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美图秀秀靠“傻瓜式”PS工具过渡到社群APP,成为自拍习惯

美图秀秀靠“傻瓜式”PS工具过渡到社群APP,从“拼颜值”非主流,踩过高格调的卡西欧,踏过专业技术口阿比多。本文解读了美图是如何从人性的角度打开“自拍神器”的元时代大门,不断收割市场。又是怎么玩转资本,变亏损为融资上市的?

长文慎入

美图秀秀靠“傻瓜式”PS工具过渡到社群APP,成为自拍习惯

美图秀秀董事长蔡文胜说,“所有成功的产品都是读懂人性、了解人性的;所有成功的商业模式最后的结果都会回归金融本身。读懂人性,并与金融结合,是最佳的商业模式。“

16年底,美图秀秀从3年前巨亏62亿元到成功上市。可以说美图是继腾讯之后,在香港挂牌的最大互联网IPO了。不得不说,从读懂人性到与金融结合,蔡文胜做的很好。

美图的出现,给如今看颜值的世界,带来了不小的“惊喜“。遥想过去,我们怎么能想象商业竞争跨界也能拉仇恨。做胶卷的败给了做数码相机的,做数码相机的败给了做智能手机的。

竞争已经没有边界了,拼颜值才是正道。美图秀秀“拼颜值“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才是一个创业企业的正确路径。

1

美图秀秀战三界

15年4月,美图M4手机在北京发布。“宅男女神”Angelababy坐镇,各路明星网红仪态万千,争相拿起M4寻找最佳角度自拍。这场发布会活生生开成了“高颜值自拍会”。

差不多同时,卡西欧也坐不住了。TR系列最新款TR550在上海,请来了“国民女神”郭碧婷,还有日本艺术家蜷川实花掌镜,瞬间拔高了卡西欧TR系列时尚教主地位。

论颜值能有多高的战斗力?小到颜值给了美图手机这样的新手,一个挑战硬件大佬卡西欧“自拍神器”地位的机会。

大到除了手机,美图公司在移动端拥有9.8亿用户、覆盖了6.8亿台独立设备。而其2014年完成了三轮融资,累计3.6亿美元,公司估值达20亿美元。

风光如斯,竟都是靠“脸”!而靠“实力”吃饭的代表,比如至今仍代表着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巅峰的软件公司阿多比(Adobe),默默地在各大应用商店中下架了一款自己针对移动设备的App。

再看美图的竞争名单里,赫然还有新浪的秒拍、腾讯的微视的身影。

美图靠美图秀秀App起家,到开发视频美化软件美拍,再到进军落地硬件美图手机,神奇地开辟了一个App创业成长的正确路径,规避了App们“昙花一现”的魔咒;同时也昭示了商战新时代:跨界拉仇恨,竞争无边界。

商场何处不相逢?

2

免费的傻瓜式PS,“东北大花“造型一键搞定

张馨予把东北大花布做成礼服穿到了戛纳电影节开幕式,“东北大花”就从土气一跃成为了互联网时尚——被吐槽和恶搞的时尚。

第一批恶搞图片很明显看得出来是“行家”做的:东北大花的红绿花纹被精心地PS到了美国大片《复仇者联盟》里的英雄制服上,看起来天衣无缝。

但很快,人人都能通过美图秀秀玩一把东北大花了。连张馨予也发了一条微博,她把自己的一张礼服照“美图”成了东北大花裙,还附言:“怪我咯。”随后,李晨、崔永元和他的狗都接连“穿”上了东北大花装,网民们更是轮番上阵,为自己的偶像、亲友换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时尚狂欢。

“东北大花”从行家玩法到大众狂欢普及,几乎就是美图秀秀拿下Photoshop(后称PS)“不在乎的市场”的历史重演。

阿多比公司自1990年推出第一版Photoshop后,就一直代表了图形图像制作软件的巅峰,“PS一下”比“百度一下”更早地完成了从品牌名到一种行为代名词的升级。百度是搜索,而PS是图片处理。

甚至2008年美图公司创立时,美图秀秀的定位就是“傻瓜版”的PS。而恰恰是“傻瓜”化,让美图秀秀以大多数人的颜值为杠杆支点,竟“艳压”前辈。

美图秀秀的创始人吴欣鸿从QQ空间得到的灵感。一些非主流的女孩,喜欢让自己的照片更独特一些。但当时她们可以选择的工具,只有PS,或是光影魔术手这样比较专业、复杂的软件。

第一版美图秀秀很快上线了,通过吴欣鸿之前做的“火星文”的导流,两个月后注册用户便超过了100万。当时美图秀秀从PS手里抢用户的唯一优势,是对手更理解“非主流”用户们想要什么。

