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最大的70后已经接近50岁,70后考虑养老不算早了。那么70后靠什么来养老呢?

点亮明天


最大的70后已经接近50岁了,70后考虑养老不算早了,那么70后靠什么来养老呢?

老实说,70后现在才来考虑养老,不是不算早了,而是太晚了。

比如说一个70后的灵活就业者,如果直到现在还没有缴纳社保的话,就算从现在开始讲,退休时也只能交满10年,离退休要求的15年还差5年,是不是有点晚了?

70后这一代人,命运比较多舛:

上学时赶上“知识无用论“,很多人早早就放弃了学业,或打工、或经商、或务农。就拿我们那个镇来说,从小学升初中,刷掉了一半的人,这一半的人小学毕业之后就该干嘛干嘛去了。

初中毕业前,校长给所有的初三学生开了个会,但校长不是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备战中考,而是劝说学生放弃中考,意思是与其在学校里浪费时间,还不如去挣点钱。

第二天学校就组织了一次考试,然后有80%的学生就以不合格为由被劝退了,离开了学校,该干嘛干嘛去了。这个事情我一直记着,我不知道这个校长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我知道有很多同学就如此儿戏般的被改变了命运。

大学毕业了,又赶上了自主择业。而在此之前大学毕业生都由国家安排工作。这对于有能力的同学,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大部分的同学,就相当于又一次被抛弃了。

好不容易熬到中年,又赶上了下岗失业。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那么对于70后的这部分人,要靠什么养老呢?

70后的人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比较多,他们当中有好多人已经成为了老板,自然不愁养老问题。

有一部分是普通的打工者,由企业为他们缴纳社保,到了退休时,基本上靠养老金养老。

还有一部分是灵活就业者,由于种种原因吧,这部分人没有交纳社保的居多。这样就比较麻烦了,现在交社保,已经来不及了。只能靠自己的积蓄、房产的增值来进行养老了。后面的十年就要努力工作,争取多挣点钱,拓宽一下护城河。

以上就是70后养老的各种情况。当然车到山前必有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总之不会饿死。


南公子


我是73年生的,离50岁还有段距离,但也不算远了。那一天很快就来到,时光流逝很快的。

转眼工作二十多年了,虽然离退休还有十多年,但是确实该考虑养老问题了。这个问题很现实,得未雨绸缪。

先说说我的工作单位情况,我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副高职称,目前打到卡上的工资不到5000,按退休政策来说,我属于“中人”吧,将来退休后能领多少工资是个未知数,心里没有底。

黑龙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比较严,我们这一代,基本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我就生个独生女儿,目前读初中,今年中考。

将来怎么养老,靠什么养老?我以前从来没有深想过这个问题,因为下意识中总觉得自己还年轻。但是岁月不饶人,现在明显觉得自己精神跟不上了,而且身体也不好,常常生病。

那么,我们70后靠什么养老呢?我认为,无外乎三种情况:

1、靠退休工资或者社保养老

这应该是最常见的情况吧,现在社保体系很完善,城镇职工大部分人都有社保,靠社保养老虽然不能让我们过上奢侈生活,衣食无忧应该没问题。有社保的人,将来养老算是没有后顾之忧了。但是,有一些人,并没有交社保,这些人的将来,只能靠以下二种方法了。

2、靠儿女养老

中国有个传统观念,也就是养儿防老。现在这种观念还是很有市场的,毕竟社保体系还没有做到全覆盖。靠儿女养老虽然可行,但是,我们的下一代,也就是90后,00后们也不容易,尤其现在的高房价之下,他们生存压力也非常大。不到万不得已,我们还是不要给儿女添加负担了。

3、靠自己的存款养老

对一些较富的人来说,养老根本不是个问题,他们也不屑交社保,将来靠自己的财产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就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养老根本不是问题。这部分人,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他们是我们羡慕的对象。

以上说的养老方面的财务问题,至于养老方式上,也无外乎三种:

