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下南洋在东南亚的雷州人,都说自己是潮汕人,而不说是雷州人?

一生三三生万物67893


并没有题主问的情况!首先,雷州人不会自称潮汕人;第二,海外的潮汕裔侨民甚至都不自称潮汕人。所以题主问的问题,明显不是事实,因为太明显,也不值一驳。事实上,雷州裔华侨非常少,但尽管人数那么少,他们也不会以潮州人自居。雷州裔华侨之中确实有一部分被视为海南籍华侨,因为雷州话(尤其是徐闻话)和海南话相似度高,可交流程度高。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确实有两个地方的非潮州华侨却以潮州人自居,一个是在香港,一个是婆罗洲。在香港的非潮州人以潮州人自居的是指海陆丰裔旅港侨民;在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的非潮州人以潮州人自居的是指福建闽南裔侨民。尤其需要一提的是婆罗洲,在那里,很多闽南裔侨民知道自己的家乡在闽南,但他们在族群归属上却声称自己属于“潮州人”。形成这样的自称也是因为华侨在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因为婆罗洲的华侨很早的时候就由潮州、客家两大团体主导,从来都没有形成“福建人”、“广肇人”这样的华侨团体。所以当地闽南裔华侨全都归入潮州人,广肇裔华侨全部都归入客家人,即使是讲闽南话、广州话的当地华侨,也都分别以潮州人、客家人自称。是的没错,当地讲广州话的华侨也自称客家人,这是因为当地几乎只有潮州人和客家人这两种侨社的划分法,并非因为广州话属于客家话,也不拿婆罗洲广肇裔自称客家人这件事,来作为广肇裔可以归属客家民系的“绝对性证据”。

雷州裔华侨人数真是特别少,说他们整体倾向于以潮州人自居,这个现象应该是没有的。但雷州话与潮州话同样是广东省境内的闽语方言,这一点倒是事实。倘若海外雷州裔侨民因为语言相近、地理相近的原因加入海南侨团,也还是有他们的道理。让雷州人为海南建设出谋划策,让海南人也为雷州发展出谋划策,这样合作互利也没什么不好。如果要举办全球广东裔华侨联会,也欢迎海南人来参会,尽管海南已经脱离广东单独建省,欢迎海南人来参与广东侨联会也没有坏处,不需要那么排斥。广东和海南两省也因着有雷州这样,在语言上接近海南,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的族群,而联结成为永远不分离的特殊省际关系。两省间这样的省际关系,比所有其它两省间的关系更团结。

简单来说吧,虽然海南和广东分省30年了,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超过苏沪之间、京津冀之间的关系,和川渝之间的关系更类似。


平治東方


雷州话和潮汕话的中有个别字的发音真的很像,也有记载说以前潮汕语系的人在向南迁移时是分开两批了,一东一西两个极端。但有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潮汕人竟然听不懂雷州话!我读大学时,宿舍刚好有一个汕头人和一个湛江徐闻说雷州话的人,两人还是上下铺兄弟!哈哈哈,我那会听他们的方言都觉得彼此的发音有点像啊,就问他们能不能彼此听懂他们两人说的方言,结果都说不懂。


基耶斯洛夫斯基



纵横哥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应该称“高雷”或“雷琼”多一点吧。不过,如果雷州人真的在海外自称潮汕人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潮汕人与湛江雷州人都可以说是从福建莆田(古时的莆田很大)迁出来的移民,从历史上来说是“大老乡”。

比如纵横哥的祖先,就是南宋末年从南京的乌衣巷迁到福建甫田,又从甫田迁到化州,再从化州迁到遂溪定居的,后开枝散叶,壮大为五条村。每年年例,我们这五条村都是一起过的,且大部分人都是同一个姓。

不过,纵横哥听村里的族长说,南宋末年迁到雷州半岛的人,绝大部分是躲避战乱而来,或是因战乱回不去的。对我们来说,莆田只是个中转站,停留的时间很短。而潮汕人虽然跟我们雷州半岛的人一样是来自中原,从福建莆田迁到粤东,但据说他们在福建莆田呆的时间要长些,可能有几百年上千年,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文化。

纵横哥在用雷州话做节目的时候,不少潮汕的网友都在下面留言说能听得懂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甚至还惊讶地说,为什么隔得那么远也听得懂啊。原来我们同为闽南语系。关于闽南语、潮汕话、雷州话,其实我现在觉得并不是什么小众语言,更不是见不得人的“家乡土话”。闽南语系可能就是古汉语中的一种主流语言。据调查,全世界使用闽南语系的人数有7000万左右。

看来雷州人与潮汕人确实源出一脉,理论上只是在福建呆的时间有所不同。在东南亚的雷州人不多,与潮汕的老乡打成一片,更有利于生存。潮汕人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出了很多亿万富豪。潮汕人聪明能干,敢闯敢拼,团结互助,生活质量高,都值得我们学习!纵横哥也希望交到更多的潮汕老乡!


