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发朋友圈了,而熟悉的人为什么看见了都不愿意点赞?

一半传媒


我曾经也是活在朋友圈的人,喜欢晒自己的生活。

现在成熟了,觉得朋友圈都是幼稚的人玩的,很多时候你晒的东西很让人反感,比如你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你今天去干嘛了。

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关心你每天的生活,说白了发的都是没有营养的东西,还有的喜欢天天发小孩子照片,你的孩子可爱你自己看就行了没必要让所有人欣赏。

还有的各种自拍,都是美颜的效果,自己长什么样别人不知道吗?



原野孤马MM


我说说吧,很多年以前开始用微信,微信玩得最鼎盛时期是前几年。以前的老邻居,小学同学,中学同学,还有单位离开多年的同事。现在大家都在用微信联系,不知道是时代特征还是什么原因,于是间,这样那样的群,就开始多了起来。同学几十年不见,几十年不见的同事等,大家进了一个群开始久别重复的喜悦,于是群里经常有人发点小红包,大家都出来疯抢,各自聊自己的现在。聊着聊着就开始聚会,聚会吃饭打牌照相,然后发微信群,但是始终有人不会来聚会,也始终有人不出来说话。有时群里因为一些小恩怨出现吵架,退群的也有。

玩微信从聊天到微信圈看看别人的分享,关注的有价值的文章,到关注喜欢的公众号。现在我的微信圈多被打广告的人占去了,熟人几乎也成了陌生人,聊天的越来越少,联系的人也没有什么话可言。我早是把微信当杂志了。有些以前在微信群里积极说话的人,变成现在偶尔在群里发点这样那样的文章,好像大家都不想表露自己。发点什么在群里,好像也没有人出来接话题,微信圈发什么也没有什么人出来点赞。我喜欢在微信圈里发音乐方面的信息,比如那个歌星的什么歌好听,没有多少人点赞,好像很难找到知音。久而久之,就不愿再发朋友圈了。

微信在我生活中,成了一本杂志。突然有一天我一下发现有一个app上面什么东西都能学到,特别是美食,我开始玩今日头条,玩着玩着,发现里面什么知识都有,什么东西最先知道,还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感想,可以给别人交流,发点稍微有一点道理的东西居然那么多人看还有人点赞。我开始对头条感兴趣了。,再后来,知道自己还可以写文章发表,而且还有人说玩这个可以找到钱。虽然我觉得这里想能找钱非常的难,但是我觉得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想聊啥就聊啥。我喜欢音乐,在生活中能聊这方面的人特少,何况也没有人会天天给你一起讨论这些东西。于是我喜欢上头条的悟空问答。这里不是一人两人在交流,你可以从很多方面知道很多东西。在这里只有看不完的,没有看不到的。于是我因为爱上头条学会了做很多的菜,而且色彩搭配起来觉得做菜好有意思。

我越来越离微信远了,而且我准备把头条推荐给我的家人们。让他们进头条来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自己知道东西的也可以分享给别人。不像微信上的人,个个好像都把自己包裹起来了。还有今日头条是你的粉丝越多越好,而玩微信的人,戒备心太强。有的人根本不加别人,加了那天无缘无故的也把人踢了。

我认识了头条之后,微信当成杂志已经转移成头条了,如果那天今日头条把微信的一些功能给嫁接进来,微信估计离没有人玩的时候也不远了。


森映月


当发朋友圈的心理动机越来越难被满足时,就不爱发了。

就像喝海水解渴,越喝越解不了,就不喝了。读大一的时候,加入了学生会的部门。

每次搞完活动,都会被本部门的照片刷屏朋友圈。

大家都发了,我不发岂不是显得我很不合群?于是我也跟着发了,收获了一波同部门的赞。我得到归属感了吗?

