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楚辞·大招》:"五谷六仞。" ,五谷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民以食为天,五谷是食的最主要作物,今天我们还说“五谷不分”,其实,真正能知道五谷的人,今天真的不多,用“五谷不分”来衡量一个人的见识,这个门槛可不低!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那么到底什么是五谷呢?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说不上来呢?小编先带各位了解一下五谷的内容:

五谷之一:麦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这是五谷里最容易被人们记住的品种,因为这也是大家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

麦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等。麦子在甲骨文中上面是个“来”字,说明这种植物来自远方,第一批小麦种子来自古代的伊朗,当年从波斯湾启程,走海路到今山东日照登陆,从此麦子就成为了这个东方国度的主要经济作物,后来这些伊朗人的后裔成为了中国麦姓的人群。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五谷之二:黍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诗·魏风·硕鼠》中有一句大家熟悉的句子叫“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还有《过故人庄》这首诗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黍是中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在中原一带经常用黍子面来炸年糕,是一道美食。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五谷之三:稷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尔雅·释草》中说“稷,粟也。”稷也被称为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小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直到今天,小米也仍这里的主要杂粮食物。因此,稷被看作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稷为谷神,也把国家称为社稷。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五谷之四:菽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诗经·小雅·小宛》中说“中原有菽,小民采之。”,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种带草字头的植物,其实今天的叫法却无人不知,那就是“豆”,菽是豆类的总称。陶潜《桃花源诗》中也说:“桑竹垂余荫,菽稷时时艺。”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五谷之五:稻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稻,是今天人们最常见的主食,无论大江南北。不过在古时,稻是指需要在水田种植的庄稼的总称,而本草上的稻专指糯米。稻字是从舀字转变过来的,而舀的本意恰恰就是一个人在石臼上舂米。因为它的口感又黏又软,所以又叫做糯米。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五谷就是“黍、稷、麦、菽、稻”这五种粮食作物,不过这不是唯一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中是没有“稻”的,为夏商周的黄河流域是没有稻的,稻是南方作物。替换稻的是“麻”。麻字,由“广”和“林”组成,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在一起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麻主要是用来农作生产的。显然有不符合粮食的定义。谷字,原来就是指有壳的粮食。所以,如果说五谷的话,“黍、稷、麦、菽、稻”更贴切一些。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应该是六种“黍、稷、麦、菽、稻、麻”,因为中国讲究“五行”,所以就舍弃了一种。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能说出三种凤毛麟角,说全了至少要读博士

小编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舍弃呢,既然有“五行”之说,可中国还有“六合”这样的说法呢。所以,有些争议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