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感覺暴食症好像越來越多了?

範範範小軒


所有的症狀、所有的表現都是有意義的。想要明白原因,就得先明白暴食症是什麼。


  • 1、什麼是暴食症?

所謂的暴食症,其實就是神經性貪食症(BN),又名貪食症。它是以反覆發作性暴食,並伴隨防止體重增加的補償性行為(比如:催吐、過度運動、吃瀉藥等等)對自身體重和體形過分關注和不客觀的評價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進食障礙。在DSM-IV中,將其分為導洩型和非導洩型。

BN在年輕女性多見,並多在青春期和成年初期起病,平均起病年齡或典型年齡通常在16~19歲之間。

好的,說人話。貪食症說白了就是自己對進食行為不能自控的暴食,吃的時候就是一臺沒有感情的進食機器。但吃完以後,又覺著很內疚和自責,內心os:“我怎麼可以這樣,我怎麼可以吃這麼多,我的天,我要發胖了,我怎麼可以允許自已變胖變醜,我怎麼允許自己身材走形”……怎麼辦?吃都吃了,只能把吃掉的東西從我的身體里弄掉!吐,我拼命地吐;吐不出來,那就去買瀉藥;還不夠!吃了東西會被吸收,對,我拼命運動……

so……如果只是暴飲暴食,只做一個沒有感情的吃飯機器的吃很多,是不能進行神經性貪食症的判斷

  • 2、與厭食症的關係

神經性厭食症(AN)和神經性貪食症(BN)是進食障礙常見的兩個類型,二者均有不合理的紊亂的飲食習慣不適當地控制體重的行為。

但與厭食症相比,因為貪食症的人一週有兩三次的貪食發作,也就是說好歹吃了東西,所以相較而言,貪食症患者的營養提供還算是夠的,體重基本上處於正常範圍。但人生會有抑鬱、挫敗甚至恐懼感——因為他知道,一旦貪食發作,他就沒有辦法去控制自己的體重。

厭食症患者就是我們很常見的骨瘦如柴依舊覺著自己太胖了(體像障礙),對胖充滿了恐懼。通常來說,厭食症患者的體重會低於正常超過15%。有意思的極端情況是這個人已經瘦到奄奄一息,他依舊覺著很高興自豪——因為他掌握了自己的體重。

  • 3、為什麼會出現貪食症or厭食症?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社會輿論

大眾傳媒的影響下,我們生活在了一個以瘦為美的社會環境中。什麼“連自己體重都不能掌握的女人,拿什麼掌握自己的人生”“要麼瘦,要麼死”“好女不過百”之類的引導和評價,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當代審美和價值體系。放到唐朝,誰會發了瘋的想要自己瘦下來?

包括我在內,也會把減肥掛在嘴邊,沒事兒考慮一下減重大業。然鵝,我並沒有成為進食障礙的患者。也就是說,除了

社會文化方面的影響外,還會有很多因素會成為貪食症或厭食症的誘發因素,比如遺傳生物因素(基因、下丘腦等)、心理因素等。遺傳我們控制不了,就簡單談談個人心理因素好了。

  1. 人格特點:進食障礙的患者往往具有完美主義、害羞、依從等特點,貪食症的患者還包括其他的歇斯底里特徵、情緒不穩定、好交際的傾向等。
  2. 認知偏差:怕胖的恐懼和體像障礙是引起自己去捱餓或催吐的原因。進食障礙患者對自己的評價(自信心、自尊感、自我能力等)以自己體重或體型為轉移,害怕別人或者社會的不好的評價、害怕因為體重外型而引起別人的歧視或不平等對待…
  3. 心理動力學認為,貪食症和厭食症患者是對口唇受孕的恐懼而進行的一種防禦性行為,也是患者在兒童早期未能成功度過口唇期的結果。(心理動力學太多,不展開了。)

  • 寫在最後

回答裡有很多關於症狀的描述和判斷,但是並不是嚴格的診斷標準。所以…不要僅憑這些描述就對號入座或者給別人貼標籤,所有的病症的診斷是立體的、多維度的,專業的事還請在正式的場合找專業的人士來進行,拒絕百度看病嗷~

做自己!管他胖不胖呢~


慕是慕之的慕


第一,不自律,

第二,沒計劃沒安排

第三,享樂主義

第四,碌碌無為的人


顧沐嬛


因為好吃的越來越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