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你们都来了,杭州也不会变成下一个北京

“从北京搬回杭州第9年,我有个不祥的预感:杭州和北京越来越像了,再这样下去,杭州会变成另一个北京。”

住在西湖边上,每天能在西湖边散步的大婶担忧地说。

你们都来了,杭州也不会变成下一个北京

毕竟她当初来杭州的故事是那么美丽动人

因为我深刻地理解你们的梦想,特别是当我回顾自己搬回杭州这个决定时,我就更加理解你们。

我希望你们和我一样,为了理想,可以放弃世界500强的工作,高额的薪水,一年350天的晴天。

而且,我比大多数人要做得绝:我放弃了200平米的排屋花园生活,住到杭州60平米的老破小房子里,而且头三年,我还是租的房子!

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我要让西湖成为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作为杭州人,像个外地人一样活着,每一两年路上花3、4个小时跑到西湖边,边看景边继续讨论如何创业和圈钱,如何投资房屋和股票。


你们都来了,杭州也不会变成下一个北京

大婶说:“我不怕杭州挤,我欢迎你们都来,我祝福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杭州梦”,我听了很感动。因为我刚来杭州不久,还拉了2个研究生同学来了杭州。但是我并不赞同“杭州却正成为另一个北京”的说法。

我的理解是杭州成为另一个北京还早,这个城市的特点未来的充满草根气,有着太多屌丝逆袭的故事,互联网创业是一个主题。另外,杭州房价与京沪接近过于夸张,什么两三万要到北京北六环更是睁眼说瞎话。

我始终认为,一座城市不能为了少部分土著生活安逸,就停滞不前。地铁要建,道路要铺,新区也要开发,发展的杭州才是有前途的杭州,人才涌入的杭州才是活力的杭州。我是真心的欢迎你们来,来这个红利尚未被瓜分完毕的城市,讲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

相比上面的这位大婶,我还是喜欢新世相。它曾做过一篇专题文章《杭州杭州,为你我和北京分了手 | 30 岁离开北京的人去了哪里》,答案惊人的一致:杭州。杭州正成为中国互联联网人才逃离北上广深后的首选之地。

这里面的年轻人更贴近你我的故事,更有人间烟火。而不是像上面的大婶一样:放弃了200平米的排屋花园,租到杭州60平米的老破小房子里。神仙儿气太足了。

我身边也出现了这个趋势:越来越多同事、朋友告别了北京,去了杭州。

你们都来了,杭州也不会变成下一个北京

去年杭州的常住人口涨了 28 万,而同时,北京的常住人口比 2016 年减少了 2.2 万人。

这是 40 年来,北京第一次人变少了。

新世相的Cassie 很想知道杭州到底哪里好。她跟十几个离开北京去杭州的人聊了聊。

那些逃离北上广去杭州的年轻人

口述:Cassie 的朋友们

其实我一开始对杭州真的没兴趣。

在北京工作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我会想,以后去成都养老。

直到我采访了这些离开北京去杭州的人,最后终于被他们说服了:为什么杭州比北京好。

1、有工作,也有生活:

“在杭州,朝九晚五不丢人”

多少北漂都说过这句话:来北京是想要自己的生活,到了发现根本没有生活。

然后人人都习惯了这种状态:在北京,没有生活很正常。

朋友小羽形容自己几年前在北京的日子:

“每天通勤 4 小时,很正常。谈创业、融资很正常,但谈到有谁买了房有了车结了婚,就感到不可思议。

当时有个女同事结婚怀孕了,就觉得哇塞,惊讶。”

另一个朋友 Anny 说,杭州治好了她长达两年的焦虑症。

她曾在北京做了两年运营,压力很大,“回到家只想躺着”。

2016 年她离开北京到杭州,整个人都放松了很多:

“没那么紧张,走路都不急。

我在北京市特别不爱坐公交,人太多。在杭州,我爱上了坐公交。

有很多路,想出门散步压马路,很快就能找到。”

