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土耳其警告西方不要忘記克里米亞事件,難道俄土關係會再次交惡?

四重晝


土耳其外長同克里米亞韃靼人講,土耳其政府不承認克里米亞通過全民公投,加入俄羅斯聯邦的說法,認為克里米亞是被俄羅斯兼併的。恰武什奧盧的表態,只能說明土耳其外交上,在與美俄歐三者之間搞平衡外交的小國心態,並非朝三暮四。



兩年前安卡拉和伊斯坦布爾,這兩個土耳其最重要的城市都發生了政變。總統埃爾多安只差十幾分鍾就掉腦袋,據說還是普京在關鍵時刻通知了他,才讓他保住性命。從此以後,土耳其在中東問題上逐漸倒了向俄羅斯。

倒向俄羅斯,也不是說就得和美國分道揚鑣,只是和美國略疏遠了一些。與俄羅斯也不是黏糊起來就去投懷送抱。而是在這兩個國家之間小心翼翼地走鋼絲。涉及到核心利益的時候,土耳其也是堅決反擊毫不猶豫,而且毫不手軟。

橄欖枝行動痛打美軍的附庸庫爾德武裝,就是很好的說明。最近因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館,引發巴以衝突,土耳其堅決站在巴勒斯坦一方,召回了駐美以大使,甚至放話要關閉美國在土耳其的空軍基地。這一來是巴勒斯坦和土耳其同是信仰伊斯蘭的國家,二是埃爾多安要重溫大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夢,拉攏其他伊斯蘭國家的必然表現。

儘管如此,美土關係也沒交惡。


恰武什奧盧對韃靼人說的話,只是不承認“克里米亞的公投”。今年2月特朗普訪問烏克蘭期間還直接喊話普京,要他歸還克里米亞給烏克蘭,但這並不妨礙今年G7峰會前,他提出應該邀請普京與會。政治人物對待特定事件的表態,代表他在這一事件上的立場,不一定代表兩國關係的親疏。

在克里米亞這個不足3萬平方千米的半島上,韃靼人是真正的少數民族,前蘇聯時期曾被迫遷出家園,蘇聯解體後才重返克里米亞。恰武什奧盧是想在韃靼人代表大會上找到共同的語言。但“國內流亡”半個多世紀的韃靼人,普京已經為他們、和其他在前蘇聯時期被迫害的民族人士平了反,並簽署了法令。他們是否還想再破壞掉目前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呢?我想,韃靼人對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感情是複雜的。


土耳其的克里米亞情結與韃靼人不同,歷史上克里米亞汗國曾經臣服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654年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此後在200多年的時間裡,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先後爆發了10餘場戰爭。1768年在俄土第五次大戰中,俄羅斯成了克里米亞新的保護國。葉卡捷琳娜曾宣稱:克里米亞和俄羅斯合為一體。

由於俄土戰爭中,捱揍的往往都是奧斯曼土耳其,在這之後的50多年裡,俄羅斯的地盤便擴展到了西起巴爾幹半島、東到高加索地區,包括歐洲第二大河流多瑙河出口海在內的大片土地。

俄國人的擴張震動了整個歐洲,歐洲的老牌帝國英法聯手支持土耳其。1853年戰爭再次爆發,英、法、土、撒丁等國結成同盟與俄開戰。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開始,隨著半島上著名的港口城市、軍事要塞塞瓦斯托波爾的陷落,俄軍戰敗。1856年歐洲列強與土俄等國簽訂了《巴黎和約》,和約中規定黑海中立化,黑海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各國軍艦未經土耳其同意禁止通過,俄土兩國也不得在黑海沿岸設立海軍兵工廠和海軍要塞。


