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家》中严叔严婶被儿子儿媳赶出家门,你怎么看?

漫天风沙188


看到《安家》里勤劳善良的严叔严婶,被儿子儿媳妇赶出家门,我内心很心疼老两口,话说养儿防老,谁知道他们却养了个白眼狼,辛辛苦苦一辈子的积蓄,都拿给儿子儿媳妇买房了,结果他们却把老两口赶出家门,真的令人心寒。



人善被人欺,老两口太过善良,处处为孩子着想,对人不设防,其实这件事上也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1.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教会他感恩,孝顺

我们辛苦养育一个孩子,不求他/她大富大贵,但是希望他/她能够是一个纯正,善良的人,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教会他/她感恩父母,孝顺父母,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对他/她好是理所应当的。或者你的家业都应该给他/她继承。


2.不要太低谷人性,尤其是在钱这件事上

在签买房协议的时候,房似锦和徐姑姑都建议严叔严婶贷款买房,付一部分钱做首付,剩余的钱留作它用,他们担心孩子压力太太,其实当时就应该如此,给他们付个首付,剩余的房贷由他们来还。而且他们的儿媳妇还要求在房产证上加上她的名字,老两口知道她怀了自己的孙子,觉得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就毫不犹豫的决定加上她的名字。


3.你不仁不要怪我不义,实在不行就走法律途径

不要讲为了孩子忍忍什么的,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们不义,不赡养老人是犯法的,所以老严夫妇可以去告他儿子,何况他们住的房子也是老两口一个包子一个包子辛苦攒来的,这种不孝而且忘恩负义的东西,就应该受到惩罚。

如果是我,可能真的不会像老严夫妇那样就走了,那我就要住下去,儿子做不了住。我自己花钱买的房子,我凭什么看别人脸色,不让住,我就打地铺,屋里不让住,把我往外赶。我就躺地上,说不舒服。反正我赖着不走了。

不过换句话说,老严夫妇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他们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种牺牲式的父母,往往结局都不会太好,很容易有个极度自私的孩子,日常生活中朋友也是如此,你会发现那种特别好的人周围,周围总是围绕着极度自私自利的人,而且奇怪的是,他们关系还特别好。


离漠漠的优质梦


昨晚追剧追到这一集,真的泪目了,相信很多人都在怀疑那句,我养你小,你养我老,养儿防老!是啊,父母花了一辈子的心血,省吃俭用的来到大上海,在上海卖了10几年的包子,攒了300多万给儿子全款买了一套房,舍不得儿子婚后压力太大,当徐店长提醒他们可以贷款的,他们舍不得孩子们每个月还那么多,多还那么多利息,觉得全付为孩子们省了很多,为了家庭合睦,还加了儿媳妇的名字,回到包子铺,开心极了,满心期待到新房子的日子,规划着怎么睡,怎么带孙子,脸上露出了对这个城市的安定的期待……可是一切,当他们拉着一车的家当,把租房退了,去投奔儿子,大包小包的扛上了楼,汗湿的衣服,满心欢喜的敲开了门,看到打扮时尚的亲家母,熟练的打扰卫生,俨然成了自己家,老两口为了孩子的和睦,体谅儿媳妇怀孕,什么也没说,就说自己是来看看的,最可恨的是他们的儿子,那么多东西,老俩口扛下去了,严目强忍眼泪的往下走,儿子都没帮着送送……那一刻,外人看的好心凉,可是老严夫妇不怪他,看他们推车车离开的漫漫路,眼泪忍不住了,那种流落街头的感觉,太让人揪心,天下父母心,好苦!

愿天下的孩子都可以多关心父母,在能力范围内去孝顺父母,家合万事兴!





