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文化」湖北鄂州 西山之山 旅游历史文化散文随笔

西山之山

邹剑川

很多城市都有西山,我的城市也不例外。西山因座落在城西得名。远望去,西山并没有任何雄奇之处,平淡无奇,甚至很多人一提起西山就会摇头,一生去个一次就够了。

旅游者爱好四方行走,因为不同之处有不同之风景。本地人大多去过西山若干次,再说西山原本就在那里,去或者不去,一抬眼,它就在那里。想去,坐个车,甚至步行,很快就能到达。

「文化」湖北鄂州 西山之山 旅游历史文化散文随笔

风景总是在远处的,诸如我省的著名风景,我总是想,不远不远,很快就可以达到,下次再去,下次复下次,下次何其多。二十多年下来,本省著名风景如武当山、三峡、神农架我竟未曾踏足。而外省风景,我几乎跑了个遍。这和老婆老公总是别人的好,几乎是一个道理。因为潜意识中,我们把西山当成了自家的东西,自家人说自家东西,总是带着挑剔眼光。

但西山也有其不寻常之处,北纬30度一线下来,长江经过江汉平原后,在这里受到西山阻挡,拐了一个弯,这就是为苏轼所感慨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那一段江面了。如果没有西山,鄂州城区现在应该是长江的河道,地球自转产生偏向力,这种力使得运动、流动的物体总是保持偏移。长江在向东流动的过程中,受此力影响,总是向南偏移,冲刷江南沿江地带的。鄂州人应当感谢西山,没有这段山,鄂州城区根本就不存在。

一座城市的兴起必然依托于水,河流、湖泊,而河流的泛滥成灾,自古是人类要面临的大问题。西山解决了这个问题,让长江往北偏了那么一些,而西山的余脉沿长江一线展开,因此长江鄂州市区段,地势低于鄂州市区。这比长江荆江河段、长江临江河段抗洪压力要小得多,更比黄河开封一线的悬河,看着河流悬在自己头顶上,要有安全感得多。

「文化」湖北鄂州 西山之山 旅游历史文化散文随笔

孙权选择了鄂州,西山也起了作用。鄂州襟江枕湖,在古代军事作战中,河流湖泊是天险,是天然护城河。而西山更是厚实的天然城墙,在冷兵器时代,武昌(鄂州)城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坚城,易守难攻。而且依照中国传统风水学,背山面水,此为绝佳之地。孙权选择了鄂州,有西山的因素。

西山拔地而起,突兀而出,这是西山的奇特之处。武汉沿长江一线,属于平原地带。湖北、湖南、江西边界的幕阜山脉到了黄石、鄂州一线,海拔最高的四峰山也不过400多米,已经是余脉了。西山在鄂州城区一线可谓傲然独立,巍峨而出。自古有湖泊之处,必然地势低洼,而有大江之处,必然地势较低。西山位于长港、新港、长江,三水交汇之处,洋澜湖畔,理论上应是地势极低之处,但在这里突然有一座山,简直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叫西山飞来峰、飞来山也不为过。三江汇流,周遭有黄州东湖、遗爱湖,鄂城南湖、花湖、三山湖,三江五湖之地,飞来之雄奇山峰,可谓一绝。

西山是一座文化之山,西山与大文学家苏轼有不解之缘,苏轼客居黄州之时,常过江来西山游玩,访僧问道,林间泉下,徜徉其间。贬居生活是寂寞的,中年的苏轼远离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时,西山给了他莫大的安慰。他在山间寻访野梅,在半山思考人生,在庙宇与和尚谈禅,西山的松树应该记得千年之前那个飘逸潇洒的身影。西山的顽石应该记得千年之前,东坡先生发出的沉重的叹息。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家,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文人之一的苏轼与平地而起的西山精神际会。他是当时最出色的书法家、画家、诗人、散文家,他的光芒让同时代的文人黯然失色,他的风采让众多的官员无声无息。他是一个人格近似于完美的人,风趣、豁达、幽默、开阔。但他的周围充满了嫉恨、猜忌、流言,在封建时代的污浊官场,一个个小人向他射出了恶毒的暗箭。终于苏东坡注定要与西山相逢,山是沉默的,山是博大的,西山用自己的傲然耸立,吞吐大江的气势,包容了苏轼。不动如山,沉默如山,山不言自高,千年时光流传,山还在那里,水还在那里。苏轼的文字成就了中国历史的丰碑,在中国文化中放射夺目的光彩。而那些小人们,那些庸人们的身影,早就被历史荡涤的一干二净。

