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西安與延安的“陽謀”?

西安與延安的“陽謀”?

數日前,西安市與延安市簽署《西安市人民政府延安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規格比較高,兩市黨政一把手均出席並講話。

同時從《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內容看,雙方將建立高層會商、兩市戰略合作聯席會議、兩市工作專題組機制,並加強12個重要領域的全方位合作。

簡而言之一句話,大家都是“安”字輩的,大家一起玩耍,一起發展唄!

至於說,兩市合作能否開闢陝西區域協同發展新局面,西安的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功能又能多大程度發揮,尚待時間檢驗。

粉巷君(微信ID:nbdfxcj)倒覺得,從全國範圍內來看,與陝西“三段式”地理情形類似的江蘇,這些年在區域協同發展方面積累不少經驗,或可作借鑑。

延安的困惑

說到延安,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巍峨聳立的寶塔山。革命聖地孕育的延安精神,至今激勵著中國。

如果說精神財富歷久彌新,取之不竭的話,延安的物質財富積累,卻並不盡如人意。

我們來看這張圖。

西安與延安的“陽謀”?

2008年以來陝西、西安、延安經濟增速©wind

2008年,陝西、西安、延安經濟增速基本一致,十年後,三地增速仍然基本一致。十年輪迴,起點一致,終點看起來一致,但延安被陝西省內的小夥伴們遠遠甩開。

西安與延安的“陽謀”?

2007年以來西安、延安經濟總量佔全省比重©wind

截至2017年末,延安全市經濟總量1266.4億元,佔全省比重為5.8%,而2007年,延安經濟總量佔全省比重為11.2%。從這個意義上講,延安過去的十年是失落的十年。

除了經濟總量的失落外,其經濟結構也亟待改善。

延安擁有全國最好的紅色革命旅遊資源,但資源向產業的轉化進度慢,效果並不甚理想。截至2017年末,延安市第三產業佔經濟的比重為34.3%,低於全省及西安8個和27.2個百分點。

西安與延安的“陽謀”?

2017年陝西、西安、延安經濟結構©陝西、西安、延安統計局

延安對經濟發展以及產業結構優化的迫切希望,是此次雙安合作的源發動力。

雙安“陽謀”

西安作為陝西省塊頭最大、發展最好的城市,2017年以來,其復興勢頭更加迅猛。非要用一句話形容的話,那就是,西安從未像今天一樣,迫切希望接近中國經濟舞臺中央。

“大哥”發展的好,自然要帶著“小弟”一起吃肉。

此次合作,延安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希望能夠搭上‘大西安’樞紐城市的快車……”。

從此前媒體報道來看,雙安合作的內容相當廣泛,包括產業協同、園區結對、智慧產業、科技創新、商貿物流、現代農業、醫療衛生、文化旅遊、教育、生態環保、幹部人才、法治政府建設等12個重要領域。

西安與延安的“陽謀”?

延安市寶塔山

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延安市寶塔區和西安市曲江新區還共同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文旅產業、科技創新、招商引資、傳媒產業、金融領域、幹部人才等六大方面加強全面合作。

而文旅項目之外,雙方還將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數據產業、產業示範園區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屆時,延安將獲得西安的政策、人員、資金、技術等支持,這種深層次、多方位合作,對於經濟增長落寞多年的延安而言,不失為一次煥發活力的契機。

而西安,則有望藉此拓寬發展空間,進一步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的輻射功能。

再從全省角度看,雙安合作,也將為陝西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可借鑑的經驗和路徑。

不錯的江蘇經驗

陝西從地理上劃分為陝北、關中、陝南,三個區域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均有明顯差別。在全國範圍內,與陝西類似的省份,粉巷君(微信ID:nbdfxcj)能想到的,還有江蘇。

與陝西一樣,江蘇在地理上,也被劃分為蘇北、蘇中、蘇南地區,三個地區同樣存在較大的差異。

江蘇在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上的經驗,或值得我們借鑑。

早在2000年左右,江蘇即提出“蘇南提升、蘇中崛起、蘇北振興”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這一理念,與當下“關中協同創新發展、陝南綠色循環發展、陝北轉型持續發展”的戰略頗有相似之處。

2005年和2006年,江蘇省又作出了支持南北掛鉤、共建蘇北開發區的決策。

西安與延安的“陽謀”?

江蘇蘇州

蘇南和蘇北各五個城市,南京和淮安、鎮江和連雲港、常州和鹽城、無錫和徐州、蘇州和宿遷南北合作模式共建園區,同時,蘇南10個縣(市、區)在蘇北跨區域掛鉤共同建設10個開發區,鼓勵蘇南重大產業轉移項目落戶蘇北。

江蘇通過省域內的城市合作,顯著帶動蘇北地區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11年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在區域協調發展上,江蘇去年開始,又有“1+3”重點功能區戰略的新提法。“1”,指的是揚子江城市群,“3”裡面分別是江淮生態經濟區、沿海經濟帶、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

“1+3”重點功能區戰略跳出了傳統的梯度劃分,根據各地不同的基礎條件、資源稟賦,明確各自的功能定位,確定不同的路徑選擇;同時實現行政區經濟向功能區經濟轉變,發揮“1+1>2”的效應;城市間也從同質競爭向協同發展轉變,能夠有效改變過去城市間相互搶項目、爭資源的狀況,在全省範圍內形成一個開放融合、協同發展的大生態系統。

雙安的合作,或可好好借鑑江蘇城市合作的經驗,把這件關係到陝西區域協調發展、共同實現追趕超越的大文章做好,做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