《巴黎和約》狠狠地打擊了俄羅斯帝國打開黑海海峽向南擴張的企圖。英法兩國則在奧斯曼土耳其境內建立了自己的優勢地位,土耳其由此則淪為由歐洲列強支配和擺佈的角色。

戰敗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含憤自殺。1867年因財政窘境,又怕英國人由殖民地加拿大發動戰爭攻打阿拉斯加,並以此為跳板進攻俄本土,俄國很難守住,亞歷山大二世就萌生了放棄阿拉斯加的態頭。因為南北戰爭期間,沙皇曾派艦隊遠征為林肯站臺,使聯邦政府最終擊敗了西歐列強支持的南方政權,沙俄就把買主鎖定為美國,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了阿拉斯加。

二戰中蘇軍在克里米亞半島上與德軍激戰200多天,直到1942年7月4日,塞瓦斯托波爾失守。1944年蘇軍重佔塞瓦斯托波爾。1945年2月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召開了著名的雅爾塔會議。

土耳其人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留下的恥辱多過榮譽,而俄羅斯人為了這塊土地付出過一代沙皇的生命,但也記下了曾經的光榮與輝煌。


普京曾經說過俄羅斯的領土“沒有一寸是多餘的”!現在克里米亞重回俄羅斯,成了俄羅斯法定的領土,土耳其人、英國人、法國人,包括德國人等其他歐洲國家當然耿耿於懷。控制了克里米亞就等於撕開了俄羅斯的前衣襟,到時候是揭你的肚皮,還是打你的肋骨,就看人家高興了。扣上前衣襟,俄羅斯就和歐洲的紳士們一般無二。

最近,由於特朗普“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迫使歐洲大佬們和俄羅斯眉來眼去,土耳其外長的話也是在敲打老歐洲們,目光要放遠一些,別和俄羅斯走的太近。如果法德等國和俄羅斯走的太近嘍,那土耳其的分量不就顯得太輕了嗎!這大約是他的潛臺詞吧?

謝@老周64095邀請。


燕北林叢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關於“土耳其政府不承認所謂克里米亞通過全民公投,加入俄羅斯聯邦”言論,對於“好朋友”俄羅斯而言是背後一槍,再次證明土耳其與俄羅斯永遠也不可能結成真正的盟友,只是各取所需的脆弱的利益共同體,一旦利益交集不復存在或微不足道,俄土的分道揚鑣將成為必然,必將恢復過往非友似敵的常態。

【 土耳其人在安卡拉遊行示威,抗議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


1、土耳其即將舉行總統大選,恰武什奧盧在賣力給老闆埃爾多安拉選票。土耳其國內生活著幾百萬的韃靼人,跟俄羅斯的韃靼共和國、克里米亞共和國的韃靼人是同一個種族,主要是來源於克里米亞。

在奧斯曼的強盛時代,跟沙俄一樣,依靠武力到處搞擴張,吞併了遼闊的領土,克里米亞半島,以及周邊的部分烏克蘭領土都被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在18世紀的第5次、6次的俄土戰爭中,奧斯曼帝國被沙俄擊敗,退出了這個區域,克里米亞的克里木亡國滅亡,克里米亞正式被俄羅斯吞併,成為其龐大領土的一部分。

沙俄佔領克里米亞後,對原住民實施鐵腕統治,大量的信仰伊斯蘭教的韃靼人逃離故鄉,逃到黑海的另一端的宗主國土耳其(奧斯曼),就此定居下來,成了土耳其人。但是,二百多年來,土耳其國內的韃靼人跟克里米亞的韃靼人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從未中斷,也經常搞韃靼人聯誼會之類的活動。

近日,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在與克里米亞韃靼人代表會談時表示,克里米亞是被俄羅斯兼併的,土耳其政府不承認所謂的克里米亞通過全民公投,加入俄羅斯聯邦這一說法。他還深情地對臺下的克里米亞韃靼人說道:“土耳其人永遠不會忘記2014年在克里米亞發生的那些事情,但一些歐洲國家已經開始忘記克里米亞事件,忘記歷史,就意味著這些國家將要對未來發生的事情負責。”來自克里米亞的韃靼人聽了感動不已。