萌娃美美


我今天刚看了这一集,当时老两口高高兴兴的去,严叔还说叫严婶去照顾怀孕的媳妇,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老两口对媳妇非常的关心,不是不讲道理的老封建思想!可到了家门口发现是亲家母开的门,媳妇儿子都出来了,可最让气愤的就是儿媳妇看到公老两口来了也不叫一声,直接扭头就走了,对于两口的到来一点最基本的礼貌都没有!媳妇儿走了,儿子向门口走了几步对爸爸妈妈说,我有时间了过去看你们!但老两口还是说多帮丈母娘干点活,照顾好媳妇儿,就走了。想想当时多寒心!看到这可以知道媳妇儿子一点基本礼貌都没有!做人最基本心疼父母的心都没有!这样的子女养大干什么!从这里也看出了教育的失败,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孝敬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为了生活也不容易!乌鸦都知道反哺之情!为什么人不知道?所以不管儿子女儿对长辈要有感恩的心,尊敬长辈!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


小朱朱仙女


今天看到电视剧《安家》中,严叔严婶满心欢喜的提着大包小包行李去新房被儿媳和儿子赶出家门这一场景的时候,心里很难受。

这一对忠厚老实的老夫妻俩,起早贪黑卖包子一辈子,给儿子攒钱在上海买了一套房子,房产证上写名字的时候,儿子非要添上儿媳的名子。对于儿子来说这情有可原,毕竟爱自己老婆嘛。但是,后来老两口要搬来住的时候,却发现没有自己两个人的一席之地。这一下寒了多少父母的心啊!

现如今,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参加工作之后都是租房子,奋斗几年以后,在父母的帮衬下付首付买一套房子,这可是父母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啊!试问哪个孩子不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父母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毕竟他们是爱自己儿女的。

严叔严婶何尝不是天下父母的一个缩影,她们的儿子不孝,以至于儿媳也不孝。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作为儿女,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一份孝心,大家说对吗?!


小Q话影


《安家》中的严叔严婶被儿子儿媳赶出家门时,我的心里真得不是个滋味,这就是卸磨杀驴的真实再现。



《安家》里的严叔严婶真得就代表着现实生活里的每一位含辛茹苦的父母,他们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他们心里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女们能安家立业,有一个温暖又温馨的家。

严叔严婶来到上海,一直租住在狭小阴暗的出租房里,开着一家小小的包子铺,每天起早贪黑的买包子,赚得每一分钱都是辛苦得来的,就这样一分一分的攒了320万。


儿子要结婚了,他俩准备给儿子买房子,找到了徐姑姑的房屋中介,经过一番的思量和决断,也没有听从徐姑姑的建议贷款买房,一定要全款买房,可就在签协议的时候,儿子却告诉他俩说要在房产证上加上儿媳的名字,因为儿媳已经怀孕了。严叔严婶一听到儿媳怀孕了,一高兴就同意了,却没有去想这样的草率的行为是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就这样他俩用320万全部的血汗钱都付了房款,当他们收拾好了所有的东西准备搬到新家的时候,他俩的喜悦溢于言表,毕竟这是他们奋斗了大半生的结果,终于在大上海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还打算着儿媳生下孩子,要给儿子儿媳带孩子。


当他俩大包小卷的来到他俩的新家的时候,出门相迎的是他俩的亲家,一脸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嘴里说着客套话,情绪里全是厌弃。媳妇更是连个正脸都没有,一直背对着他俩个,儿子嘴上虽然相对和气,却也带着嫌弃的脸色,也就上前了几步连门口都没到,明摆着就是不希望他的父母打搅他们安逸的生活。

严叔严婶却还顾及着所有人的脸面,体谅着别人的心理,知难而退,讪讪而退,扛着那么多的东西下楼,可恨的是他们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竟然无动于衷的连动都没动,真得是禽兽不如的玩意。


看着年迈严叔严婶被自己的儿子赶出家门,心里真得不是个滋味,儿子的嫌弃是他俩最致命的伤。

当他俩回到包子铺继续卖包子的时候,遇到房似锦,一说到房子的事满眼含泪,那份孩子给予他俩的创痛是难以愈合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所希望的不外乎就是天下的父母都能大欢喜,大安康,大幸福。



