料不到的困难。”医疗队队长双矿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蔡宝春说。之前并没有考虑到语言交流的问题,等接触病人后,大有种身处异国之感。每次查房,病人们都急着和医生说自己的症状,快了就很难听懂。而医生们穿上隔离服,戴上眼罩及口罩后,大声说话都会很不便。蔡宝春在初始带领医生查房时,总是耐心的和病人说:“大家请先听我说,我们是黑龙江的医生,我现在开始查房,咱们尽量说普通话,慢一点讲,我们一定挨个认真听、详细看。”全病区近50个病人,查一次房下来,早已让他们口干舌燥、憋闷气喘。而耐心细致的交流、查体,让病人们看到黑龙江双鸭山医疗队的医生,都感觉到非常亲切,心里有底儿了。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60颗鸡蛋满载双鸭山医疗队员

的真情厚意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刚到安陆人民医院时,通过最初的工作接触,蔡宝春和韩雪了解到他们是第一批援助安陆的医疗队,当地的医护人员体力已接近透支,都在救治一线顽强坚守。

医疗队到驻地后,收到一批捐赠的鸡蛋,这对隔离区来说异常珍贵。蔡宝春和韩雪商量,决定把自己的鸡蛋送给战疫已久的安陆的医护人员,并在群里发动医疗队成员捐赠鸡蛋。大家纷纷响应,把自己分到很有限的鸡蛋放到房间门口。60颗鸡蛋代表着双鸭山医疗队员火热的心,送到安陆当地医护人员手里。

湖北与黑龙江,安陆与双鸭山,在这疫情的特定时期被这炙热的情怀紧紧锁定。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双矿医院教给我的本领在这全用上了”

在安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让韩雪对双矿医院心生感激。双矿医院日常严谨有序的管理平台赋予她很多管理技能,如今都应用在了战疫一线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初到病区,她从84消毒液浓度配比、规范穿脱隔离衣、台面的消毒、三区分离以及库房的6s管理等进行详细要求与管理。人员的排班、与安陆医院各项工作的接洽、处理各种突发状况、随时顶替上岗等等各项工作都需要护士长韩雪亲力亲为。在湖北省专家来院检查时,对她提出的多条建议一并采纳,同时对她院感工作的严谨和专业性给予很高评价。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工作中,韩雪护士长发现有些病人比较焦虑,恰逢一病人过生日,韩雪从几天前就开始策划。千方百计找来彩纸,折成精致的心形,写上祝福的话语,并在当天医护人员的隔离服也写上祝她生日快乐。接到这份意外的祝福,病人特别高兴,开心地与她们合影留念。安陆本家的护士看到她精巧的折纸,都很崇拜:“这是怎么折的啊?有时间也教教我们吧!”而这些都是韩雪在双矿医院开展的“爱护天使”活动中学习到的小技能。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忙到没时间想家,牵挂埋藏在

内心最深处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在双鸭山医疗队出发的那一刻,很多医护人员留下了眼泪,不是后悔自己的选择,而是割舍不下对父母、儿女的牵挂。

作为双鸭山医疗队队长蔡宝春,出发前没有告诉父母要去湖北,他在安陆人民医院异常忙碌的工作瞬间,接到了远在黑河居住的80岁的老父亲打来的电话,得知实情的老人无时无刻不在担忧儿子的安全与健康。


点赞!双鸭山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带头人!


护士长韩雪同样没有告诉远在海南养病的父亲,在和妹妹打电话时,听到父亲在得知真相后,特别哽咽地说了三个字“好样的!”

作为医疗队的队长、护士长,既要应对病区繁杂的诊疗工作,还要协调病区及各医疗队之间的工作,照顾好医疗队人员的身心健康,常常忙得吃不上饭,忙到没时间想家,把对家人的牵挂埋藏在内心最深处。


他们像家长一样关心爱护着医疗队员们。及时和食堂沟通,调整队员的饮食,给队员加强营养,并准备了应急药物;建立了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微信群,了解队友困难,增强队员交流,让大家心情愉快,激发工作热情;把每名队员的生日都统计下来,在有限的条件下为过生日的队员过一次简单却有意义的生日。

他们说:“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必须要确保他们每一个人平安健康,一定将队员一个不少的平安带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