恰武什奧盧的此番表態並沒有新意,2016年2月,土耳其時任總理達烏特奧盧在與烏克蘭總理亞採紐克會談前聲明稱,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多次表態,稱土耳其永不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併。

土耳其總統大選即將舉行,因此,恰武什奧盧對克里米亞韃靼人說這番話的目的,主要是為頂頭上司、總統埃爾多安拉票,對俄羅斯並不會構成實質性的傷害。

2、土耳其人懷有強烈的恢復奧斯曼帝國榮光的情懷。奧斯曼帝國四處擴張,用武力兼併了許多領土,曾經的版圖涵蓋巴爾幹半島、東歐、阿拉伯半島、北非,但是一戰後相繼土崩瓦解,只保留了現今的土耳其的領土。然而,土耳其人對奧斯曼帝國的榮光與領土念念不忘,常有非分之想,今年入侵敘利亞,佔領敘利亞北部大片領土就是這個非分之想的行為與體現。至於克里米亞,現在已併入俄羅斯的版圖,土耳其自然不敢用武力奪取,只能嘴上講一講,重溫舊日的輝煌。

3、土耳其與俄羅斯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盟友,現在的“哥倆好”不過是兩國各取所需的權宜之計罷了,頂多算是暫時的利益共同體。

歷史上,土耳其與俄羅斯為了爭奪周邊領土、控制地中海、擴大影響力等等,大打出手,幾百年間打了十次的戰爭,即使到了現在,俄土兩國的地緣政治的衝突依舊沒有改變,兩國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過往的歷史與關係以非友似敵為主旋律,今後也會恢復這個常態。當前,由於兩國各自的利益需求,擱置矛盾,暫時走在一起,但兩國做兄弟的基礎幾乎是不復存在的,俄土的友誼不可能天長地久,僅僅是暫時的而已。


飛狼


可以說世界各國可能都拿土耳其的朝秦暮楚沒有太多辦法。

此前的歷史恩怨我們先拋開不談,就聊聊敘利亞問題上的土耳其。七師弟以時間順序梳理下土耳其的一系列做法和遭遇的情況。


1、俄羅斯開始介入敘利亞初期,土耳其關閉俄羅斯過境路線,續約美軍駐土耳其空軍基地。強勢抨擊巴沙爾政權。俄羅斯憤怒但是沒有理會,美國沒有表態歡迎。


2、敘利亞開始代理人模式混戰,土耳其擊落過境的俄羅斯戰鬥機。俄羅斯表示憤怒,美國譴責土耳其多此一舉激化區域矛盾。(第一次打臉)


3、土耳其呼籲北約介入敘利亞內戰,北約沒有回應,此後北約舉行常規軍事演習,假象對象是土耳其,土耳其在參與軍演的過程中才發現假想敵是自己,憤然退出。(第二次打臉)


4、普京告知埃爾多安,美國正在針對土耳其,埃爾多安不理會,此後美國暗中支持土耳其旅美宗教人士居倫發動政變,首都警衛部隊政變,埃爾多安驚險化解,一度撤換15萬土耳其軍警,向美國引渡居倫被特朗普拒絕。(第三次打臉)


5、俄伊開始撤軍之時,土耳其表示支持美國繼續在敘利亞打擊恐怖主義,隨後美國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合法首都,土耳其國內群情激憤,埃爾多安默不作聲。(第四次打臉)


6、特朗普公開表示支持庫爾德人建軍隨後建立自己國家,埃爾多安跳起八丈高,立即出兵敘利亞,並公開高舉反美大旗,部隊在敘利亞境內活動時,數次表示支持巴沙爾。(第五次打臉,第一次變臉)


7、埃爾多安與普京高調會晤,宣佈對俄羅斯簽訂相關基地開放協議,高調支持伊朗,支持伊朗軍隊過境。


8、土耳其外長今年1月表示,要求美國放棄對於庫爾德人的支持,同時指責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重新回到搖擺位置)