杭州还有生活感。好多人跟我说:最大的感觉是周围居家过日子的人特别多。

小羽去了杭州一家著名电商公司,还是很忙,但心态变了。

工作之外,他开始考虑找女朋友、结婚、成家。会讨论去谁家里玩,谁谁谁生孩子了。

人生变得立体起来:“在北京不太关心别人的生活。在北京就是拼命,‘要有追求’。而在杭州,朝九晚五的工作也不会被鄙视。”

Anny 说以前在北京,自己像个民工。到了杭州,“我开始想好好打扮自己了。”

2、买得起房:

“住进自己的大房子,皱巴巴的人生一下变舒展”

很多人去杭州的一大原因都是:买得起房。

虽然我们当初来北京,是为了梦想,不是为了买房。

我来北京三年了,现在跟男朋友租一个卧室,合租的人有 3 家。刚开始,觉得辛苦打拼很兴奋。可时间长了,住在局促的房间里,“呼吸都被抽干般局促”。

漂泊久了,总会累。抬头看看北京的房价,心更累了。

在北京连续交满 5 年社保有资格购房,新闻上说今年北京的平均房价是 5.5 万(还可能更多)。

身边有人选了更辛苦的方案:在天津或河北买房,在北京租房,周末回一次家。

但大部分人折腾不起。

朋友阿俊是前年离开北京去杭州的,现在满了两年,可以买房了。

杭州目前的房价 3、4 万左右,非主流城区也有 2 万的普通商品房。阿俊已经在计划了:

“北京的房价让你有种够不着的感觉。在杭州你会发现,不用靠父母,你使劲踮一踮脚,可以够到的。”

有朋友在杭州买了房后,形容自己的状态:以前皱巴巴的,现在终于舒展了。

尤其在长期租房的状态下,房子成了北漂最大的痛。我也动心了。

3、落户不难:

杭州也在积分落户了,但比北京、上海的难度还是差多了。另外这个人情很重的城市里,积分之外还是留出了落户途经的。(上月刚帮一个本科同学顺利落户,找人交满一年社保、用我家房子给他办了一年居住证明,然后托了派出所的关系,两周就办出来了。)

4、环境好:

“在北京变僵硬的脸,都能被西湖的风吹软”

北京大、粗狂,因为要容纳效率和梦想,到处在建设,没空精致。

想要接近自然,得找周末坐漫长的地铁去公园,进去之后,满眼人头。

到了杭州,出门就是绿。阿俊说“自然”现在在他上下班的路上,频繁出现在每天的生活场景里。一出公司,烦恼就没了。

我前同事老程离开北京前,有一天正因为工作糟心:

“当时说看看窗外风景宽宽心吧,一到窗户边,大雾霾,对面的楼都看不清。”

那一下的情绪,促使他下了离开的决心。

走时他有点不甘心,觉得没混好。但到了杭州,天气一好就忘了北京。

这个月他到杭州刚满一年。上周末同事约他去挖笋,他从没试过,跟我说“笋在地面只冒一个小尖儿,地下却有足球那么大一块。”感觉很新鲜。

我给他打电话时,他说:

“这会儿在窗边跟你打电话,楼下绿油油的,不远处就有河。”

5、找工作不难:

“机会越来越多,北京的经验还能为你加薪”

特别是互联网行业,比如阿里、网易的总部都在杭州,整个江浙一带几乎是国内电商行业的中心。

阿俊离开北京时,在互联网行业刚一年,工资只有 4000 多。

到杭州后,工资涨到了 1 万 2。因为新公司看重他在一线城市积累的经验。

我的学姐和她男朋友在离开北京前,分别是品牌策划和产品经理,去杭州后,学姐进了全球 500 强,男朋友去了准备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收入都涨了不少。

“在我周围的圈子里,从北上广来杭州工作,涨薪是蛮普遍的情况。

北京机会多,但门槛高,最好最大的公司很难给我机会。 来杭州后,阿里、网易我都面过。

这边人才需求比较大,竞争没北京那么激烈,求职门槛相对低。”

加上杭州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成本都相对较低,收入可观的情况下,性价比就更高了。

6、人情味:

“北京孤独又紧张,杭州连交通都偏温柔”