并没有,只满足了一时集赞的虚荣心。倒头来还觉得自己挺虚伪的,又附和,一点都不酷。

发很丧很丧的朋友圈,是希望得到关心。但事实上,朋友圈更欢迎积极向上的内容,而不是负能量。

我敢保证,大多数人基本都不懂怎么安慰人。点个赞好像幸灾乐祸,评论除了客套话,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打开聊天框却开始犹豫,彼此的关系都不太熟,这样的关心会不会显得八挂。

在朋友圈写了一大堆心里话,是想要得到理解。却引来更多的误解,甚至被贴上了“原来你是这种人”的标签,多么令人沮丧。

立了很多flag,是渴望得到鼓励。却换来一堆的嘲笑与否定,无论善意恶意,自己都恨不得从来没说过。

分享高光时刻,是为了告诉自己和他人,每一步努力都在实现理想自我。却换来喜欢炫耀爱装逼的印象,成为茶余饭后的揶揄。

喜欢发朋友圈,也是为了刷存在感,降低孤独感。

可每条朋友圈似乎都被别人自动屏蔽了一样,像安静沉入湖底的石子。

这个世界人人都很忙,谁都没有义务满足你的心理需求。

我受伤,发朋友圈安慰不了我;

我倾述,发朋友圈没人理解我;

我奋斗,发朋友圈激励不了我;

我成功,发朋友圈认可不了我;

我孤独,发朋友圈温暖不了我;

朋友圈什么都难以满足我,我为什么还要发?


三感书店


我就是典型的越来越不发朋友圈,越是熟悉的人,看了,我不怎么点赞,反倒是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我看了后,可能要点赞一下,特别是自己一个部门的同事,自己的下属,发朋友圈,我基本不怎么点赞。

先说下,不怎么发朋友圈的原因:

1、朋友圈没啥经济含量。如今朋友圈,基本就是广告、微商、心灵鸡汤充斥,真正有内容的,太少,所以,不怎么看了。我把大量时间花在悟空问答,也不花在朋友圈里,原因就是,朋友圈里的含量,不如悟空问答。

2、刷朋友圈太耗费时间。因为发的人太多,你要翻下来,好几个小时,太浪费时间,结果就是发现翻一圈下来,啥都没有。

3、工作新闻商业信息太多。很多朋友,都是转发其单位信息,差不多也是领导要求吧,包括我自己也如此,特别是孩子的学习,学校经常让发一些学校工作信息,太无聊,但你必须得发,我发了都不看,所以,有时候挺对不起其他人看到我转发那些无用无效信息。

4、你想要知道的人,不玩朋友圈,那些不熟悉的,却天天刷朋友圈。实话说,有时候我打开朋友圈(几天一次),就是为了看看老朋友们、老同学们,长久不联系,究竟在干嘛,但发现,他们八十年不发一条,反倒是那些不也太熟悉的人,无病呻吟,好吧,不看了。

5、没法对朋友圈进行分类。朋友圈,只有一个功能,你就是你不想看他(她)信息时,可以屏蔽掉,但因为工作业务接触的人太多,朋友圈各类人太多,没法进行分类分层级看信息,如此,鱼龙混杂,导致真正想要看的,看不到,不想看的,天天看到。

至于熟悉的人,为何不点赞了,我个人觉得,原因如下:

1、太熟悉了,没有必要点赞。真正关系好的,熟悉的,你只要看到就行了,不点赞,并不代表你没看到。

2、太熟悉了,点赞,特别是下属,会觉得你时时刻刻在监视他(她)。如我们部门的同事,就不怎么点赞,太熟悉了,他(她)要是发个啥,你都点赞,他(她)会有压力,觉得,你随时在监视他(她),如此,不好,假装没看到。

3、点赞没有意义了。因为动不动就点赞,大家把点赞当做一种报到模式,点赞,表示你看到了,所以,只要有人发信息,就人人一阵点赞,如此太泛滥,就干脆不点赞了。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因为现在的朋友圈已经变味了。。。无聊的人才会爱发朋友圈,其实他们内心很孤独,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且人们看到那些天天晒照片,晒旅游,晒美食的图片已经变得很反感,乏味无趣,开始审视疲劳。

