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養豬場驅蟲,你還矇在鼓裡?豬場正確驅蟲應該是這!

養豬場驅蟲,你還矇在鼓裡?豬場正確驅蟲應該是這!

隨著人們養殖意識的提高,現在好多工作不管大場還是散戶都在做,如防疫、驅蟲、藥物保健等等。但有很大一部分人卻把這個順序搞反了,結果效果不盡人意。其實,養豬正確用藥的順序和層次依次為:生物安全和消毒——驅蟲——免疫接種——抗應激和黴菌毒素——藥物群體防疫和個體治療,切不可本末倒置。

一、寄生蟲的危害

豬寄生蟲病可以使:飼料利用率下降13-25%;育成豬生長速度下降8-15%;對疾病的抵抗率下降15%-20%。下圖是受寄生蟲侵害的豬隻,我們很常見。

養豬場驅蟲,你還矇在鼓裡?豬場正確驅蟲應該是這!

1、感染率幾乎100%,帶蟲陽性率極高,幾乎每一頭豬都有寄生蟲。

2、隱性損失巨大,寄生蟲像小偷,偷走了豬場的飼料。一條蛔蟲從蟲卵到幼蟲到成蟲能消耗30左右斤飼料,如果一頭豬攜帶有五條蛔蟲,可想而知,能浪費多少飼料?想想都可怕!

3、嚴重影響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和日增重嚴重低下,幹吃不長,寄生蟲感染可使育肥豬生長速度下降8-15%,飼料利用率下降13-25%,對經濟效益影響極大。

4、導致豬群亞健康,臨床表現:被毛粗亂、瘡毛、掉毛、皮膚結痂、皮毛無光澤、消瘦、貧血、經常腹瀉或便秘。

5、豬隻機體損傷和功能障礙。對所寄生的部位、組織、器官產生機械性損害作用。

二、常見的驅蟲誤區

1、認為母豬健康不用驅蟲,只給育肥豬驅蟲。母豬是豬場寄生蟲的最主要帶蟲者和傳播源,往往仔豬和肥豬感染的寄生蟲都是從母豬獲得的。

養豬場驅蟲,你還矇在鼓裡?豬場正確驅蟲應該是這!

2、認為一次大劑量用驅蟲藥比多次小劑量添加要好。目前實際應用的廣譜、高效、安全的驅蟲藥往往是多次小劑量添加比一次大劑量使用效果要好,某些廠家大劑量的使用造成母豬流產等情況,或者其他不適。

3、認為豬群每年驅蟲兩次就足夠了。豬寄生蟲的繁殖週期絕大多數都在三個月內,如繁殖週期較長的蛔蟲也只有2.5-3個月,每年驅蟲兩次,並未達到理想效果。

5、認為當豬群排出蛔蟲或由疥蟎等引起皮膚病變時才進行驅蟲。此時豬群已經感染非常嚴重,母豬繁殖性能和肥豬生長速度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此類豬場忽略了輕中度寄生蟲感染的危害,因為此時基本看不到豬群有什麼表現,但卻已經給豬場帶來明顯的經濟損失。

6、認為某一種驅蟲藥就是萬能的,長期用單一一種驅蟲藥驅蟲。不同種類的寄生蟲對於藥物敏感性不一樣,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藥物驅蟲。

、如何進行合理的驅蟲

市場上常見的驅蟲藥的主要成分是伊維菌素、芬苯達唑等。

1.母豬驅蟲建議:

每年的四個季度各驅蟲一次(即每三個月驅蟲一次),每次拌料驅蟲一週左右。

養豬場驅蟲,你還矇在鼓裡?豬場正確驅蟲應該是這!

2.育肥豬驅蟲建議:

分別在60日齡左右,90日齡左右,120日齡左右每次拌料驅蟲一週左右。

3.外購仔豬或者引進種豬驅蟲建議:

到豬場15天左右平穩之後,方可拌料驅蟲一週左右。

小結:市場上常見的驅蟲藥都是有一定毒性的,驅蟲的時候會造成機體的免疫力下降,所以驅蟲時期不建議做免疫;驅蟲儘量避開配種一個月以內的母豬。

驅蟲的時期,可能會有蟲卵或者幼蟲排出,搞好衛生、勤消毒,以免蟲卵或者幼蟲感染其它豬群;

驅蟲是當前豬場降本增效的最佳途徑,驅蟲工作必須引起重視,不能走於形式或是心理寄託!選擇使用方便、高效、效果好,是確保驅蟲效果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