寄居蟹的鸡毛蒜皮


我真心觉得这是社会上的一种真实写照,爸爸妈妈起早贪黑的去蒸包子卖,在上海那座大城市打拼,然后给儿子买房子,好不容易攒了一辈子的钱,而且严叔严婶儿人还比较善良,在最后一刻把房子加上了儿媳妇的名字,徐姑姑建议贷款买,然后可以分期付款,就是考虑到以后的问题,后来严叔严婶还是没有听徐姑姑的建议。

我张姨家给儿子儿媳也买了房子,每个月都帮还房贷,儿媳妇不上班,儿子自己挣钱养家,张姨每年补贴孩子5万块钱,真是贪黑起早的,种了好多地,姨夫开车给人家耕地赚钱,有时候拉砖挣钱,都给了儿子儿媳妇,后来儿子跟儿子吵架,婆婆就劝他俩别打,说自己辛辛苦苦的就希望大家和和气气的,没想到儿媳妇不乐意了,以后再也不和我张姨说话了,大家都说钱给出了冤家了。

我觉得:

1、儿媳妇和婆婆之间的关系不好,责任都在儿子身上,从小的教育观念也有问题,从小就让孩子知道一定要懂得感恩,懂得孝顺老人,否则父母买了房子,然后写了儿子儿媳的名字,岳母可以住在这里,爸爸妈妈倒是不能住了,这也太对不起爸爸妈妈了。

2、孩子在18岁以后,就成人了,自己挣钱去买房子,爸爸妈妈可以在你钱不够的时候进行补贴,或是父母帮你付首付,其余的钱由孩子自己来还,这样孩子自己也有生存能力。

3、如果爸爸妈妈买房子,尤其是全款买的房子,就需要写爸爸妈妈的名字,以后爸爸妈妈也有个养老的地方,不能是父母挣钱买房,到最后却没有地方住。

4、实际当中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买一个大点的房子,并申请婚前协议,这房子父母有居住权,这样父母也有了保障。


婉婷流浪者


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昨天晚上刚刚看完这一集安家差点把我气死,不说别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你养大,从不指望你去报恩,你却这样对待父母,当打开门的一瞬间,我看到他儿子跟媳妇一起出现在画面里,而他儿媳妇转身就走了,真是上火,我多么想他儿子跟他媳妇大吵一架,然后把他爸他妈接进来。我估计百分之99的观众都是跟我想的一样,但是一定恶有恶报,后面走着瞧。


抬杠小青年


“老严夫妇”在上海开包子铺多年,每天早起贪黑的卖包子,无论多累老两口都觉得非常开心,因为他们心里一直有一个目标,就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给儿子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婚房,老两口也能在上海有一个立足之地。

“老严夫妇”被赶前兆,徐姑姑早有担心:

当初“老严夫妇”买房时拜托给了徐姑姑,徐姑姑后来交给了王子建,而由于房似锦无意中听见,正好宫医生的房子急售,便把严叔这单生意撬了过来,之后便和房似锦达成了协议,而且看房过程中也非常满意。

就这样老两口高兴的呆着儿子儿媳妇,到店里签约协议,而正当签字的时候,儿子却提出要把媳妇的明细加上,当时老两口确实有些犹豫、不高兴。但是当儿媳妇说已经怀孕了,老两口非常高兴的就加上了儿媳妇的名字,毕竟买房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没有必要闹不愉快,也没有多想!

即将签约的时候,徐姑姑看要写上儿媳妇的名字,曾提醒老严夫妇是不是待一些款,这样即能减轻老两口的压力,留下一部分钱老两口也有一定的保障,毕竟300万不是小数目,可老两口没听!当时徐姑姑就觉得不稳妥,可没想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老严夫妇”高兴搬家,却被儿子赶了出来:

“老严夫妇”骑着三轮拉着包裹,高兴的前往新房,准备伺候儿媳妇的时候,却遭儿子嫌弃!开门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亲家母,没想到自己花一辈子积蓄买的房子,却让亲家母捷足先登!