湛江纵横哥


雷州人,也称雷州民系,雷州民系是广东四大族群之一。雷州人是指历代从中原地区途经福建地区(大多数古蒲田中转)而后迁居于雷州半岛的早期汉人后裔,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迁居于雷州半岛的蒲田先民是西汉初年。雷州人以雷州话为母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半岛周边地区,还有海外的东南亚、欧美地区30多个国家,约150万华人华侨。

雷州人有自己独特且历史悠久的雷州文化,是闽南民系代表的一支。雷州民系与潮汕民系、泉漳民系、闽台民系、海南民系颇有渊源,不过长期下来,雷州人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早已发展出和古闽南文化不同的雷州文化。

而潮汕人也称潮汕民系、潮州民系、潮州人,是指古代从中原汉人南迁至福建,当中多数在福建定居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后,部分迁居到广东东部沿海一带的闽南民系,潮汕人以潮州话(属闽南语分支)为母语,现集聚于海内外近60个国家和地区。常住潮汕本土人口约1000万,常住国内其他地区人口超1000万,迁居海外人口约1500万。因而雷州人和潮汕人也算是同祖系的。

至于下南洋的雷州人喜欢说自己是潮汕人,或许有些偏重了。但也确实因为潮汕人的名声更加的好吧。潮汕人更加的豪爽、健谈,一壶功夫茶就能说天下,炼就了他们的好口才,也聚集了乡情、友情和人情。别小看这种独特的功夫茶文化,传递正能量,鼓舞人心,消除疲劳,甚至安慰失败者就靠这壶茶了。而且他们被称为“东方犹太人”,而潮商是中国传统三大商帮之一,他们曾被指一年的财富产值相当于四个浙江省,他们的潮州会馆及潮州商会遍布五洲四海。因此,潮汕向来有“本土一个潮汕,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的说法。

也因此,或许说是潮汕人会有更大的存在感吧。不过,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我们都唯一会认同的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

谢谢!


欢乐笑趣事


在海外的雷州华人自称潮州人是因为与潮州同属学佬人(闽南人),另外雷州人的很多祖先是由福建莆田迁潮汕后再迁雷州,与潮州都有血统和文化的关系,自称潮州人也无不可,更因是潮州一语不单是地域的称谓,更是一种文化的代表,在广东,就是以古潮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与粤客三分鼎立,在外称为潮州人能让人更明白民群的类属!以先在广东(包决海南地区)讲闽南语的人对外都习惯自称潮州人或学佬人!他不是地区意识而是民群意识!只因近来各地涌现自立意识严重,学佬人意识严重分裂各自为营,因而出现汕尾雷州自我分裂,潮汕人三字只代表了潮汕三市了,汕尾雷州都欲自立!而在外的广东学佬华人,意识而受影响,故有自称潮州人是不过份的!


南宫彦博


南洋历史上是广东福建两地沿海渔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谋生所选地。现在东南亚各国分布的华人数量从下图可以知晓。图表统计数据来源于2016年网络统计表。

在漂洋过海谋生的人群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汕头沿海的居民为主。历史上福建闽南人都有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谋生的风俗习惯,出外谋生在福建沿海居民在当时的年代很流行。彼时的潮汕沿海地区居民也同样有出外谋生的风俗习惯。随着这两地大批的渔民带动下出外谋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年轻力壮的当地居民大都愿意漂洋过海外出谋生。如今在东南亚这些国家分布的新生代华人很多成为当地社会的精英,为所在国家作出非常大的社会贡献。其中不少华人成为当地的首富。


上图为新加坡狮城中心

上图为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子塔城市中心


上图为泰国曼谷城市中心
上图为广东雷州半岛


雷州湾

历史上广东雷州半岛的沿海居民也有出海谋生的习浴,但总体出海谋生的人数不多与福建潮汕地区相比还算是很小部分。雷州人的祖先相传也是由福建莆田迁移过来的,如今雷州半岛的风俗还是保留有闽南人的传统习俗。雷州话事实上就是闽南话的分支。闽南话潮汕话是同一个方言语系,所以说交流是基本相通的,不存在交流障碍问题。而雷州人在东南亚谋生的总体数量属小众,所以他们也乐意称自已是潮汕人吧。而他们的方言也可以说是同声同气的本土方言体系。他们都说自已是潮汕人也就不足为奇了。更重要的在海外谋生同是中国人也就有一家亲的向心力中国心。


