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他们都是「美食家」,不仅会吃,而且会做

说到美食家,不得不提苏州作家陆文夫先生的小说《美食家》。小说里写了以朱自冶为代表的苏州人,想方设法享受旧时的饮食情趣。陆文夫谈过写《美食家》的过程:“我大小算个作家,我听到了‘美食家陆某某’时,也微笑点头,坦然受之,并有提升一级之感。”

他们都是「美食家」,不仅会吃,而且会做

陆文夫说,美食家一是要有相当的财富和机遇,吃得到,也要吃得起;二是要有十分灵敏的味觉,食而能知其味;三是要懂一点烹调理论;四是要营造吃的环境、心情和氛围。

下面聊聊几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美食家。

袁枚。辞官还乡之后,袁枚在南京江宁购置了一座园子,起名随园。他以论诗著述为乐,也以记录烹调为趣。袁枚的《随园食单》是清代系统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他不仅是美食的理论家,也是美食的实践者,袁枚以他的学识和财力,把我国古代的烹饪技艺和当时厨师的实践结合起来,并加以系统地整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

他们都是「美食家」,不仅会吃,而且会做

这里有个段子,据说袁枚是个营销的高手,为了吸引游客前来随园赏风景品美食,他特意写了《随园食单》,以引起大家对随园里美食的兴趣,结果随园大获成功,每天游人络绎不绝,很多人来到随园,就是专门为了品尝这里的美食。

他们都是「美食家」,不仅会吃,而且会做

杨步伟。杨步伟是赵元任的夫人,她本来学医,后来为了照顾一家人的吃喝,在清华大学开了一间小食堂,命名“小桥食社”。据说,这里不仅食物地道味道好,而且价格便宜,引来清华的许多教授都来用餐。菜品都是“小菜”,有馄饨、烧卖、麻糕、汤包、水饺,当然,如果你想在这里办酒席,老板也可以备一桌家常菜。并且“价钱非常克己,味道自然不坏”。

他们都是「美食家」,不仅会吃,而且会做

后来全家人定居美国,赵元任在耶鲁和哈佛任教,杨步伟并没有闲着,写了一本关于菜谱书:《怎样烹饪品尝中国菜》,也叫《中国食谱》,胡适和赛珍珠为其作序,再版二十余次,至今也是美国烹饪界的畅销书。

他们都是「美食家」,不仅会吃,而且会做

北大路鲁山人。号称是日本“国宝级的人物”,本名房次郎,是日本著名的全才艺术家,拥有美食家、烹调师、书法家和漆艺家的多个名号。他把艺术和美学引进到饮食领域,他的料理美学,至今还影响着日本的食膳理念。他对日本料理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基本观念,如最为重要的是选材,不可妨害食物的原味,高档料理忌用味精、蔬菜越新鲜越好,等等。

他们都是「美食家」,不仅会吃,而且会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