1、居家养老。

这种方式是最理想的,身体健康,不麻烦儿女,和老伴相依相守,共度夕阳红。

2、住在儿女家

如果老伴去世了,或者身体健康除了问题,比如半身不遂,需要人照顾等等,和儿女住在一起就非常有必要。不过这种情况尽量避免吧,从现在开始,好好锻炼身体,保养好自己,将来不给儿女添麻烦。

3、住养老院

随着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大家的观念也会转变,将来去养老院养老可能会成为一种潮流。养老院针对老人,有专业性的服务,比如饮食、医疗、康复等等,这是居家养老不能比的。


李中东


我家夫妻俩人,都是七零后。我72年、妻75年。均为九十年代本科毕业,丁克家庭。

目前我闲赋家中(准确的说是失业、无业),以城市灵活就业者身份,全自费缴纳社保、医保(每月为此支付1400元左右)。妻为公务员,正常上班到退休。

我们以后,只有靠社保金及积蓄养老。


城镇户籍打工者


我是1970年出生的,童年在北京乡下的姥姥家长大,七岁回到河北张家口上学,一直到17岁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31年工龄了!我和妻子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只生了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孩,但是孩子很懂事很争气,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妻子已经退休,目前自己做点小生意来补贴家用,我的单位也即将面临转型升级,我具体是如何安置还是未知!但是我知道,我这个岁数已经老了,没有别的单位再需要了!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只能听从政府部门的安排!其他的做好自己就行了!

我家的日子虽然说不上有多富裕,但是也算温饱线刚过来的吧!未来,我们的养老还得靠国家,因为我们是为国家做出凸出贡献的一代人!而只生一个孩子就是最大的贡献!孩子大了结婚还得照顾四位老人两个孩子,他们负担重啊!所以我们必须让国家来给我们养老!

希望国家重视此问题,拿出正确方案解决70后这批只生独生子女的老人的养老问题!不要让我们既伤心又失望,既失望又绝望了!


还我大国版图


快奔五的年纪了,身体素质肯定是跟不上五年前,现在就要积极的为养老做好准备。

离异十余年,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子在一六年已经成家,现在孙子三岁了,女儿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工作,今年上半年也要结婚。

我有一份固定的职业,但是没有存款[捂脸],儿子结婚时买车买房加上彩礼,干掉了我大半生的积蓄。

不过现在拔开乌云见阳光了,儿女都很孝顺,不让我在为他们费心了。

我认为从五十岁开始就要多攒点钱,到七十岁以后有个伤风感冒,即使儿女们都忙,也能拿出钱来请个护工照顾自己,有社保还要为自己在买一份保险。

身体健康最重要,奉劝和我同龄的朋友们一定要戒掉烟酒,开心快乐,注意劳逸结合[赞]。




楊舜文


我是71年的,因患癌症从单位病退十几年了(现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都不太严重),现在是单位交社保(交了28年多),另外每月发生活费800元。老婆72年的,单位买断后一直自己买社保(己31年)还有二年多退休。一个女儿已经大学毕业。

内退这些年也是慢慢折腾,2015年强二线无贷买了二套房,到前年老房拆迁分了二百万,现在生意难做也就没干了,现在每天跑步5公里,每年出去旅游三四次,朋友都劝我身体只这样就不要再干了,这样的身体状态估计也不会太长寿,只要不乱花平平淡淡自己开心就行!

大家觉得我这样行吗?