智慧敏行


因为南洋潮州人非常团结。实力也相当强大 同为广东人下南洋 如果遇到事说是潮州人最少不会被欺负



我不是针对谁


这条问题的信息量比较大,首先需要先理清一个概念:

问:“雷州人”是指地域概念还是文化族群概念?

显然,题主说的“雷州人”是指近代下南洋时操着雷州话,即闽南话的一个分支的汉语方言的人,而不是指“自古以来”。也就是指,居住在今天广东湛江市雷州市的人。

搞清楚这一点,是解答为何下南洋的雷州人以“潮汕人”自居的关键所在。

那么:雷州之名又始于何时?


史载:雷州名始于唐贞观五年(631年),在那之前雷州半岛称“合州”,南朝梁时设治,后又多次改名,于唐贞观八年(634年),雷州半岛上的首任汉人刺史陈文玉疏请朝廷以“雷州”命名半岛,州治为海康(今雷州半岛中部地区),上属岭南道。终敲定雷州之名。此后,虽有易名,但绝大多数时候是以雷州为半岛之名,并且持续到现代。


所以,历史上的“雷州”是指地域概念。而雷州人则是指“文化族群”概念——据考证,在宋以前,雷州半岛上的原住民为原“百越族”中的西瓯人和骆越人,唐时称为俚人,他们是今天的黎族与壮族之祖先。

这部分人,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古雷州人”。

宋代以后,陆续有北迁汉人来到雷州半岛落地生根,并且逐渐成为当地主体居民,这部分人,我们将他称为“今雷州人”或“现代雷州人”。

由于“现代雷州人”是以汉族为主体,因此他们与同属广东地区的潮汕人在文化上肯定更为亲近,因为大家的方言都是来自福建的闽南话,虽然地理位置上隔得有点远,但这并不妨碍“一家人”的情感认同。

更重要的是,现代雷州人的先祖也与潮汕人一样,大多数来自福建莆田地区,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他们在清末民初下南洋时将自己独称为“潮汕人”的缘由了——因为潮州+汕头地区的居民90%都是潮汕人,而雷州所身处的湛江市里,却有一大半是操广府方言“土白话”的族群。

也所以,我们也可以由此推测,“雷州人”这个文化族群概念在近代时其实并未成熟,早期下南洋的大军,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文化上,都是以潮汕人为最。那么,在数量上占劣势的雷州人,以潮汕人自称,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如果题 主还不能理解,那么再举一个简单粗暴的例子,比如答主我是广东韶关籍的客家人,但韶关却没有被誉为“客都”之称的广东梅州市出名,因此,当答主向别人介绍自己是客家人时,绝大多数非广东本地人都会直接了当的说“哦,你是梅州人啊”。

这种情况 太多,因此,很多时候我懒得解释,就会答“是呀”。

就这样。


無風即風


有这种说法吗?杜撰出来骗人是不道德的。如果放任这种错误不闻不问不批,后果很严重。

五华出土了秦置县铁证“定揭丞印”,证明粤东闽南是楚国国姓芈姓分支揭氏领地,秦军才会在五华置县名叫“定揭”,平定揭氏领地之意。浮滨文化遗迹,十有八九就是揭氏人留下来的,《山海经》南次三经最后一座山南禺之山,《水经注》卷三十八最东位置,汉初岭南三郡封域图标出的最东城邑。这些史料,都指向北回归线上的最东城邑潮州,这肯定不是巧合。

南武侯海阳侯驻防秦汉前线后又组建南海国,从前211年至前184年间两族人联亲通婚三十年,后海阳侯族人又移到浙南,由此南海民海阳部后裔来往填充了整个坚壁清野的闽越,产生了今天的闽南文化。南武侯族人再加上揭氏族人,就形成了客家;海阳侯族人就是今天的闽南文化的祖源。今天的畲族就是南海民中那些没有和南武侯、海阳侯族人联亲的那部分人。


幻影千度


雷州语言和潮汕很像,然后雷州在外面的也算小数。潮汕人人多团结!认自己是潮汕人是有好处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