西山上还有屈原《离骚》乘鄂渚而反顾兮的足迹,有黄庭坚写下松风阁序的遗址,有彭玉麟的梅花石刻。西山脚下还有怡亭铭,它和《松风阁序》都是国宝级的文物,在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地位。

「文化」湖北鄂州 西山之山 旅游历史文化散文随笔

西山是一座军事之山,更是一座与三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山。孙权曾在西山建有樊口戎,是为军事要塞,西山上有石门开,有一段高二十多米的悬崖,相传为孙权行军时开凿。西山脚下的樊口,为关羽水军驻扎之处,《资治通鉴》有明确记载,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中庞统献连环计一章中,有孔明在西山庵中行走,到了西山庵,忽见灯光,内中有人读书,见到奇丑之人,即为庞统云云。小说描写庞统当时在西山读书,在此和孔明商议好连环计,赤壁之战,让曹操八十万大军溃败的计策。《三国演义》是小说,但其影响力超过了正史《三国志》,在日本和韩国拥有不少粉丝。传说清朝入关钱,军事将领们人手一册《三国演义》。人家后金是把《三国演义》当作军事教科书来读的。所以庞统在西山读书,献连环计,更为老百姓、一般读者接受。

按此推论,《三国演义》中说庞统连夜过江找曹操去了,说明曹军当时在黄州。正史也说关羽驻军樊口,那么赤壁之战到底是哪里打的?演义里有三江口,三江口,西山脚下,长港注入长江处,有一沙洲,名洲尾,将长港隔为两段,加上长江刚好是三股水流,应该就是小说里说的三江口。按照小说记载分析,曹军驻扎在黄州,不会跑几百公里去上游的嘉鱼和孙权交战。另外华容这个地名,鄂城往武汉方向30公里处有一镇名华容。关羽从樊口跑30公里到华容拦截曹操,很好理解。总不至于关于从樊口行军400公里到湖南华容去拦截曹操吧。曹操怎么深入到长江南岸那么远地方的?

苏轼写“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个周郎赤壁其实是西山,不是黄州文赤壁。苏轼的学生黄庭坚有一首诗,武昌赤壁吊周郎,寒溪西山寻漫浪。 在武昌的赤壁追吊怀念周郎。宋代的武昌就是鄂城,结合下文和地理分析,周郎赤壁其实就是西山,而黄州赤壁呢,其实是苏轼赤壁、东坡赤壁。故垒西边,方向很明确,西山。黄庭坚的诗也写的很清楚了武昌周郎赤壁。而且西山是有铁矿的,含铁之山赤红色,这是个常识。

「文化」湖北鄂州 西山之山 旅游历史文化散文随笔

西山有吴王孙权的宫殿,有他大宴群臣的广宴楼,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也曾在西山的雷山峰上阻击日军,辛亥革命首义烈士彭楚藩葬于西山,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赵怡忠埋骨西山,西山也是一座军事之山。

除此之外,西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是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西山也是一座风景之山,山上植被众多,有溪流、泉水、瀑布,号称“小庐山”。有着众多美誉,有着文化内涵的西山,曾承载着军事重任的西山,文人墨客的笔墨风流浸染了它,武士们金戈铁马的硝烟洗礼了它。它有秀美空灵之貌,有书墨琴弦之韵,它有吞吐江湖之态,它有逍遥红尘之姿。它不说话,它不发言。本地人提起它,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从城里望过去,它甚至有些灰头土脸,其貌不扬。

它是一位智者,它是一位隐士,它是一位高人,它接纳那些欣赏亲近它的人们,李白、元结、丁鹤年、张裕钊。它对着万丈红尘,对着俗世洪流,默然千年。

「文化」湖北鄂州 西山之山 旅游历史文化散文随笔

那些嘲笑它的人都不在了,几千年过后,它还是在那里,厚重安详,巍然不动。山因包容而高,山因开阔而大,山因岁月而永恒,山因沧桑而深沉。

智者爱山,许多城市都有西山,但我以为鄂城西山是所有西山中的西山。西山之山,因其秀而美,因其智而骄,因其文而雅,因其武而傲。

西山之山,它那么平淡,又那么悠远绵长,它与我们朝夕相伴,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它存在,不认为它神奇,不以为它耀眼,正所谓大隐隐于世,这座闹市中的山,真可谓智者。

至人无己,神人无名,圣人无功,西山之山,当为神山,神山无名。

载于湖北电力文联《三弦琴》杂志、湖北《道路照明》杂志。

作者简介:邹剑川,常用笔名网名苏白、现代印象、ezzoujc、业余作家、业余全媒体策划人、撰稿人。多家文化传媒公司高管、创始人。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常年征集各类自媒体、新媒体、图书书稿、影视小说、影视I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