天天发朋友圈的朋友,仿佛在时刻告诉你他们在干什么?让大家多多关注自己!但事实是,大家都挺忙的,没人关心你!久而久之适得其反,跟他互动的人也没见几个,所以发朋友圈这样的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现实中很有可能把自己活成了反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则是比较低调,不喜欢天天晒这个晒那个,不喜欢公开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要每天留意别人在朋友圈天天过得有多快乐?事实未必!你是为自己而活!自己活的开心了比什么都重要!




章鸿晨vlog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很热衷于发朋友圈,开心或不开心的大小事,都会往上放。目的一来是记录生活,二来向朋友们分享资讯以及我的近况。毕竟大家平日里工作都很忙,疏于联络,互相访问朋友圈便能知晓对方的经历和近况。

但,发朋友圈很浪费时间,当我花很长的时间摆拍好一张照片、字字斟酌句句揣摩配上一段精美的文字后,点击发送。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没有,我开始兢兢业业地等待赞和回复。

朋友圈羁绊住了我,走路不能专心走路,吃饭不能专心吃饭。我关心的是“他人眼中的我们”,却失落了自己。

所以,我现在一年大概只发不超过五条动态,而且发出不久后也会默默删掉。

如今,自己不发圈,也很少进朋友圈去看朋友的动态。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打开一次,就算进去了,基本上也只看不点不评,因为如果今天给A点赞了,却没给昨天的B、五天前的C、十天前的D点赞,会引发不必要的猜疑和疏远。朋友圈于我来说算是戒掉了,回到以前简单不惦记的生活,把阵亡在朋友较里的碎片化时间拾捡回来用于看书、运动、陪伴家人。


园园微生活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回答我三个问题:

1. 你发朋友圈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在回答以上问题时,你内心也有波澜,那么将心比心,点赞无非是刷存在感和满足感的一种心理安慰,并不会对你的生活、财富、价值、认知等等产生任何的影响,除非,你认为别人给你点赞就是你的价值,而你就只是活在朋友圈的美好人设之中而没有真正的美好生活。


其实,你要明白两点即可:

1. 现在朋友圈的活跃率已经大不如前了。

各大公众号的阅读量锐减、发朋友圈的更新频率骤降,另一个表象就是评论和点赞确实越来越少了。我认为一方面是用户粘度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用户已经跳出了微信的圈套,对这种诱导你互动的把戏开始厌倦了。

2.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微信最近的改版很失败。

改版后将公众号文章的点赞变成了“好看”,结果点击量大不如前,最近的版本,又将“好看”改为了“在看”,结果还是一蹶不振。这说明什么?

说明,用户最后的一丁点使用习惯已经被打破了,以前看见“赞”,有人就会习惯性地点,但是改版为“好看”、“在看”后,界面一下子变得陌生了,因此,你在点击之前,就不会是习惯性地操作了,而是会产生新的联想,会考虑点完之后的后果以及必要性,因此,与其这么麻烦,还是不要点了吧。于是,点击率就变得越来越低!

3. 但是,你要相信。即使没有人点赞,你发的内容还是同样有人看的!

也就是说,你发朋友圈的目的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只不过,没有点赞和互动,你缺少了一个反馈的指标,因此,无法得知发送的信息是否已经送达而已。

但是不用担心,内容还是有人看的,特别是你希望传递的信息,别人一定会get到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况且,如果真心是值得点赞的好内容,也就必然会有人给你点赞!

所以啊,不用太在意点赞的数量。继续坚持做你自己即可,毕竟现实生活里的幸福感是自己的。

就像我,自从开始画画后,几乎每隔一天就会画一幅,并且配上一首五言诗。然后发到朋友圈进行留档,纪念。

虽然并不是每一次都会有很多人点赞,但是这种技能的提升、完成作品的满足感却是别人点赞也无法给你的,因此,即使点赞的人不多,自己也同样会非常满足!