第一就是聚焦颜值。吴欣鸿开发这款软件就是为了帮助非主流女孩们“美容”,于是在普遍的图形处理功能之外,他将“人像美容”单独作为一个功能选项列了出来。

第二是简单易用。当时很多用户使用PS是为了让自己的照片更好看。美图把PS难搞的图层操作,可以瘦脸、瘦腿瘦腰的“液化”功能,取名为“瘦脸瘦身”和“磨皮美白”,一目了然,并可以一键操作。

第三是免费有趣。PS在中国长年坚持付费策略,美图秀秀坚持做免费;同时美图工程师们和产品人员一起泡高校,听取用户反馈;在早期几乎每周美图都会进行版本升级,增加各种有趣的新功能,比如染发、唇彩、消灭黑眼圈……统统一键搞定。

对于专业化的PS来说,他们有些不屑于“屈尊”去迎合那些看上去没有技术含量的需求。2011年,PS移动版推出,任然保持高姿态,还是需要付费购买。

虽然说,PS仍然专业,占技术优势。但是这些“笨”需求,才是最大众的需求。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来得迅猛,“非主流”需求变成了主流需求,连“自拍”也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风云词。

同年进军移动端的美图秀秀,仍以免费为主,也没有满足于仅仅做一个修图工具。因为吴欣鸿明白,他的用户修完图之后最想做的是将之发布在社交网络上。于是美图秀秀搭上微博的快车,设计了大受好评的拼图功能。

接着,美图秀秀又迅速推出了美颜相机、海报工厂、美妆相机等App,搭建起自己的产业链矩阵。到2015年,美图秀秀已在移动端拥有4.4亿用户,美颜相机2.4亿。

同年5月,空有一身技术的Photoshop Touch,既满足不了移动端的快、易、简需求,还用付费购买把大多数用户拒之门外,在挣扎了四年多之后终于下架了。而美图秀秀早已完成了从工具App到社群App的过渡。

3

打造产品矩阵,收割更大的市场

图片时代,美图秀秀通过“傻瓜”产品抗衡了专业精英PS,吴欣鸿仍难以放心。

“昙花一现”似乎是那些在短时间之内迅速走红又很快销声匿迹的产品的宿命,其中又以App产品居多。美图秀秀如何打破这个魔咒?

吴欣鸿的回答是产品高频率更迭和建立产品矩阵。

如上文提到的,当用户从电脑向智能手机迁移,美图秀秀已经架起了美颜相机、海报工厂等组成的App矩阵。而这个产品矩阵里的又一个“爆款”,当属视频美化App美拍。

吴欣鸿注意到,2013年美国的社交巨头推特和脸书在短视频社交领域掐上了。推特的Vine一发布,脸书的Instagram就迅速跟进了短视频分享功能——短视频很有可能是图片社交之后最大的“风口”!

吴欣鸿决定做美拍,以扩宽美图用户的使用场景。一开始他的逻辑很简单:既然用户需要“修”图片,肯定也会需要“修”视频。但“后来美拍用户贡献了越来越多内容,用户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这让吴欣鸿开始思考另一种更延续热点的方式——互动、社交。

若要论到社交这个互联网标配玩法,美拍便绕不开两个大腕玩家:新浪微博当家的秒拍,和背靠腾讯的微视及微信小视频。

新浪微博的媒体和明星资源得天独厚,2014年的“冰桶挑战”活动几乎成为秒拍的专场,视频每日播放高达50亿次。而微博“大V”李冰冰、任泉、黄晓明等明星也都是秒拍的用户,甚至秒拍的C轮融资,除了新浪、红点外,还获得了李冰冰等明星联合成立的Star VC跟投。

微视自然也不输“钱”场。早期内容同样以明星短视频打头阵,并狂铺广告,还召集了32位百万级粉丝达人一起打造微电影。

简单来说,秒拍和微视都起家早、后台硬,相比之下美拍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其发布平台依赖于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如果渠道方真要搞点小动作,美拍将会相当被动。

也确有江湖传言,美拍曾被新浪微博“屏蔽”,而微信也没有给美拍开放端口,美拍分享至微信的只能是链接。

吴欣鸿已经意识到,美拍要走下去,下一步必然是要自己成为传播和社交平台。

所以,吴欣鸿把美拍重新定位成“一个媒体属性+社交属性+工具属性的产品。”在新版本中,美拍大力增加了用户互动交流的功能:可以在视频上添加各种表情图标的“表情文”,让视频更有趣;“附近的视频”、私信等功能,相当于玩起了视频版陌陌。

同时,美图公司还推出美拍的网页版,允许用户在PC端直接浏览视频,建立起了自己的视频网站。而当前各大视频网站的短视频内容大都缺乏竞争力,如果美拍能见缝插针竖起大旗,无疑是建立了自己的大本营。