而且亲家母还讽刺老严夫妇,这大包小包的是来洗衣服吗?真是太气愤了!老严两口一看只能找个理由说,路过而已!儿媳妇更是连看都不看老两口一眼,儿子却说:“爸妈你们先回去吧!有时间再去看你们”,这是儿子应该说的话吗?

房子是自己父母买的,怎么感觉儿子表现出一种上门女婿,倒插门的感觉!窝囊、气愤!就这样老严夫妇含泪而去,便走边哭,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咽!

“老严夫妇”真心付出,却让人心寒:

“老严夫妇”是一对好父母,却没有生出一个好儿子。严叔花光积蓄,全款给儿子买了一套房,本想一起住进去,没想到儿子的计划里,压根没有爸妈的位置。

严叔夫妻带着行李去新房子,结果儿子只让丈母娘住进去了,而自己的爸妈,却拒之门外。说得好听是“劝”回去的,实际上就是“赶”出去的。严叔夫妻把租的房子退了,儿子又不让他们进门,根本就没有地方可去。

这一幕反应出当今现实的婆媳关系,与儿女对待父母的问题,看得让观众十分气愤?老严夫妇花光了一辈子的积蓄买房住,到头来,成了无家可归,面对儿子的撵,亲家母的沉默,儿媳的不露脸,老严夫妇没了地方住,到头来却流浪街头!

答题小结:一心为子女付出,而换来的确实子女的冷漠无情!大半辈子的积蓄全投给子女,希望老有所依却换来子女的“白眼”,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剧中老严夫妇儿子的不孝顺,大部分也是二老的过于溺爱造成,靠谁也不如靠自己,老人还是得多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啊!

本回答纯属个人观点,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如有疑问请留言,必回复。谢谢!


综娱一哥


其实,这是一个典型“中国式”家庭矛盾冲突。

一方是传统中国父母,穷尽一生为了孩子;一方是现代社会下的儿子儿媳,儿子无主见怕老婆,儿媳要安全感要房子。

严叔夫妇一辈子省吃俭用攒钱给儿子结婚买房,从不考虑自己,也没有自己的生活



来到上海几十年,靠着一个卖包子的铺子,老两口每天起早贪黑揉面、蒸包子、卖包子,一个包子赚不了几个钱,但他们愣是攒下了320万。



夫妻俩乐呵呵的拿着全部的家当去给儿子买房,没有丝毫舍不得。定下来后,为了不让儿子背上贷款每月还贷,愣是付了全款,一点钱都没留给自己。



写房产证名字的时候,心疼媳妇把她当自己人,于是同意了儿子在房产证上加上了媳妇的名字。

像这样的一心为孩子的父母,这样疼媳妇的公公婆婆,本该过上母慈子孝、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

但现在的孩子,与以前的孩子有些不一样了。

儿子刚工作无能力,只能依靠父母买房;婚后无主见怕老婆,为小家选择委屈父母

现在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要想靠自己的能力买房太难了,大多数人,还是只能靠父母。严叔的儿子就是其中一个。

而且现代社会,男女关系普遍呈现女强男弱的态势,大部分男生面对女朋友或者老婆,都没有很多可商量的余地。想要每一天过得舒服一点,就只能依老婆,哪怕让父母受点委屈,他自己都能自欺欺人,骗自己说没有多大的事情。



也许看惯了社会上的尔虞我诈,挣扎求存,学会了做事要利己,但是,却不该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一心为自己的父母!

这在潜意识里,就是“柿子捡软的捏”!