9、埃爾多安繼續表示,如果俄羅斯繼續一意孤行敘利亞,土耳其將繼續反對,在北約相關會議上,土耳其防長放話,可以在一週之內打到莫斯科,毫不畏懼。(第二次變臉)


10、土耳其指責巴沙爾使用化學武器,同時要求美國按時交付F35訂單。並稱土耳其準備好了與美國重新會晤。


11、美國遷館以色列,土耳其國內情緒重新高漲,土耳其再次譴責美國,關閉以色列使館(第六次打臉)


12、6月初,美國在庫爾德人問題鬆動,土耳其表示歡迎。繼續要求美國按時交付F35戰鬥機訂單。今日,出現了大家看見的新聞,土耳其指責俄羅斯是武力吞併克里米亞。

六次打臉 三次變臉的土耳其

不得不為土耳其的專業級牆頭草感到六六六,但是埃爾多安一系列舉動,可以說也情有可原。

1、土耳其持續想加入歐盟分得經濟紅利的心思沒變。

2、土耳其想在北約之中以東大門的位置獲得更多支持和話語權的心思沒變。

3、土耳其不得不與俄羅斯保持對立以免陷入俄羅斯的統攝經濟模式。

4、土耳其與美國的百餘架F35訂單,下了血本,美國遲遲不肯交付,土耳其不願意血本無歸。

5、埃爾多安是遜尼派宗教政權者,為了和伊朗與敘利亞保持距離,以免遭到遜尼派陣營國家打壓。


所以,土耳其就這麼回事,大家明白就好。


七師弟


“不要忘記克里米亞事件”,這是土耳其外長恰武什盧奧在參加一個克里米亞韃靼人代表會議上說的話。這還不算完,他還表示:土耳其人永遠不會忘記發生在克里米亞的那些事。甚至聲稱“默認遺忘,烏克蘭剩餘的土地,就有被他國吞併的危險”。



表面上看來,土耳其這是在為烏克蘭鳴不平,甚至是還有為烏克蘭出頭的意思。然而歷史終歸是歷史,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註定已是過眼雲煙。恰武什盧奧這番言論,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當不得真:他這是別有目的,也是政治需要。2014年,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土耳其也沒挺過烏克蘭,沒有過激言論,更沒任何行動——烏克蘭人的死活,與土耳其根本就沒什麼瓜葛。
恰武什盧奧


克里米亞問題不論是否與土耳其有何關係,以現在土耳其的實力,也無法插手:就算克里米亞韃靼人是土耳其人的祖宗,埃爾多安也只能看著。更何況烏克蘭與土耳其的關係還沒那麼近,至於恰武什盧奧講的“土烏貿易、合作”等,與“土俄貿易、合作”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恰武什盧奧這番言論當然不會影響土俄關係,更不會使土俄關係交惡。俄羅斯方面對他這番言論毫無反應,這說明俄羅斯早就清楚了土耳其的目的,對這些話根本就不在乎。
埃爾多安


問題來了:恰武什盧奧這番言論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向克里米亞韃靼人示好,為埃爾多安的總統大選造勢,拉選票。即將舉行的土耳其大選,才是目前埃爾多安最在意的問題,前段時間埃爾多安還跑到了歐洲,為自己當選總統尋求更多的支持。現在對埃爾多安來說,其它的問題統統靠邊站:即便是把曼比季都給了土耳其,也沒埃爾多安當上總統重要。

土耳其境內的克里米亞韃靼人及其後裔有幾百萬人,恰武什盧奧此番言論必然會獲得國內的這些克里米亞韃靼人的好感,拉攏這些人投票支持埃爾多安。對埃爾多安來說,能獲得更多的支持,勝算就更大一些。


第二,敲打敲打俄羅斯,以期能在敘利亞獲得更多的利益。俄羅斯成了敘利亞新的地主,土耳其已經控制了阿夫林地區,曼比季問題也與美國達成了協議,土耳其想要控制曼比季地區,還需要俄羅斯點頭。沒有俄羅斯的同意,別說是曼比季,就連阿夫林土耳其也得吐出來。

