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她是我的学妹,大概2年前,我无意间听说她得了重度抑郁。

作为好友,我们谁都不信。

她自己,更不相信。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大学里,她是绝对的乐天派,并且能力超强。社团一把手神马的各种handle。毕业后,也是在上海打拼,有着傲人的事业。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然而事实是,那次测试后,她好像真的“不好”了……

晚上特别崩溃睡不着觉,早上也醒得特别早。

书上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平时一小时能做完的PPT,我一周也没能完成

就有点像手机只有一格电但是你要做很多事情,但是你发现你做不到这些事情。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她不得不开始尝试治疗,也找了心理医生,其间遭受许多挫折与病情的反复……

小编毕业后,一直在上海科影厂任职编导工作,在报关于抑郁症的选题时,她居然一口答应我可以作为采访对象讲述经历……我本人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以科学的眼光更多认识和了解这“抑郁之殇”。

单向、双向、精神分裂……诊断,难!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中国“抗抑郁药物论坛”大会公布了一个数据:全国地市级以上非专科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抑郁症误诊率高达50%;即使在上海,综合医院的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仅为21%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这是大众对抑郁症的普遍认知,实际上,它还有着你不知道的一面。

双向障碍既有抑郁的发作,又有躁狂发作,有时甚至与精神分裂症无法区分!

就算患者被正确诊断,随后的治疗,则是他们面临的更难的关卡。

抗抑郁药,吃了脑子会变傻的?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睡觉时,大多数人对抗抑郁药有不少误区,譬如:

“心理问题还需要吃药?”

“药怎么越吃越不舒服?”

“吃这药会不会变傻的?”

这些问题广泛存在于抑郁症患者和家属们的心中,或许,这个观念的改变还需要科学给予合理的解释。

过去的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浓度下降有关。在我们的大脑中,电信号和化学信号是不断交替的,靠的就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神经元接头的地方有叫做突触,分为突触前和突触后。突触前分泌出神经递质,然后再和突触后的受体结合,就是在这样不断地递下,我们的感知才在大脑中发生了反应。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一般来说,西药发挥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可是,抗抑郁药却是个例外,许多患者只感受到了副作用(口干、无力、视力模糊等),短期内,病情甚至更加严重。

“不吃药,我去运动,我去听音乐,可以吗?”

实际上,最难熬的往往就是开头的一个月,只要挺过那段煎熬的时期,药物的疗效也会逐步上升,副作用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我以为我好了,就少吃了药”

抑郁症的用药必须谨遵医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是一场患者与病魔之间的长久的博弈。

探究:自杀之因

研究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人数高达100万,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自杀者中,80%的人患有抑郁症。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显示,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微小的负面情绪会启动强大的负性思维网。核心的主题就是:我没有价值,我无法胜任。

动物行为学家在小鼠实验中,也窥探出了一丝人类的轻生的奥秘。

小鼠为何会抑郁?据悉,母婴分离、社交挫败、脑部刺激等手段都会造成它们不同程度的抑郁。通俗一点讲,就是外界刺激可以触发你体内让抑郁发病的开关。但这并不意味着让患者不与外界接触。

别怕,你不是一个人

“你看这个病用医保卡吗?

“用的”

“你不能用。”

“你结婚了吗?”

“没有。”

“那你更不能用了。那上面会有记录,让对方看到不好。”

这是她与一个病友的真实对话,实际上,整个社会对抑郁症在认知上都有很大的误区

抑郁症并不是多么令人歧视的疾病,从根本上讲,它只是人的大脑功能失调了而已。

“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你不是一个人,而且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努力去生活,是可以战胜它的。”

直面抑郁症:凌晨三点,她的求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