北京太孤独了。

倒不是城市冷漠,北京是热情的,尤其的哥能把你热情死。

但很难交朋友。第一没时间:人们来是为了奋斗,都忙着奋斗。想约个晚饭太难,总有人在加班。

还有距离。我住望京,我高中闺蜜住丰台,就算相约中间点见面,每人也要花一小时。

在北京,不住一个区,很难做朋友的。

阿俊去了杭州后,常去参加同事家的聚会,大家一起买菜、炒菜。这在北京,人们得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赶来,基本等于一年才能一次的隆重团建了。

杭州的城市也显得有人情味。

最有名的就是车让人,只要有斑马线,车就得停下来,不然要罚款。久而久之,这变成了城市的性格。

大家没那么紧张。“北京变个灯,后边司机会嘀嘀嘀死你。”

杭州还有个“一次性原则”:到政府机构办事尽量让你只跑一次。

阿俊去办暂住证,有个人差了项手续,工作人员说:跑一趟挺不容易的,我先帮你提交了,看能不能过审。

“要是在人多的大城市,多半让你走人。”

听起来太美好了。

Cassie 写在最后的话:

说实话,采访完我挺纠结的。

很犹豫该离开还是该留下——毕竟北京能提供的机会和资源是很难取代的。

恨不得再写一篇“我为什么要留在北上广”来平衡一下。

但令人高兴的是:选择更多了。崛起的“新一线”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如果你也一样纠结,我想说,不管是北上广还是杭州,还是其他新一线城市,最重要的是清楚它能提供的和你最想追求的东西是否对口。

有时离开可以有 100 个理由,但留下只需要一个。

同样的,有时留下有 100 个理由,离开,也只需要一个。

大婶说,作为一个在北京和杭州各生活过的人,为了杭州离开北京的每一条理由,我都能找到100条证据反对;当然,我也可以找到100条证据支持。就看我站在哪个立场了。

她的立场站得很明显。

而我想说,

杭州不会变成另一个北京。

当“逃离北上广、来到西湖边”在朋友圈刷屏,这个选择背后,不止“在北京变僵硬的脸,都能被西湖的风吹软”,也不止苏东坡的湖光山色,陆羽的狮峰龙井,千年人文与美好风物,让这里诞生了阿里,和太多生机勃勃的中小企业的背后,是这座城市超然的胸怀和眼光。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无数国家都在用实践验证这一条真理——开放则进,封闭则退。城市也不例外。

杭州是一座靠互联网思维实现再度腾飞的城市:

  • 当初西湖拆掉围墙,成为全国第一个免门票的5A景区,吸引了庞大的人流量发展当地旅游业;

  • 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时,杭州没有跟随主流以制造业作为经济支撑,而是选择了科技、金融等第三产业,成就了阿里巴巴这等世界级体量的互联网巨头

这就是杭州正在做的事,站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之巅,将不确定的因素扭转成为可提前预测和解决的事,解决“未来的事”,成就一座“未来的城”。

承办G20峰会、亚运会等盛会,是杭州这座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而筑成里程碑的基石,正是杭州在数字经济时代跨出了每一步“全球首创”。

从电商中心、支付中心、云中心再到物流中心,杭州引领了一个个革命性技术应用的发生。当“72小时必达”的全景图在我们面前缓缓铺开时,一场全球化的物流革命似乎就在引爆前夕,杭州就是那个充满想象力的原点。


回忆时刻:

08年大姐远嫁浙江,我在火车上路过杭州,在站台停了10几分钟。之后辗转各地,武汉三年、北京四年、上海一年。

9年后搬来杭州定居。说不清道不明。现在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走在路上看见大街上的桃花樱花,偶尔坐车经过西湖边的时刻,就觉得 人生真是明媚啊。

自私一点,我不想告诉大家杭州有多好,因为我想希望这个城市不要变的太快。现在可能几年后会增加好多抢饭碗的人。

喜欢杭州,这个苏东坡和苏小小的杭州,白居易和白娘子的杭州。不管它变成什么样子,终究不会是北京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