埃爾多安是個務實的政客,一切以利益為先,借美、俄都在拉攏土耳其的時機,兩面通吃,使土耳其能夠撈到最大的好處。把自己擺在歐洲、北約的立場上,就是在敲打俄羅斯:我土耳其背靠大山。這就是在“敲俄羅斯的竹槓”,能多撈點好處就多撈點。


第三,拉攏更多國家、地區支持,以期重現“奧斯曼土耳其”榮光。這是埃爾多安的政治報復,也是他的野心,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得有國際上的支持。埃爾多安現在就是想辦法提高土耳其的國際影響力,尤其是原奧斯曼土耳其勢力範圍內的影響力,以其獲得這些國家對他的支持:支持巴勒斯坦、狂懟以色、克里米亞問題的發聲等等。

埃爾多安具有濃厚的民族主義情懷、奧斯曼情結,他雖然看起來就是“牆頭草”,實際上並非如此:在涉及到土耳其根本利益上,埃爾多安從未退縮,一向都是以強硬相對。在埃爾多安開展橄欖枝行動時,美國各種威脅利誘、北約的批評,結果就是:阿夫林還是被土耳其控制了,美國也答應讓出了曼比季。

第四,向美國及其它盟友展示土耳其的政治立場,打消北約成員國對其“倒向俄羅斯”的擔心。土耳其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已經遭到了北約成員國的批評;在敘利亞境內打擊庫爾德武裝,更是惹得美、英、法等國的極大不滿;與俄羅斯在軍事領域、能源領域的合作,更是遭到盟友的指責……再這麼下去,土耳其還能否留在北約都是個問題,這次表態就是告訴北約:土耳其不會與俄羅斯為伍。

留在北約內,對土耳其來說才有更多的機會。


儒道之主


土耳其外交部長達武什奧盧在此時此刻的發言無疑帶有嚴重的功利色彩。這是在為埃爾多安的外交政策背書,也符合埃爾多安的“大奧斯曼”情結。

達武什奧盧是在出席一個克里米亞韃靼人代表會議上講出了這番話。他還說,土耳其人永遠不會忘記在2014年發生在克里米亞的那些事,但有一些歐洲國家已經對克里米亞事件漸漸遺忘。如果默認遺忘,就意味著烏克蘭剩餘的土地,也有被他國吞併的危險。

在發言中,達武什奧盧不忘表達土耳其對烏克蘭的支持,他提及烏克蘭與土耳其的雙邊貿易和合作再上一個新臺階,同時也表達了土耳其政府對克里米亞韃靼人的關切。
(達武什奧盧)


歷史上的克里米亞曾經是金帳汗的分支克里木明格汗後裔建立的克里木汗國。15世紀,克里木汗國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附庸,成為土耳其人在黑海北岸的重要支點。而在18世紀,俄羅斯在戰爭中擊敗了奧斯曼帝國,克里木汗國滅亡,這裡成為了俄羅斯的土地。本地的韃靼人也被大量俄羅斯移民取代。克里米亞韃靼人對於同信仰,以及過去的宗主國的土耳其具有親切感,埃爾多安一貫有濃厚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奧斯曼情結,為克里米亞韃靼人打抱不平,能夠體現他的一貫作風,也有利於在今年的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中吸引土耳其的民族主義者。

事實上,土耳其對於克里米亞事件的一直沒有什麼重要表態。幾乎非常平靜,土耳其也沒有像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加入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列。達武什奧盧的發言在俄羅斯並沒有引起什麼回應,莫斯科認為這只不過是埃爾多安的拉票手段。
(克里米亞地圖)