他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的人,哪怕他做得有些过分,他明白爸妈也会照样爱他护他。可是老婆就不同了,让老婆不开心了她就会大吵大闹,会让他不得安生。所以他选择了委屈父母。殊不知这样一来,从此以后这架天平就倾斜了。

在婆媳关系里,男人的处理方式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是否可以和谐美满。

儿媳妇要安全感要房子,生孩子要亲妈照顾,嫌弃寒酸公婆

现代社会,在很多女生的观念里都是要先买房,然后才能结婚。并且为了给自己婚后生活一个保障,会要求房本上加上自己的名字。这些已经演变成了很多人默认的社会规则,也是很多丈母娘找女婿的基本要求。



可是剧中儿媳妇倩倩的问题在于,她不懂得感恩和尊重公婆!

买房之前她好言好语哄着二老,买完之后立马变了一个人,眼里满是不屑和鄙夷!

在这个经典矛盾冲突里,因为儿媳强势不懂感恩,儿子软弱好面子,最后受委屈的只是父母。

如果儿媳懂事一点,儿子做好两边的安慰工作,公公婆婆全力扶持,一家人的日子本可以过得令人羡慕!


枫叶小姐


自从电视剧《安家》热播以来,收到观众们的热烈讨论,里面的一个个人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小市民气息的赵小姐,还是买凶房的黄老板,抑或深藏不漏的饲料大王林茂根……但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里,有一个人却让人觉得可恨,那就是老严的儿媳倩倩。

老严的儿媳妇倩倩出场不多,一次是老严买房时笑脸盈盈地说自己怀孕了,要求在房产证上加名。第二次是老严夫妇兴冲冲来儿子家时,她站在门口满脸不屑的打量着衣着破烂的公公婆婆,然后满脸气愤的离去。这两次出场将一个两面三刀,用人朝前,翻脸朝后的卑鄙小人刻画的栩栩如生。

从前面的情节中我们知道,老严夫妇20多年前背着两个蛇皮袋从农村老家来到了繁华都市上海。他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劳作,靠一个一个的卖包子,终于攒够了320万的巨款。

这320万来之不易,电视剧中老严妻子说:“我们从夜里2点到早上10点,也算八小时工作制。”我们都知道人的生物钟,白天工作,夜晚休息,而老严夫妻完全打乱了,他们以自己的健康为代价,靠一个一个的包子攒来了320万的巨款。

他们能拼能干的动力就是想为儿子买房子,想让子孙在上海生根。根是落下了,可是他们的儿子却让他们失望了。从昨晚的剧情可以看到,当老严夫妇兴冲冲的去儿子家里住时,可是亲家却已经鸠占鹊巢,“热情”招呼老严夫妇“进去做客”。老严父妇乘兴而去,凄惶而归的样子,实在让人心疼。就这样,这对善良的老人还自我安慰,说自己做的饭没有亲家做的合胃口,真是让人心疼。

老严的经历并不是唯一,杭州也有一个类似的新闻。儿子结婚,一对夫妻将自己现住的位于钱塘潮旁边的200平米的房子让给儿子儿媳住,为了给新人独立空间,老两口搬去和自己90岁的母亲挤在一起。根据儿媳的意见,老两口又和亲家分别出资80万在儿媳妇的老家嘉兴买了一套130平的房子给小两口作为婚房。两年后婚房交房了,老两口得知一个消息,亲家卖了自己的房子,搬到了儿子儿媳的婚房里,而自己却有家难回,和90岁的母亲挤在一起。于是他们让儿子儿媳搬回婚房里,好让他们搬回来,可是儿媳却一口拒绝。最后不得已,他们只能诉诸法律,要求儿媳强制腾房。房子回来了,可是失去的却永远回不来了。

俗话说的好,“女人是家里的风水”,“好女人,旺三代”,所以找儿媳妇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靠外在看人品。

从电视剧中的倩倩可以看出她妈妈素质也不高,笔者猜测,在后面的磨合中她妈妈一定会和小严发生矛盾,从而爆发离婚,进而为了房产而起纷争,估计安居天下的中介们又有的忙了。

上海的张文宏教授说,“不能让老实人受欺负”,我们也不能让老严夫妇这样善良的人“身在流泪心在滴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