因此,千万不要向我说的,活成了一个仅仅是活在朋友圈里的人设,精彩的生活和人生还是要在现实当中去开启!


薇父私房


这是流行文化逐步降温的必然客观规律。朋友圈的出现,充其量就是一种网上社交媒体,由盛而衰,自律现象。就像当年交谊舞、KTV一样,总会被新鲜的方式取代。熟悉的人看见你的朋友不点赞,无非是懒了,不要太在意。你目前还处在靠别人点赞刷存在的阶段吗?点赞不点赞的,不要放在心上,不多块肉,也不少块肉,该干嘛干嘛吧。

第一,你要宽容朋友。朋友不一定向你这样,这么关注朋友圈,这么在意别人的评价,也许朋友的心理比你强大,根本不需要刷存在感。你要宽容朋友们已经对朋友圈麻木了、厌倦了、提不起兴趣了。你发的那些东西,你自己美美哒,别人都烦透了。人家不点赞已经很客气了,也许人家早就恶心得想吐了呢。我就是不看朋友圈的人了,我懒得看,同质化东西太多,手机推送的新闻都看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再翻看朋友圈。我懒得点赞,不是对朋友不尊敬,而是我根本没有看,线下不影响我对朋友的友情,我只是不愿意把太多时间浪费在刷朋友圈上了。

第二,你要心理成熟一点了。朋友圈兴起的时候,一些人喜欢刷朋友圈,当然了,主要是为了分享自己的快乐,也不可否认,许多人也是为了刷存在感的。所以,有一个词,体面活在朋友圈里。还有一个词,假装活在朋友圈里。朋友圈里都展示的是自己最美好的东西,有个相声段子,在自家鱼缸前自拍发朋友圈——“我在普吉岛潜水呢”。太关注朋友圈,过于受朋友圈影响,都是心理不成熟、不自信、安全感不强的表现。也就是说,内心不自信,就要靠外界的认可来获得安全感,这就是你看见熟人不点赞而焦虑的本质。

第三,越来越多的朋友圈不发朋友圈了,这是由盛而衰的规律,这股子新鲜劲过去了,发来发去都是这些东西,新闻、鸡汤、养生、微商、推销、晒娃、炫富,许多人早就腻歪了。再说了,朋友圈鱼龙混杂,加了许多陌生人,你发朋友圈就安全吗?你的家庭信息都暴露无遗,这是不安全行为。点赞太累了,记得朋友圈刚流行健步走,你给我点赞,我给你点赞,好像礼尚往来。慢慢地就累了,每天都要点赞,你给我点赞,我必定要回敬一个,好像不点赞就对不起你一样。就像你请我吃饭,我不回请一下就是小气了。点赞真的成了负担了,再说了,我明明不认可你的信息,我还要点赞,难道不违心吗?

总之,对于这个问题,你别在意了,朋友圈不发朋友圈是自然规律,不要大惊小怪,这个流行的社交媒体已经热过去了。熟人不给你点赞,你也别敏感了。说不定人家早就不看朋友圈了。就算熟人给别人点赞,偏偏不给你点赞,又何必在意?你靠别人点赞活着吗?你靠熟人评价刷存在感吗?退一万步讲,你发的东西值得别人点赞吗?你何必这么敏感,太敏感的人容易不幸福,你首先要解脱这种敏感思维吧。