土耳其奉行務實的外交政策,俄土關係不可能因為此事而發生交惡。土耳其在安全,能源,航運,經濟領域對俄羅斯有許多需求與合作。

俄羅斯的南溪天然氣管道工程,以及土耳其每年龐大的油氣資源缺口都需要俄羅斯幫助。土耳其每年吸引了大量俄羅斯遊客前往旅遊和消費。而在敘利亞和巴以問題上,俄羅斯和土耳其也存在眾多共同點。所以,無論如何,土耳其都不會選擇與俄羅斯交惡。
(埃爾多安和波羅申科)


至於烏克蘭,對於土耳其來說地位遠不如俄羅斯。烏克蘭的價值在於他虛弱無力,必要時可以用來做道義上的旗幟。烏克蘭的虛弱決定了它入不了埃爾多安的眼。

所以,完全沒有必要為俄土關係的走向感到擔憂。


朱興子


“一次欺師滅祖,終身都是叛賊。”這是土耳其在西方陣營歐盟和北約眼中的形象,也是東方陣營俄羅斯所看到的土耳其。用俄羅斯議長對土耳其的評語就是:“一旦土耳其發表了評語,你就可以判斷接下來它要倒向哪個方向了。”

土耳其曾經批評過歐盟、美國、俄羅斯。每一次批評都伴隨著該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大轉向。這一點無論俄羅斯還是美歐都很清楚。所以土耳其改變陣營是大家都無法預判,但是又都能預判的。

土耳其外長現在這個時候突然發表了親美親歐言論,正好和土耳其美國關於敘利亞北方領土問題達成協議重合。這意味著土耳其加入俄羅斯-伊朗-敘利亞聯盟來對抗美國的運動已經到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土耳其將加強對敘利亞、伊朗和俄羅斯的批評,逐步迴歸北約陣營。

土耳其之所以突然倒向俄羅斯陣營,主要是因為美國支持的庫爾德人反敘利亞政府武裝在敘利亞北方日益壯大,直接影響到接壤的土耳其南方領土的安全。因此,土耳其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攻打庫爾德人的戰鬥中。

現在美國已經同意把敘利亞北部重鎮滿比幾割讓給土耳其,讓庫爾德人南撤,保證了土耳其的安全和利益。所以,土耳其是時候再轉向了。


梅絲露


艾爾多安本身非常勵志,從小商人到土耳其的總統,跨度非常大。但其當選土耳其總統後,使土耳其整個國家帶有很重的草莽氣息,也使土耳其帶有很明顯的“小商人”氣質,在很多方面並不“大氣”。現在的土耳其給人的感覺就是隻顧眼前的利益,而忽視長遠的利益,牆頭草表現的很明顯,但是很多國家又拿它沒辦法。因此土耳其與美國、俄羅斯不存在友好關係,只是為了某些利益暫時合作吧了!

其實這次土耳其的表態並沒有什麼不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代表美國與土耳其簽署關於敘利亞北部曼比季安全穩定問題的合作路線圖。圍繞曼比季地區、幼發拉底河西側的庫爾德武裝自6月4日起,將在30天內全部撤離,而後土耳其軍方和情報部門有權核查撤軍執行情況。可以看出美國在照顧土耳其的核心利益上做出了實質性的讓步,為土耳其完成“30公里安全地帶”計劃,提供了有利支持。

而在土耳其關注的核心軍事裝備身上,美國已經承諾將會按計劃向土耳其提供F35等軍事裝備,隨後土耳其方面也確定這條消息。可以看出美國與土耳其的談判,土耳其佔了非常大的便宜的。但是對土耳其而言,佔了便宜就要為美國“表現”出來,美國的承諾及利益不是那麼好拿的。

因此在對俄羅斯方面,土耳其開始強硬起來,因為這樣符合美國、土耳其的利益。再加上阿薩德訪問俄羅斯時,普京要求所有國家都應撤出敘利亞,這其中就包括土耳其,土耳其也是在此找回俄羅斯的場子。