随心所欲5726416


我也是70年的,2020年就50岁,夫妻俩都有社保,就一独生儿子,还未婚。我从未想过靠儿养老,因为我自己的父母就是年紀轻轻就没收入了(因病,当时父亲46岁,母亲43岁),我经历过刚生小孩(23岁),上有还不老但已无劳动能力的双亲,中有还在读大学的弟弟,下有嗷嗷待乳的小儿……那几年的煎熬,真的不忍回想。所以,我不愿意将来我的儿子经历我所经历过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想过靠儿养老(怎忍心?),好在我们夫妻俩都是体制内的,以后退休有社保,但我并不敢完全把养老靠在社保上,父母只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还很好),奶奶98岁还健在,也很健康(长寿基因,应该和她姐姐一样活到110一一120岁没问题),试想我如果仅靠社保,到时怎么养三位古稀老人?还没算上老公的妈妈(也已90岁),所以不敢懈怠,我想退休后仍要做点事,赚点小钱……


大眼睛181747033


七零后养老的几点探讨

我作为出生于七十年代初的人在探讨养老问题上,深有同感和体会,这也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出生在农村,工作后生活在一个沿海的中等城市,可以说接触到不少的农村人和城里人,对养老这个百姓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七十年代初,我国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那个年代的农村人们追求的是能够吃饱肚子就行,对于养老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加之农村家庭子女多,少则二三个孩子,多则五六个是很正常很普遍的现象,那个时候人们的寿命平均也就六七十岁,很多生病的家庭也看不起病,也舍不得花钱去医院看病,加之医学也不十分发达,有的病人也就过早地去世了。百姓过多的追求是把孩子养大,那个时代科技也不十分发达,机械化作业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是人工劳作,老百姓一年到头日岀而作,日落而息,农忙时披星戴月,面朝黄土背朝天。老百姓满足于家有余粮,有渔有肉有好衣服穿。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在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乡的群众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特别是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都波及到各行各业,每一个群体和个人。经济多元化,世界多极化,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随时面临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危险和风险。这次新冠肺炎就给我们上了最为现实和沉痛的一课。

同样,对于城市绝大多数人来讲,企业改制重组,人员下岗失业,物价上涨,子女教育,职业规划,看病医疗等现实问题,尤其是养老问题摆在了重要位置,无论城乡都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要区分城乡养老。在农村的七零后,一般是靠种庄稼和外出打工赚钱。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有的可能也是爷爷奶奶辈了,除了赡养老人和接济子女外,还是要攒点老本留着,用于存银行一部分,理财一部分,最起码的农村医保要买,有条件的也要购买最少15年的农村保险。要防止因病致贫和返贫。有了保险六十岁以后政府起码能给个最低生活保障。

二是城镇人员要区分有无工作。有工作的政府和企业有保障。关键是没有工作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七零后,要自食其力,趁年龄不老不小,根据自身特点赚钱交养老保险,要交足年限。到龄之后医疗和生活也会有基本保障。

三是对于经济条件允许的城乡人员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度投资和理财。但提醒的是风险大的投资最好少干,这个年龄是赔不起的年龄。要想幸福地安度晚年,摆正心态,知足常乐,谨慎为妙为上。


登高望远2005


我78年的,晚婚,大儿子8岁,小儿子一岁9个月。目前全职在家照顾孩子,我们双方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都是半自理状态,第一个孩子就是自己带的。我交的灵活就业社保8年了,两套房没有贷款,日子过得去,可也有负担!主要是我父母身体不好,妹妹是残疾人,每年会给家里多少贴补一些。我很焦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很想带孩子同时网上兼职赚点钱结果被骗了两次10000左右,彻底死心了,又有点不安于现状。上过高中可也没啥技能,以前从来没觉得坏人那么多,被骗后看那些宣传宝妈兼职的感觉好像都是骗子[捂脸]。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机会学点东西做点什么……


星痕200651


诜说自已的经历吧!69年出生,社保只买了几年,刚买时是灵活就业买后又转入公司买,今年年龄够了,国家不赞成参保,又转到自已参保,转出又转入的社保好像被人利用了一样,弄得本人太折腾,城市和乡下来回奔波几次,总算把它弄好。

建议三十至四十岁的中年人,早提醒自已参保,对现时的工作坚持坐下去,每月有成本,社保的事免担忧,那些经常跳糟的中年人,或经常互动回家,资金紧缺,哪有余钱参保,社保是个大问题,希望大家重视年老后的保障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