职场火锅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发朋友圈了,而熟悉的人为什么看见了都不愿意点赞?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击中了现代人在社交软件上的矛盾、复杂心理,也击中了现代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内敛、含蓄、窥视与看客特质。人其实很复杂,既想让人关注自己,又害怕别人关注自己。发不发朋友圈,点不点赞,给那些人点赞,似乎都成了一道道难题。与其复杂的为难,不如简单的操作,干脆不发朋友圈,也不为朋友圈点赞,省得费心费力还不讨好甚至得罪朋友圈里的朋友。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发一条朋友圈,内容都是自己拍摄的照片和自己写的文章。每天一篇,一天不落,连自己都有点小小的感动,感动自己的坚持,也感动那些每天都为我点赞的朋友。临睡前一定要将自己当天所发朋友圈的照片和文章再认真阅读一遍,生怕出现错字或者语言上有不够妥当的地方。小心翼翼,总是担心某个措辞或者某些话语不当,会引起特定人群的反感。

刚开始的时候,每天点赞的人数非常多,留言评论的也很多。我有一个习惯,凡是留言评论的一定回复,有时候不好回答的就直接用表情符号,使用最多的表情符号是咧嘴笑。有时候光回复就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虽然累点,但很快乐,觉得自己的作品有人关注有人评论,有莫名其妙的成就感。虽然这种成就完全是虚幻的,却仍然乐此不疲,照样每天发布朋友圈。

直到去年年底,我不再朋友圈发布任何内容,也不给朋友圈上的任何内容点赞和留言评论。我开始删除不经常联系的朋友,退出各式各样的群,将朋友查看朋友圈内容设置成“近三天可见”,为自己的朋友圈瘦身,也不再参加任何朋友圈推出的活动。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这要从我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支教经历说起。2018年3月,受组织部门选派,我从渤海之滨来到黄河之南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支教。这里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海拔高,地势高,交通闭塞,地貌独特,氧气稀薄,阳光透彻。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讲都是新鲜的,几乎每个周末我都要到附近村落和山峰去看看,我用相机拍摄下看到的与众不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回到住处,挑选美好的图片,配上相应的文字,在朋友圈展示。

这样展示了一段时间,好多朋友看到我发布的精美图片和精美文字,就以为在青藏高原腹地支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甚至认为那里一切都很好。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这里的另一面,包括高海拔缺氧,包括饮食不习惯,包括半夜难以入睡,包括孤独寂寞没有朋友,包括交通不便观念落后等等。这些在我的朋友圈里不可能出现,我的朋友圈里只有美好,因为我用发现美好的眼光大量这里的一切,一切都用如初见的心态写进文字,饱含深情。他们哪里知道,在朋友圈里抱怨、哀叹对当地人会有怎样的伤害;他们哪里知道,所有图片都是精心挑选后的呈现;他们哪里知道,所有的文字都是饱含深情的呼唤。

有了这样的错觉和误解,我觉得朋友圈还是少发甚至不发不任何信息才会更安全,否则让人猜想,让己难受。还是不发布的好,还是不点赞的好。

别了,我的朋友圈。但愿我的朋友圈里的朋友过得都比过去好。不发布,不点赞,不等于不牵挂。愿一切安好!


美文美生活


我现在就处于这种状况。

  • 朋友圈也很少发,即使是发,也是发孩子的成长进步的足迹和影像。
  • 朋友圈点赞也少了,不想动手,动也象完任务,草草收场!
  • 和朋友联系也少了,偶尔碰到,也只是寒喧几句了事。
我是70后,回归家庭的我,每天两点一线,驻足朋友处,也只是难得的一道风景线。

我不知道其他年龄段的交往状况,只是偶尔听说,他们也如我有同感。


那么,我们的“朋友圈”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是我们老了?可90后、00后、10后,他们还年轻呢呀?

慢慢,我想到了人内心的变化,也许和这有关吧:

  1. 物质的丰富与繁荣,我们的选择更多。
  2. 生活虽多彩,独处很难得。
  3. 体验过了多姿,修身正当时。
  4. 始于新鲜好奇,终于社交疲劳。

一种社交,一个朋友圈,一种状态,持续久了,谁也会疲倦。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是永不停歇、永不疲倦的脚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