昨思今明未武


土耳其的警告更多的只是選舉語言。討好的是土耳其8000萬人口中的幾百萬韃靼人,他們的祖先曾經居住在克里米亞。奧斯曼土耳其與俄羅斯戰敗後,克里米亞落入了俄羅斯之手,韃靼人也被大規模遷居出去。獲得他們的支持,對埃爾多安穩固50%以上的支持率是很重要的。

另外,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土耳其保持與西方同調,並藉此與烏克蘭搞好關係,對土耳其作為北約國家來說,既是政治正確,也是讓自己佔便宜的。俄羅斯對此也只能是無可奈何。會影響兩國關係嗎?不會。這就像德國不贊同俄羅斯併入克里米亞,俄羅斯也不能因此不發展對德關係一個道理。

如果論歷史,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充滿了各種不愉快的記憶,雙方要協調好關係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想發展關係,當然也就只能往前看。歷史要提,但也要往前走。

目前俄土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不是單向度的。而雙方在敘利亞問題與能源合作上有比較多的切實的共同利益,這會使雙方克服分歧的。畢竟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土耳其只是選舉時擺明立場,不可能接著糾纏不休。


建章君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在與克里米亞韃靼人代表會談時表示,克里米亞是被俄羅斯的兼併的,不承認克里米亞通過公投加入俄羅斯。從恰武什奧盧發表此看法的對象和場合來看,這一觀點具有明顯的針對性,目的當然是為了埃爾多安的大選拉選票。

歷史上韃靼人在克里米亞半島建立了克里木汗國,後來克里木汗國被俄羅斯帝國吞併,按照俄羅斯的一貫民族政策,不會把原住民留在當地。所以,很多克里木汗國的韃靼人流落到奧斯曼土耳其境內,雖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解體,但是現在在8000萬土耳其人當中,還是有數百萬的韃靼人,埃爾多安為了在大選中獲得這部分韃靼人的支持,打出同情克里米亞遭遇的感情牌,這也很好理解。

埃爾多安

從這件事並不能看出俄土關係是變好還是變壞,因為俄土關係根本不會徹底變好,在敘利亞境內俄土合作打擊庫爾德武裝,那也是土耳其的權宜之計。

俄土在歷史上發生過大的戰爭都有十次之多,結果土耳其喪失了黑海沿岸大片領土,這其中就包括克里米亞半島的南部地區,由於兩國存在很深的歷史恩怨,因此兩國關係要想徹底交好,不太可能。

梅夫呂特·恰武什奧盧

所以,此次土耳其外長髮出這番言論,多是為了埃爾多安總統選舉拉選票,而對俄土目前關係沒什麼影響。為了能夠讓埃爾多安競選成功,這手牌即使要得罪俄羅斯也要打。


銘蘇先生


土耳其外長這是在刷存在感,當然更是在為埃爾多安總統大選造勢,但對於烏克蘭來說,聽聽就是了:沒有任何意義。

1.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其實俄羅斯普京已經說了:沒有任何迴旋餘地。

2.土耳其現在有太多利益,需要與俄羅斯合作才能得到。雖然埃爾多安也明白,因為土耳其的地緣政治,美俄都在拉攏自己,但在敘利亞戰局來說——俄羅斯佔據主動,自然土耳其不會真的要跟俄羅斯交惡,尤其是敘北部,不是土耳其想佔據領土就可以的,必須得到美俄的同意。

3.現在土耳其最關心的曼比季、伊德利卜地區,自己的利益能夠實現。在這個關鍵時刻,埃爾多安必然需要站出來向俄羅斯“敲竹槓”:也表明自己的立場。其實就是告訴俄羅斯:我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成員,所以很多事情,我還是站在歐洲的角度去看問題,但這個不影響在敘利亞跟你俄羅斯合作,所以有些利益需要跟我們進行交易。

4.前段時間埃爾多安都跑到歐洲國家拉選票去了,現在照樣是為大選造勢,但不會引起俄羅斯任何反應。

畢竟,“騎牆派”在中東橫行,比如約旦,但現在埃爾多安才是騎牆派的標杆!

看看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