这几板斧下来,美拍对第三方渠道的依赖并不如外界看到的那样强:2015年5月,美拍的站外播放量仅占视频播放总量的5%,比起上年降低了一半以上。

这场暗战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美拍为美图公司带来了超过1亿的用户,至此,美拍一跃成为美图公司的三大主力App之一;而由于内部人事更迭,微视竟先“倒下”了;坐拥新浪微博社交圈的秒拍,则开始大力优化功能,深耕圈子。新浪微博前运营总监刘新征的加入,无疑又添强将。

目前看来,美拍与秒拍都“谈不上盈利”,处于用户积累期。当然,按照现在互联网的玩法,是否盈利早已不是衡量一个产品或公司的唯一标准,比拼用户、比拼流量入口,才是更具想象力、更加暗潮涌动的竞争方式。

4

蔡文胜:用手机洞悉人性

美图在拼颜值征途中,除了吴欣鸿,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就是开篇我们提到的蔡文胜。曾经的站长之王,投资过暴风、58同城等公司的知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也是最早发现美图秀秀潜力并为之投资的股东。

美图公司的创立与蔡文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能够走在“一个App发展的正确路径”上,蔡文胜的视野功不可没。据说,美图秀秀能够抓住微博起步和移动端起步的浪潮,都来自“蔡老板的指点”。

而以自拍神器为切入点的美图手机,也是蔡老板的得意之作。由此,从工具到社群、从图片到视频,以及从软件到硬件,美图公司正在从一家软件工具公司,成长为一家如蔡文胜宣称的那样建立起“软件+硬件+云”的平台公司。

2013年,出任美图董事长后,蔡文胜一手融资输血:美图公司在2014年一年间共完成A、B、C三轮融资,总金额达3.6亿美元,C轮融资时的估值达到20亿美元。团队也迅速从不到百人,扩充到了500多人。

另一手拉拢了富士康,还请来了手机领域的老将、历任索尼爱立信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主管、摩托罗拉副总裁及香港区总裁的卢健生以搞定手机供应链。

有了这两手,美图手机仿佛是得了七十年神功和学会逍遥派绝学的虚竹,一崭露头角便可与“自拍”硬件江湖的前辈一战了。

硬件上,美图手机挑战了当时的配置极限——前置摄像头达到了800万像素,而当时手机行业最“神器”的自拍手机OPPO U2S也不过才500万像素。但是,别忘了对手还有“自拍神器”的祖师,硬件大佬卡西欧的TR系列相机。

有意思的是,卡西欧的“自拍神器”最早的灵感就是来源于手机,他们的TR100设计了外框360度旋转的功能,方便用户用相机自拍。而正是这样的细分需求,竟生生为相机市场开辟了“自拍神器”这一蓝海。

美图手机的定价战略也不得不提。

相较于卡西欧一直坚挺在6000元区间的定价,美图手机则一直徘徊在2000元左右,成为亲民版的“自拍神器”,自然也有大批的粉丝钟情。

为捍卫自拍神器地位,卡西欧一方面大力提升相机的硬件精度,另一方面增加“美白模式”,让相机更加“傻瓜化”。美图手机2则破天荒地放弃了如感光度、白平衡等各种专业的拍照选项,改为使用延时拍照、快门声这类可以立即上手的简单设置项。软件功能上,增加了视频美颜和夜间补光等功能——不用硬件,同样可以提升颜值。

更重要的是,美图手机还集成了其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等App矩阵,相当于随时在线上布置好各大“秀场”,保证用户可以第一时间上传美照到社交平台。毕竟与自拍相辅相成的,就是分享。

卡西欧虽然硬件占优,但其在分享环节上,却一直有着相机的“硬伤”。这个硬伤直到今年的最新款TR550才得到一定改善。

严格来说,“自拍神器”对卡西欧的意义,在于拯救了卡西欧的相机部门;对美图公司来说,美图手机却是美图公司通过硬件落地,完成拍照、处理、分享、存储以及云端整体闭环的重要一步。

通过与苏宁的合作,美图手机在全国200座城市开了900多家卖场体验店,虽然美图公司一直没有公布美图手机的销售情况,但据吴欣鸿透露,截至2014年,美图公司实现了6亿元营收,其中广告与手机占大头,“手机的比例会更高一些”。

其实,不管是美图秀秀、美拍,还是美图手机,都是美图公司定位用户一种极端的心理需求,并不断强化这种需求的产物。不管“颜值经济”未来的战场还会如何变幻,反正美图会“血拼”到底。

在美颜修图类软件公司里,美图的矩阵最大,这使得美图的用户上自大明星,下自不美颜不露脸的妹纸都被瞬间圈粉。随着美图的触角伸到各个相关场景,自拍习惯逐渐巩固,“自拍神器“的出现,自然而然地把用户黏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