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海滨城市烟台,它的城市名字有什么典故?

趣闻视图


如果单纯从历史的角度来讲,烟台这样的海滨城市,在历史上,其实是地广人稀,发展也是比不上内陆地区的。

在先秦时期,烟台最早属于莱国,而莱国更多被称作莱夷。当时的莱国势大,甚至逼得当时的姜太公把齐国的都城,从营丘(现在潍坊市昌乐县内)搬到了临淄(淄博市临淄区)。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莱国就被齐国吞并了。

后来的朝代中,烟台先后属齐郡、东来郡、莱州、登州等。到了明清时期,烟台分属登州府、莱州府。

烟台最早得名,是因为烟台市区北部的烟台山,因为在明朝,沿海地区经常会受到倭寇的侵扰,明朝就在烟台山设立了狼烟墩台,有预警的功能。

之后的烟台,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

在清末,跟许多海滨城市一样,就是因为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烟台开埠。1861年,烟台开埠,英国人选定了烟台港和芝罘岛。

1862年,清政府总理衙门大臣奕訢、桂良等人向清廷《奏为请将山东省沿海各口州县税务责成登莱青道经理并请颁给监督关防以专责守恭折》中,首次将芝罘称为烟台。在此后官方文件中,作为一个正式的地名,“烟台”才开始经常出现。

开埠之后,随着烟台城区经济的发展,烟台作为区域核心地位的作用不断显现,逐渐成为中国沿海重要的港口和大城市,清政府灭亡后,烟台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从隶属于东海道,到逐渐成为烟台地区,烟台市,今日的烟台,也逐步成型。


齐鲁壹点


是古代人们没有现代科技的手段,报信传书什么都是人骑马来送,如果消息紧急尤其是有敌情,就会通过烽火台点火,生烟,来向四周报信,顾名烟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